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很野蛮 > 第282章 合作

大宋很野蛮 第282章 合作

作者:牧尘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6:45:18 来源:小说旗

“自然,我何必骗你们,二位皆是爱茶之人,从大唐到我大宋,制茶饮茶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茶叶也从贵族文化变成了百姓饮品,但喝茶的方式却也越来越繁琐了,自从陆羽茶经问世,这喝茶既是一种情趣,实际上也是一种负担,二位请看这许多的茶具,琳琅满目不下二十样,然而真正入口的不过是这一碗茶汤而已……”赵颀举起手中的茶杯示意。

苏厚幼和薛长安虽然不完全认同,但也还是跟着点头。

“喝茶,无非喝一个心情和趣味,但若是因为喝茶变成了负担,那便没有太多趣味了,就如同种茶制茶,若是当成一个闲情逸致的爱好固然有趣,但若是把他当做一个谋生的手段,肯定就不美了,苏先生以为我说的如何?”

苏厚幼赶紧点头,“赵兄说的不错,以前我就是有这个爱好,听说福建产好茶,于是便跑去买了一块茶园,开始几年还很有兴趣,后来便慢慢发现不过如此,茶园成为羁绊,真的变成了一个负担,如今想卖都不好出手,于是也就没怎么管了,平日开书院教学,闲暇便东南西北到处跑,其实这几年就没怎么好好在茶园呆过!”

“所以就是如此,一旦当业余爱好变成了主业,实际上兴趣很快便转淡了,这喝茶同样如此,每次喝茶,总要按照茶经上的各种繁琐过程来一遍,费时费力小半个时辰,终于才能把一口热茶喝到嘴,有闲暇也就罢了,若是没有闲暇,怕是这茶汤还不如一口凉水来的爽快!”赵颀笑着点头。

“不错,赵兄弟这话说的在理,薛某喜欢喝茶,但其实有时候也觉得这喝茶的确繁琐无比!”薛长安也跟着点头。

“二位皆都是有钱有闲之人,喝茶尚且感觉复杂,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喝这一盏茶更是奢侈无比,我一直住在乡村,茶叶也随处可见,平民百姓喝茶可没这么多讲究,随便抓一把散茶就用开水冲泡,不研茶粉,不调茶膏,不点茶汤,只喝茶水,虽然味道差点儿,但却也同样有饮茶的乐趣,我在家有时候也这样喝,我中华传承至今,休养生息皆都崇尚自然之道,而如今的制茶喝茶方式,太过纷繁复杂,离道越来越远……”

“茶乃天然之物,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兼具滋润肺腑之功效,但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制茶通过清洗、蒸煮、压榨、然后烘干,这种茶在我看来已经没有了茶的本味和神韵,就像煎药一样,我们先把各种草药清洗、蒸煮、压榨、晾晒之后再入药,这药只怕也没办法治病了,因此我以为,茶叶可以用更加简单的方法制作,最大限度的保留茶叶的原汁原味,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水,才更加具有其天然韵味和强身健体的作用……”

“其实在我看来,眼下这一碗茶汤,看似浓香,实则只剩下了茶叶的残渣,里面对身体有益的成分已经所剩无几,饮之并无太多益处,只得一个情趣而已!”

赵颀一番话,只听的苏厚幼和薛长安两人面面相觑,而且同时直勾勾的看着自己手中的茶杯,突然之间没了胃口。

每天感觉高大上的茶叶,竟然只是一碗残渣,而且赵颀的话竟然还无法反驳,因为作为饮茶爱好者,制茶的过程几乎全都一清二楚,好茶都是这样制作出来的,而且越是好茶,这清洗蒸煮压榨除汁的过程便越发精细,而且饮茶还以茶汤越白越好,也就是说茶汤越白,其实也就是榨洗的越发干净,里面茶的本来味道怕是也就越少了。

“赵兄上次制作的茶可还有?”薛长安有些嫌弃的丢下手中的茶杯有些激动的问。

“没了,只不过炒了几两而已,早就喝完了!”

“唉,可惜,赵兄说的炒茶我倒是很想品尝一下滋味到底如何?”苏厚幼遗憾不已。

“苏兄想品尝还不简单,鄞县四周茶园不少,我们去采一些仿照赵兄弟的方法做出来不久可以了!”薛长安笑着说。

“怕是时节已经不对,采茶一般是春天,夏天茶叶便已经老了,只能做一些粗茶散茶,眼下都已经深秋快要入冬,何处还有嫩茶,此事只怕要等到明年了!”苏厚幼摇头。

“今年的确已经来不及了,但春天转眼就到,今日我说出这种制茶之法,是因为二位皆是爱茶之人,同时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发财的机会,不知苏兄和薛员外有没有兴趣合作一下!”赵颀笑着说。

“赵兄是说我们一起合伙儿做这种新茶?”苏厚幼和薛长安都惊讶的看着赵颀。

“不错,明年我的小龙湾就差不多修好了,我还得另找一样生财之道,据我所知,眼下民间散茶其实也不少,只不过都是用蒸煮榨洗之法做出来的,本来茶叶品质就不好,再这样反复弄下来,基本上就没啥茶味了,而且喝茶过程繁琐,普通人也没那个闲心更没那个财力,光是一套普通茶具就得十多贯钱,好的更是几百上千贯,若是我们能够不断改进炒茶的方法,制作出来冲泡简单清香提神的茶叶,未来必然会获得很大的市场,甚至完全取代当前的高端团饼……”

“大道至简,我觉得未来的茶叶必然会彻底摒弃眼前复杂的制作工艺和饮茶方式,就和诗词一样,从措辞严格的五言七律变成各种自由的词牌歌曲,这是大势所趋,未来的生活,更倾向于自由、轻松、简单,方便,贵族文化在逐渐消落,百姓文化在快速崛起,未来的商业,也需要更加迎合平民百姓的口味,这样才能得到足够广阔的市场……”

“我们制作这种炒茶,也并非一定要剥夺有钱人当前饮茶的习惯和爱好,而是另外走一条不同寻常的路,苏先生经营茶山,自然也知道眼下茶叶行业竞争激烈,繁琐的过程消耗了太多的财力物力,加上朝廷的茶引又极大的限制了价格,让茶园主和经营者几乎都不怎么赚钱,若是我们用这种新的方法制作茶叶,就可以大大缩短制茶的过程,从新茶采摘到炒制,在一天之内就能完成,因此我们做茶的速度比别的茶园快数倍不止,这样就能极大的节省人力物力,加快出货时间,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市面上散茶越来越多的原因,成本太高,价格太低,茶园不得不为之,只要我们的炒茶推出市场之后得到广大百姓的认可,未来几年必然会挣大钱!”

赵颀这一番话,彻底打动了苏厚幼。

他如今对茶园生意不怎么感兴趣的原因很多。

一是他一个读书人,对纯粹的生意本来就是兴趣不大,生意得过且过;

二是官府的茶引价格定的太低,有时候辛苦一整年,也不过挣几千贯钱,加上来往开支和平日还喜欢收藏古玩字画,一年下来所剩无几。

能挣很多钱自然谁都想。

再就是他也被赵颀所说的这种炒茶吸引,十分想品尝一下所谓保留了原汁原味茶叶清香的茶水到底是什么味道。

看苏厚幼答应,薛长安在微微犹豫之后也点头答应,他两个爱好,如今满屋子都是古玩书画,剩下就只有喝茶了,听赵颀说的天花乱坠,这种炒制出来的新茶他自然也非常感兴趣。

万一真的好喝呢。

还有就是这东西投资又不算大,对于身家百万贯的他来说,投资一家小的茶园不过是毛毛雨而已。

接下来三人简单合计了一番,拟定了一个股份合作协议。

新茶暂时命名建安真味。

苏厚幼以茶园和人手入股,赵颀作为技术指导再投入二万贯钱入股,薛长安投入二万贯钱,在苏厚幼的茶园筹建一座新的茶庄,预备开春之后新茶发芽,就开始采摘制作新茶。

这个新的茶庄主要由苏厚幼去操作,筹备炒茶工坊、采摘、炒制一条龙负责,赵颀则负责提供全套的技术支持,等到德帮物流正式开始运作之后,运输也可以开展起来,薛长安人脉广泛,负责帮忙搞到茶引,至于销售,但时候可以联系郑振高玉成曹峰这几个关系不错的茶商。

眼下最紧要的自然是提前建造炒茶的工坊。

当然,炒茶赵颀虽然说的简单,无非炒青、揉捻和烘干三个步骤,但经验却非常重要,要炒出一锅好茶,茶叶品质是关键,炒茶工人的经验和火候掌控至少也要占半,其实和当下制茶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过工序和过程却要简单的多,几口铁锅一把刷子就行了。

而除开绿茶之外,福建其实盛产乌龙茶,

而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工艺只是比普通绿茶多了两个前置步骤,叫做凋萎和摇青,这两步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的发酵过程,然后炒青揉捻成型,最后低温烘干,这些在不少茶叶旅游区随处都能看到有人表演,并不是什么秘密,但看会了并不一定自己就会,还得去反复摸索经验。

赵颀以前最喜欢的就是喝乌龙茶,安溪铁观音喝的最多,而且基本上都集中在福建一带,其中最为着名的自然是武夷山上的大红袍了。

只是不知道那几棵国宝大红袍现在有没有?听说是明朝后期才有的这个名称。

大宋的茶其实赵颀喝不习惯,喝完满嘴的茶末子,因此也很无奈,这次一起拉上苏厚幼和薛长安两人把后世的绿茶乌龙茶弄出来,以后就不用看着小竹哭鼻子帮他冲茶了,如今几个月过去了,小竹也没冲出来茶花,被苏老太批评了无数次,每次泡茶的时候就悲从中来,感觉对不起赵颀,拿起茶碗就眼圈儿发红,弄得赵颀每次喝茶都哭笑不得,劝都没用,越劝越是抽鼻子。

一旦等到这炒茶出来了,小竹也就可以心灵解放了,再也不用背负这一生的压力,临到老了还哭鼻子说没给少爷冲出来茶花,然后郁郁寡欢含恨而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