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枪气素霓生 > 第73章 张道冲亲临

枪气素霓生 第73章 张道冲亲临

作者:莫道无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5 15:16:22 来源:小说旗

张崇义既然决定不在河间郡大开杀戒,那些官员送来的金银珠宝和美女一并照单全收。

金银财宝全部登记在册,一半发给幽州官兵,一半留作日后的军饷。

至于美女嘛,小将军一个都没碰,赏给了各营将士,上下官兵无不感恩戴德,夸赞张崇义英明神武!

元宵节第二天,张崇义望眼欲穿的涿郡步卒和遴选官员终于赶到了,但是带队的将领吓得张崇义差点从城墙跳下去。

镇北大将军张道冲亲临河间郡。

令张崇义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张道冲大将军把首席谋士何太勤和主簿封凝全部带来了。

父子俩在城外相见,张崇义骑在马上,一路详细汇报受降河间郡的前因后果,将一行人迎进北门练武场大营。

虽然一直压制着内心的真实情绪,但张崇义看的出来,父亲是满怀喜悦,甚至是难以掩饰的狂喜。

张道冲很难不激动,百年张家终于迈出了开天辟地的第一步。

前些日子,刚接到张崇义请求出兵密信的时候,张道冲与何太勤封凝等人秉烛夜谈,就是否先行出兵占据冀北各郡展开激烈讨论。

三人意见始终存在分歧,封凝赞成动兵,何太勤认为必须再观望半年,看看朝廷有没有能力收拾范进大军,再作打算。

张道冲更是踌躇不决,苦心孤诣谋划十几年的变局终于出现,他比谁都想挥兵挺进中原,可是张家隐忍蛰伏一百多年,越到临门一脚,越是心潮起伏难以平静。

这一步一旦跨出去,大获全胜固然是好,要是输了,百年的惨淡经营连同整个张家恐怕都要灰飞烟灭。

想赢怕输是每个赌徒的天性。

承光十一年,张道冲豪赌了一把,用嫡长子张崇忠和三万大军为饵,吸引青奴十二万主力,四路出兵奔袭青奴四大草场,力图换取五到十年的平静,结果赌输了,赔掉了几万兵马,还差点赔了两个儿子,草场却只摧毁了两个。

输怕了的张道冲,有点不敢再上赌桌。

三人秘密讨论了几天,没有形成共识,张道冲准备暂时搁置争议,持续观望天下大势发展演变,然而这时候张崇义的捷报星夜抵达。

惊喜交集的张道冲彻夜未眠,他们一群老家伙迟迟不敢下的决心,不敢作出的决断,年轻人轻而易举就帮他们打开了局面。

兵不血刃的挺进河间郡,不破城池,不杀百姓,对幽州而言是梦寐以求的完美开局。

他担心张崇义年轻识浅,没有接收投降城池的经验,进城后会因处置不当,把大好开局给搅的乌烟瘴气,导致功亏一篑。

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带着左膀右臂星夜仓促南下,想要尽快赶到河间郡主持大局。

经过涿郡时抽空去了一趟郡守府,看到了张崇义发给郡丞司马晋郡尉张微的密信,不由提心吊胆,还以为这小家伙真要在河间郡进行大清洗。

不等司马晋调配妥当,急急忙忙带着文武官员和步卒踏上南下的旅程。

一路上听了张崇义的汇报,张道冲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此时别说张道冲对儿子赞不绝口,便是何太勤封凝也大呼不可思议,眼里流露出既欣赏又佩服更有惊惧的复杂神情。

张崇义接收河间郡所拟之策,几乎算是最完美最恰当的选择,即便是由他们精心操持也不过如此,简直是至矣尽矣蔑以加矣。

这小子带着几千骑兵,区区两三个心腹,谈笑间就收下了河间郡。

特别是听到张崇义提到,要给原河间郡官员授予官禄大夫虚衔,名义上加官进爵,其实是由实转虚的时候,这般老谋深算的手段,两人不由交换了一个眼神,竟隐隐透露出一丝恐慌。

他们不知道这些主意是谁的,到底是张崇义自己的天纵奇才,还是另有高人给他出谋划策。

但既然他能全盘接纳并且实施,可见胸中大有乾坤,是妥妥的雄才大略,帝王之才。

更让他们出乎意料的是,少年张崇义这些天住在军营大帐里,身边没有莺莺燕燕相伴。

张道冲随着张崇义进入军营,一路笑声不绝,把八千步卒和文武官员交接妥当后,便让张崇义陪同,轻车简从巡视河间郡。

沿途所见,一切都井井有条,城中秩序井然,全城百姓来往神色如常,未见大动荡后的惶惧悚栗。

即便是平日的鸡鸣狗盗之辈,在幽州铁骑威名的震慑下,这些天也消失的干干净净。

几乎同一时间,派往各县传令的士兵衙役陆陆续续返回,张道冲牵挂着各县的政务,连忙带着张崇义等人返回帅帐,耐心听取众人的汇报。

听完汇报后,张道冲心情舒畅,挥手屏退那些士兵,笑吟吟地询问张崇义这些惠民安民之策是何人所谋。

张崇义刚要开口为杨千钟请功,站在他后面的杨千钟趁人不备,悄悄踩了踩他的后脚跟。

张崇义涌到嘴边的几句话立刻换成:“这是全营官兵一起胡乱搞出来的,还请教了城里一些有名望的先生。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不知道这些计策有没有问题,要请何先生和封主簿多加指点。”

言笑晏晏的何太勤和封凝点头微笑,示意公子谦虚了,心里想的却是:“你小子身边有高人指点,这些策略均是对症下药,我们还指点个屁。”

张道冲若有所思地瞅了瞅张崇义,很想看穿这个小儿子的深浅。

他深知张崇义从小混在军营,热爱武学,喜欢读武学秘籍远甚于兵书典籍,更别说那些民政卷宗。

虽说当了几个月的涿郡郡守,一半时间在北方打仗,一半时间在各地逃亡,压根就没操持过政务。

这些高明的安民良策不像是他的手笔,有能耐制定这些措施的人,的的确确是宰辅大才,比他身边的何封二人似乎更胜一筹。

他怀疑可能是杨千钟那个不起眼的书生在出谋划策,不知为何这小儿子一味的遮遮掩掩,心里隐隐有些顾虑,具体在顾虑什么,一时说不清道不明。

不过大喜当前,强行把这丝顾虑藏在心里。

他现场拍板,批准了给原河间郡官员授予光禄大夫的决议,具体名单由张崇义牵头拟定,直接报镇北大将军府用印。

这本是僭越之举,然而幽州历来形同独立王国,如今算是彻底起兵造反,也懒得顾及大旗朝廷的颜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