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枪气素霓生 > 第323章 迎圣大典

枪气素霓生 第323章 迎圣大典

作者:莫道无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5 15:16:22 来源:小说旗

隐姓埋名十几年的“书圣”甘棠羽,“天统十二圣”文六圣的魁首甘棠羽,大旗朝廷曾经的太子太师甘棠羽,徒子徒孙遍布朝野的甘棠羽,举世景仰、名望冠绝儒林的甘棠羽,来到永安城觐见大燕皇帝张崇义。

张崇义拔腿就要出门迎接,却被郭敬之一把扯住他的衣裳,喊道:“慢来慢来!”

张崇义转头愕然道:“太傅,怎么啦?”

郭敬之慢悠悠看着他,笑道:“你要做什么?”

张崇义道:“甘老先生来永安城了,我当然要去迎接呀。”

郭敬之冷笑道:“你告诉我,甘棠羽是什么人?”

张崇义微微一愣,抬头看了看杨千钟等人,见杨千钟等人也是一头雾水,疑惑的目光投向郭敬之。

郭敬之哼了一声,慢条斯理道:“你以为甘老夫子只是一个大旗王朝的太子太傅,一个区区的书圣么?你可大错特错了。”

他说完这句话后,像是悠然神往一样,迈着沧桑的步伐走到书房门口,扶着书房漆红大门,背对着张崇义等人,佝偻的身躯显得伟岸而雄壮。

“他是当今三大宗门之一、浩然书院的经师祭酒,论辈分还是现任院长岑夫子的祖师爷,更是五百年难得一见的经学大师。”

“在他之前,《论语》《诗经》《礼记》等古籍都是沿用三百年前郑夫子注解的版本,解析用语比较深奥诘屈,且脱离现代思想,不利于儒学的传播和学院的传道授业。”

“甘老夫子呕心沥血三十年,重新注解《论语》《孟子》《诗经》《易经》《尚书》等典籍,使这些典籍焕发出勃勃生机,大受儒家学者和文人士子的推崇。”

“自此以后,大江南北所有私塾乃至国子监,教授学生都选用甘老夫子的版本。可以说甘老夫子一手开创了新学,为儒学传承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乃是天下文人士子之师,甚至堪为万世之师。”

“他的地位之高,分量之重,便是天统十二圣其余十一个人相加都不如他。这样地位尊崇的老夫子,你这样冒冒失失跑过去见他,不嫌失礼?”

张崇义还是没有听明白他的意思,傻傻地看着他,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杨千钟看了看一脸迷糊的张崇义,小心翼翼地替他询问郭敬之道:“老师,那依您的意思,陛下应该如何去见甘老先生?”

郭敬之慢吞吞地转过身来,每个动作都像是经过反复考虑,苍老的眸子似笑非笑地扫了一眼杨千钟,略带责备的口吻说道:“连你也傻了?”

“甘老夫子乃是儒林圣人,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天下文人士子的瞩目,他今日来到永安城见陛下,就代表着儒林士子归心,乃是大燕国一统天下的征兆。”

“陛下,迎接甘老夫子必须要大张旗鼓,大造声势,你和文武百官都要身穿正装,以祭天的最高规格将甘老夫子迎进太极殿。”

“要借此向天下人宣称,连甘老夫子这种几百年一遇的儒圣都归入大燕国麾下,这可胜过十万雄兵百万雄兵,此后全天下的文人士子都会闻讯而来为陛下效力,神州浩土将再没有人能够与陛下相抗衡。”

张崇义将信将疑地看着郭敬之,感觉这个老先生未免有些夸大其词。

在他的认知中,打天下靠的是足食足兵足信,靠的让老百姓吃饱肚子,让官兵们奋勇争先,这些神神叨叨的儒家学说顶多是锦上添花,等到天下一统后帮他歌功颂德。

他用狐疑的目光依次望向杨千钟、李千秋、穆恪等人。

杨千钟赞同地点了点头,继续补充道:“陛下,太傅言之有理。”

“我们入驻永安城的时间很短,民心没有完全归附,许多门阀士族和地主豪强依旧对我们心存疑虑,还在持续观望之中。京城刚刚经历过尚修竹叛乱,军心有些动摇。”

“甘老夫子乃天下文人士子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儒圣,若是借此大造声势,势必会让天下文人士子俯首称臣,便是那些还在持续观望的门阀士族和地主豪强也会看清天下大势。”

“陛下,恰如太傅所言,我们应该用最高礼仪迎接甘老夫子。”

张崇义慢慢地点了点头,不过还是一脸狐疑地问道:“召集京城的文武百官都去迎接需要一些时间,最快都要一个时辰,难道我们就这样让甘老夫子在皇宫外面等着?这好像也不是待客之道吧?”

郭敬之拉了拉袍子的褶皱,抬头看向外面的天高云淡,呵呵笑了起来:“不妨,你赶紧派人去筹备迎接甘老夫子入宫的大典,我和他是旧相识,就代你先去会一会他,稳住这个老夫子。”

张崇义顿时喜不自胜,冲过去牵着郭敬之满是皱纹的右手,连声道谢:“多谢太傅,崇义真是感激不尽,感激不尽。”

郭敬之用另一只手拍了拍张崇义的手背,深邃地看着他虔诚的眸子,意味深长地说道:“虽然少年得志,却始终能够虚怀若谷,谦卑处下,这天下该是你的呀。你去忙吧,我这就去宫门外见一见老朋友。”

大燕安康二年三月二十七日,一代名儒、五百年一遇的经学大师,天统十二圣之一的书圣甘棠羽,被张崇义用前所未有的高规格高礼仪迎进皇宫。

张崇义穿着皇帝冕服,所有在京的文武百官全都峨冠博带参加了迎圣大典,场面之隆重,甚至超过了大燕国的开国典礼。

一代儒圣甘棠羽,穿着极为朴素的青色袍子,雪白的头发随意地披在肩上。

虽说年近八旬,比郭敬之还大几岁,但是身材高大挺拔,脸上红光满面,一双眸子湛湛生辉,俯仰之间自有一股凌云气势。

当张崇义带着文武百官浩浩荡荡走到青龙门下,不惜屈尊以弟子之礼鞠躬拜见甘棠羽的时候。

俯仰之间,天下大局已定。

张崇义尚未开口,被三百名士子拱卫的甘棠羽,精神矍铄的脸上挂着儒雅的笑意,用颇为赞许的目光看了看张崇义。

“这次分科考试,老夫想来当这个主考官,不知陛下是否恩准?”

张崇义愕然,看了看站在他旁边的郭敬之,有种束手无措的感觉。

郭敬之潇洒地笑了笑,一脸宠溺地瞪着张崇义,呵斥道:“傻小子,你还犹豫什么?”

“甘老夫子肯来担任本次考试的主考官,这可是你大燕国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当年大徐王朝首届开科取士,就想礼聘甘老夫子当主考官,甘老夫子却说大徐不是久坐天下之主,断然拒绝了皇帝的邀约,还故意躲进终南山,十年不曾迈出一步。”

“此次甘老夫子蛰伏十二年出山,为你主持分科考试,这次考试必将名垂青史,成为一段儒林佳话。”

张崇义刚才犹豫是担心开考在即,贸然更换主考官会引起郭敬之的不快,待见郭敬之如此豁达,丝毫不以为意,当即喜上眉梢,朗声道:“那就辛苦夫子了,夫子,请。”

站在暖洋洋的春光之下,年迈但精神抖擞的甘棠羽微微抬头,深邃的眸子透过那扇古老的青龙门,越过一排排魁梧的御林军将士,越过一排排激动不已的文武官员,眺望着巍峨耸峙的太极殿,发出了一声足以流传千古的感慨。

“悠悠青史,都写在这座宫殿的一砖一瓦之上。百年战乱,希望可以就此终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