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很野蛮 > 第106章 龙门吊和轨道车

大宋很野蛮 第106章 龙门吊和轨道车

作者:牧尘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6:45:18 来源:小说旗

“这位小哥怕是……不曾读书吧!”看着赵颀一身普通的灰布短衣,黑皮消瘦的样子,老者有些惊异的问。

“小子赵颀拜见崇国公,自小家贫,眼下还住在砖窑之中,的确不曾读过书!”赵颀不卑不吭的拱手行礼。

“难得难得,虽然清贫但还能急公好义接济他人,实乃心善之辈,你们今日在此处摆出画布有何目的,竟然还引得如此多人聚众围观?”老者捻须点头问。

“禀崇国公,我们筹了一笔钱,在海港买下一块荒地,准备修建一座海港,这幅图便是我们经过实地丈量规划之后画出来的规划图,到时候若是修好,就与图上几乎一般无二,今日端午节人多热闹,我们特地来宣传让人知晓,希望有购买海港商产之人去我们海港考察投资!”赵颀神情自然的指着画布解释。

老者一听就来了兴趣,大步走近画布前面参详比划一番说:“按照界画比例,你们这海港差不多有三四里长吧,杨公镇海港我每年也要去数次,你们这海港在何处,怎么从未听说过还有一个小龙湾?”

“崇国公恕罪,这小龙湾是我你们自己取的名字,只为好听一些而已,其实那个地方叫大湾村,有一个渔民停靠渔船的小海湾,但水深平静,适合停靠大海船,于是我们便把四周的荒地买下来,投资准备修建一个新的海港。”

“唔,这个打算不错,但按照你们这么大的规划,怕是要投入数十万贯银钱,这笔钱你们拿得出来?”老者有些诧异的看着赵颀,眼神中明显充满了不信任感。

“崇国公放心,我们已经开始修了,眼下正在平整场地准备木石建材,最多只需一年时间就能完成,到时候崇国公和州府诸位大人都可以去看看!”

“只要钱财充足就好,眼下本官也知道杨公镇海港非常拥挤,虽然你们这个海港不算大,但若是修好,也能缓解一些海船停靠的压力,这是利国利民之举,本官非常的支持,若是修建之中有什么困难,可以去府衙找我,对了,老夫还有一些疑问……”

老者走到画布前面,用手指着上面的轨道四轮车和龙门吊。

“劳烦小哥解释一下,这些又是何物?为何老夫从未见过?”

“禀崇国公,这种轨道和秦朝时候的驰道木轨相似,主要是为了方便马车来往,小子设计制作了一种改良的四轮货车,这种车运行在这种轨道上,一次可以装载普通货车三四倍的货,而且还可以几节车厢挂在一起,牛马人畜都可以驱动,路轨和货车从码头直通仓库,这样可以大大加快货物的运输速度……”

“码头上的这些方框叫做门吊,上下都安装有滑轨,可以前后左右移动一段距离,采用滑轮提纵技术,装卸大宗货物的时候,只需要将货物用木箱或者绳索捆扎好之后挂在滑轮挂钩上,通过推动门吊移动,拉扯绳索就能将货物方便快捷的往大船上装卸……”

“嘶~”

听完赵颀的解释,不光老者瞪大眼珠瞅着龙门吊发呆,就连一群随同而来的官员全都目瞪口呆的猛吸凉气,甚至有人把胡子都扯下来几根。

“这……这……简直是异想天开之举,吴大人,您觉得这能不能实现?”有官员回过神来满脸惊疑的问。

老者揪着胡须沉吟许久之后很肯定的点头说:“行,为何不行,这路轨和马车自然没问题,当初秦始皇修建驰道,为了不让车轮陷入泥沙之中,的确修建过路轨,不过劳民伤财加上年久失修很容易毁坏,后来就被废弃了,这些史书上都有记录,不过这海港码头来回范围小,的确可以采用这种轨道车,只要把地基修的足够平整,运行起来会更加方便快捷,至于这种门吊……”

“崇国公,这门吊应该也很容易能够实现,就像攻城的云车一样,即便是不用滑轨,只需要在两辆云车之间加一根横梁,就能前后移动,横梁上加装钢铁滑轮,利用绳索吊装的确不难!”旁边有个身穿绿色官袍的官员兴奋解释。

“做起来的确不难,但想出来可不容易……”老者回头看着赵颀,神色凝重的问:“这个方法是谁想出来的?”

“禀崇国公,是小子无意中想出来的?”赵颀拱手。

“不简单不简单!”老者捻须颔首,满脸感慨的不断点头,“这个方法很好,据老夫所知,每年这庆元府码头,因为上下搬运一些重货都有民夫失足落水,伤重不治者也不少,若是能够将所有的海河码头都装上这种门吊,以后这种事就会少很多,也会让许多家庭不至于陷入贫苦交困之中!”

“崇国公说的是,家父就是在海港货船上搬货跌入海中淹死的,因此小子这次规划海港,就冥思苦想设计了这门吊装置,也是希望避免和减少这种惨剧发生,虽然只是一些普通民夫,但他们每一个人身后,都有一个全靠他们养活的家庭,当初若不是家父死的早,我们一家也不会穷到住窑洞的地步!”赵颀十分感慨的说。

“好好,你能居清贫而不忘他人疾苦,真正是一位善人义士,虽然年幼,但却有聪慧多谋,实乃良才也,可惜……可惜你没有读书,不然老夫定然要推荐你出仕为官造福百姓!”老者遗憾的摇头。

“多谢崇国公夸赞,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并非一定要做官才能帮助天下百姓,崇国公明年再当丞相,若是能够将这些想法推广开来,小子其实也已经算是造福百姓了!”

“哈哈,看不出来,一个未曾读书的乡野少年,竟然也还知道孟子的高论!”

一群官员和随从全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谁都没有去细听赵颀后面那句话,唯独老者脸上的笑容慢慢凝固。

他方才清楚的听见赵颀说他明年再当丞相。

若是随便说说,绝对会说他日、以后、或者他年,而绝对不会说出明年这两个字。

而方才和赵颀一番交流,他确信赵颀是一个思维敏锐之人,而且一个没有读过书的山野少年,见到他们这么一个封公拜相的一品大员,不光没有丝毫的紧张,反而是不卑不亢谈吐自然,这也于理不合。

莫非……

老者猛然想起不久前从杨公镇传来的一个传说人物,心头微微一颤,看赵颀的颜色瞬间变得古怪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