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万历烽火 > 第93章 红儿归宗

万历烽火 第93章 红儿归宗

作者:追打孟了个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5:55:17 来源:小说旗

李太后又安排红儿和皇帝弟弟相认,他们俩是一母同胞啊!

当红儿要大礼参拜万历赶紧扶住,嘴里叫道

“皇姐不用多礼了,我们是一家人。”

红儿这才仔细的看着自己的弟弟,如今的万历皇帝。

好英俊挺拔的一个小伙子和王奎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万历也才真正打量自己的姐姐,那是一个千娇百媚而不失庄重的丽质美女!

两姐弟互相打量,在对方身上找到亲情的气息。

太后安排开宴席庆祝一家相认!

李太后左手牵着红儿,右手拉着皇帝,王奎紧跟身后。

坐在宴席的上首,太后拉着红儿不松手,像怕她跑了似的。

一会儿让宫人给红儿挑这样,一会儿夹那样。

红儿的碗里堆满了山珍海味,哪里吃得了。

那些不知情的宫女脑袋想破了也想不明白一个连命妇都不算的普通官员夫人,能得到太后如此礼遇。

红儿给太后夹了一筷子菜说道

“这辈子红儿第一次有机会侍候母后,请母后用膳。”

李太后眼睛都笑眯了,连口答应。

也不管是不是爱吃的,红儿夹来什么吃什么!

那个高兴劲感染了每一个人。

万历纯孝,对李太后的话几乎从来没有违拗过。

平时和他一说到他姐姐,母亲要低沉好几天,这次找到姐姐了,母亲高兴他也非常高兴。

在酒桌上对着王奎频频举杯,王奎都有点醉意了。

李太后对着王奎说道,你现在已经是我朱家的女婿也就是大明朝的驸马。

你那将军就莫要当了,回来让皇帝给你另外安排。

王奎一听,立即跪下对着太后说道“太后娘娘,不~母后!

王奎虽然身份变了,但是王奎希望和陛下一起对军队、和国家的改革之心没变。

虽然辛苦些但是陛下有我这个马前卒,他也更放心些。

以前臣不敢这么说现在我和陛下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臣岂能不明白?”

王奎说完这话,太后,皇帝给愣住了。

这人不是一个简单的状元思想啊,也不是一个打仗将军的思想!

这是一个站在巅峰、站在皇帝的政治高度考虑问题。

万历皇帝赶紧扶起王奎道

“明里咱是君臣,私下里你是朕的姐夫。有了你在前面给朕看着,朕坐在这里更放心了。”

第二天早朝,皇姐归朝,赦免天下田税一成。

封遂州县下安里里正王伯贤为遂州伯!享邑千户。

这是在王奎的几番要求下皇帝才把食邑减到千户的!

本来计划的是把整个遂州县全部封为遂州伯的食邑。

封遂州县下安里里正王伯贤夫人黎氏为一品诰命夫人!

赐黄金千两,白银一万。

龙凤金钗两副,珠宝十函。

绸布一百匹,锦缎八十匹。

另拨付内库白银五万两在下安里重新修建伯府!

由遂州县主办,四川布政使司衙门督办。

这是第一道圣旨宣布完毕!

第二道圣旨接着宣布:

王奎夫人红儿,系先帝和李太后亲生长女,今已经核实身份,姓氏由黄改为原国姓朱!

并接受先帝钦封“宁静长公主”品秩和亲王同。

即日搬迁长公主府居住!

第三道圣旨:

原五军营指挥使,王奎系长公主驸马,即日起封为武成候,监管全**队,参与军队机要,军改钦差大臣。

兼领北镇抚司都指挥使。

第四道圣旨专门发宗人府,即日开府给宁静长公主续谱。

几道圣旨宣布完成后,群臣开始问询皇帝宁静长公主是怎么回事?

同时连封一侯一伯,而且是父子关系。这让人难以接受!

万历皇帝似乎早就知道言官会有诘问,这时候,从内殿里走出了李太后。

群臣赶紧跪下,给太后叩拜问安。

冯保站出来对那几个提问的言官说道

“天家子孙认祖归宗是名正言顺的事情,这事宗人府会有详细记载,朝臣没有权利过问。

第二,王奎父母系宁静长公主民间养父母,钦封之恩出自皇家恩典。

其三,王奎第一系宁静长公主驸马,第二王奎系军队改革关键人物,和宁静公主本来该封郡王品秩,但是王奎苦苦哀求陛下,才退其次,封为侯爵。

作为军队里的勋爵,世袭侯爵的人在军队还有人吗?

因此陛下钦命军改大臣。”

听了冯保的详述,满堂再无其他言语。

只有私下窃窃私语,讨论着哪里冒出来一个宁静长公主!

这时候阁老张位大声说道

“臣是知道宁静长公主这事,当年孟冲不是说长公主未满岁就仙逝了吗?”

这时候很多人都想起了这事,在先帝登基之时,封了一个宁静长公主等同亲王爵位,并赐予府邸。

当时有吏科给事中雒遵提出诘问,隆庆帝差点大发脾气,说他六科妄言君父,差点打板子。

还是当时阁老李春芳出来开解雒遵才免了一死,宁静长公主的事情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问,敢提。

虽然长公主府已经开府多年,但是除了宫女就在没看见过其他人。

众臣虽然好奇但是没一人敢去找死,问询先帝长公主的事情。

现在居然冒出一个从未出现的长公主,不啻在油锅里撒了一滴水--炸锅了。

这时候看到众臣都想清楚的知道长公主的事情,不解释已经说不过去了。

李太后面露痛苦之色,看得王奎心里焦急。

红儿从太后身旁走了出来!

站立在皇帝左下侧。

皇帝笑着给众臣介绍道

“这就是朕的姐姐,流落民间多年。”

众臣抬头这才看清好一个倾国倾城的大美女,她虽然微笑着但是威仪侧漏。

看得好多大臣眼睛都愣了!

这不是当年的李太后吗?

不,比李太后更加威仪,气质。

在五位内阁大臣的带领下众臣向长公主行礼,红儿也连忙回礼。

下朝出宫后整个京城沸腾了,皇家长公主归朝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传奇的味道传满京城大街小巷。

摆谈长公主当然离不开说驸马王奎多么多么厉害!

各个茶楼里的说书先生已经把宁静长公主的传奇,以及王奎和长公主的爱情故事当成书文,成为京城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几个阁老全部聚集在王直府里,问询宁静长公主到底怎么回事?

因为当年王直担任过东宫少詹事。

王直就把当年隆庆帝临幸宫女李彩凤,却生了一个女儿。

恰恰遇到嘉靖帝把当年的太子贬为裕王,使裕王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

这时候生了一个女儿,如果报上去裕王的地位估计更难堪!

不报,养在王府里那是纸包不住火的事情,所以有人出主意把公主送出去。

这让当年的李太后和裕王伤心欲绝,特别是裕王,作为曾经的太子,现在的王爷,皇帝的亲儿子,皇位唯一有资格的继承人却保不住他的女儿!

这就成为他一辈子的痛和耻辱。

所以朝堂上雒遵敢去捋虎须问长公主的事情,那就是揭伤疤,那就是羞辱皇帝。

所以,当年雒遵差点被弄死就是这样的背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