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枪气素霓生 > 第5章 纸上冠军侯

枪气素霓生 第5章 纸上冠军侯

作者:莫道无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5 15:16:22 来源:小说旗

张崇义走的坚决而果断,这就是沙场战将和江湖草莽的区别。沙场战将当断则断,江湖草莽优柔寡断。

戚大姐说他老气横秋,一点儿也没错。

在常人眼里,他才十六岁。

可是十六岁的张崇义成长历程非同一般,他五岁开始学文习武,七岁进入蓟州大营随军操练。

十三岁刚当斥候就敢单骑越过雁愁峡,闯入青奴境内侦察军情,把三军将领吓得半死,急的父兄率三万大军深入草原寻找。

十三岁首次上阵杀敌,单枪匹马灭掉青奴斥候伍,十五岁将祖传的风雷枪法练到顺风雷之势的境界。

风雷枪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借风雷之力,此境界使枪,如用木瓢泼水,力道散乱而伤敌较轻。

第二层是挟风雷之力,此境界使枪,如同以橹划水,橹向后而舟向前,力道重而伤敌重。第三层是顺风雷之势,此境界使枪,如置身高崖瀑布之颠,顺激流之水而冲下,势不可挡,到此境界时,方可称得上是一流高手,可与天下英雄争先。

张家百年将门,诞生过无数陷阵猛将,可是十五岁臻至顺风雷之势寥寥无几。

父亲张道冲,当年人称武学奇才,十八岁才修炼至顺风雷之势的境界。

他的两个哥哥,大哥张崇忠,今年三十一岁,进入顺风雷之势不过两年。

二哥张崇孝,号称文武双全的儒将,也要二十五岁才到顺风雷之势。

三姐张崇仁,今年十八岁,对家传枪法没有兴趣,拜了一位无名剑客为师,学了一手漂亮的剑术。

这样的少年,即便是十六岁,谁敢小觑?

离开小楼春后,他有些怅然若失,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无精打采地将马车送回聚八仙客栈,换回自己的大黑马,给老板补了一两银子,那胖老板还算慷慨大方,赠送他一壶上等的桂花酒。

十六岁的少年喝酒吗?呸,咱张家公子,六岁就在军营里混酒喝了,正所谓“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

他收拾好行李马匹,一人一骑往南城的苏家而去,这是他冒险来永安城的主要目的。

十年前,父亲张道冲大将军来京城参加皇帝李鸿鹄的登基大典,鬼使神差地,竟然跟时任兵部侍郎的苏振定了一门娃娃亲,让他以后娶苏家的千金苏清人。

苏振说是大名鼎鼎,其实是臭名远扬。

与金淳中这些在战场上斩将成名的兵部官员截然不同,苏振乃文人出身,举孝廉入仕,当官靠的是熟读兵法韬略,成名靠的是舌灿莲花。

没人敢说他不懂兵事,论起兵书,不管是孙武兵法,还是尉缭子,他可以滔滔不绝说上三天三夜,打遍朝野无敌手。

可是没人敢让他带兵打仗,虽说他入仕之时,大旗一统四海,天下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但零零散散的剿匪战、征南蛮、逐青奴、打凉州,时断时续。

当年太祖皇帝李正气对他青睐有加,好心送给他一个赚取军功的机会,让他带着装备齐整的五百轻骑去围剿黑狐山的土匪。

山上的土匪不过三百人,只有三十匹羸弱不堪的战马,缺刀少箭,装备极差,就是这样一场强弱悬殊的剿匪战,被兵部大佬戏称为拿大象打蚊子的对决,结果三百马匪毫发无损地逃出生天,苏振的五百轻骑损失惨重,丢失战马三百多匹、战死五十多人,鬼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指挥的。

参与那次战役的全体将士更是讳莫如深,绝口不提战争细节,气得兵部大佬指天大骂。

此役过后,“纸上冠军侯”的名头不胫而走,成为本朝最大的笑柄,黑狐山战役从此以最大的反面教材着于青史。

饶是如此,却没有影响两代君王对他的信赖,无他,有才也,那让人羡慕又让人恨得牙痒的舌辩才华。

想起以后会有这样一个纸上谈兵的老丈人,张崇义感到牙疼,蛋疼,浑身都疼,这是他极其憎恶这桩娃娃亲的重要原因。

二十多年的太平让永安城得以休养生息,繁华的商贸给这座城市注入了勃勃生机,南来北往的行商带着源源不断的货物财物集中于此,建设亭台楼阁,大宴宾客佳人,文恬武嬉,好不热闹。

路上行人穿金戴银者不少,锦衣绸缎者不少,衣衫褴褛者更多。

与寻常的百姓相比,张崇义那身蜀锦衣衫本不算寒酸,但与首善之区穷奢极欲的达官贵人相比,他这身衣衫着实上不了台面,简直就是小县城的土财主。

到了南城的朱雀大街,向路人打探苏府的位置,貌似距此不远,再拐一条街都可以看到苏府的大门。

此处与东城西城的格局截然不同,街道两侧的商铺和路边的摊贩,贩卖的货物起码高出几个档次,不是珍贵的书画陶瓷,就是价值不菲的绫罗绸缎,或是别处看不到的山珍海味,随随便便一件货物都要售出几十两银子,铜钱在此处没有用武之地。

路边随处可见衣衫华美的俊男美女,虽然不敢肯定,但张崇义猜测那些身段婀娜、穿金戴银的美女大多是青楼名妓,一般官宦人家的子女不会如此轻浮。

将近苏府时,他有些忐忑,远远眺望着苏府的门楣,当真气象森严,弥漫着翁润之气。

尴尬来了,来到苏府门口,怎么才能见到未婚妻苏清人呢?

总不能没皮没脸走过去对门房说,你好,我是张崇义,想要见见未婚妻苏清人,看她配不配得上我。

然而千辛万苦来到京城,总不能半途而废,过门而不入吧?

门就在那里,半敞开着,一个恹恹欲睡的黑衣小厮靠在门口。

他怔怔地站了许久,不时有人骑马擦身而过,瞧了一眼他的服饰,投之以鄙夷。

不知过了多久,那小厮总算从睡梦中醒来,慢慢伸了个懒腰,一抬头,忽地见到数十步外站着个牵着魁梧大马的英俊少年,一看就知是将门虎子。

那小厮激动地站起来,脸上挂着真诚笑容,小跑过去道:“这位公子,可是来找我家老爷论兵?”

啊?张崇义被攻了个措手不及,有种还没列好阵型就被敌军冲阵的荒唐感觉,暗自腹诽这老丈人估计是闲得蛋疼吧,随便在路边逮住一个人就要跟人家论兵?

不等他开口说话,那小厮极有礼貌地请他进府,说什么老爷今天在家休沐,没去兵部值班,恰好今天没有访客,有大把时间与公子论兵谈武。

那个殷勤备至,那个礼数周到,那个牵马带路,害得张崇义拒绝都来不及,就被一路领进了苏府。

得,船到桥头自然直,随他去吧。

进了大门,迎面是个小巧的花园,里面种满菊花,有矮脚黄、宝莲灯、碧玉台、荷花红等等,此时恰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各色花朵争奇斗艳。

小厮将大黑马送到马厩,接着有个斯斯文文的绸衫中年人过来引路,笑道:“公子,你来的正是时候呀,老爷此时有空!”

“嗯!”

“公子贵姓?”

“姓张!”

“弓长张,好姓氏,公子面容俊雅,仪表不凡,一看就是侯门子弟,不知公子家在何处?”

张崇义正在琢磨着要不要瞎编个身份搪塞过去,谁知人家压根就没有刨根究底的意思,那个小厮又屁颠屁颠跑过来,喊道:“公子,老爷正在沁芳亭等候,请公子移步。”

中年人施了一礼,告了一声罪,转身走进一间格局窄小的院子。

下面依旧由黑衣小厮为张崇义带路,一路七弯八拐地走到了沁芳亭。

沁芳亭周边种着松柏,颇为雅静,亭子倒是平平无奇,亭中央摆着茶几,左右树立着两根圆润厚实的木墩。

一个四十来岁的儒雅书生斜坐在亭中看书,看上去真是面如冠玉,好不潇洒,颌下稀稀疏疏几根短须,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他出尘的气质,一袭华丽的袍子,系着明珠腰带,佩着斑斓古玉。

张崇义心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吧,难怪两代帝王都对他恩宠有加。这人要是不带兵,只是坐而论道,倒也于国无损。”

小厮引着张崇义走进亭子,弯着腰,小声道:“老爷,张公子到了。”

苏振大袖一挥,将古籍搁在石凳上,潇洒地转身,待看到张崇义稚气未脱的脸蛋,不由一怔,大笑道:“想不到张公子如此年轻,请坐。”

未来老丈人近在眼前,张崇义以晚辈之礼鞠躬:“晚辈张生,见过侍郎大人。”

豪迈的苏振长袖飘飘,亲切道:“叫什么侍郎大人,多俗套,读书人切磋学问,以先生称呼即可。张公子请上坐。来人,上茶。”

战战兢兢的张崇义,被热情洋溢的苏振强行拉到木墩旁坐下,苏振坐在对面。

那小厮斟完茶,张崇义低头一看,茶壶也还罢了,是官宦人家常见的紫砂壶,茶杯却是不可多得的和田玉,玉质俱是上品,单独一只茶杯少说也值得百两纹银。

这个风流潇洒的老丈人,不愧是两代帝王的宠臣,随便拎出来的茶具都是宝贝。

张家贵为镇北侯,官居正二品的镇北大将军,比正三品的兵部侍郎高出一品,但论奢侈程度或许有所不及。

张家要花钱养兵,五万大军每年要耗费无数钱粮,张家与大旗朝廷貌合神离,关系十分疏远,朝廷从来不会拨付钱粮给幽州,因此所有兵马的钱粮全部自筹,张家便是有钱也不敢乱花,向来崇尚节俭。

满面春风的苏振请张崇义饮茶,自己优雅地啜了一口,缓缓道:“不知张公子是哪里人士?从小治何经典,今日莅临寒舍,意欲切磋哪本典籍?”

面对单刀直入的老丈人,张崇义只得硬着头皮对付:“晚辈是青州人士,近来虽然读了几篇孙武兵法,可惜学问浅薄,不敢在侍郎大人府上班门弄斧,论兵一事恐怕贻笑大方。”

苏振连连摆手道:“不妨,不妨,公子既然是读过孙武的,我们就聊聊孙武吧。孙武十三篇,古今春秋兵法集大成者,博大精深,韵味无穷,可谓兵家之冠冕,公子从孙武入手研习兵法,极当,极当!”

从小听惯苏振清谈的臭名,张崇义对他有种根植于骨子里的嫌弃,刚见面时,因为他的儒雅风采,本来生出了几分好感,但聊着聊着,那种厌恶又浮现心头。

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实在是不适合拿来扯淡的。

拿兵法扯淡,既是对兵法的亵渎,也是对沙场将士的侮辱。

更何况这个所谓的兵部侍郎,竟然无聊到从门口拉陌生人进府论兵,更是扯淡中的扯淡。

哼,老爹是这种不着调的人,女儿恐怕好不到哪去。

接下来的所谓论兵,完全沦为苏振的个人秀,也是张崇义精神的煎熬。

口若悬河的苏振,滔滔不绝地讲解兵法,有些是张崇义学过的内容,但更多的是他未曾研习的领域,但不管是他知道的还是不知道的,他都缄默不语,静静地聆听这位有史以来最臭名昭着“纸上冠军侯”的洗礼。

不知过了多少时辰,总之似乎该吃晚饭了,一个穿着大红衣衫的强壮女侠飘然而来,瓮声瓮气道:“父亲,晚饭时间到了,请客人去膳房用餐吧。”

父亲?张崇义的心抖了一下,瞪圆眼睛盯着那个雄壮威武的女侠,只见她腰圆膀阔,穿着鲜艳的大红衣,背着银光闪闪的虎头刀,行走时虎虎生风,落脚时踢踏有声,长相不算太丑,但与美人风马牛不相及。

是那种走在街上没人搭理的路人乙,过目即忘的存在。

苏振只有一个宝贝女儿,这个称苏振为父亲的强壮女侠毫无疑问就是苏清人。

完了!

这就是他两年后要娶进门的老婆?

张崇义心里生出一股悲凉,傻乎乎地看着她,内心波澜起伏,痛斥狗日的娃娃亲害人不浅。

后来苏振说了什么话,他一句也没听进去,浑浑噩噩地离开了苏府,貌似那个强壮女侠对他目中无人颇为愤慨,差点抽刀剁死他,好在被另一个冲出来的蓝衣女孩给拉住了。

可惜张崇义没看到蓝衣女孩,但凡他多看一眼,也绝不至于伤心绝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