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枪气素霓生 > 第133章 五万战马

枪气素霓生 第133章 五万战马

作者:莫道无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5 15:16:22 来源:小说旗

令张崇义喜出望外的是,这一仗并非一无所获。

当他们即将进入涿郡地界,地面突然隆隆震动起来,北方的平原上尘土漫天飞扬,犹如刮起了恐怖的沙尘暴。

随后眼前出现万马奔腾的盛景,数万骏马气势汹汹地跑过来。

张崇义等人神色大变,误以为张崇忠真的要恩将仇报,想趁他们人马皆疲之际来个斩草除根,急急忙忙命令后队改为前队,拉出御敌的架势。

数万马匹行到数里之外时,速度渐渐放缓,众将这才看清战马上都没有骑兵,只有马群两侧依稀跟着数千骑兵。

马群的速度越来越慢,将近两里时蓦然停住前进的脚步。

一行精骑缓缓靠近,一名雄壮的骑将扯开嗓子大声喊道:“镇北大将军为表达谢意,特赠送四公子甲等战马一万五千匹,乙等战马三万五千匹,请四公子笑纳。”

惊喜交集的张崇义等人还以为自己在做春秋大梦,彼此互相看了看,不约而同的露出了难以抑制的狂喜。

那员骑将不等张崇义回答,就带着骑兵转身离去,只留下上百名骑奴看守着马群。

张崇义高兴地几乎跳下去拥抱那些战马,这个大哥还算念及手足之情,一口气送了五万匹战马作为出兵的酬劳,足够他们再拉起一万五千铁骑。

尚修竹向烈两大骑兵统领喜极而泣,纵声大吼。

大年初十,面对各地叛军束手无策的尚书省左仆射韩云山,或许是认为自己的权势不够煊赫,不足以震慑天下。

匪夷所思地废除三省,恢复古制三公,自封为丞相,封金淳中大将军为太尉,提拔亲兄弟韩云海为御史大夫。

朝野一片哗然,有识之士对这等倒行逆施之举报之以冷嘲热讽。

大年十二,那位被天下臣民近乎遗忘的皇帝陛下李鸿鹄突然发布了一道诏书。

李鸿鹄沉迷酒色多年,不理朝政,整日躲在后宫狂吃极乐丸,每夜无女不欢,动辄驾驭数女,早已掏空了身体。

从承光十一年底开始卧病在床,不知是幡然悔悟,还是回光返照,终于想起储君一位空悬多年,下诏册立皇长子李虎贲为皇太子,代父监国。

诏令传出毫无波澜,所有人都当作这是一个笑话。

举世皆知大旗王朝算是名存实亡,各地诸侯群雄割据,拥兵自立。

永安城中,权柄已经落入韩金两家的手里,双方各据半壁江山,相互制衡相互扶持。

李家皇帝的话似乎在皇宫里都没有人听了。

据传那几百个被强抢入宫的美貌妃嫔,许多人尽管连个名分都没有,都被宦官偷偷送到了韩家金家公子的卧榻之上,赚取新主子的好感。

涿郡,镇北大将军府,议事厅里。

围绕增加骑兵一事,几位主要官员起了极大的争议。

尚修竹向烈两大统领强烈建议立即增加一万五千精骑,尽快打造出一支数量更加庞大的骑兵队伍,方便抢占冀州各郡。

杨千钟李千秋两大谋士持有相反的意见,一是因为供养铁骑耗资甚大,组建骑兵需要的不只是战马,还要配备一堆价格昂贵的装备,鞍鞯,辔头,马镫,盔甲,刀枪,箭弩等等。

一员铁骑几乎要花费十两黄金,目前在三郡不加税的条件下,靠着库存的家底,撑死了只能维持一万五千铁骑的规模,再多的话就超出了财政能力。

二是没有用武之地,未来张崇义开疆拓土的方向主要在南方,面临的将是一座座步兵坚守的城池,骑兵可用于野战袭扰敌人,但是不能攻城拔寨。

一万五千幽州铁骑足以在平原地带碾压所有中原州郡的兵马,再多的话意义不大。

众人各抒己见,开展了一次次唇枪舌战,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谁都说服不了对方,只能齐齐望向张崇义。

张崇义又是神游天外,边摸着下巴边左思右想。

年前他就跟杨千钟和三大郡守偷偷算了一笔账。

当前大将军府的库房里大概储藏着近两千万银子,一半是涿郡信都河间府库多年的积蓄,一半是攻打信都时从文武官员府邸搜刮到的财富。

还有一些价值不菲的珠宝玉石古董字画等,折算成白银大概是七八百万两。

他偷偷嘱咐郦宛丘等妻妾,要慢慢的把这些古董字画玉石珠宝抛售出去,换回白花花的银子补贴军饷。

他是个精明实在的军人,对那些摆设玩意儿提不起兴致。

按照三郡当前的税制,每年收缴的税赋远不够维系四万步骑,需要额外从府库里支取一百多万两,在没有战事的年份,这点家底或许可以支撑二十年。

当然这是最为机械的太平时代算法。

一旦发生战事,银子就会像流水一样撒出去,这点家底恐怕撑不了几年。如果贸然增兵,军饷开销将更加超乎想象。

尤其是增加一万五千铁骑,每年至少要多预算三四百万两银子,这是实打实的奢侈生意,没有任何折扣可言。

就他那点家底,即便不打仗最多只能扛个四五年。

再往后呢?增加税赋?这是最直截了当的办法。

如今他只要把三郡的税赋调至五税一,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每年或许还有盈余。

若是参照兖州巨鹿等地调到三税一、二税一,别说供养这四万大军,就是再招募十四万大军都不在话下。

这就成了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好不容易赢来的民心将会丧失殆尽。

其实张崇义的主意早有了,就怕惹得尚修竹向烈两大心腹不太痛快。

不过杨千钟已把道理说透了,这两位都是通情达理的聪明人,不至于心存怨怼,便淡淡道:“这事我还是倾向于杨先生和李先生的看法,他们所言可谓一针见血。

以后我们发展的方向不是跟青奴骑兵作战,而是向南经略冀州、兖州等地。

攻城战远远多于野外骑战,养再多的骑兵恐怕没有用武之地。

谁会傻乎乎的率军离开城池,跟我们幽州铁骑在平原上厮杀呢?没这么多信都傻子吧?

再说我确实拿不出那么多真金白银呀。

两位大哥,以前我不当家,不知道油盐柴米有多贵,去年当了半年家,看着银子一笔笔花出去,那是一个肉疼,心在滴血呀。

从去年六月份到十二月份,三个郡的开销就花掉了几百万两银子。

养兵是一部分,给各郡文武官员差役发俸禄是一部分,还有一些零零碎碎杂七杂八的开支,看的我背后直冒冷汗。

有句话我早就想说了,希望两位大哥不要介意,去年维持现有骑兵的开销,足足比那三万步兵还要多上两倍。

倘若贸然把铁骑增到两万五千员,我这点家底撑不了三年两载,很快就得坐吃山空。

如今的天下大势,没有几路诸侯能够拥有一万五千铁骑,号称天下第一的凉州铁骑,几个郡加起来都不到一万五千,并州就更少了。

我们手里握着一万五千精骑,足以震慑天下诸侯,自保是绰绰有余的。

谁要是敢打我们,哪怕对方来个二三十万步兵,这一万五千骑兵足以把他们的后勤辎重袭扰的哭爹喊娘。

再多一万,意义不大呀。两位大哥,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认为,铁骑总数控制在一万五千左右是挺有道理的,你们觉得呢?”

尚修竹向烈见年轻的大将军像个管家婆一样打算盘算细账,越听越是忍俊不禁,最后笑得前仰后合。

此事就此议定,骑兵只增八千,这是张崇义财力物力所能承受的极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