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漫漫仙途从争霸开始 > 第23章 经济问题与货币,公私合营促发展

元景、袁图等官儿围着朱雄英画的钱币设计图,啧啧称奇。

“一圆硬币等于一个当一铜钱,一百圆的硬币等于一百个当一铜钱,可一百圆银币因为是银制的,跟一元硬币大小竟差不多,这倒是能省不少事。”

“没错,这种大小厚薄几乎一模一样的硬币,比铜钱更不容易损坏,找零也更不容易出错。”

“我倒觉得纸币的设计更好,毕竟造纸的材料是各种草木,今年砍了,明年又有,而硬币要用到金属,用了就没了。”

“硬币正面是头像,反面是面额和铸造年代,纸币与之相比,正面多了些花纹,而反面……嘶,竟然画的是云南景观。没看错的话,一百圆纸币后面画的是苍山洱海?”

“虽然这些钱币在云南发行尚不知能否成功,但对于钱币革新的意义肯定是有的,或可让户部那边学习一番。”

“……。”

“殿下,纸币发行之后,朝廷会回收吗?如果不回收而滥发,它很快就会变得毫无价值,一麻袋纸币可能都买不到一个烧饼。”袁图提醒道。

“哦?你凭什么这么说?”朱雄英问道。

“这些纸币虽然造型精美华丽,就连每种面额的纸币颜色都不同,但说到底和朝廷发行的宝钞没什么区别。

类似的东西在宋朝时就有了,前元末年民不聊生,天下混乱,何尝不是因为当时的朝廷仿效大金滥发岁钞?

怎么说呢,臣在闲暇之时研究过相关记载,发现一旦这种钞票滥发,便会打乱东西价格。

若有人赶在价格崩盘前以它大量囤积东西,则用东西换钞票的人会在随后亏得底掉,手里只剩钱。

而囤积东西的人趁机再高价卖出东西,便能赚的盆满钵满。

很多人家底本就不多,只需一来一回,立刻就要卖儿卖女。

而有权有势的人利用其中的差错,什么都不用干,便能快速积累财富。

也就是说,滥发纸币等同于向广大百姓掠夺财产。”

朱雄英大喜过望:“没想到袁图你居然精通货币学。

这可真是时也命也,合该你来当这第一银行行长。”

“货币学?”

“简而言之,市面上货物数量一定时,流通的钱越多,物价越高,这叫通货膨胀。

而当市面上流通的钱少了,货物就会变便宜,这叫通货紧缩。

而你发现的这一重大规律,本质上是有权有势有钱的人利用信息差,在屯钱和屯货之前反复横跳,通过制作通货膨胀和紧缩来掠夺老百姓的劳动所得。

这就好像摇筛子,筛到最后,留在筛子里的都是大颗粒,掉下去的都是小颗粒。”

袁图眼睛一亮,仿佛见到了新世界。

“不想太孙竟然如此博学,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朱雄英笑道:“正是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或紧缩,孤这才打算创办银行。

银行的职责不仅仅是发行货币,还在于帮百姓保管存款,以及放贷给他们使用。

通过百姓贷款频率、存款多少等,可大概推敲出市面上流通的钱币多少。

再加上其它一些数据,便可预估通货膨胀或紧缩,再通过官府干涉的手段,稳定物价。

物价稳定了,老百姓手里的钱不打水漂,老百姓的日子自然就好过了。

打个比方说,某老百姓今年干了一年活儿,存了一万圆,这一万圆够他吃一年,十年后这一万圆却只够他吃一个月,那就等同于他白干了十一个月。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的劳动果实永远握在自己手里,就算要刺激市场,刻意允许通货膨胀,那也得是缓慢而稳定的通货膨胀。

还是以刚才那个百姓打比方,当通货膨胀后,他的一万圆还能吃十个月、十一个月,那就不算太离谱。”

袁图激动的直接站了起来:“我忽然觉得殿下的这次计划一定会成功。

因为殿下的思维方式根本就超出了现有的水平。

那些土司也好,目不识丁的百姓也罢,都玩不过殿下。”

搓了搓手,袁图忽然又苦恼起来:“臣灵光一闪,隐隐察觉到了什么,但又有点把握不住。

殿下,既然通货膨胀和紧缩控制好了,可以富民,也可以毁灭一个国家,那是不是……?”

“是不是可以用来无声无息干掉别的国家?掠夺他们来富有大明?”朱雄英笑问道。

“对对对,臣一下子心里踏实了,臣所捉摸不到的念头就是这个。”

“现在说这事儿早了点,咱们的银行都没建立起来,以后再说吧。”

“是。”

在场的没一个笨人,就算不能完全领悟朱雄英的话,多少也能明白一些。

联想到朱雄英自出生成名以来,干过不少事,最近更是灭了祸害沿海一两千年的倭奴,众人的信心强了不少。

“殿下,可以仔细说说土地国有和公私合营的事儿吗?”元景请求道。

朱雄英点头:“这两件事孤打算一起做,共分三步。

第一步,官府出资成立修路公司和建筑公司,招募百姓进行修路和建房子等工作,按月付给工钱。

这批人有钱后,消费自然就起来了,则他们路过的地方都会再额外产生工作岗位。

他们以此为业,亦能吸引更多百姓进城务工,这些人老家的田地,便是土地国有化的切入点。

另外,孤打算将百姓的土地分为拥有权和使用权。

土地国有,要的是拥有权,却不一定要使用权。

目前两权都在百姓手里,孤希望更多百姓看见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过上好生活后,会主动卖掉土地拥有权。

这就有进一步扩大了钱币流通的市场,增加更多消费。

当然,百姓若要连使用权一起卖,也行,加钱买就是。

拥有权和使用权都在官府手里后,就好办了,套用农场模式就行。

而百姓如果只卖拥有权,不卖使用权,则我们要鼓励他们利用好使用权,或把使用权租出去,让一些有头脑的人集中种植,节省开支。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除了租金,百姓在当地会没有其它收入来源。

所以孤更倾向于他们选择公私合营的模式,并且以村集体为单位。

打个比方,某村落地处平坦之地,灌溉方便,完全可以集体种植水稻。

则所需人手必然比之前少,也不会存在抢水打架之类的事情。

多出来的人,可以去干别的有价值的工作。

该村集体种出来的粮食,除了他们自己吃,必然有多出来的部分,这部分由官府开办的粮食公司收购,卖到其它需要大米的地方。

同理,该村需要的其它东西,也可以向官府或其它商会、铺子等购买。

这一来一回,将产生诸多就业和交易、消费,大大提高产值,则银行可以适度增加钱币发行。

注意看,这种钱币发行不仅会解决通货紧缩的问题,而且是良性增值,所谓你好我好大家好。

而官府且不说别的收入,单是税收这一块儿,就将翻番。

毕竟一个人如果一年只能挣一两银子,那就算一万人加起来,也才一万两银子,官府就是全部征收当税,也不过才一万两。

而如果一个人一年就能挣一百两银子,一万人加起来就是一百万两,就算三十税一,那也是三万多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