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影视世界旅程第四部无限征程 > 第15章 大明来使

影视世界旅程第四部无限征程 第15章 大明来使

作者:远山的呼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15:36:30 来源:小说旗

大明京师皇宫议事堂,弘治皇帝朱佑樘与一干重臣正在议事。兵部尚书刘大夏出声:“陛下,臣接到边军奏报。大同宣府等地边外的鞑靼人已经收缩,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骚扰了。据说其右翼受到袭扰损失不小,蒙古小王子向左翼各部征兵支援。”

朱佑樘问道:“他们是和其他势力交战吗?是亦力巴里人东侵,还是瓦剌人卷土重来了?”

刘大夏回道:“微臣不知,不过臣已和中军都督府商议,命令边军加强戒备。”

这时随侍太监进来,轻声说:“锦衣卫指挥使,牟斌求见。”弘治皇帝听后说道:“让他进来!”

锦衣卫指挥使牟斌手捧一个锦盒走进屋内,即刻下跪:“臣,牟斌,恭圣安!”

弘治皇帝抬手说道:“牟爱卿,平身吧!你此时觐见,可是有什么机密禀报吗?

牟斌打开锦盒,取出其中的信札说道:“启禀陛下,这是刚刚收到来自锦衣卫的举报。二月初五,吐鲁番派兵三千余人围困哈密城。后忠顺王陕巴率众投降,吐鲁番将领牙兰软禁大明使团。七日后一支军队突袭了哈密城,在哈密城下全歼吐鲁番军队,阵斩敌将牙兰。后获知为安西都护府军队,目前哈密全境已为其所占据。”说着又拿起了另外一份信札:“由于道路不畅,这份情报没能及时传回。是与其他几份奏报一同到达的,这份是肃州卫发来的:二月二十六,安西军派兵护送大明使节团39人抵达嘉峪关。同行的还有原哈密都督陕巴和其子拜牙即,连同其族人284人入关。陕西行都司市的奏报,应该很快也会到达京城。其他四份是锦衣卫细作在沙州,瓜州,敦煌几座城市,打探到安西军的一些情报。”

弘治皇帝:“快呈上来!咳咳咳!”其实自入冬以来,弘治帝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好。经常感染风寒,下方的一众大臣都很担心。

弘治皇帝看过之后,将这些奏报分发了下去,交给内阁和六部的大臣讨论。一帮大佬讨论之后大吃一惊,安西军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就占地三千里,拥有成规模的城市十几座村镇数百。在控制哈密后,所统治的人口已经超过百万。按照西域民族的特性,拥有一支至少8~10万人的军队。

首辅刘健拱手道:“陛下,从奏报上来看。臣以为安西军其势已成,除非派遣大军讨伐。仅凭各地的土司和当地的势力,已经无法撼动其在西域的统治。老臣建议招抚安西军,可作为大明西北屏藩。”

李东阳也说:“陛下,臣赞同首辅大人的建议。安西军在哈密城歼灭吐鲁番军队,证明双方不是一伙儿的。很可能会爆发新一轮的大战,大明西北边陲在未来的几年内会很安全。朝廷才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对付北方的崛起的鞑靼人。”

兵部尚书刘大夏:“陛下,臣以为蒙古小王子向西部调兵。很可能就是与安西军发生了冲突。臣以为安西军的兵力可能会更强,应该不会如此简单的受到安抚。若其有不轨之心,威胁不在瓦剌之下,朝廷要有所准备不得不防。”

户部尚书佀钟发言:“启禀陛下,国库存银已不足150万两。下月还需拨付河道修缮款项30万两,以防春汛。还有太后的寿诞就要到了,望陛下三思!”意思就是你们想干什么都行,但要考虑清楚,我户部可没钱。

弘治皇帝沉吟片刻:“看来只好进行招抚了,众卿家觉得给予什么封号为好?”

次辅谢迁说:“既然哈密卫与安定卫已经被安西军占据,我们不若就将忠顺王的封号给他。”

礼部尚书徐琼说道:“谢辅臣此言差矣,安西军首领刘远应为汉人之后。其自领安西都护一职,设置都护府下属官职完全按照唐制一应俱全。自是不能与那些蒙元蛮夷相提并论,像忠顺王这样的封号太儿戏了,会起反效果的。”

李东阳拱手道:“陛下,臣也认同徐尚书。奏报中提到安西军治下大力推行汉字,穿汉服,讲汉语口音接近顺天府周边方言,应该是受到蒙元的影响。种种作为皆证明他们重视祖先的意志与荣誉,朝廷应该重视这方面。”

弘治皇帝:“哦!言之有理,李爱卿有何建议?”

李东阳:“陛下,臣曾仔细查找过史料,最后一任都护是名将郭子仪的侄子郭昕。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朝廷任命摄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兴元五年,(公元789年)玄奘法师东归时,路过龟兹曾与郭昕畅谈数日。唐德宗又加封郭昕尚书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兼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封爵为武威郡王。臣以为,朝廷索性就大方一点。升刘远为安西都护府大都护,准其开府建衙。封爵为武威郡王,可恩荫一子为正四品明威将军,入京听用。”

吏部尚书马文生出言道:“妙啊!西域之地就成了我大明的安西都护府。在西方可以阻断吐鲁番汗国骚扰 ,向北还能分担来自鞑靼部的压力。一旦交战朝廷还可以此封赏都护府的其他官员和将领,长久以往安西都护府将成为大明真正的国土,与云贵地区无异。更重要的是朝廷还可由此获得西域优良的战马,加强我军的实力,此乃一举数得。”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臣们开始了激烈的讨论,不断完善这个计划。毕竟此行一去近万里,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最后决定由陕西按察使司副使宇文珂担任正使,此人自幼习武,算得上弓马娴熟。加任三品佥都御史职,随行文官在当地选拔。内廷委任尚宝监少监程英为副使,任宣旨太监,令覃昌从皇史晟派两名内监随行保护。牟斌在锦衣卫中选两百精锐,沿途护卫兼职使团仪仗。

使团从京城出发,日夜兼程抵达西安府。与早就在此等候的文官队伍汇合,摆开钦差仪仗赶往嘉峪关。

——————————————

莽剌川汇入黄河处,刘远一行百余人正在这里扎营。黄河对岸就是大明境内了,属于陕西布政司的辖区。这里百年以前算是明教传统势力范围,尽管这里是藏区,但是居住生活在这里的汉民依然占据多数。

其实早在两个月前,刘远他们就找到了原明教的总坛光明顶。可惜那里废弃了百年有余,早已经是一片残垣断壁。甚至就连地宫当中,也被搜刮的干干净净。那些石壁上的文字全部被抹除,他们一无所获算是白来了。然后就沿着以前的出山故道一路南下,一直来到了此地,这里算是最接近小说中描述的地方了。

刘远便把手下散了出去,向周围的居民打听朱武连环庄。相信才过了百余年,应该还是有人知道的,然后就在河边扎营等候消息。何雨柱那边倒是闲不住,直接支起烤架。上边架着一只黄羊,他一边撒着调料嘴里还嘟囔:“黄羊啊,一级保护动物。真香!这要是搁在我们那个年代,那得三年起步。”

入夜时分,散出去的侦骑陆续都回来了。还真有人带回不少消息:从前朱武连环庄算是本地的一大豪强,由朱家庄和武家庄联合在此扎根数百年,两家几百年来共有联姻。大约在元末的时期,朱武连环庄遭到一次重大打击。朱家的主脉绝嗣,后被武家吞并,从此改名武家堡。

有了朱武连环庄的地址,再结合峡谷的山道,就可以推算出大致的地区。在原着中有一大群猿猴,在这一片山区中寻找一处猴子较多的山应该就差不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