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让你拯救倒闭厂,你竟成世界首富 > 第52章 出乎意料的作品!

第375章0章:出乎意料的作品!(今天

第375章051-052章:出乎意料的作品!(今天5000字)

【pS:名字没改,应该是:高瓴科技,终于要上市了!】

高瓴的这款笔记本电脑,被命名为高瓴matebook。

硬件方面的研发,难度并不大,核心难点,还是在于天生会画App的设计和研发,尤其是人工智能板块的方天绘画引擎的研发。

方天绘画引擎在后世,基于的硬件条件,才能拥有丝滑的流畅度,相比较现在2014年,那真的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在这样的前提下,还要匹配现在不太妙的硬件条件。

更重要的是,高怀钧为了‘轻薄’概念,还要压缩本来就剩下不多的硬件条件。

吴恩达想想就觉得自己头大。

这是一款基于AI底层算法的核心逻辑引擎。

高瓴人工智能团队以前也研发出来过美颜神器和高瓴地图两款App,所以对这个也不算是毫无经验。

不过,这是属于更为底层算法的引擎类产品的研发。

为此,高怀钧不得不捏着鼻子,配置了一个专门的研发团队,这个研发团队主要是服务于人工智能App类产品的研发。

而高怀钧想得更远。

现在高瓴的科技树越点越深,很多东西,都超乎了他的掌控之外。

他的知识面,已经很难匹配得上那么深入的算法研发了。

因此,他专门在几大分公司之上,配置了一个专门的高瓴中央研究院。

这一个高瓴中央研究院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分公司,而是直接隶属于高瓴Ict管理委员会,直接向高怀钧进行工作汇报!

高瓴将从顶层进行设计,专门针对一些高怀钧脑子中有的前沿概念,进行基础性的研发。

科技树越点越深,单靠高怀钧一个人。

可不行!

而这一个中央研究院,有别于各大分公司偏向于工程应用。

高瓴中研院,主要针对一些前沿科学的理论性研究。

找的人,全部都会是基础科学的博士!

比如材料组,主要针对基础电池材料的研发,什么钠离子,锂离子类材料的研发等等。

比如计算与存储组,主要是针对垂直领域大模型和图神经网络方向研究实习生,参与相关算法研究。

比如车联网创新组,包括智能驾驶、AdAS、车辆控制方向。不过,从实际的招聘情况来看,车联网创新中心虽然冠的是车联网的名,但显然对基于传感器的自动驾驶兴趣更为浓厚。

陆陆续续,把原有的一些博士都转移了过来,搭起了架子,再陆陆续续开始招聘新的博士人选,只有一些比较稀缺的方向,比如算法类,或者是自动驾驶类这种专业,才会考虑硕士级别的人选。

预计,整个高瓴中研院,在2016年前,完成1000名左右的核心研发人员的搭建。

招聘消息放出去之后,整个学界都是为之震惊了。

1000名左右的博士级研发人员的招聘,可不是小数目!

这个是啥概念?

比如西南大学,这样一个普通的211级别的学校,在2024年了,专任教师也就3265人。

而且里头很大部分都是一些农学,林学等边缘学科,以及部分社科类学科的博士。

更不要说2014年那个博士都难招聘的年代了!

基本上一所211院校,能有个1000名博士,都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像高瓴这1000名左右的博士,而且全部都是前沿领域的博士,在2012妥妥地可以和一些211强校pK了!

甚至。。。

高瓴中研院,已经开启了博士后的招聘工作。

这妥妥地要做大做强了!

好家伙!

这好家伙!

“现在国内企业里头,也就中为可以和之较量一番吧?”

“中为也不行,中为主要是通信工程板块的研究,其他的都很一般。”

“华国电子科技领域和汽车领域,敢百分百说超越高瓴的,可没有。”

“现在高瓴真的是越来越高大上了,居然连中研院都搞出来了,牛皮牛皮。”

“现在高瓴内部竞争真的是越来越大了,连研究院都搞出来了,以后不知道会搞出什么高科技的东西出来。”

“现在高瓴点的科技树,真的越来越牛叉了,确定这是一家华国的企业吗?是一家以山寨闻名的国家的企业?这让我身处其中,都有些不自信了!”

“是啊!是啊!真的是亚历山大!”.

在高瓴内部,在为高瓴中研院这种高大上的部门所感到震惊的同时,高怀钧却是没有想太多,他现在在为高瓴未来的发展而伤透了脑筋。

虽然高瓴的销售额,是以指数级在爆发式地增长,但是消耗的资金,这绝对是一个超级恐怖的数字。

大量的技术在迅速地积累,但是要迭代这越摊越大的摊子,则必须投入更多的资金。

就比如这高瓴中研院,干脆就是一个直接搞基础性研发的。

那真的可以说得上一个消金兽。

1000人的博士团队,单单他们的工资以及五险一金还有各种补贴,就得花个三四个亿。

再加上他们试验用的材料,设备,以及消耗的恐怖的资源,比如电能等等,这里又是四五个亿元。

他们实验室用的东西,都基本上是进口,那真的可以说是又少又贵,而且还要排队等货,你这向谁说理去!

单单高瓴中研院就十个亿一年投进去了,这还不包括更为烧钱的高瓴芯片,高瓴电池,高瓴人工智能这些研发人员数量都是超过1000人的大型团队。

很难想象,这么多的研发人员,高瓴是怎么支撑得起来的。

像连想公司,整个公司的研发人员加起来,都比不上高瓴的一个高瓴科技的研发人员多。

而它现在的销售体量,甚至超过高瓴所有公司销量量的总和!

高瓴这积聚的研发能量,的确是太吓人了!

在高瓴的年度财务工作会议上,高瓴的首席财务官张舯着重汇报了高瓴科技研发板块的消耗情况。

“我们现在针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本财务财年年度研发费用消耗的情况,进行一个总结和分析。”

“目前高瓴科技拥有研发人员4213人次,研发人员工资消耗的资金为将近8.4亿元,研发资源消耗为约5亿元,合计为13.4亿元。”

“高瓴车辆已有研发人员3625人次,研发人员共需耗费工资为约7.3亿元,研发资源消耗为10亿元,合计为17.3亿元。”

“高瓴芯片研发人员1321人次,研发人员共需工资为约2.6亿元,研发资源消耗为约3亿元,合计为约5.6亿元。”

“高瓴电池已在研发人员为1032人次,研发人员工资为约2亿元,研发资源消耗为约2亿元,合计研发资金为约4亿元。”

“高瓴人工智能。。。研发人员为1161人次,研发人员所需工资为2.3亿元,研发资源消耗为约1亿元,合计研发资金为约3.3亿元。”

“因此可以看到,目前共计研发消耗为约43.6亿元,研发占据销售额比例,为3%。”

“而这个资金消耗,是我们财务规划统筹之前的真实花费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年度的财年实际消耗相比,今年的年度研发消耗,上涨了32%!”

张舯在结束之前,进行了一个补充解释。

作为高瓴的核心高管,张舯需要尽可能地帮助这个庞然大物进行避税。

而财务规划统筹则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因此,在他的工作职责之中,研发资金损耗的统计和变化。

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财务和会计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不同,财务思维主要放在公司人财物的配置上——怎么安排才能更高效,会计思维更专注于业务信息到财务信息的转化——最终反映到三张表的真实性、及时性。

高瓴现在的研发费用,是在急剧攀升之中,估计在后年,这个数字就将突破百亿!

高怀钧听了这个数字,不由得苦笑起来。

张舯暗地里的意思,是让高怀钧悠着点。

虽然3%的数字,看起来很是正常,那是因为部分费用,还没有并进去。

比如2014年即将投入的高瓴帝都研究所,比如高瓴中研院,比如高瓴羊城研究所等。

这几个新所,保守估计,加起来得投入个30个亿进去。

再加上原有研发机构,在下一财年直接奔向100个亿都是轻轻松松。

研发,实在是太烧钱了!

而且,高瓴芯片厂的费用还没算进去呢。

在后世,太积电在美丽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5nm半导体厂,三年总投资约120亿美丽元,约850亿华元。

新厂的建设成本,主要跟制程节点(几nm)和晶圆尺寸(afersize)有关系。

制程越先进,晶圆尺寸越大,建造成本越高。

并且,每个节点的相较上一代,都有约20%-30%的提升。

当然,像高瓴这样的65nm半导体厂,所需要的资金不需要那么多,但是也是要35亿美丽元的消耗,共计210亿华元!

200个亿!

相当于高瓴集团2013年的实际总利润,当时的利润值在255个亿左右。

每个技术节点的成本指数提升,首先导致了晶圆厂不得不将很大一部分利润,直接投入到下一代的开发当中。

而这导致只有盈利最强的晶圆厂,才能持续为下一代投入。

大部分公司将无法跟进技术进步的节奏,而退出研发。

这也是为什么太积电恒者恒强,如果不是后世美丽国,其他芯片厂商的机会,那是一点都没有。

而这,还没算如果高瓴开启第二工厂的建设,搞32nm技术去,那自己的消耗量,更是海里去了。

这么高的资金消耗量,简直就像打开了的水龙头一样。

止不住,完全止不住!

这还只是摊子摊大以后的第一年,2014年呢。

以后呢?

单单靠自有资金的运转,现在是越来越困难了。

“咳咳,我来说两句。”

“高瓴缺钱,而且是越来越缺钱,这在未来是可以遇见的。”

“不过,核心的一个点就是,现在我们的研发节奏,进行得实在是太快了。”

“别人家的手机,一般都是一年以上,大迭代甚至是两年以上的研发节奏,咱们是半年。”

“别人家的汽车,一般都是三年以上的大迭代,咱们硬生生在半年之内就卷了出来。”

“这速度快是快了,但是资金的重叠性肯定非常严重,这还是基于高总针对我们的研发进度进行针对性指导的前提之下。”

“如果我们把研发的进度放缓慢一些,那我们的企业发展,或许会更为稳健一些。”

在一旁的老资格高管,宁远说道。

这话,也就是宁远敢说!

其他人,比如闵伟国,王凤英这种后来辈,可是腔都不敢开一个。

作为跟着高怀钧打江山的老臣子,辅佐过一老一幼两代高瓴主人,他在高瓴的威望,那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级别的存在。

不得不说,他说得很有道理。

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可不像高怀钧,对于未来是未知的。

高瓴现在如此地激进,像极了后世的永远大地产,那真的是谁劝都没用!

他们作为旁观者,那自然是心惊肉跳的。

高瓴是一艘大船,这里头有一大群跟着走的死忠们。

他们可不想这艘船就这样随随便便地沉没了。

听到这里,在场的众人,都是纷纷点头。

高瓴的节奏已经不用快来形容,完全就是光速。

在高瓴工作一年,那扎实的工作强度,都相当于在外面两年,在国外三年了。

而且这是持续惯性,谁也不知道这个公司会在什么时候崩。

但是,高怀钧却是皱了皱眉头。

如果高怀钧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普通的领导者,那么这些建议,是极中肯的。

但是他重活这一世,高瓴在他的带领之下,从一个普通的电风扇厂开始快速发展,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年销售额超过1500个亿的庞然大物,也就10年的时间!

而在当下,已经是2014年了,并且这个时代,不管是汽车产业,还是手机产业,由于高怀钧的介入,都相对前世,有了3年左右的提前量。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如果高瓴节奏再放缓,等到他的金手指无效以后,高瓴还没发展到一个顶级的大公司。

那他能否操控得住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在这个时代冲浪,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要知道,像乔不斯这样的命运之子,在这个时代可是非常多的。

他们的能力和运气,可也都是逆天级别的。

所以,在高怀钧看来,他们的这些建议,都太保守了。

不就是缺钱吗?

不管是高瓴人工智能,还是高瓴中研院,这都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这些动作,在他看来,没错!

科研在一些企业看来,是巨大的浪费,还不如投入到营销之中来钱得更快。

但是高怀钧却是觉得,值!

而且他打算在未来,在短期之内,将高瓴的研发资金,增加到销售额的10%左右。

而长期上看,增加到15%!

要知道,中为一直就只是保持9%左右的水平。

高瓴现在是准备在更为基础性的学科上发力了,就是要在基础科技上和中为一较长短!

你叫高瓴减缓研发速度?

这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这些项目,耗资多,研发时间长,但是在高怀钧给予了明确的研发方向后,回报也将会是极为惊人的。

他们的缺点也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贵!

现在的思路,不应该是节流,压缩这些基础性研发资金成本,而更多的应该是咬牙迎难而上,用这些钱,创造更大的价值!

他咳嗽一声,继续说道,“在这里,我和老宁的看法,略有不同!”

“这些支出费用,都是我们必须要搞的费用。”

“不管是无人驾驶系统,还是更高能量级的电池材料的研发,亦或者是垂直领域大模型的深度介入,这些都是在未来,高瓴科技和高瓴车辆的强大武器。”

“这样的深度武器研发,如果离开了资金的支持,我们有什么资格可以在国外如此众多的好手之中脱颖而出?”

“这笔钱,要花!”

“这笔钱,必须花!”

“你们对此,是不是有压力了?”

说到这里,高怀钧不由得笑了笑。

在场的高管们,都不由得跟着尴尬地笑了起来。

现在高瓴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现在不单单是普通职能的高管们,就算是研发领域的部分管理者,都在进行相关专业领域的技能复现。

复现不出来,太久不参与一线研发的,都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所以他们从内心上来看,并不希望高瓴太过于内卷。

这都快把下面的人夹成卷心饼干了!

但是,外面的毕业生,如狼似虎地想进来,知道这里是华国的研发高地。

所以现在场上的选手们,都不得不跟着起舞起来。

当庞大的战争机器运转起来以后,这可由不得大家不玩命!

“所以。。。我决定,高瓴科技将在三个月之后上市!”高怀钧下定了决心,斩钉截铁地说道。

在场的高管,还沉浸在刚才卷成卷心饼干的氛围之中,现在听到了高怀钧这样一说。

他们心里头,不由得一阵石破天惊!

高瓴科技,终于要上市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