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枪气素霓生 > 第347章 重用薛焉

枪气素霓生 第347章 重用薛焉

作者:莫道无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5 15:16:22 来源:小说旗

在常棣等人的掩护下,张崇义抱着姜无媚,沿着陇山山道摸黑跑出了几十里。

子时初刻,终于与停留在陇县的薛焉大军会合。

张擒虎、蒋仁义、尉迟璘等将士刚跟薛焉会师,正在商量着举兵向北勤王救驾。

明灭不定的灯火下,众将士见到张崇义安然归来,全都松了一口气,蒋仁义尉迟璘等将士纷纷走过去跪地请罪。

张崇义无心搭理他们,先将姜无媚送进一座军帐里,急忙请军医过来替姜无媚疗伤,吩咐秦无衣好好守着她。

同时命令薛焉派人好酒好肉招待常棣等扈从。

等到安顿好了一切,张崇义才将薛焉尉迟璘蒋仁义等大将招进帅帐。

薛焉率先奏报:“据哨骑送来的密报,陈群夫妇趁着火马烧山,冲出了凉兵的包围圈,入夜时与铁山的罗明玉所部成功会师。

由于天色太晚,大军无法撤回来,今晚只能在铁山河谷安营扎寨,明早再行班师。”

此行首要目的就是救出被困上关谷底的陈群所部,陈群所部既然脱险,也算是达到了战略目的,至于没有聚歼金不换也就无足轻重了。

但张崇义对上关惨败依然难以释怀,对那几千逃兵尤其是恨之入骨。

剑戟森森的帐中,暑气散尽,略有凉风,只见迷离火光中,张崇义面带杀气地下达了一道森严的诏令:

“薛将军,今天的上关一战,跟随我出战的五千将士,竟然出现了三千多名逃兵。按照律例,临阵脱逃者,死罪。你应该知道怎么办吧?”

蒋仁义尉迟璘等人也是刚到不久,慌忙中只顾着跟薛焉讲述皇帝陛下被乱兵冲散,不知所踪,急于请兵去救驾,并未详细描述上关惨败的前因后果,薛焉还不知道上关一战的详细情况。

待听了张崇义的话,不由大吃一惊,询问究竟。

张崇义脸色黑的都快挤出墨来,将上关一战的细节一一告知与他。

薛焉乃是沙场老将,最为看重军纪,情知士兵临阵脱逃,犯了必死之罪,更可气的是他们可是守卫皇帝陛下的亲兵,竟然敢弃主君于不顾,更是罪加一等。

薛焉不同于张崇义带出来的幽州将领,他原本就是关中人士,一直在关中地区领兵打仗,先后戍守过龙门渡、武关、蕞城、潼关等兵家要塞。

按统兵资历而论,老一辈的开国名将们辞世后,他在大旗朝廷中仅次于大将军金淳中和咸阳将军范进。

且因性格厚道,人品贵重,体贴将士,关中人士都尊称他为“关中武圣”,当真是人人敬仰的军神。

他一直都以关中将士骁勇善战而自豪,绝没想到关中子弟竟然会出现这么多的逃兵,。

饶是他修养极好,却也遏制不住满腔的雷霆之怒,缓缓挺身而出,半跪在张崇义面前,厉声道:“陛下,臣知晓该如何处置。”

“天黑前我就收到了两千多名逃兵,当时还以为他们是战败后才逃出来,想不到他们竟然敢临阵脱逃,是可忍孰不可忍?

除了这两千多人,其他一千多人臣也会派人将他们抓起来,一律军法从事,严惩不贷。”

张崇义声色俱厉地盯着他:“我张崇义自从十六岁领兵以来,大小经历数十仗,打过青奴,打过冀州,打过青州,打过兖州,有过大获全胜,也有过全军覆没,这就不必说了。”

“但这些年来,跟随我出征的将士,只有死在冲锋道路上的,还没有见过临阵脱逃的懦夫,这次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薛将军,世人都说关中子弟多才俊,你向来以关中子弟英勇善战而骄傲,令我始料未及的是,这次被敌人吓破胆的将士,几乎都是关中地区的新兵。”

“你是关中老将,此事我授予你全权处置,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你将他们依律斩首后,要将他们的首级传示关中所有兵营,以儆效尤。”

“另外,有件事情我反复斟酌过了,卫将军身体抱恙,需要静心休养,以后恐怕无暇打理军中事务,我打算将茂陵大营交给你指挥。你意下如何?”

众将大为吃惊,全都愕然看向张崇义。

尚修竹被杀后,关中动荡的这些日子,张崇义将驰援潼关的蓝田大营数万将士交给了陈槟节制,由他负责操练新兵。

原本他的意思是要向烈接手尚修竹的茂陵大营,可是向烈因为尚修竹之死一直耿耿于怀,这几个月始终称病不朝,闭门不出。

张崇义低声下气登门拜访了几次,都被他毫不客气的拒之门外。

便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气,张崇义就酝酿着另寻名将节制茂陵大营。

经历过弘农郡常羽惨败后,张崇义渐渐明白幽州骑将可能跟不上关中地区的兵家形势了。

尚修竹向烈常羽乃至八大骑将军从小接受的军事训练,都是针对青奴黑水的骑兵战术,率领数千乃至上万骑兵冲锋陷阵或许都是顶尖水平。

但对步兵、车兵、骑兵、弓弩兵、盾牌兵、长枪兵等多兵种协同作战几乎毫无涉猎,驾驭不了大兵团多兵种战争格局。

以后不管是扫平凉州,还是东征兖州,或者南征荆州扬州,永远不会出现单纯的骑兵作战,而是多兵种协同作战。

以后的战争格局,需要的是薛焉陈槟这样精通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兵法大家,而不是徒逞匹夫之勇的幽州骑将。

他的初衷或许是好的,但在蒋仁义尉迟璘等幽州将领看来,此举自然不妥。

当前大燕国的重兵集团,最为精锐的自然是征东将军秦幂统率的河内河东兵团和征南将军张坚统率的城卫军,其次就是镇军大将军范长春统率的散关守军、抚军大将军罗明玉统率的陈仓守军、中军大将军李元艺统率的武关守军、潼关将军徐霖统率的潼关守军。

但这些都是地方守备部队,等闲不敢轻易调动,真正用于机动作战的主力兵团就是尚修竹的茂陵大营和向烈的蓝田大营,两大营加在一起将近九万人马。

前几个月,张崇义就把蓝田大营给了降将陈槟,现在若是将茂陵大营交给薛焉,两大机动重兵集团等于全都握在降将手里。

蒋仁义尉迟璘等八大骑将军都是张崇义从底层骑将里慧眼提拔起来的,短短几年时间就跟着水涨船高,一路扶摇直上平步青云,升到了正二品的将军衔,不可谓不位高权重。

他们对张崇义的忠诚自然是可鉴日月,不至于因为张崇义重用降将而心生怨怼。

他们担忧的是张崇义将两大机动重兵集团交给降将,会增加许多不确定的风险,有一句话叫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然而薛焉此人忠厚正派,持身严谨,品格高尚,自投降张崇义以后,对张崇义身边的幽州文臣武将全都恭谨和顺,所有文臣武将都对他极为敬重,许多话都不好意思当面说出来,唯恐伤了老将的颜面。

他们不说,薛焉也能察言观色,略微思索片刻,连忙躬身道:“谢陛下圣恩,但是臣有句话不吐不快。”

“臣本是大旗旧将,归顺陛下时日不长,虽说陛下对臣恩宠有加,但是茂陵大营举足轻重,关系着大燕国的国本,陛下是不是应该选拔一名信得过的幽州老将节制呢?”

众将见薛焉如此坦诚,不由心神略定。

张崇义缓缓起身,走到薛焉面前,亲热地将他扶起来,一脸无奈地凝视着老将的眸子,苦涩道:

“薛将军,你我相识虽然不久,可谓是一见如故,肝胆相照,我就不跟你绕圈子了。”

“去年要不是你派徐霖千里献潼关,我多半还在冀州领兵小打小闹,完全没有考虑过千里奔袭永安城。”

“再说,要不是你拼死将范进的八万人马挡在潼关之外,我有哪有机会顺利进入永安城?”

“大燕得以开国,我得以称帝,你堪称第一功臣,功劳远在诸将之上,只此一点功勋,你节制茂陵大营就绰绰有余。”

“此外,有些话可能好说不好听,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这个大燕国里,自我以下,乃至所有幽州骑将出身的将军,领着骑兵冲锋陷阵或许不在话下,但指挥多兵种大兵团作战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上关一战之所以会惨败,就是我们还在沿用对青奴骑兵的战术理念,这套理念在中原地区格格不入。”

“中原地区地形复杂,高山河水平原丘陵错落交织,且民情民风反复难测,人心更是深不可测,再想靠着一支精锐骑兵横冲直闯打仗,完全不现实了。”

“薛将军,你和陈槟都是中原地区兵法娴熟的骁将,通晓骑战、步战、车战、陆战、水战,攻城战和防御战,恰好可以弥补我们幽州骑将的不足。”

“等到稳定关中周边的局势,届时我们就会挥兵东征,恐怕还要仰仗你们的兵家天赋。”

“所以茂陵大营统帅一职,你就不要推辞了,此事就此说定,回到京城我立刻下诏。”

“仁义,尉迟璘,这些话我既是说给薛将军听的,也是说给你们听的,希望你们要记住上关惨败血淋淋的教训,虚心向薛将军和陈槟学习兵法谋略,争取早日成为能够统帅大兵团作战的兵法大家。”

他都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薛焉蒋仁义尉迟璘等人哪里还敢反驳,于是同时躬身领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