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枪气素霓生 > 第149章 走渤海郡

枪气素霓生 第149章 走渤海郡

作者:莫道无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5 15:16:22 来源:小说旗

从涿郡去青州有两条路,一条是往东南走渤海郡,一条是往南走河间信都,路程自然是渤海郡较近,比信都方向要短一百多里。

杨千钟等人的意思是,三子分幽过去大半年,渤海郡郡守何灵修始终没有表明立场,态度暧昧。

年前一众文武官员就谏言张崇义发兵讨伐,顺势把渤海郡纳入麾下,否则卧榻之侧藏着一头饿狼,终究是个不大不小的隐患。

万一何灵修哪天勾结老大袭取涿郡,张崇义可就是腹背受敌。

谁都知道何灵修内心倾向支持嫡长子张崇忠,不过去年发兵蓟州时,何灵修不知和张崇忠发生了什么龃龉,突然退兵返回渤海,从此跟张家三位公子断绝往来。

三位公子先后派人上门游说,都没见到何灵修本人,反而被何灵修派人轰了出去。

据说何灵修这大半年经常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就指天骂地发泄积怨,最后肯定会破口大骂张家三兄弟不忠不孝,分裂幽州,愧对张道冲大将军的在天之灵。

张崇义自觉无颜面对这位忠心耿耿的大将,不愿对渤海大动刀兵,断然拒绝了这些提议。

张崇义完全相信这位大将对幽州的忠诚,相信他不会对幽州兵马拔刀相向,因此执意要借道渤海,省些路程。

杨千钟等人向来相信他的判断。

此次他们只带了五百精骑随行,目标不算大,不怕引起何灵修的猜忌。

诗意三月,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时节,沿途处处都是新绿抽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观。

张崇义鲜衣怒马,踌躇满志下青州。

杨千钟紧随于后,欣赏着沿途草长莺飞、姹紫嫣红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开怀吟诵:“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将军,你是爱深红还是爱浅红?”

张崇义自小就对这些诗词歌赋提不起兴趣,索然无味道:“我是个带兵打仗的粗人,从小读了几篇诸子百家的文章,无非是浅尝辄止。

最爱的是武功秘籍,对吟诗作赋毫无兴趣,没有杨先生这些锦心绣口花样文章,什么深红浅红,一概不知呀。

你要是问我喜欢什么女人,我可以告诉你,我喜欢肤白貌美的大波妹,越大越好。”

杨千钟展颜微笑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军乃是性情中人,可以理解。

将军,如今这大旗的花花江山正是无主的桃花,等着真命天子撷取呢,将军其有意乎?”

张崇义悠然望着远山近水,白云苍狗,有感而发道:“前路太远,江山太大,天命太玄,我不想好高骛远,沉浸在画饼充饥的愚蠢幻想中,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先把青州收入囊中,尽快恢复郡县秩序,废除一应苛捐杂税,让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我从来不是悲天悯人的圣人,也搞不懂你们儒家那一套天人合一的大道理。

我只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吃了百姓的俸禄,就该为百姓干点事情。

父亲从小教育我,张家之所以成为张家,是因为张家一直把幽州百姓当做家人。

幽州百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都拿来供养张家,我们一衣一食皆是从百姓牙缝里抠出来的。

这么浅显的道理,为何那些官员就不懂呢?他们不都是饱读圣贤书的博学之士?”

杨千钟闻言有所触动,喟然长叹道:“将军所言可谓至理名言,契合圣人大道,属下钦佩之至。

古人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又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些大道理听着朗朗上口,念着掷地有声,不过都是虚无缥缈的废话,于掌权者所言,跟佛家的阿弥陀佛一样,无非是用来安民愚民的手段,毫无实际约束力可言。

自古以来,读圣贤书越多的达官显贵害民越盛,反而是一些出身草莽的英雄还能体恤黎民疾苦。

我前些年周游天下,看惯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真真切切领悟到‘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实乃颠簸不灭的真理。”

不远不近跟在张崇义战马后面的马车,突然传来姜无媚银铃般的笑声:“你们两个人,一个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军,一个是博学多才的大谋士,一路上唧唧歪歪谈玄论理,不嫌烦么?

喂,你不是说喜欢肤白貌美的大波妹吗?我和菲诺可不是大波妹,你要不要让他们给你搜罗几个大波妹暖被侍寝呢?”

张崇义刚才有些得意忘形,那几句信口开河的话脱口而出,没想起马车里还坐着两位夫人,见这娘们说话口无遮拦,勃然大怒道:

“闭上你的嘴,大庭广众之下,你听听你都在胡说些什么?这是一个大将军夫人该说的话么?”

姜无媚话刚出口就醒悟到失礼失仪,被他劈头盖脸一顿训斥,心虚地缩回脖子,乖乖躲进马车。

杨千钟等人眼观鼻鼻观心,装作眼瞎耳聋心盲,心里却是无比震撼:“这将军小妾好歹也是郡守千金,言行怎么如此粗鄙,哪有夫人当着一群属下自嘲不是大波妹呢?这是正经人家女子说的话么?”

当天只走了几十里路程,尚未离开涿郡地面。

虽说距离附近的县城不远,张崇义不想骚扰县衙,便在野地里安营扎寨,晚上左拥姜无媚右抱菲诺睡在一个帐篷里。

次日拂晓继续赶路,不日离开涿郡,进入渤海境内。

恰如张崇义所言,渤海沿途各个隘口的守兵,听到是镇北大将军张崇义借道行军后,客客气气地开门放行,一路上畅通无阻。

幽州百年来铁板一块,上下团结一心,如今三子分幽,各据郡县拥兵对峙,但三兄弟并未撕破脸皮兵戎相见,年初时三兄弟同仇敌忾出兵打青奴,这些底层官兵自信幽州还是和和美美一家人。

渤海郡情况尤为特殊,郡守何灵修不偏向任何一方,与世无争,超然物外,寻常官兵哪里会跟四公子张崇义过不去呢?

有些官兵还会凑过来找熟人寒暄几句,聊些家长里短,询问他们的去向。

张崇义早就嘱咐过随行官兵,要多跟渤海郡官兵加强交流,活络感情,尽量把渤海争取到自己这边,和平收编渤海。

这五百骑兵都是跟随张崇义南征北战的嫡系亲兵,打青奴收河间破信都,无不战功累累,两年来升官发财样样不落,可谓春风得意。

如今就连看似寻常的骑兵,官衔其实升到了屯长,只恨手下没有兵马驱策,以后只要扩编增兵,立刻就可调任去当个骑兵队长。

钱财自不用说,收河间郡信都郡时,他们都获赐了大量金银财宝,顺道还接收了两郡官兵赠送的许多美女,如今谁房里没有藏着几个美貌小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