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枪气素霓生 > 第43章 杨千钟

枪气素霓生 第43章 杨千钟

作者:莫道无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5 15:16:22 来源:小说旗

那人见张崇义迈步欲行,急忙把羊腿塞进棉袄,迅速扑到张崇义脚下,抱着张崇义的腿声泪俱下道:“主公,你不要走啊,在下杨千钟,愿一生追随主公,求主公收留。”

张崇义以为遇到了神经病,使劲要甩掉他的手,回头瞪着他道:“半条羊腿而已,你就把自己给贱卖了?你到底多不值钱?”

杨千钟眼泪鼻涕如同泥沙俱下,趴在脚上哭诉道:“我杨千钟这条贱命,要是没遇到主公,就是一文不值,既然遇到主公就是无价之宝。

这半年来我夜观天象,察觉如今风起云涌,天下即将大乱,非命世之才不足以安之,主公,你就是天命之人呀。”

只信苍生不信鬼神的张崇义神色古怪,直勾勾瞪着他,抬起右掌准备击毙他,沉声喝道:“是谁派你来的?你到底有何居心?你可知道这句话会带来多大祸患?”

这话要是传出去,别说朝廷不会容他,哪怕是大哥二哥都不会容他。

古往今来,多少名臣将相就是被这些无聊的谶纬之词坑害致死,可以说斑斑不绝于史书。

就说天统末年,永安城里传出歌谣:“张家长,李家短,张家小子坐永安。”

太祖李正气一夜之间,将在朝的张姓官员杀的干干净净,后来更是准备出兵征讨幽州,灭掉镇北侯张家。

京城里传唱过这段歌谣的小孩,都被朝廷偷偷杀掉,弄得那段时间京城到处寻找失踪小孩。

如今偌大大旗王朝,除了幽州的张家,其他地方少有姓张的官员。

好在这段风波来的快,去的也快,承光皇帝继位后再也没人提起,世人渐渐淡忘。

杨千钟猛地抬头,慨然道:“主公乃天命之人,谁能杀你?主公,你何必畏惧?”

张崇义狠狠将他踢开,厉声道:“你再说一句,我一掌劈死你?”说完转身要走。

脸皮厚如城墙的杨千钟,抱住他的腿哀求道:“主公,我杨千钟今日得遇明主,除非你一掌把我打死,否则我这辈子都抱紧你这条大腿。

杨某苟活三十多年,上半辈子浑浑噩噩,无所作为,如今好不容易遇到真命天子,岂能错过?

你要我死,可以,打死我就行,你要我放手,这辈子别想了。”

张崇义被他弄得啼笑皆非,这人不像是谁派来陷害他的。

从并州一路逃窜到凉州,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下一步何去何从,谁能未卜先知安排人在此守株待兔呢?但是这种装神弄鬼的东西最为可恨,随便几句话就能杀人不见血。

什么狗屁真命天子,别说张家还没出过真命天子,即使父亲真能推翻大旗,夺得至尊宝座,上面还有大哥二哥,怎么都轮不到他这个排行老四的去当皇帝吧?

他冷冷盯着杨千钟,心中思虑万千。

几个月前游历江湖,带回两个女人,郦宛丘和施师,成就娇妻美妾。

一个多月前奔袭青奴草场,带回一个女人,青奴公主菲诺,也成了他的妾室。

这次老天异想天开,赏给他一个抱大腿的男人,这是要他来个龙阳之癖断袖之好,将此人收回府中当个男宠?

咦!想想就起鸡皮疙瘩!

张崇忠一脚把他踹开,一脸的嫌弃:“别抱我的腿,恶心死了,人来人往的,你不嫌害臊,我还嫌呢。

起来,男儿膝下有黄金,动不动就趴在地上,成何体统?

哼,实话跟你说吧,我家多养一个人不是问题,你跟着我走也不是问题,可你刚才说的那些话,以后乖乖烂在肚子里,要是再让我听到你那些大逆不道的话,别怪我翻脸无情。”

杨千钟激动地跳起来,用肮脏袖子抹掉眼泪鼻涕,咧嘴微笑,掏出羊腿继续啃着,咕咕哝哝道:“不瞒主公,属下可是两天两夜没吃饭了。”

张崇义嗯了一声,继续行走在黄沙遍地的官道上。

杨千钟边啃羊腿边跟在后面,很快就将羊腿吃的干净,意犹未尽的舔舐骨头,大声道:“我杨千钟时来运转了。”

张崇义斜眼一瞅:“你怎么知道是时来运转?说不定很快就会倒霉呢。”

杨千钟得意笑道:“主公有所不知,属下原是京城人士,家父姓杨,名讳上奉下业,官拜钦天监监正,精通占卜星象之术。

天统九年,家父夜观天象,发现紫微帝星降生于北地幽燕,并非皇家的永安城,由此推断李家非久坐天下之主,大旗国祚恐不长久。

这本是惊天绝密,家父整天战战兢兢,唯恐被人知晓,后又推算到杨家将大祸临头,于是偷偷将我们送出京城。

不知为何,没过几日,京城忽然到处流传‘张家长,李家短,张家小子坐永安’这句谶语。

先帝连夜去钦天监询问此事何解?家父乃耿直之臣,不会打诳语,竟将紫微帝星一事如实禀报。

先帝震怒,污蔑家父妄称天意,包藏祸心,实乃大逆不道,将家父杖杀于钦天监内,又派御林军全城搜捕我家人。

幸好家父有先见之明,已将我母子送走,才算逃过一劫。

此后我母子到处漂泊,四海为家,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前年母亲病逝。

在下穷困潦倒大半辈子,今日得见主公,如何不是时来运转?”

张崇义意兴阑珊的摇着手道:“少来,别一口一个主公,想一直跟着我,就赶紧改口,叫我公子。这些话以后不要再说,给我烂到肚子里。”

张崇义本来不信他这些鬼话,可他讲述的事情并非空穴来风。

他的确出生于天统九年,先帝在位十五年,今年是承光十一年,他马上就到十七岁。

当年谶语血案,不止是满朝张姓官员和京城小孩被杀,钦天监一夜之间遭到血洗,里里外外数百人死于非命,大旗朝廷再也没有重建钦天监。

张崇义不想在这些神神叨叨的事情上纠缠太多,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听听就可以。

他带着一脸兴奋的杨千钟,星夜兼程赶往北地郡。

一路上,张崇义没有向杨千钟坦白真实身份姓名,这人妖里妖气像个神婆,不知是否可信。

本想向他打听幽州战事,又怕他猜出自己身份,索性忍住不问,随便找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东扯西扯。

这个穿着破破烂烂的穷书生,胸中果真大有丘壑,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无所不通,不论谈及什么话题都能信手拈来,每每鞭辟入里,令人拍案称绝。

张崇义渐渐折服,虚心请教天下大势如何发展。

杨千钟脱口而出:“昏君沉迷女色,朝中奸臣当道,各州诸侯均萌反意,就看谁率先揭竿而起。”

张崇义道:“你何出此言?”

杨千钟纯粹是个文人,脚力不如气胜高阶的张崇义,初时仗着身强力壮还能勉强跟上,数里后渐渐腿软筋酥,气喘吁吁,无奈道:“公子,你是习武之人,脚步轻快,我这百无一用的书生有些跟不上了,你要是想听我分析时局,还请放慢脚步。”

张崇义哂笑道:“你说要跟我混饭吃,可你跟不上我的脚步,如何帮我牵马执蹬?”

杨千钟幽怨道:“公子此言差矣,我是文弱书生,一身本事尽在运筹帷幄之中,厉害的是脑子,可不是四肢。你把文人当猛将用,就是将千里马当驽马驱使,暴殄天物呀。

杨某这是明珠暗投,遇人不淑呀。”

张崇义笑道:“这话倒也有理,行,我放慢脚步,你慢慢说来。”

杨千钟吐出浊气,胸中豪气顿生:“一个月前,朝廷因为郦宛丘的事情,准备查办潭州郡守郦元乐,派出使者到荆州传令,却被荆州大都督廉斩火烧诏令,使者被赶出荆州。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两个月前,朝廷因为税赋锐减,竟然不到承光初年的三成,明年各地官员的俸禄还差着一大截,想去打幽州的秋风,除了调动渭水大营等直属兵马,还诏令北方各州郡共同出兵。

原定出兵三万的并州,念及幽州的恩情,半个月前明文上报朝廷,拒绝对幽州用兵。这是第二件事。

这两件事合在一起,证明各州各郡已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就差有人登高一呼,大旗王朝恐怕就会土崩瓦解。”

张崇义一个多月来都在逃命,不清楚天下大势,听说并州明目张胆地违抗朝廷诏令,颇感惊佩。霍鹏不愧是顶天立地的大豪杰。

如此一来,韩云山金淳中会不会恼羞成怒,对并州用兵?

并州那小身板,总共才六万兵马,还要分兵戍守各地城池险隘,能够用于机动作战的不到两万,能否扛住朝廷大军?

不禁担忧道:“并州此次抗旨不尊,你说朝廷会不会对并州发难?”

杨千钟点头道:“朝廷当然震怒,听说那位年轻的左仆射,将本要派往幽州的大军,调转矛头指向并州。

不过朝中大臣众说纷纭,金淳中大将军和各路诸侯对贫瘠的并州毫无兴趣,他们垂涎的是幽州的富庶。

世人都说镇北大将军府里到处都是金山银山,连茅厕都铺着金砖玉石,库房里的粮草军械足够各州支使十年。

打幽州,各州跟着朝廷大军趁火打劫,多少还能捞点油水。

并州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境内多是山地,自己都吃不饱,常年要靠朝廷粮饷才能勉强维持生计。

各路诸侯当心这一仗打下来,连粮饷都赚不回来,都不同意大动干戈。

如今朝廷兵马驻扎在冀州境内,进退失据,天天喝着西北风,不闹兵变都不错了。

这样的朝廷还能维持多久?”

张崇义心中欢喜,却故意反驳道:“胡说八道,谁说镇北大将军府的茅厕铺着金砖玉石?张家崇俭戒奢,珍惜民脂民膏,绝不会铺张浪费。”

杨千钟皮笑肉不笑的看着张崇义道:“主公为何对镇北大将军府如此熟悉?”

张崇义讪笑道:“我是幽州人士,自然知道张家的事情。”

杨千钟紧紧盯着张崇义,似笑非笑道:“公子何必掩饰?属下已经猜到公子的身份。”

张崇义心中一凛,故作镇定道:“我的身份?不过是一介平民罢了,有什么好猜的?继续赶路吧。”

杨千钟缓缓摇头道:“公子就是镇北大将军四公子,当今的涿郡郡守张崇义,属下没猜错吧?”

张崇义阴恻恻凝视着杨千钟道:“何以见得我就是张崇义?”

杨千钟继续分析:“属下啰里啰嗦说了一大堆,公子只顾着为张家正名,反驳张家茅厕没有铺着金砖玉石,除了张家的人,别人怕是没有这般古道热肠吧?

以公子的胸襟气度,一看就知并非寻常人家出身。我本就猜测你是将门世家的公子,刚才听了你的话,我迅速盘算镇北大将军府里的子侄,大概只有四公子张崇义与你的年龄容貌相近。

前些天我听到过江湖传闻,张家四公子雪夜出幽州,率领精骑在山阴古道遭到青奴重兵伏击,损失惨重,又被左贤王麾下高手疯狂追杀,至今下落不明,生死不知。原来公子一路逃到了凉州。”

张崇义听他提及山阴古道兵败一事,神色清冷地瞪着他道:“你既然猜出了我的身份,为何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呢?揭我的伤疤很爽吗?你就是这样为我谋事的?”

杨千钟微微一愣,连忙收起嬉皮笑脸,肃然道:“公子何必如此耿耿于怀?公子山阴古道一战虽败尤胜,胜过十场百场大胜仗。”

张崇义神色阴晴不定,饶有趣味道:“你这是什么话,败了就是败了,怎么可能虽败尤胜?”

杨千钟作色道:“自然有道理。世人皆知幽州并州素无瓜葛,并州还是意欲发兵幽州的州郡,可是青奴大军袭掠并州时,公子却能胸怀天下,以并州百姓为自家百姓,不计前嫌出兵救援,实属难得。

更难得的是,公子不惜千金之躯,冒着狂风大雪昼夜行军,甚至明知大雪封山,可能遭遇伏击,却是毅然前行,这份大智大勇大仁大义,即便是战败,天下谁人不敬?谁人不歌功颂德?

更别说山阴古道一战,公子一万大军固然死伤殆尽,青奴也没捞到什么好处,先是死伤两万多骑,后来张道冲大将军、霍鹏大将军、张崇忠将军率军赶到,进行前后夹击。

青奴左贤王部丢下三四万尸体,狼狈逃向草原,今冬怕是不敢南下袭掠,当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所以我说公子虽败犹荣。

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公子可知天下百姓如何评说的?百姓都说,恨不能生为张家子民,恨不能得张家为主子。公子,民心可期呀!民心可用呀!”

张崇义放慢脚步,抬头仰望苍穹,默念“民心可期”“民心可用”两句话,陷入沉思。

杨千钟也不打扰,就在旁边等候。

过了许久,张崇义若有所得的点着头,挥手道:“走吧!我急着赶回幽州,不能再耽搁了。”

杨千钟道:“赶回幽州,好歹要买两匹马吧,总不能步行走回幽州吧。”

张崇义道:“去到北地郡城再说。

我现在兜里没钱,你也知道我是一路逃过来的,要不是遇到几个不长眼的小毛贼,我连请你吃烤羊腿的钱都没有。”

杨千钟怪笑道:“小毛贼?难道是抢劫不成反被抢,公子可真是不拘一格,连毛贼都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