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很野蛮 > 第289章 鄂州困局

大宋很野蛮 第289章 鄂州困局

作者:牧尘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6:45:18 来源:小说旗

相比丁大全的恐惧和愤怒,另有一个人比他还要焦虑和不安。

十月,已经入冬,吴潜知鄂州已经三个多月,但这短短三个多月时间,他已经急的头发胡须又白了一圈,看起来比起在庆元府的时候苍老了不少。

他在赵颀的怂恿下自请调任鄂州主持大局,但鄂州的情况比之庆元府差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几乎要啥没啥。

鄂州古城,依长江天险,扼汉水入口,东临瑞昌、西望巴蜀,与荆襄互为唇齿,地形四通八达形势十分险要。早在南宋初年,名将岳飞与岳家军就驻兵此处,可见它的重要军事地理意义。

不过到了这南宋末年,朝廷混乱兵备不整,鄂州虽然在军事专家眼中看来重要无比,但在不懂军事的文官看来,远不如直接面对蒙古的两淮前线和荆襄,因此对于鄂州的防备一直都非常薄弱。

因为鄂州在长江南岸,蒙古人要想攻打鄂州,至少也突破长江天险才行,而要想突破长江,则要突破两淮和荆襄防线,何况在满朝文官看来,蒙古人只习马战不善舟船,从三国时期的枭雄曹操到金国皇帝完颜亮,这些北方人都在长江灰头土脸折戟沉沙。

曹操好歹还孤家寡人逃了回去,完颜亮直接就挂了。

因此对于鄂州的防御,朝廷并不十分重视。

眼下防守鄂州最大的依仗是涛涛长江和高大的城墙,然后就是鄂州对面的汉阳军和下游与黄州对望的寿昌军,这两军加起来大约一万三千人,不过都不归吴潜指挥。

眼下的鄂州有近二十万人,有驻军三千,当地百姓多靠种地捕鱼为生,商业并不发达,因此相比较庆元府繁华的商贸来说,差距巨大。

吴潜来了之后整顿驻军,同时筹集钱粮招募乡勇进行操练,然而三个多月下来,成绩并不好,主要原因就是缺钱。

朝廷拨付五万贯会子,杯水车薪都算不上。

招募乡勇就要管吃管喝,还要打造弓箭武器铠甲和守城器械,一把普通军刀就要六七贯钱,一张普通弓也是七八贯,一套装甲更是需要五十余贯,这些都是铜钱,会子至少还得乘五,至于重弩和炮车这种大规模杀伤武器,动辄数百上千贯才能搞出来一个。

而这些鄂州统统没有,就连城墙都还是一百多年前岳家军修缮之后留下的,鄂州城外的防御工事、沿江水寨和城墙上的防御武器,早就朽烂不堪。

因此到了鄂州之后,吴潜的心就凉了一半。

而在摸完鄂州的军事设施和防御情况之后,吴潜的心是哇凉哇凉的,甚至开始有些后悔把听赵颀的话,一大把年纪了还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跑到鄂州来打仗。

眼下他最期待的不是在这里干掉忽必烈,而是万分期待蒙古人不要来,因为来了鄂州完全挡不住。

没钱没钱没钱……

这就是鄂州当前最迫切的状况,虽然他也召集鄂州士绅豪强筹措钱款,同时也召集百姓开始修缮城防设施和沿江水寨,但没有足够的钱粮,任凭他每天吼破嗓子也于事无补。

虽然这三个多月的时间下来鄂州城的面貌发生了不少变化,但在吴潜看来远远不够。

根据赵颀的推测,入冬之后蒙古人说不定就会攻破两淮方向兵指江南,而鄂州首当其冲。

而只要占领鄂州,蒙古人就完全扼住的长江的七寸,而且还将彻底堵死汉水,让荆襄、四川、荆湖以及江南诸地完全被分割开来,整个大宋将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这些都是他在临行前拜访赵颀时候两人反复推演和商讨的结局。

也就是说蒙古人非常清楚的看准了大宋的弱点,那就是长江航运,只要截断长江,大宋将首尾不能相顾。

虽然吴潜也认为蒙古人不习水战,攻破长江天险的可能性不大,然而自从他到了鄂州亲自视察沿江防御之后才发现,整个长江防御实则如同筛子一样,大大小小的渔船日夜在江面捕鱼,两岸水寨年久失修,战船也破损不堪,全都乱七八糟的停靠在长江两岸,若是没有统一的调度和指挥,蒙古大军一旦杀到江边,很快便能夺取不少舟船。

因此最近一段时间,吴潜最大的精力都是用在沿江防御上。

但鄂州的钱粮却无法支撑大规模的军备投入,只能拆东墙补西墙的小打小闹。

“唉~”

吴潜坐在州衙之中叹气,花白的头发看起来乱糟糟的,脸色也十分疲惫。

“踏踏踏……”

门外一阵马蹄声传来,很快一个身穿铠甲腰挎宝剑的青年大步进来,身材修长面容英俊,虽然看起来精神十足,但细看脸色却同样焦虑和疲惫,若是陈纪在此,肯定能够认出这个人就是赵颀专门点名调任鄂州的文天祥。

“属下见过崇国公!”文天祥隔着案桌几步抱拳行礼。

“履善啊,你不在军营指挥操练,急匆匆赶回来何事?”吴潜强打精神笑着问。

“禀崇国公,上个月的军饷没发,这又快中旬了,许多乡勇都开始懈怠操练,虽然属下处罚了几个暂时压了下去,但若再拖一两个月,恐怕还会有更多人闹事……”

“唔,眼下州衙的确缺钱,这军饷老夫会想办法筹措,不过前线吃紧,朝廷一时半刻也无法支援鄂州,你还得向官兵和乡勇说明情况,让他们再等一两个月,就说老夫说的,等军饷一到立刻就会补齐,同时你也要严令军纪,胆敢逃脱闹事者,一定要严惩不怠,如今大战在即,鄂州守备容不得丝毫马虎!”

“是!”文天祥虽然回答的爽快,但实则满脸苦涩。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还有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总体来说都是一个意思,没钱啥都困难,有钱啥都好说。

鄂州困局,总体来说都是一个钱字。

眼下的情况就是吴潜可以强行镇压住,但若是长期没钱没粮,一旦蒙古人真的打到鄂州来了,将会极大的影响士气和军心。

“国公,天祥有一事一直疑惑不解,不知可否请国公解惑?”文天祥犹豫了一下拱手说。

“你想问什么?”吴潜点头。

“属下就是想问,您如何会请调天祥来鄂州,天祥虽然三年前考中头甲状元,但却毫无建树也毫无名声,既然崇国公推测鄂州是蒙古人必取之地,朝廷和各地州府那么多名声赫赫的将领您不用,为何偏偏会要天祥这个寂寂无名之辈!”文天祥问出了自己在心中积压了三个多月的疑惑。

从他在家接到朝廷的紧急诏书后不敢怠慢,马不停蹄赶到鄂州,和吴潜两次简单交流几次之后就被任命为鄂州团练副使和军事推官,官职也从以前的从九品提到了眼下的正八品,还赏赐了一个武修郎的武爵,这升值的速度简直就和坐火箭差不多。

文天祥从小志向高远,文武兼修立志报国,对于突然就能够升职也很兴奋和激动,但他和吴潜从来就没有任何交集,一直就没弄清楚为何吴潜会在朝堂点名要求将他这样一个完全寂寂无名的小辈弄到鄂州来,而且一来就委以军务重任,作为都统张胜的副手负责招募民壮进行训练。

而文天祥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从民间招募了三千年轻民壮进行训练,虽然缺钱缺粮却军械甲胄,但训练却认真负责,两三个月下来这支民壮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令行禁止有了很高的气势,吴潜对他也非常倚重,半个月前将他提拔为驻军副统治,这已经是正规的武将,可以参与军事决策和领兵作战了。

对于文天祥的这个问题,吴潜自己都有些茫然,想了一下笑着说:“履善有状元之才,又熟读兵书,老夫临来鄂州前有人向我推荐了你,通过最近几个月看来,你的表现然让老夫非常满意,看来他也的确没有推荐错!”

“却不知是何人向国公推荐天祥?”文天祥更加迷糊。

“唔,是一个少年,名叫赵颀,不知你可认识?”

“赵颀?”文天祥满脸懵逼,他搜肠刮肚想了许久,脑海中却没有关于这个名字的任何记忆,他确认这个名字完全陌生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你们不认识?”看文天祥的表情,吴潜也感觉惊讶至极。

“回崇国公,天祥似乎和这个赵颀从不认识!”文天祥回过神来赶紧回答。

“那就奇怪了,不过这个赵颀也是一个奇人,或许它是通过别的途径打听到你有报国之心,这才向老夫推荐吧,此事等到以后你见到他再询问不迟,眼下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做好万全准备,不要懈怠训练,眼下已经入冬……唉!”吴潜拈着一把雪白的胡须,憔悴的脸上露出无比的凝重。

“国公,这冬天有什么不对?”文天祥听出了吴潜言语中的担忧。

“若是推测不错,蒙古人大概要准备换将了?”吴潜摇头微微叹息。

“换将?为何?”文天祥惊讶的问。

“老夫对蒙军的进攻推测你已经看过,如今看来蒙哥和塔察尔两路大军都似乎受阻,一旦入冬,北方冰雪覆盖,蒙古人的军需粮草补充会压力极大,因此他们会迫切需要取得胜利,以便从我大宋掠夺到足够的补给,而两淮前线就是突破的最好区域,塔察尔五万大军包围荆山已经半年之久,但迟迟无法突破,老夫以为蒙古人想要获胜,肯定要换一个领兵大将,此人或许就是蒙哥汗的弟弟,总督漠南汉地事务的蒙古亲王忽必烈,忽必烈此人和其他蒙古将领不一样,他特别重视和倚重北方的汉人,麾下文臣武将大多都是汉人,而这些汉人原来都是金国人,与我大宋征战百余年,对我大宋的战术非常了解,而且精通攻城战斗,若是忽必烈前来,荆山防线或许很快就会崩溃……”

文天祥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认真起来。

忽必烈他不了解也不太清楚,但大宋对金国人却实在是太清楚了,双方拉锯混战百余年,虽然互有胜负,但吴潜没有说错,北方同样都是汉人,和大宋同根同源,说华夏之语,读圣贤之书,车同轨书同文度同制,就连金国和大宋的朝廷设置和官职都几乎一模一样。

如今金国这个给大宋造成重大创伤和耻辱的国家虽然覆灭了,但北方却再次落入了蒙古人手中,一旦蒙古启用一个熟悉汉地事务,动用大量汉军将士来攻打大宋,大宋如今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国公,您既然有此推测,何不奏书禀报陛下,尽快加强两淮和荆山前线的防御?”文天祥一念想通之后紧张的站起来。

“老夫早就已经数次上书,奈何全都石沉大海,就像老夫请知鄂州一般,这些都是老夫经过仔细推演之后得出的结果,奈何官家和朝廷诸多文武都不相信,不然鄂州如何会有今日这般窘境……唉!”吴潜脸色颓然的再次长叹一口气。

文天祥张张嘴感觉到不知从何开口,也只能满脸郁闷的一屁股坐下来。

“报~~”

就在两人默然之时,突然外面传来一声通报,随着一阵紧急的脚步声,很快就看到一个满头大汗的兵卒从外面冲了进来。

“何事如此惊慌?”吴潜不满的呵斥。

“禀崇国公,方才潭州守备送来急件,请过目!”兵卒双手将一封信呈到吴潜案头。

看着信封上崇国公潜亲启,潭州守备向士璧几个字,吴潜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无比,检查信封没有拆开的痕迹之后,撕开信封拿出信纸展开阅读,但只读的几句,脸色瞬间大变霍然站了起来。

“崇国公,发生了何事?”文天祥忐忑不安的跟着站起来。

“驻守大理的蒙军一个月前突然发动进攻,连破横山军、贵州、象州杀入广西,如今正在紧急攻打静江府……”

“什么?”文天祥瞬间脸色苍白。

“呵呵,果然没错,蒙古人三路大军合围鄂州,野心勃勃想要一口气吞掉我大宋,可惜……可惜陛下和满朝文武皆都不信老夫……”吴潜苦笑着一屁股坐下来。

“国公,那眼下我们该怎么做?蒙古人若是攻破静江府,就可长驱直入进入湖南,眼下荆湖两路大部分兵力和钱粮皆都援手荆襄和重庆,若是沅州潭州无法阻挡这支蒙军,而荆山蒙古人再换帅增兵,则鄂州危矣!”文天祥满脸焦急的说。

吴潜上默然许久,慢慢将书信看完之后脸色凛然开口。

“老夫既然是朝廷命官,来了这鄂州自然要鼎力而为,无钱无粮却还有这条老命在,生为大宋之人,死自然也要做大宋之鬼,这一次,就让老夫好好看看蒙古人是不是有三头六臂,能不能攻破老夫把守的这鄂州古城?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属下愿意追随国公,誓死保卫鄂州城!”文天祥噗通单膝跪下。

“好,有履善相助,老夫又多得一份信心,传令下去,鄂州四县所有文武主官,三日后到州衙开会,逾期不至者军法处置!”吴潜苍老的面容上露出一丝决绝。

这次虽然是有些头脑发热而来,但这颗报国之心始终未改。

唯一的希望就是蒙军绕道云南和广西准备进攻湖南的消息传到京师之后,皇帝会加强对鄂州的军备和物资供应,只要筹备及时,鄂州的情况将会极大改观。

这也是吴潜拿到向士璧的信之后还有勇气的原因。

不过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蒙古人绕道广西的事竟然会被丁大全压下来。

而原因极其自私,置国家生死存亡于不顾,只为不让吴潜得到功劳将他赶下台。

但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任何事情的改变,总不会以个人的喜好和意志为转移,一只穿越而来的小福蝶扇了两下翅膀,因果纠缠之下,有些人的命运或许会改变,但历史车轮依旧滚滚向前无法阻挡,碾压之下一切挡道者都会被碾成齑粉。

因为此时正有一艘挂着德帮货运的大船,侧风迎帆,在秋冬季节平静的江面逆流而上,已经顺利穿过九江地界,与诸多商船货船渔船漕船混杂在一起,直奔百里开外的鄂州而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