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枪气素霓生 > 第11章 京城起刀兵

枪气素霓生 第11章 京城起刀兵

作者:莫道无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5 15:16:22 来源:小说旗

原以为注定不太平的一夜,想不到竟然波澜不惊,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大规模搜店。

宵禁后,街上不时有大队铁甲和衙役疾驰而过,只是路过罢了,并没有骚扰平民。那具酷似元蝶的施师尸体居功至伟。

女刺客自尽于韩府,被盛怒的韩家兄弟剁成肉泥。

嫌疑最大、孤身逃窜的元蝶尸体被刑部衙役发现,疑似遭到杀人灭口。

线索断绝的韩云山韩云海,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茶室的乐妓和客人身上,连夜赶到刑部衙门,将所有人严刑拷打。

最初被刑部逮捕的客人中,一些是皇亲国戚,一些是三省六部的高官子女。

韩云山韩云海兄弟回韩府审女刺客的时候这些达官贵人子弟,陆陆续续被家人重金赎回,随便一个人的赎金便多达数万两银子。

一夜间,刑部尚书曹铨赚的盆满钵满,数银子数到手抽筋,胜过平时一年的收成。

这位韩葛生一手栽培提拔的得意门生,笑得合不拢嘴之余,不禁感慨道:“要是多几个韩葛生被杀就好了。”

有权有钱的高官子女被接走了,剩下的都是可怜兮兮的茶室乐妓和清客,这些人拿不出赎身银,被韩家兄弟打的不成人形,当晚死了一小半,没死的一撮也是奄奄一息,估计撑不了几天。

秦无衣和施师一大一小两女躺在床上,秦无衣睡得极沉极香,施师辗转难眠,一来衣衫上全是汗臭味血腥味,二来心潮澎湃,提心吊胆。

借着微弱夜光半睁着眼,打量盘膝运功的张崇义,同时警惕地聆听街上的风吹草动。

她父母早亡,自小孤苦,被一个奇怪老头逼着练琴,她对老头一无所知,不知他姓名身份来历,只知老头琴艺出神入化,随随便便屈指一勾一挑一抹,便有无穷妙音。老头强迫她每天练琴六个时辰,寒暑不断,风雨不辍,那段记忆堪称苦难。

十二岁时,在老头的操持下,她得以进入菊香茶室,从此声名鹊起,成为京城名妓。

十四岁时,老头突然消失,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不久她遇到一群恶少,再遇到金雕。

十四五岁情窦初开的少女,就这样对一个二十多岁的帅气男子,生出朴素情愫。

她的确帮金雕做了一些事情,那些事情初看起来人畜无害。

直到亲眼目睹夜莺一剑刺死韩葛生、老槐树院里的尸体,她终于幡然醒悟,将这几年的记忆碎片串起来,慢慢猜出梗概。

这些年,因为她的穿针引线,至少有十一名朝廷官员死于非命,最大的官员是礼部侍郎,最小的是城卫军校尉。

布局都很巧妙,丝毫没人怀疑到她的身上。若非见到死在老槐树院子的少女死尸,连她都会一辈子蒙在鼓里。

现在看来金雕的手法简单明了,就像张崇义分析的那样,先让她接近对方,获取对方好感,让对方卸下防备,再让杀手施师完成致命一击。

为了帮她摆脱嫌疑,杀手施师每次杀人的时候,金雕都会故意为她安排一个宾客满堂的隆重场面,制造不在场的证据。

即使刑部有时候查到一丝蛛丝马迹,也找不到真凭实据,所有位高权重的贵客,昨晚都清清楚楚看到施师姑娘在菊香茶室弹奏《声声慢》呢。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说她杀人,刑部疯了吧?这个娇滴滴的小琴师,手无缚鸡之力,怎么杀人?

她越想越愤慨,越想越恼恨,她根本不清楚那个杀手施师,用她的脸蛋暗地里做了多少肮脏邪恶的勾当。

她更不相信杀手施师仅仅靠着一张脸,就能够让那些老奸巨猾的东西乖乖上钩。别说一个替代品施师,即便是她本尊,自认为也没有那般摄魂的魅力。

那些不见鱼儿不撒鹰的狗东西,肯定是得到了女人更珍贵的东西,才会完全不设防。

这个贱人很脏!那个金雕很贱很毒!她第一次生出想把人碎尸万段的冲动。

张崇义猛地睁开眼睛,直视着她凄楚的眸子,讶异道:“你大半夜不睡觉,在想什么?怎么一股子杀气?”

改名为施师的元蝶泪水潸潸,恨恨道:“我想把那对狗男女剁成肉酱喂狗。”

张崇义哪里知道这个女子顷刻间思绪万里,心思都飞到九霄云外,苦笑道:

“不至于吧?金雕再可恨,也没有把你上了,对你还算是怜香惜玉,女杀手虽然冒充你的脸蛋杀了一些人,你何至于如此恨她?”

施师狠狠地咬着嘴唇,咬出一条血痕,幽怨道:“我粗略算了一下,这几年她用我的脸蛋大概杀了十一个人,其中一些人的武功很高,戒备心极重,一般人难以靠近。那个女的杀他们,肯定是陪对方上床,牺牲了**。”

张崇义坏笑道:“她上她的床,糟蹋的是她自己的身体,你有什么好恨的?又没有让你陪别人上床,你就为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彻夜难眠?”

施师大怒道:“你不要嬉皮笑脸,我现在心情很不好,刚才真应该把那对狗男女乱刀分尸。”

张崇义耸了耸肩,表示你爱怎么想随你咯,我才懒得管你。

施师突然道:“我要换个名字,我不用这个肮脏的名字,我不叫施师。”

张崇义平静地倒了一杯冷茶,一口喝干,懒洋洋微笑道:“那你自己去京兆府办户牒,看看他们给不给你办。

韩府估计正在审问杀手夜莺和茶室的人,你最好自己送上门去,给对方一个天大的惊喜。”

施师神色凄婉道:“夜莺肯定不会让他们审的,她会立刻自尽,金雕培养的杀手,比死士还不怕死。

他们修炼过一种古怪的内功,逆运内息就能震碎心脉,马上气绝身亡,无药可救。

不过茶室的姐妹估计全部会遭殃,落在刑部手里,花点钱或许可能捡回一条命,如果落在韩府手里,神仙都救不了她们,是我害了她们,我对不起她们。”

说着痛哭失声。

张崇义不习惯安慰别人,沙场铁血男儿不屑于这些儿女惺惺态,索性就让她哭去。许久,她似乎哭的累了,沉沉睡去,张崇义自去打坐运功。

街上每隔半个时辰就有铁蹄铁甲声隆隆响起,不知是城卫军还是御林军,行色匆匆。

战马嘶嘶的声音响彻夜空,不知多少人彻夜无眠。

这夜风起云涌,波谲云诡。

在普通人看不见的角落,在张崇义等人不知道的地方,硝烟弥漫,流血无数。

满腔怒火无处发泄的韩家子弟,对朝廷和江湖势力展开大屠杀式的报复。

无数平日里敌视韩家的江湖人士,被神不知鬼不觉的割掉头颅。

几个自以为隐藏很深的杀手组织,被韩府死士杀得干干净净。

一些往日弹劾举报过韩葛生的监察御史,全府上下鸡犬不留,纵火烧府。

后半夜,对韩府忍无可忍的骠骑大将军金淳中终于雷霆发怒,调动两万城卫军进驻各城枢纽位置维持治安,大肆逮捕违法犯禁的韩府家将。

韩府果断采取反制措施,韩云山悍然授意左卫大将军唐鹿鸣,率领渭水大营三万大军移营青龙门前,箭指永安城。

同时传讯最近的咸阳将军范进,连夜亲率八千重甲铁骑火速驰援,牵制震慑泾水大营两万轻骑。

双方剑拔弩张,战势一触即发,全城笼罩在战火的阴霾下。

在空气里弥漫着火药味的严峻时刻,大旗皇朝真正的主人,皇帝陛下李鸿鹄,前半夜因为服食四颗方外道士进贡的灵丹妙药,一气御九女后,近乎虚脱地昏睡过去,至今未醒。

整个皇宫皇城乱成一锅粥,唯独皇帝陛下酣然大梦春秋。

内侍监总管太监康巡心急火燎跑到御榻前呼唤无数次,毫无效果。

皇后娘娘纪童心急火燎跑到御榻前跪请无数次,无果。

请来御医也无济于事,据御医诊断,皇帝陛下忧劳国事,心力交瘁,消耗元气巨大,这一觉没个三天两夜恐怕醒不过来。

皇后娘娘纪童与内侍监总管太监康巡本着事急从权,反复商议后颁布了几道诏书。

尚书令韩葛生忠贞德厚,勤勉谋国,追封太师,以亲王礼仪高规格厚葬,配享太庙。

骠骑大将军、兵部尚书金淳中宿卫忠正,宣德明恩,迁大将军,领兵部尚书,总揽军务。

京兆尹韩云山学识渊深,政令娴熟,素有人望,迁尚书省左仆射,统领朝政。

韩府二公子韩云海迁刑部侍郎。

菊香茶室谋害朝廷股肱大臣,罪无可恕,所有人员一律斩立决,旨到行刑。

几名传旨太监在大内侍卫的护卫下,火速出宫。

金鸡唱晓时,诏书抵达各府及刑部衙门,韩府金府鸣金收兵。

韩府撤回家将扈从,金府释放已被羁押的韩府门人,城卫军挥师回营,渭水大营撤回驻地,咸阳将军率领重甲骑兵班师凯旋。

菊香茶室乐伎、帮工、清客三十七余人,没有看到这一天的太阳升起,于黎明前夕全部斩首。

一桩血案就这样轰轰烈烈开局,皆大欢喜中落幕。

金淳中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将军,他很满足。

韩府死了主心骨尚书令韩葛生,自然倒霉,但朝廷算是给足韩家面子,追封太师,亲王礼仪厚葬,配享太庙,这等殊荣不可谓不厚。

最重要的是,韩云山拿到了统领朝政的尚书省左仆射一职。

原为从三品京兆尹的韩云山,一跃成为从二品的尚书省左仆射,论品级自然不如从一品的尚书令,甚至不如六部尚书,但加上统领朝政四个字,那就和从一品的尚书令毫无差别。

本朝不设丞相,没有三师,没有尚书省右仆射,中书令、侍中等三公重臣早被韩葛生迫害的在家养老、不问世事。

中书省、门下省群龙无首,统领朝政的左仆射是货真价实的文官之首,比起所谓的正一品大将军,含金量只多不少。

韩家权柄未丧,权势依旧,这是韩家不能突破的底线。

韩云山想的是,既然韩家所获匪浅,也就乐得见好就收,否则当真玉石俱焚,闹得天下大乱,韩家不足以取李家而代之,假如引来各州诸侯逐鹿中原,韩家恐难善终。

当今天下韩家远没到只手遮天的地步,在这京城里说话或许还有人听,但也有大将军金淳中分庭抗礼。

出了京城,别说南方的扬州大都督、荆州大都督、益州大都督这些坐拥十几万雄兵的土皇帝。

即便是实力较弱的凉州将军、雍州将军、并州将军、青州将军、交州将军,谁手里没有几万将士?

平日相互牵制还顾着颜面,对朝廷唯唯诺诺,真要撕破脸皮撸起袖子干架,随便一家都足以闹得天翻地覆。

更别说还有幽燕之地的张家,别看幽燕之地不如荆州益州扬州土地辽阔,对外宣称只有五万大军。

但张家耕耘幽燕一百多年,六代人励精图治,与民休养生息,幽燕百姓咸乐为之死战,只知有张家,不知有皇帝。

张家历代家主极为奸猾狡诈,只会躲在幽燕积蓄力量,中原一百多年大战不休,换了三个朝代,张家没有介入过任何一场战争。

张道冲这老东西尤为可恨,名义上对大旗朝廷俯首帖耳,称臣至今二十多年,竟连户籍人口税赋都秘而不宣,每年上报户部的永远是嘉禾末年、一百多年前的旧数据,七万户,四十万人。

四十万人常年供养五万大军,打得黑水汗帐和青奴汗帐屁滚尿流?

呵呵,信你才是白痴。

据朝廷密探侦察得知,如今幽燕之地几乎没有荒芜土地,人烟稠密,商旅繁华,估摸着起码得有七八百万人口,可能超过早年的豫兖冀徐任何一州。

大旗王朝建国初,人口大州设大都督府,统领一州军政,正二品,与尚书同衔,如益州、扬州、荆州三州,每州三四百万人左右。

小州设将军府,正三品,与侍郎同衔,如凉州、并州、雍州、青州、交州等,大概不到两百万人。

京城特设京兆尹,正三品,与侍郎、将军府同衔。张家坐镇的幽州,按制应设正三品的幽州将军府。

但张家正二品的镇北大将军,从嘉禾末年沿袭到天统年间,早已深入人心,朝廷为安抚张家,只能默认。

当年先帝忌惮豫、兖、冀、徐四州人口众多,隐患极大,力排众议不设大都督不设将军府,朝廷直接管辖郡守。

如果幽州当真冒出七八百万人口,相信朝廷上下将寝食难安。

韩云山刚坐上尚书省左仆射的宝座,就开始为朝廷发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