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很野蛮 > 第261章 义卖会1

大宋很野蛮 第261章 义卖会1

作者:牧尘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6:45:18 来源:小说旗

崔志寿和胡庸的到来,基本上人就全部到齐了。

随着当当当当几声清脆悦耳的钟声响起,熙攘拥挤的人群开始慢慢安静下来。

在庭院当中搭建的一个木台上,放着一张长条形的主席桌,上面铺着一块鲜红色的展布,展布上用分别用金色和白色的丝绸绣着两行大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众志成城,保家卫国。”

“庆元府抗战救国义卖会筹备委员会,鄞县义卖专场。”

此时主席台上中央坐着赵颀,两边分别坐着韩雷、郑振、范海龙、苏厚幼、高玉成、曹峰、陈纪、姚燃一共八位义卖会的筹备人员。

赵颀站起来依旧拿着那个建议的木质喇叭筒。

“诸位,时间紧任务重,今日送来义卖的物品超过三百件,因为时间太短,许多物品我们也没办法一一拿出来供诸位仔细分辨,眼下都放在一楼的几个房间供大家参观,品论物品的贵贱不是这次义卖会的目的,众所周知,蒙古人眼下已经大兵压境进攻四川和两淮,前方战况激烈我等也无法获知究竟,但崇国公在我们庆元府三年,为我们庆元府父老做了许多好事实事,如今崇国公以年迈之躯自请调任鄂州,要和蒙古人拼命,我等也决不能袖手旁观,所以才有码头的募捐和杨公镇三味居以及今日百花楼的义卖会,在此赵颀恳请诸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慷慨解囊参加本次义卖会的竞拍,所有募集的款项全都会一文不少的捐献崇国公用来加强鄂州兵备……”

“作为这次义卖会的发起者和策划者,今日义卖会开始,我就先抛砖引玉拿出我的一件捐赠品……”

赵颀放下手中的木喇叭,桌子底下拿出来一副画走到拍卖台前展开。

“诸位,这是一幅画院待诏李嵩的池塘春柳图,作于三十年前的京师杭州,上面有吴文英老先生的钤款,不会有假,若是有假诸位就去找吴老先生要说法,他现在就在二楼,听说他家里还有几箩筐……”

“哈哈哈哈……”

有些安静的嘉宾都被这句话逗乐了,许多人都忍不住捧腹大笑,还有人站起来看二楼的雅间大声说:“吴老,不知赵大郎说的可对?”

坐在雅间和崔志寿讨论诗词的吴文英脸皮抽抽着从窗口探出头去看着下面的人群,“不错,这幅画的确是从老夫手中流传出去的,如假包赔!”

“好,既然有吴老作证,还请大郎开价!”一个锦衣华服的中年胖子站起来嚷嚷。

“画我就不评价了,买回去后自己看,此画起拍价三百贯,每次加价不少于五十贯,若是无人竞买表示流拍,出价后连续三次无人加价则现场成交,凡是借口拖延交割钱款将视作放弃购买,顺延至第二高价者购得……若是还有对这种竞拍方式有疑问的可以看手中的义卖会指导手册,池塘春柳图现在起拍……”

赵颀将手中的画递给站在旁边的一位相貌甜美的礼仪小姐手里,然后拿起拍卖桌上的木锤。

“三百贯第一次……”

“三百五十贯!”方才那个锦衣华服的胖子举手。

“四百贯!”另有人开价。

“四百五十贯!”

“五百贯!”

“五百贯一次……五百贯两次……五百贯三次……成交,恭喜这位先生,请礼仪小姐带这位先生去财务室缴纳钱款!”

这幅画只经过了四人竞拍便很快落锤,前后不到两分钟。

竞拍成功的嘉宾去财务室交钱拿货,同时坐在最边上陈纪则赶紧写一张纸条交给旁边的帮工,把成交的消息让人写到挂在百花楼外面的黑板上。

“下面请上第二件拍卖品,这是义卖会郑振副会长捐赠的一只银制茶碗,上面有大唐天宝二年的铭款,是大唐玄宗朝的物品,这件物品我们已经请教过古玩名家,应该不会有错,这件银制茶碗起拍价同样是三白贯,每次加价不少于五十贯,现在开始……”

对于爱茶的人来说,这个银制茶碗无论历史还是价值在大部分人看来都要比李嵩的画强很多,因此参加竞拍的达到了二十余人,经过近五分钟的激烈竞价之后,最有价格以七百五十贯成交。

本来若是一场真正的拍卖会,速度不会这么快,主要是今天要拍卖的捐赠品太多,赵颀根本就不等人太过犹豫,在心里默数几秒便很快落锤成交。

“下面有请第三件赠品,这是百花楼韩大掌柜捐赠的一件玉如意,底价四百贯,现在开始……”

赵颀对照着放在拍卖桌上的捐赠名册,按照分类和价值高低将所有的赠品快速的报出来,而几个礼仪小姐也像串花一般来来回回络绎不绝,将一件件拍卖品拿出来在台上展示,成交之后又赶紧带人前去交款。

义卖会的目的是筹钱,因此也并非就体现这些捐赠品的价格。

有的可能比较贵重,但也就拍出了一个看似很低的价格,还有的价值并不算高,但也能拍出一个不错的成绩,而且这些捐赠品大多都不是特别贵重之物,这也是赵颀和筹委会商量之后的结果。

而且今天来参加竞拍的富豪商人买东西并不是主要目的,只是借这个机会完成捐赠的心意,当然,能够拍到一件价值相当的物品也不算亏,前来的嘉宾也进进出出,还有不少人去几个摆放拍卖品的房间里参观,现场闹哄哄的非常热闹。

很快一个时辰过去,总共拍出去近五十件物品,其中无一流拍,成交金额超过三万贯。

赵颀累的口干舌燥,看着韩雷和郑振等几个副会长都跃跃欲试的样子,于是退位让贤,把拍卖台让给了韩雷,让他和郑振等人轮流来过瘾。

“呼~”赵颀擦着额头的汗水坐到主席台喝茶休息。

大宋是一个商业和文化氛围空前繁荣的时期,因为民间藏有大量财富,因此收藏成风,而宋朝的收藏称之为博古,文人雅士对于古玩和古文物特别热衷,上到商周青铜金石,下到大宋当代的名人字画,全都形成了巨大的收藏市场,甚至还有专门研究古玩和收藏的书籍和报纸。

而体现宋朝收藏热的作品也不少,许多名人诗词和字画都有体现,几乎所有的州府县城都有古玩商店,比如清明上河图中就画有专门的古玩店,而东京梦华录中还记载有古玩交易的跳蚤市场,称之为鬼市子。

而在这所有的收藏品当中,名人字画、手稿和青铜器是最为追捧的物品,然后才是一些玉石珠宝。

随着义卖会的时间推移,捐赠品的价格也越来越高,临到接近午时的时候,已经拍出去上百件赠品,其中大部分成交价格都突破千贯。

“下面的一件是阿育王寺惠允法师捐赠的法珠,这串法珠老法师已经随身携带五十余年,有请惠允法师上台……”

“阿弥陀佛!”二楼一个雅间一声佛号响起,只见一个身材瘦小的老和尚从楼梯下来,身上穿着袈裟,手持一串佛珠大步走到拍卖台上,然后将手中的佛祖双手递给主持拍卖的郑振。

“多谢老法师的爱国义举!”郑振双手恭恭敬敬的接过来。

“阿弥陀佛,大敌当前,老衲却无一报国,这串持珠并不贵重,但却也是老衲的一番心意,告辞!”老和尚双手合十行礼之后转身飘然而去。

“恭送老法师!”参加义卖会的嘉宾几乎都站起来拱手相送。

这是义卖会上午压轴拍卖品。

在大宋无论平民百姓还是贵族豪绅,大多崇信佛教,因此大宋不光佛教兴盛,对佛家弟子也非常敬重。

因此当这一串惠允老和尚的佛珠已出现,顿时整个拍卖大厅都骚动起来,其中有许多人本来就是专门冲着这串佛珠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