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枪气素霓生 > 第67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枪气素霓生 第67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作者:莫道无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5 15:16:22 来源:小说旗

大军继续前行,不曾想那些受过恩惠的难民,竟然三五成群地跟在大队后面。

张崇义喝令他们不要随行,直接去涿郡的难民营,然而难民哪里理会?

半路上,一些不知情的难民出于从众心理,也稀里糊涂地加入难民潮,原本稀稀疏疏的难民队伍,不知不觉就增加到了上千人。

此次并非作战,张崇义所部只携带了七天的干粮,匀出一点给难民倒是无关大局。

然而难民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要是一直跟在屁股后面,一日吃上三顿,哪怕是一日只吃两顿也会让军粮后续难以为继。

万般无奈之下,张崇义只得亲自下马去跟难民沟通,请他们不要再跟着队伍前进,身边没有那么多粮食分派。

可是这些可怜的难民从兖州一路逃到冀州,被冀州赶到幽州,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了一群既不抢百姓还白给食物的活菩萨,自然是打死都不愿离开,一把鼻涕一把泪跪在他面前磕头,一口一句“大将军,你大发慈悲救救我们吧,我们都快活不下去了。”

任平张崇义说的口干舌燥,难民们充耳不闻。

张崇义见这些人不可理喻,道理是说不通了,他们不远千里逃亡到幽州,实在不忍纵兵驱逐。

没办法,只能率领骑兵纵马狂奔,希望借助战马的速度摆脱他们的纠缠。

难民们并不气馁,亦步亦趋地跟在急速前进的骑兵后面。

虽说双腿追不上四蹄,然而五千铁蹄一路卷起的沙尘简直铺天盖地,这一路过去都是平原,难民们只要不瞎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于是乎幽冀边境出现了亘古罕见的奇观,一千左右拖家带口的难民,远远追着五千装备精良的铁骑跑。

奔了一段路程后,向烈愤愤道:“老子打了十几年仗,还是第一次看到幽州骑兵被手无寸铁的步兵追着打呢,这要是传出去,怕是会让人笑掉大牙吧?”

杨千钟饶有深意地喊道:“将军,此事就算传出去,只会让天下百姓敬佩幽州兵马的仁德,没人会嘲笑我们的。”

众将无不大笑。

不多时便到了相距河间郡城不到五里的古原,这片古原绵延数十里,浩浩荡荡,一望无际。

驻马五里外,遥遥就能看见河间郡,那座老迈的城墙就像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北风中颤栗。

张崇义挥舞令旗,命令大军在此停留,不要靠近河间郡,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他带着杨千钟尚修竹向烈拍马向前,缓缓走到郡城之下。

满城官兵以为幽州兵马此来是要攻城,登时轰然大乱,城上的官兵全都丢盔卸甲,狼奔豕突,毫无军纪可言。

张崇义运起内功朝着城上远远喊话:“幽州镇北大将军麾下,涿郡郡守张崇义,前来拜会谢春亭大人,有请谢大人出城一叙。”

声音如雷响彻四野,城上的官兵但觉耳朵嗡嗡作响,无不骇然变色。

冀州九郡中,河间郡大概是最不成器的一个,面积最小,人口最少。

郡守谢春亭是个举世闻名的大贪官,经过他多年不遗余力地折腾,稍微有点能力的文臣武将都被迫离去,如今留在这里的都是一群酒囊饭袋。

张崇义看见城上人影凌乱的局面,当真是不堪入目,扭头对杨千钟等人笑道:“这样的兵马如何是幽州骑兵的对手?”

等了许久,城中始终是毫无头绪,没人出城搭话。

张崇义微觉有气,再度提起真气大声吼道:“涿郡郡守张崇义,请谢大人出城叙话!”声音如九天神雷落在城头,又引起一阵阵骚动。

过了小半个时辰,张崇义等的极不耐烦,准备抽身离去,却见那道表皮剥落的城门缓缓向内拉开。

跟着,一个头发半灰半白的华服老者,手中捧着锦盘,带着二十名文武官员缓步走出,一步一个脚印,极其缓慢极其凝重,脚上仿佛灌了铅。

张崇义笑道:“这个老头搞什么玄虚,邀他见个面而已,又不是请他上刑场,他们怎么一脸的凄惨?”

一行人拍马向前,双方相距五丈时收住脚步,张崇义刚要开口说话,那老者先行屈膝跪倒在地,身后二十名文武官员整整齐齐跪下去。

老者托着锦盘,沙哑着嗓子道:“下官河间郡郡守谢春亭,愿携全城官民归降镇北大将军,今献上郡守印绶,望将军上体天心,下悯无辜,善待满城百姓!”

张崇义等人惊得差点从马背滚落下去,即便是当日在山阴古道遭到青奴重兵的伏击,带给他的震撼都不如今日之甚,张大了嘴半天合不拢。

张崇义自是不知,河间郡原本就是小郡,人口不到三十万,城池破旧低矮,兵马不足六千,大多是三十年以上的老兵,三十岁以下的兵卒不到一千人。

此郡比邻幽州,远离中原腹地,向来是中原王朝眼里的蛮荒之地,历任郡守熟知形势比人强的道理,不管任何一方得势,只要大队兵马迫近隔壁的信都郡,河间郡马上闻风而降,绝不迟疑。

对谢春亭而言,河间郡的优良传统,岂能在我这里中断?

他见张崇义等人迟疑发愣,怀疑是否自己投降太快,没让这小杀神过足攻城杀人的瘾头,吓得脸色惨白,以头顿地哀求道:“请将军怜悯无辜,饶恕全城军民。”

张崇义毕竟年纪太浅,除了率兵打仗是把好手,于政务交涉尚不够圆熟老练,完全不知如何应对。

杨千钟看出了他的局促窘迫,暗自好笑,急忙越俎代庖道:“谢大人,你能弃暗投明,转投镇北大将军的麾下,可喜可贺,河间郡数十万军民从此远离生灵涂炭之苦。

请你立即引军入城安民吧,河间郡一应文武官员,全都陪在将军左右,胆敢擅自离开者,以谋反罪论处,当场格杀。”

张崇义心情稍安,命谢春亭等人起身,尚修竹勒转马头,纵马过去招呼大军进城。

张崇义首次遇到不战而降的城池,心里始终七上八下,自从上次在山阴古道遇伏后,他变得尤为谨小慎微,为防止城内暗施阴谋诡计,五千骑兵分成两批进驻。

向烈暴躁性急,带着两千骑兵抢先冲进去,进城之后,喝令所有骑兵滚鞍下马,迅速接管城门城墙的各处防务,将原河间郡的守军全部集中于城楼下的练兵场里,收缴他们的盔甲器械。

这群老爷兵表现得极为配合,竟连半句怨言都没有。

直到消除所有隐患后,张崇义才带领着尚修竹的三千骑兵,在谢春亭等文武官员的陪同下开进郡守府。

此次并非为攻城夺地而来,最终却兵不血刃大获全胜,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过如此吧,张崇义感到受益匪浅,喜不自胜。

进入郡守府后,即派羽骑向镇北大将军府报捷,派人到涿郡传令,命郡尉张微赶紧派遣八千步卒星夜前来巩固城防,命郡丞司马晋火速擢选能员干吏到河间郡任职,先把肥差都瓜分掉。

这是幽州的一惯传统,谁打下的地盘,谁取得的胜利,谁就拥有优先分配战利品的权利。

河间郡既然归附幽州,原先大旗王朝的那些贪官污吏肯定要大换血,县级官员暂时可以不动,郡级官员大半要以幽州官员取而代之,各处要塞隘口也要派遣干将驻守,以防不轨之徒浑水摸鱼。

张崇义命尚修竹率领两千骑兵把守城中各处要塞,命杨千钟尽快张榜安民,重申幽州律令,同时收拢户籍人口、兵马钱粮卷宗文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