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让你拯救倒闭厂,你竟成世界首富 > 第236章 布鲁塞尔点位的销量!(共两章)

第340章章布鲁塞尔点位的销量!(共

第340章235-236章:布鲁塞尔点位的销量!(共两章)

高瓴在布鲁塞尔的第一炮,出乎所有人意料地火了!

不仅仅是高瓴车辆的两款汽车火了,而且是连同高瓴科技的产品,一起在布鲁塞尔火了!

几乎在瞬间,整个布鲁塞尔的人们,都是在讨论这个神奇的公司,以及它带来的神奇产品。

高瓴这种占据一个点的高地,趁着《伟大的旅行》的东风,然后通过极端的营销噱头的打法,可谓是收获了奇效。

布鲁塞尔作为老欧洲的中心支点,无数的路易斯们,正在用他们的影响力,以最快的速度,对高瓴的产品进行宣传扩散!

这就是高怀钧另外一个出海思路的核心。

相比较你在华国打更多的广告,在欧洲更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你吹自己的产品好,我没有感觉,但是我们的朋友和亲戚说这个产品不错,那对于高瓴这种刚进入欧洲的新品牌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而高瓴的汽车以及电子产品,通过这些一个个的意见领袖,仿佛是病毒一般,慢慢地从布鲁塞尔,向整个欧洲蔓延开来。

布鲁塞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点位,但是这个地方最特殊的点在于,这里是整个欧洲有数的物流交通要道。

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其如果出了非常阴人瞩目的消息。

虽然明面上不会表现得波涛汹涌,搞得整个欧洲路人皆知的程度。

而这也让很多产品厂商产生了倦怠情绪。

经典产品为什么经典,就是因为喜欢的人非常之多,多到已经将之固化为某种固定的形象。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久而久之,大部分的汽车以及电子科技产品用户,都是对现在慢节奏下做出来的汽车和电子科技产品,产生了些许的审美疲劳。

傲慢与偏见害了欧洲的这些企业。

而现在,已经给过欧美国家的老牌企业们机会的高怀钧心里清楚。

“出了多少单子?”对于这个结果,高怀钧并不意外。

眼下,在申根条约的影响之下,整个就像一个大杂烩一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这种情况下,小修小补,才会成为常态!

一辆汽车,上百年的时间,总体格局都没有发生变化!

这种连用户自己都不清楚的审美疲劳,需要一个真正强悍的产品,教这些傲慢的巴依老爷们,重新做人。

这种审美疲劳,在所有的生产品牌商都没有内卷,都是在划水的前提之下,并没有显示出来,只是因为没有一个真正能够让他们消费升级的新产品出来!

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取得一点成绩,那是自然不过的事情。

投入了不少的精力和金钱。

这个点位和高瓴科技寒酸的出海,还是完全不一样的打法。

现在有了《伟大的旅行》的背书,再加上高瓴正确的营销打法以及过硬的产品力。

之如智能手机,对于普通的功能手机的降维打击一般!

着名登山家张东升先生就曾经说过:当一个人问你能不能再给他一次机会的时候,他就不只是在要一次机会,他也是在给你一次机会。

所以宁远兴冲冲地就来到了高怀钧的办公室。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旦有新的产品出来了,那么就不仅仅能够取得刻板印象固化严重的老欧洲人的认可,甚至可以在很短地时间产生狂热的追捧,并生成强烈的品牌认同感。

但是却会极易让整个物流链条以及产业销售链条的人都知道的程度,让高瓴的产品能够更为快速地扩散出去。

他们身体过于庞大,要转过身来,太难了!

这种从意见领袖到链条关键人,再逐渐扩散开来的的链式影响力扩散法,是高瓴能够在反全球化浪潮到来之前,能够生存下来的核心法则!

“高总,布鲁塞尔联合直营店第一个月的销售数据出来了,现在已经有了不少人提交了订单。”因为高怀钧特地交代,这个自营店点位的销量情况出来后,要第一时间告知他。

“高总,除了那十辆特价需要抽奖的汽车之外,我们在布鲁塞尔一共在一个月之内销售了300来辆汽车!”说到这个消息,宁远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激动。

高怀钧听到了这个消息,心里头不由得一喜!

华国的汽车产业,一般出口欧洲,大部分都车企,一年下来,也就几百辆的量。

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华国的汽车大部分都是在仿制和山寨的状态。

认真搞研发的有吗?

有!

但是很少。

就算是认真在搞研发,但是也架不住产品销量太少,单价太低而导致的研发投入过少。

他们可不会像高瓴一样,有一个高瓴科技冰冷的每年几十个亿的利润作为依托,能够毫无顾忌地大肆投入到研发之中。

虽然他们也是在亦步亦趋地看到了高瓴的增程汽车以及智能手机的好处,但是只是学到了一个壳,里头的人工智能以及机械互感功能,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模仿得过来的!

“看把你给激动的,才几百辆而已。咱们高瓴车辆一年几十万辆的销售量,以后要突破年销售百万辆的销量的,那时候岂不是要让你高兴疯了?”高怀钧不由得调侃道。

这点销量,对于整个高瓴的体量来说,实在是太小了。

300辆汽车,一个亿的销量都不到。

要知道,作为欧洲销量排名第一的大众,不仅仅在华国销量排名第一,在欧洲一样排名第一。

而且在两个地区的销量,都是维持在一个销售体量。

高瓴现在距离这个体量,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我的格局,哪里能跟高总比呢!”宁远不由得小小地拍了高怀钧一个马屁,他也看出来了,今天高怀钧的心情,真的很好。

实在是高瓴这么多年一直想拓展欧洲业务,但是一直以来,华国其他企业碰壁的概率很高,这导致了高怀钧对于出海到欧洲,并不是太上心。

而今天高瓴能够做出这样的成绩,还是特别有说服力的。

“高瓴科技板块的销量呢?有多少?”高怀钧直接继续问道。

“高瓴科技由于进入欧洲太晚,现在高瓴的手机产品销量并没有一个显着的提升,不过这一个月由于高瓴车辆的导流作用,所以高瓴科技也可以卖差不多5000万华元左右的销量,看起来还是不错的!”宁远对数据熟记于心,脱口而出道。

高怀钧不由得点了点头。

现在高瓴刚刚进入这个市场,取得这样的成绩还算不错了!

要知道,这只是布鲁塞尔,一个点位而已。

有了这个好头,再加上高怀钧愿意分享自己的产品利润,愿意更大幅度的让利于欧洲的渠道商。

整个欧洲铺下去,效果会慢慢显示出来。

到时候做好准备后,高瓴可不会像后世中为那么狼狈!

“和欧洲渠道商的合作,伱要认真把好关。”

“钱难赚,屎难吃。”

“不要钱没赚到,就让这些良莠不齐的渠道商坏了高瓴的名声。”

“我提一个要求就是,做渠道商合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背景调查!”

“有过合作劣迹的渠道公司,坚决不用!给多少钱,让多少利益都不用!”

“我需要那种把自己的信誉当做公司生命的公司!”

“如果是不确定的公司,这个生意我宁愿不做,也不急于太快速的扩张。”

“现在高瓴科技走过的一些弯路,和合作商的一些失败的例子,你要认真把关。”

“你是我的另外一只手,你要清楚地明白你的角色。”

高怀钧站起身来弹了弹手中的雪茄烟灰,一脸严肃地说道。

要知道,这些地方可都是欧洲的角角落落,而且是完全不同的几个,甚至是几十个国家。

每个国家的法律法规,可能都不一样。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就算你要本本分分地做生意,但是合作的渠道商却并不一定是这样的想法。

所以,高怀钧宁愿扩张的势头稍微慢一些,也不要搞得一团浆糊,导致高瓴的品牌口碑,在欧洲受到损坏!

汽车和电子科技销售公司,为了销售业绩和压力,如果可是什么事儿都敢想,什么事儿都敢干的!

“是!高总!”宁远当即收起自己的笑容,脸色严肃地说道。

高怀钧暗暗点了点头。

在创业的过程之中,亲力亲为是非常重要而且关键的。

要不然,你压根就想不到,你下面的人会怎么变着戏法浪费你的钱!

马斯克在后世选择直接下沉到汽车工厂,一住就是几个月。

而且他进入x的时候,也是和这个公司的工程师们,一起吃住,想着怎样样才能在保持公司原有框架的基础上,更好地裁员的。

最终,他成功裁掉了x公司,80%以上的无效员工。

而高怀钧选择则没有那么极端。

高瓴现在的布局,已经非常复杂。

大型的集团独立子公司,就有两个,高瓴科技和高瓴车辆。

并且,还有高瓴芯片,高瓴电池,高瓴人工智能,高瓴衍生品等四个完全不同的子公司在高瓴的管辖范围之中。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管理超过50个人,其实他的管理精力就会直线下降。

所以这个时候。

高怀钧就会利用好宁远和商雅妍两个重要的抓手,对高瓴进行间接性的控制!

所以这也是他为什么喜欢用宁远,要用好宁远的核心原因。

在一些细节的执行层面,忠诚远远要比才能更为重要。

高瓴不能出现和他对立的另外一个中心出来!

而高怀钧虽然有了心理准备,但是高瓴的产品在欧洲的火,还是远远超乎他的意料之外。

很多欧洲的渠道商,都会专程跑到了高瓴在布鲁塞尔的直营店来参观和体验。

这种体验店的模式以及产品打造能力,可不是现在的老欧洲可以有的。

他们算是大大地见了一次世面。

要知道,虽然欧洲很多企业在华国有分公司,但是毕竟欧洲距离华国是如此之远,华国发生的东西,经过华国分公司的筛选,再传递到欧洲去,自然少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高瓴车辆那种极简式的汽车布局,以及强大的动力系统,还有不可思议的智能化设施,让欧洲人可以说是大开眼界!

这样的玩意儿,可不是每天只是工作四个小时,其中还摸鱼三个小时的欧洲工程师,吃吃老本就可以做出的产品!

同样的,高瓴科技的不同种类的细分手机和电子产品,也由于其强大的性能,以及强悍的产品供应链,受到了老欧洲们的欢迎。

此时,大中的集团总裁海兹曼,也是偷偷地和大众的几位下属一起参观高瓴的自营店,在体验了高瓴的两款车型之后,也是深深地被这两款车型所吸引。

他几乎是着了迷一般,一头扎进去就如彻底着了迷一般,对这两款车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仔细地尝试和研究。

这一研究可就不得了!

他甚至是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自己大中集团总裁的身份。

他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消费者而已,在观摩以及研究,一款能让自己喜欢和内心膜拜的产品。

在一旁的大中研发总监扎克多夫斯基看着眼前的大中总裁海兹曼在这两款车前面兜兜转转了半个多小时,脸上似乎也是有些兜不住。

他忍不住问道海兹曼,“海兹曼,这款两款车你有那么喜欢吗?上次法拉利出新车,也没有看到你这样心动的感觉。”

说完扎克多夫斯基心里头也是颇酸。

因为海兹曼对于他研发出来的产品,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兴致缺缺的表情。

你喜欢法拉利那种世界名车也就罢了,你现在对高瓴这种在世界上排不上号的汽车公司这个表情,你让他的脸往哪里搁!

此时,海兹曼这才反应过来。

原来自己今天过来的目的,是为了好奇看看这段时间,公司里高管偶尔说出的品牌车辆。

说是这款车进入了一个新的赛道,而且还得到了欧洲消费者的初步认同。

这到布鲁塞尔出差,顺便过来看看。

哪里想到,这一看,就有些着迷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