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八章 传承

初唐:砥砺前行 第八章 传承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00:59:43 来源:小说旗

接下来几日,陈青兕都住在彭耆老的家中。

本来宁静祥和的铜官村因为他的自保之言,多了许多热闹,空气中也流露出一丝丝的紧张。

毕竟原本一个不足百户的小村,突然来了两百兵士驻扎,很多事情自然不一样。

不过初步来看,对于铜官村来说,还是一个好事。

多了两百人,吃喝拉撒睡,带动了村里不少的经济。

当然也仅限于现在……

兵痞子哪里都有,练就一身武艺就不是用来讲道理的。

只是陈硕真造反带来的影响力还没有下去,在这风口浪尖上,没人敢惹事,入店吃饭打酒都老老实实的付钱。

之前陈青兕为了生计上下奔波,彭耆老并没有机会详细的教导,趁着此番养病的机会,正式给他讲学。

陈青兕也很利索地将原主想叫却一直不敢叫的两个字叫了出来:“先生!”

彭耆老亦笑纳了这个尊称。

彭耆老并非迂腐书生,他经历过乱世,当过一县之长,有着丰富的阅历见识,还有充足的基层经验,他所教的东西都是书本上没有的。

陈青兕听得是津津有味。

他后世本就有着很深的经验,只是时代制度不同。他的所学拿到这个时代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不过可与彭耆老传授的知识相互照应,有助于吸收理解彭耆老传授的知识。

强大的接受能力,能够举一反三的敏锐思维,皆令之暗暗心惊,知道自己是看走眼了。

这个学生只怕比自己以往教的那些更加出色。

彭耆老带着几分复杂地看着疯狂吸取知识的陈青兕,说道:“青兕可知当初为师为何弃官授学?”

陈青兕摇了摇头,在他记忆中彭耆老原来是个人物,只是跟苏州刺史闹掰了,回乡教书,时日一久,原来的人脉都淡薄了,远不如以往风光。

彭耆老并未说话,犹豫片刻,转身回内屋,出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个古朴的木盒,带着几分怀念,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取出一份年代久远发黄的公文折子,递给了陈青兕。

陈青兕见彭耆老如此慎重,也是慎重的双手接过公文,硬壳上写着五个字“治苏州六策”。

陈青兕疑问道:“先生写的?”

彭耆老吐了口气,方才微笑道:“早年写的,你且看看。”

“那学生就拜读先生良策!”陈青兕打开折子,认真观看。

彭耆老开怀一笑,这小子自拜师之后,嘴巴甜了不少。

陈青兕看着彭耆老所写的治理之法,不住地颔首点头。

彭耆老所写的苏州六策,在陈青兕看来是极为奥妙的,大体的思路是利用江南的水网,围绕太湖,将苏州、杭州、常州紧密联系,一并开发治理,上连扬州,下通杭州、泉州,让江南形成一个相互补足的整体。

真要确切落实,得利的不只是苏、杭、常三州地,还能辐射附近州县:比如此番爆发民变的浙东地域。

如果真依照彭耆老的治理方案来执行,在没有庸吏昏官拖后腿的情况下,浙东的陈硕真起义大概率不会发生。

只是……

陈青兕有些明白为何自己这位先生会弃官不干了,整理了一下思路,带着几分拘谨地说道:“先生这治苏州六策,充分发挥了当地的人文地理优势,方法是极好的。不过,学生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彭耆老有些意外,但想到这几日对方的表现,又觉在情理之中:“直说无妨!”

陈青兕道:“先生的政策是好的,只是不符合时势大局,没有半点的可行性。”他顿了顿道:“学生就说直白了,朝廷不需要一个经济繁荣的江南,而是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为朝廷提供大量粮食支援的江南。”

彭耆老叹道:“何其不公!江南百姓累死累活,连年丰收,却穷困潦倒。最后不得不奋起反抗,成为他人晋升的功绩。谁又能说明白这个道理?”

陈青兕看着自己的老师道:“确实不公,可是值得。”

“先生!”

“天下事有舍有得,隋末动乱,天下人口锐减,北面突厥强盛,正所谓控弦之士多达百余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突厥酋长重用汉人,以入主中原成就北魏之事为目的,扶持各路诸侯内斗,好收渔翁之利。是先帝以雷霆之势,擒二王而定四海,方破此局。然突厥依旧强势,高祖甚至动了放弃关中,迁都南阳的念头。而后突厥更是大军直逼国都长安,签下耻辱的渭水之盟。”

“若非先帝励精图治,于贞观四年,擒颉利可汗入京,将之覆灭,朝廷现在依旧受突厥威胁。届时是什么景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先帝四方征战,扬威四海,自然不是过错。只是大军征伐,需要大量粮食,以牺牲江南而换取今日之盛,学生以为这是取舍,而非对错。”

“只能说: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彭耆老欣慰道:“说得好!为师当年看不透,无法理解,这才愤而去官。你小小年纪,能够冷静看待此事,比先生当年强了不少。”

陈青兕道:“先生亦不必过于担忧,陈硕真叛乱已经给了朝廷一计警钟。江南付出太多,只要庙堂上的诸相还有脑子,就应该缓一缓,让江南喘一口气。”

陈硕真就是一百姓,她能够以女子之身,掀起波及三州十万规模的叛乱,怎么可能仅靠鬼神洗脑?

真实就是被压榨太狠,活不下去了。

彭耆老道:“希望如此!”

他顿了顿,说道:“你及冠已有年余,还没有起表字吧。”

陈青兕知道这个时期的社会人都有表字,所以他穿越以后,已经给自己取了一个,不过现在他很麻溜的作揖道:“双亲并未留有表字,学生请先生赐字。”

彭耆老道:“就叫负道如何?”

陈青兕忙道:“谢先生赐字,学生不负先生教诲。”

彭耆老满意的颔首点头,说道:“在成亲之前,你便在此地住下。先生传授你一些出村以后,用得到的知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