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枪气素霓生 > 第35章 奇袭泉儿湾(上)

枪气素霓生 第35章 奇袭泉儿湾(上)

作者:莫道无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5 15:16:22 来源:小说旗

张微将张崇义拉出包厢,在水榭中悄声汇报军情。

三日前,虎威将军张崇忠率领三万大军出黑鹰山口,追击袭扰上谷郡的八千青奴骑兵。

至勒马河谷时,突然遭到青奴十二万大军的重重包围,苦战三日暂未脱困。

镇北大将军传来紧急将令,各郡精骑全部进入临战状态,随时准备驰援勒马河谷。

张崇义情知事态严重,匆匆交代两句,吩咐凌乐谢方中将几位女子送回府邸,便跟随张微快马赶去骑兵大营。

骑兵大营驻扎在城南草地上,骑兵司马尚修竹已接到老郡守张平之传递的军令,所有兵马都已整顿完毕,军械粮草分发到位,随时可以奔赴战场。

涿郡原常备驻军只有五千,含骑兵一千,步卒四千。涿郡毗邻冀州,不与青奴接壤,中间隔着上谷渔阳及并州的代郡,以往甚少爆发战事,屯军为幽州七郡最少。

此次为应付朝廷征讨,临时从蓟州大营增派两千骑兵,六千步卒,五百重甲骑兵,与原常备军混编。

骑兵司马尚修竹是蓟州大营派过来的骁将,步兵司马蒋樾则是涿郡本地宿将,重甲骑兵将军林无伤也是蓟州大营过来的,三大营统归涿郡郡守节制。

郡尉张微当前统辖涿郡本地七千保甲士兵,负责维护城内治安。

张崇义的郡守委任状于婚礼那天颁发,早已晋升郡守的张崇义,这几日本该与老郡守张平之交接军政印信,与文武官员会晤,逐步接手军政事务。

老郡守顾及他新婚燕尔,想让他和娇妻美妾多过几天甜蜜日子,只带了郡丞郡尉去混个脸熟,安排文武百官分批觐见。

张崇义见三爷爷未曾提及交接事宜,以为他是老马恋栈,舍不得手中的权势,想着让老人家多待几天也是好的,以致具体事务印信均未移交,许多军政情报都是送到郡守府张平之手里,张平之顺手就越俎代庖处理了。

张平之本想亲自领兵作战,待被张微善意提醒,才意识到事有不妥,如今郡守是张崇义,这等军机大事岂能僭越?连忙派遣张微来通知张崇义。

尚修竹今年三十来岁,十九岁当兵,先后参加大小战役上百场,顽强勇猛,沉稳冷静,颇受镇北大将军张道冲器重。

他率领一干人等陪同张崇义检阅骑兵队伍,这次需要越过黑鹰山口,奔赴四百里外的勒马河谷作战,已给每骑配备三匹战马,一路上马不停蹄地赶路,最快也要两天才能投入战场。

外面寒风呼啸,帅帐内颇为温暖。张崇义和尚修竹张微等人围绕地图研判军情,疑惑道:“虎威将军在黑鹰山口驻守多年,精于用兵,为何会突然陷入十二万大军的包围?

老鹰营在青奴埋伏了那么多探子,草原上也不乏我们的斥候哨骑,青奴集结十二万大军,肯定是声势浩大,事前为何没有察觉?这事透着古怪。”

尚修竹缓缓敲着桌子,忧心忡忡道:“此事确实蹊跷。每年入冬后,特别是草原降下暴雪后,青奴都会出动骑兵袭扰幽并诸地,抢夺粮食布匹等过冬物资。

今年刚入冬,青奴才下第一场雪,即便是要南下劫掠,也不至于立刻就能调遣十几万大军,这是蓄谋已久的阴谋吧。

如此大规模骑兵在青奴境内频繁调动,老鹰营怎么没有探查到?不说潜伏在青奴内部的探子,就是边境走私的商贩恐怕都能看出端倪,这次中伏令人费解。

如果领兵的是新兵蛋子倒还说的通,虎威将军可是在黑鹰山口打了十几年的仗,大大小小战役加起来没有一百场也有八十场,平时最重视谍报侦探。

诡异的是,中伏点偏偏是在勒马河上游的谷底,那里外平内险,最适合埋伏重兵,承光五年冬天,虎威将军自己就曾在那片谷底伏击了青奴一万精骑,几乎全歼敌人。这次怎会无缘无故在阴沟里翻船呢?”

张微长期从事内城防务,不由想到一种可能:“有没有可能是我们内部出了问题?”

张崇义眉头拧成一条绳,盯着张微肃然道:“你的意思是老鹰营那边有内鬼?给虎威将军送了假情报,把虎威将军骗进了埋伏圈?”

尚修竹点头道:“这个可能性很大,否则这次中伏解释不通。”

张崇义脸色凝重,深深摇头道:“我感觉不太可能。老鹰营一向是父亲亲自统领,连我们这些做儿女的都不让接触,敌人更难渗透。

要想利用老鹰营去谎报军情,除非……”

张崇义没来由感到一阵寒意,脑海里掠过最坏的可能。那就是父亲在做局,故意借助青奴大军,把各郡兵力调到黑鹰山口以北,给朝廷形成一种错觉,幽州北方在跟青奴死磕,主力大军陷入和青奴的苦战,朝廷恰恰可以趁此良机南北夹击,坚定朝廷发兵的决心。

如果说以前是示弱于朝廷,此次莫非是故意造出弱势给朝廷看?可是父亲怎敢用三万精锐步骑和大哥张崇义去冒险吧?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一掠而过,他不断告诉自己,这不可能,这个局太过危险。

倘若青奴十二万大军一鼓作气把大哥张崇忠和三万精锐吞掉,对幽州兵力、民心军心必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打击。这样的大败仗,张家近三十年都没有遭遇过,也承受不起。

正在苦思冥想,令人瞠目结舌的军令终于到了!

镇北大将军命令涿郡郡守张崇义率领三千骑兵立即出动,另有部署于上谷郡北部蜂腰山口的三千骑兵,通通拨给张崇义节制,六千精骑昼夜兼程奔袭九百里外的泉儿湾草场,烧毁囤积的所有牧草和牛羊马匹。

这道命令实在是过于天马行空,不是去救援东北方的勒马河谷,而是偷袭更远的西北方泉儿湾草场,那是青奴南部最重要的草场之一,算是青奴的半个粮仓,据说冬天气候相对温暖,牧草储藏丰富,水源充足,畜养着上百万头牛羊马匹。

围魏救赵的计策的确妙绝,然而情报提到,泉儿湾草场常年驻扎着青奴大汗直辖的两万精骑,往西八十里还有左贤王部的八万大军遥相呼应,他们这六千骑兵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尚修竹张微面面相觑,这道军令似乎逼得他们自蹈死地。幸好明确点将由张崇义带队,否则他们甚至怀疑镇北大将军是否故意借刀杀人铲除这支骑兵。

尽管满腹疑虑,但是张崇义还是慨然领命。他吩咐张微回去转告,郡中一应大小事务暂由三爷爷张平之署理,府中事务郦宛丘自能操持,无需担心。

此次是秘密奔袭,去向属于绝密,不能让任何人知晓,也就没必要托人转告。张崇义和尚修竹率领大军蜂拥而出,直奔上谷北部的蜂腰山口。

急行军一天一夜才抵达蜂腰山口,另外的三千精骑早已蓄势待发,带队的骑兵司马名叫向烈,二十九岁,隶属辽东大营,以前在辽东与黑水汗帐作战,此次是第一次北上对抗青奴。

两支骑兵会师后,在蜂腰山口暂作休整,张崇义召集两队校尉以上军官,夤夜聚于帅帐议事。

十七岁的少年郡守,于民事政务或许有些生疏,但作为张家嫡子,自小混迹斥候营,行军打仗可是行家里手,精通骑兵战术,十几岁起就敢率领斥候伍深入草原,最远一次在青奴境内驰骋八百余里,距离左贤王部近在咫尺。

他将骑兵分为左右两路,尚修竹三千骑为左路骑兵,向烈三千骑为右路骑兵。这两位三十岁左右的骑兵司马初次相逢,当两人并肩而立时,所有人都哈哈大笑。

原来两人长相颇为酷似,都是身高体阔,面色黝黑,高鼻宽脸,连胡须都是一模一样的造型。

众人催促他们打完仗要赶紧回家问问,到底是谁的父母红杏出墙,说不定还能认个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亲兄弟。这番打趣下来,帐中的紧张气氛为之放松。

言归正传,张崇义让将官们各抒己见,畅谈行军路线和作战计划。

尚修竹和向烈都是张道冲亲手提拔的骁将,尚修竹前些年就认识张崇义,最近参加过他的婚礼,对张崇义丝毫不敢轻视。

但向烈是初次见到这位小公子,虽然听说过张崇义的斥候营履历,但对少年张崇义能否指挥数千兵马完成长途奔袭任务,心里有所保留,不肯先行表态。

尚修竹要在小将军面前抛砖引玉,就拿起指挥木棒,在行军图上指指点点,侃侃而谈:“从蜂腰山口突袭泉儿湾草场,有两条路可选。

第一条是沿着勒马河北岸行军,到虎儿滩突然折而向北,直扑泉儿湾,这条路较为平坦,路程最近,一路上水草丰茂,对战马补给有利,急行军大概六七天左右可以抵达目的地。

不便之处在于这条路可能遭遇小股牧民,容易泄露行踪,随时会遭到青奴小股骑兵的拦截袭扰。

第二条路就是走大雁山山麓,这条路较为隐蔽崎岖,但远了几百里,估计要多走三天路程,沿途缺乏水源。

两条路各有优劣,难以取舍。要抢速度,就走勒马河畔。要隐蔽行踪,就走大雁山麓。”尚修竹分析完毕,放下指挥木棒,静静看向张崇义。

向烈还是默不作声,低头观察地图,时而点头时而摇头。他是首次到青奴境内作战,地形还不太熟悉,不敢随便评头论足。

张崇义捡起木棒,在地图上戳戳点点,眉头紧紧拧起,郦宛丘要是看到自家相公愁成了小老头,估计都会心疼死。

帅帐里静谧肃穆,所有人都默默盯着少年将军张崇义。

沉吟许久,张崇义将木棒指着地图角落,缓缓抬头巡视众人,字斟句酌道:“其实还有一条路,可能更近一点。”

尚修竹一脸疑惑的看着张崇义,惊讶道:“还有一条路?不会吧,末将在这里打了十几年仗,没听说过第三条路。”

张崇义舒展眉头,露出得意洋洋的笑容,悠然道:“勒马河中游到大雁山南麓山口,这个地方,还有一条路。”木棒在地图上画出一个圆圈。

一个熟悉地理环境的青年校尉闻言大惊道:“小将军,那山口有个巨大的天坑,绵延数里,深达数十丈,别说大队骑兵,就是普通行人都无法轻松通过。”

其他几个左路军将领纷纷称是,大家并非天兵天将,哪有本事越过天坑。

张崇义含笑道:“去年秋天那里发生过一次小型地震,泥石流把天坑填平了大半,虽说依然不太平坦,但马匹可以缓慢通过。走这条路大概可以缩短一百七十里,减少一天路程,五天左右可以抵达泉儿湾。”

众人神色凝重,互相看了看,既有跃跃欲试,也有踌躇疑虑。

尚修竹小心翼翼看着张崇义道:“青奴有没有可能在山口安排伏兵?那个山口狭长崎岖,不用太多兵马,几百人就足以堵住我们六千骑兵的去路。”

张崇义仔细思量后,缓慢摇头道:“不太可能。我去年冬天骑马去侦察过几次,都是走那条路,没有发现驻军的迹象。

那个山口处于左贤王和莫图大汗势力的中间地带,周边没有水源牧草,几乎是不毛之地,双方都不太看重,牧民一般不会去那边放羊。

再者,这次用兵本来就是一场豪赌,大将军用三万人马牵制青奴东边十二万大军,让我们奔袭泉儿湾草场,可谓釜底抽薪。

青奴在幽并以北数千里草原上,拥有四座大草场,这些可是青奴大汗的命根子。

虽然没有详细情报作为佐证,但我敢拍胸脯肯定,此次千里奔袭,除了我们这路精骑打泉儿湾,肯定还会有其他兵马同时出击蘑菇平原、铁山屯、井泉山北。

此时青奴境内多半已是狼烟四起,他们顾此失彼,没人会留意一向险峻贫瘠的大雁山南麓。

大将军都敢拿数万大军赌一把大的,我们还不敢赌一把小的吗?

这次要是赌赢了,彻底摧毁青奴四大草场,即便是勒马河谷三万兵马全军覆没,失去数百万牲畜牧草的青奴汗帐,在草原东边,五年乃至十年内都难以恢复元气,只能退至漠北或者草原西边。”

众人无不热血沸腾,踊跃激动。

刚要商议具体战略部署,快骑再次送来镇北大将军的情报,目前泉儿湾两万骑兵已被调至勒马河谷,所剩不到三千骑兵和几千寻常牧民。

左贤王部八万人马也于昨日赶到了勒马河谷附近,随时准备围剿虎威将军张崇忠所部。

众将深知千载难逢的战机近在眼前,纷纷摩拳擦掌请战。一开始众人还有些畏惧敌强我弱,只想着靠火箭偷袭,尽量不与对方短兵相接,一旦被两万骑兵缠住,再遭到八万大军的围堵,恐怕是插翅难飞。

既然敌人主力大军都去了勒马河谷,面对留守的三千骑兵和几千牧民,大可以一鼓作气将对方吃掉,剩下的事情就是狂风扫落叶了。

原本对少年张崇义还心存疑虑的向烈等人,见张崇义分析军情条条是道,对青奴境内更是如数家珍,疑虑尽消。

这小将军,靠谱!

奔袭首重速度,六千骑连夜拔营驶出蜂腰山口,奔向勒马河畔。

上谷境内气候虽冷,毕竟还有山脉阻隔,寒气远不如燕山北麓凛冽刺骨。

只见少年将军张崇义穿着一袭紧身束腰锦袍,骑着青骢大马,一骑绝尘而去。

身后数千骑佩弓持枪,腰悬弯刀,当真是奔腾如风,蹄声如雷,在夜色中夭矫如龙,浩浩荡荡扑向青奴境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