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英伦 > 第975章 忍无可忍

重生英伦 第975章 忍无可忍

作者:倔强青铜圣斗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4:57:00 来源:小说旗

事实上英伦在网络基础建设上的投入也不小,在此之前,他们推出了“宽带促进计划”,使用bft基金归还的资金,投入到了宽带网络的建设之中。

当初标准渣打银行收购诺森罗克银行的时候,也承担了其250亿英镑的由英伦政府救助的债务。

当时按照巴伦同英伦政府所约定的承担这些债务的约定,英伦政府再次拿出250亿英镑投入到巴伦所建立的英伦财富时代(bft)基金中,通过投资,他将归还英伦政府总计500亿英镑以及相应的利息。

在此之前,bft基金已经向英伦政府归还了25%的资金以及相应的利息,总额超过135亿英镑,这些资金,将用于在五年内投入到促进英伦宽带基础设施的计划之中。

也是因此,现在英伦国内的网络状况同原时空的时候相比,有了极大的提高。

但英伦政府发现,他们国内的网络带宽,使用最多的,是谷歌、雅虎、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但他们却没有从这些互联网巨头的身上拿回多少税金。

这些互联网巨头往往通过“积极税收优化”下,选择一些避税天堂建立分公司,来减少他们在海外市场所缴纳的税收。

根据调查,像谷歌、雅虎、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其非美利润一直在享受个位数的有效税率,这约为其海外市场平均税率的四分之一。

通常来说,“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对于大部分的个人和企业都是适用的,只要你在这个国家或地区从事经济活动,你就必须要向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缴税,而且由于大部分的经济活动都是可以看见或者可以被衡量的,所以缴税都会存在。

有些税收是普通民众能够亲身体会到的,比如说每个月拿工资的时候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有些税收普通民众并没有切身的感受,比如说在买东西时候的消费税,企业交给政府的增值税等等……

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的企业来说,可能要向它征税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在这方面最明显的无疑就是互联网企业。

互联网企业特别是类似于谷歌、雅虎、亚马逊这样的大型互联网巨头,他们借助了互联网这个覆盖全球的超级基础设施,将自己的服务提供给了世界各国的人民,但是他们的收入却不是在各地都缴税的……

这是因为很有可能大家在英伦用谷歌看了很多广告,给谷歌带来了很多的收入,但是实际上广告商可能并不在英伦,这些收入都在美利坚支付给了谷歌。

那么从征税的角度来说,谷歌可能就在美利坚缴纳了这些税收。

特别是各国的税率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有些国家税负较重,有些国家税负较轻,特别是一些被称为“避税天堂”的海外岛国,就成为了许多互联网公司“合理避税”的最常用的方式。

比如苹果公司,他们为了规避英美等国超过35%的所得税,苹果取道在爱尔兰等低税国的子公司仅在2012年就成功避税120亿美元。

这个过程就是苹果公司在税率极低的爱尔兰建立一个子公司,然后以这家子公司为其在英伦的分公司提供服务,将英伦市场的大部分利润,以“服务费”、“授权费”等名目转移到爱尔兰的子公司中。

这样苹果公司在英伦的分公司就几乎没有什么利润,只需要交极低的税;而爱尔兰因为税率极低,他们也只需要交非常少的税就可以了。

当然,美利坚作为全球霸主,可以使用长臂管辖权,苹果公司给美利坚交的税肯定不能免去太多,但英伦以及欧洲的其他国家,对于苹果公司的这种做法,就没有太过办法了……

同样的,像是谷歌等公司,也是会每年都将数百亿的广告收入转往离岸避税注册的百慕大子公司,因此可以避开数十亿的税金——2006至2011年间,谷歌公司在欧洲英德法意等国上缴的所得税才百余万欧元。

至于说woaw和dailyvedio、argos零售集团这些公司,同样使用了大量的带宽,但因为它们的总部在英伦,特别是dailyvedio和argos的主要市场都在欧洲,其广告商也以欧洲公司为主,相对于美利坚的那些互联网公司,反而是向英伦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缴税稍多的那么一个了。

虽然也会用一些“合理避税”的方式,但基本盘在欧洲,他们也不会做得太过分。

于是对于谷歌、雅虎、亚马逊和苹果这些公司,在英伦和欧洲的市场赚了大量的利润,却仅仅象征性的缴纳几百万的税,而仅仅英伦,就为其宽带网络的提升投入了上百亿英镑的资金,这自然令其非常不满。

所谓的数字税,其实就是向这些互联网巨头征收他们使用网络基础设施的服务费。

根据英伦政府的说法,他们将对全球收入超过5亿英镑、在英伦市场收入超过2500万英镑的企业开征“数字税”——这也意味着这个税费,就是针对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互联网巨头征收的,并不会给那些互联网的初创企业造成压力。

换句话说,等到你需要去缴纳“数字税”了,也说明这家公司的规模已经称得上是互联网大厂了。

虽然说“数字税”的征收,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巴伦所控制的woaw、dailyvedio以及argos这些公司,毕竟即便因为向英伦政府缴纳的税款更多,他们可以避免在英伦国内缴纳这个税费,但欧洲的其他国家,乃至全球各国,如果陆续开征这一类税费的话,这些公司依然还是会加大税负。

但相比而言,一旦“数字税”开征,它们的竞争对手,像是苹果、谷歌、亚马逊这些公司,会更加难受。

并且能够增加政府收入,帮助欧洲增强网络设施建设,这一些负担,巴伦还是能够接受的。

但话说回来了,在巴伦前世的时候,包括欧洲、日韩等国就曾经有过要征收“数字税”的想法,但最终嘛……

这个费用的收取还是有相当的难度的。

毕竟首先这些公司可都是美利坚的公司,美利坚方面的税收,他们赖不掉……或者说不敢多赖,于是作为这些互联网公司大本营的美利坚,肯定会站出来给这些互联网巨头喊冤叫屈,甚至不惜用报复手段来威胁英伦等国家妥协。

另外,仅仅是“数字税”到底怎么计算税基就很麻烦,因为互联网公司在英伦的营收数据都是不公布的,英伦征税部门其实也很难掌握到底这些互联网巨头们在英伦赚了多少钱……

换成其它国家也是一样的……

当然,这些公司作为上市公司,本身的财报是公布的,不过这些公司的财报完全可以选择不公布某些地区具体的收入和利润情况,那么这笔钱要怎么征收,对英伦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征税部门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