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洪荒之天帝纪年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图连地脉,鼎刻天规

洪荒之天帝纪年 第一百九十七章 图连地脉,鼎刻天规

作者:击楫中流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5 16:46:05 来源:小说旗

大禹治水,以疏为主。

他走遍天南海北、五岳四渎,遇山开山,遇水修河,手中一柄开山斧披荆斩棘,以定海神针测量水位,以玄圭祭神斩妖,三过家门而不入,历时百载,平息了水患。

在这期间,曾有花果山大妖无支祁强娶龙女,威逼龙君,自称淮涡水神,掀起滔天巨浪,大禹不能治。

幸有天神应龙下界降妖,打败无支祁,封印其法力,大禹用锁链将其镇压在龟山之下的淮井之中。

大禹治水,功莫大焉,人民视之为英雄,人心归附,称其为大禹,威望凌驾于天子之上。

开皇一百六十一万零四年秋,司空姒禹(大禹)治水凯旋,都城百姓欢声雷动,大家夹道欢迎治水英雄入城。

禹入朝拜见美叔,并献上自己亲手绘制的九州图,建议将天下划分九州,以鼎镇之,可镇妖邪,稳固人族气运。

但美叔性保守,此时有虞氏政权天命即将终结,他害怕大禹就是取代自己的人,因此只以财物赏赐,既不给大禹实权,也不听从大禹之计。

但国之将亡,人心思变,就算普通人不明白天命气数,不知有虞氏政权是否已经到了末路,但仍是如流水一般归附大禹。

二十年后,姒禹已经是民心所归,完全控制了朝政,帝舜有虞氏政权第一百二十三任帝姚美叔卒,遗诏禅位给大禹。姒禹正式即位称帝,改国号为夏,称夏后氏政权。

“此乃九州图,是寡人治水期间走遍大陆后亲手绘制。寡人按龙脉分布,把洪荒大地分为九州,再以阵势勾连,可汇一州之内各大小灵脉聚为一条大龙脉,再铸人道宝鼎镇之,如此,龙脉地运尽归人族,万族不敢侵犯。”

称帝之后,大禹再次抛出了当年的设想,这次没有美叔的阻挠,自然无人有异议,这一看就是对人族千秋万代霸业有深远影响力的举动,人人都举双手赞成。

当下各部落之主纷纷慷慨解囊,献上珍藏,开工铸鼎,这是关乎人族大运之事,自然有神仙配合,又有人族前贤大能出关帮忙,以人道之运浇筑宝鼎,历时三百年,宝鼎铸成。

“夏王,这是你需要的祖龙九子,我们已经擒来,可以炼入宝鼎之中,全最后之功了。”

阐教以燃灯为首的几位大罗金仙在这时又出现了,虞舜政权是西方教支持的,阐教就又支持了大禹,如今大禹要鼎镇九州,他们当然愿意帮忙。

“几位仙师真是非同凡响,我闻这祖龙九子虽血脉不纯,但已经活了无数年,个个修为不凡,竟然也难以逃脱仙师手段,寡人佩服。”

大禹这句话倒是真心实意,不过却使得广成子等人略微尴尬,其实祖龙九子活了不知多少年,从龙汉劫到现在,就是头猪也能有所成就,更何况根脚资质上等的龙子?

他们不得祖龙喜欢,也没怎么参与三族大战,倒是因此保住一命,后来龙族因果业力承受的也相对较少,如今个个都是大罗金仙,光凭广成子几人,如何是对手?还是厚着脸皮请了截教众仙和玄都大师帮忙,布下大阵,才勉强将他们擒获。

他们本以为龙族会出来干涉,可奇怪的是,龙族似乎真的对这几个杂种龙子不闻不问,就算全部都是大罗高手,也没见龙族来救他们。

虽然心下不解,不过想来是祖龙九子当年和龙母争夺龙族正统领导权,把她得罪狠了,所以丝毫不顾念那点血脉之情,任其自生自灭。

祖龙九子如今被封禁了法力,以芥子须弥之术收在九个瓶子之中。大禹取过瓶子,又请阐教金仙帮忙,把九鼎分别运到九个早就建好的龙脉祭坛之上,要以祖龙九子和龙脉勾连。

随着仪式开启,大禹站在中央豫州鼎上,庞大的人道之力汇聚在泰阿剑之上,遥遥对着龙之九子化作,只听龙吟声连续想起,龙血飞溅,不停的涌入九鼎之中,不一会就填满大半,受伤的龙子泡在自己的鲜血之中,连声哀嚎。

此时不少大神通者都关注在这里,想要看看鼎镇九州的效果,只见随着祖龙九子慢慢被炼入九鼎之中,龙血龙魂和灵脉中的祖龙意志共鸣,先前布置好的九州大阵开始运转。

大禹手中九州图放出道道光辉,化成一卷阵图,图中灵脉交错,彼此勾连,以九州鼎为阵眼,开始汇聚分散的地脉龙气,以划分冀、衮、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区域。

大地中的灵脉本来没有形态,不过自从祖龙以自身和灵脉融合,梳理地气之后,就渐渐形成了龙形,成为地运的外在显化。

而天命王气一般也会分散在大地之中,被各处龙脉吸收,若有运气好,祖先葬入龙脉节点处,又有王气汇聚,就会渐渐形成潜龙之运,有资格在乱世争夺天下,吸收其他龙运。就算在盛世,王气不显,也可官运亨通,享尽荣华。

故而人间天子自称真龙,一般气运都以金龙的形式外显,和地脉灵气相呼应,再得上天承认,就形成三才合一之势,成为至尊至贵之人。

如今九州鼎借助九龙子和地脉融合,以九州运转大地龙气,在九州之上形成九条大龙脉,合在一起,就是人族天命正统。

只是随着九州大阵运转,诸圣脸色渐渐感觉不对,只见大阵之中,龙气成型的刹那,大鼎之上突然出现无数铭文,再投射出金色文字虚影,漂浮在虚空之中。

这铭文每一个都是先天道文,以字成句、以句成行、再以行成网,顺着九州大阵的灵脉勾连蔓延,不一会就布满洪荒大地。

“这是,天条?”

接引和准提对视一眼,心中震惊,虽然早就知道天帝在谋划着什么隐秘之事,没想到是要把天条融入大地之中,那么接下来顺理成章就会融入天道之中,三界之内都被天规所包裹,成为天纲地常,无时无刻不在规范着众生,如此一来,天帝对人道、天道的影响岂不是更进一步了?

最可怕的是,这行为也在天道规则允许之内,天条约束神仙妖魔鬼怪,是天庭代天地行驶神权的体现,某种程度上说,是对天道规则的加强。

天道没有灵智,只有本能,只会根据天地发展衍生大势,对天地有功者奖赏,有害者责罚。

天帝的这种行为对天道来说是有功的,天帝是三界之主,以天条治世,是理所应当之举,把天条嵌入天地,是天庭和天地的进一步融合。

但这对圣人来说,却有害。

本来天庭和诸圣平分天道权柄,但随着天帝一系列手段,如今天道权柄已经开始倾斜,越来越对圣人不利,要是长此以往,天帝岂不是绕过圣人就能定天道大势?

虽说这样一来,天道运转失衡,被天帝一人操弄,平衡规则反弹之下,肯定会反过来压制天帝,但那个时候,还能翻盘吗?就算鸿钧老祖出手,也未必就一定能干的过天帝了。

如果把天道比喻成海,那么天帝的这种行为就是把有自己思想意志的水不停的灌入海中,在使大海壮大的同时,这部分有思想的水也会越来越能影响大海,如果承受的住大海翻动的碾压反噬,就能主宰大海,如果不能,就会被反噬受伤。

而诸圣,就是大海中另一些有不同思想的水,和大海既统一又对立,在维护大海的同时,也会影响大海,借用大海的力量。所不同的是,东王公在海外影响海水,诸圣在海内。至于一般的混元大罗金仙,则基本没有影响大海的资格。

东王公这种行为虽然壮大了大海,但却分薄了圣人对大海的影响,此消彼长之下,得利的只有他自己,圣人则受损。等到影响力被分薄到一定程度,他们的意志就不起作用了。

“不能让他成功!”

这一刻,所有的圣人都生出这样的念头,当下纷纷出手,要打断这个过程。

此时,九鼎上的铭文已经全部延伸到灵脉之中,汇合成一张巨网,不停的向着冥冥中的大地意志靠近。

轮回宫中,早有准备的后土倏然睁开眼眸,心神下沉,勾动大地意志显化,使得地网几乎没费阻碍就和大地意志融为一体,彻底嵌入大地之中。

与此同时,各地山神河伯等灵脉处的神灵也齐齐动作,勾连地网。他们顾守之处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一个**青穹大阵的阵点。

地网彻底和大地融合之后,天规铭文顺势上扬,又通过诸神延伸入**青穹大阵,顺着阵点和灵脉向着整个洪荒宇宙包裹过去,不一会就接触道无所不在的天道规则,顺势开始嵌入。

这个时候,诸圣已经出手了,六大圣人齐齐现世,操纵自己掌握的阵眼,来反向压制天条的蔓延。

当时**青穹大阵成功之时,共有六处阵眼,被诸圣分别掌管,天庭中有一处,地府中也有一处,其余四处分散在不同地方,被诸圣把控。

如今他们一动,顿时压制的天条网络开始崩溃,不但无法再和天道规则结合,连地网道开始断裂。

东王公在天庭中感知着一切,心念一动,只见真灵图飞出灵台,神光流转中,化为三分,一道宝鉴迎风而长,霎时间和覆盖天地的九州图相融,显化地脉纵横,勾山连水之相,猛地融入地下,使九州大阵稳如泰山。

又有一道散发着生死之气的冥册,其中人道生灵无一不记录在册,一生善恶行径,生老病死,福报恶果尽皆记录在册,冥冥中带着人道众生大运和大禹气运相容,人道意志影响天道运转,推动规则和天条的结合。

还有一道金榜漂浮虚空,其中各层空间之中,神道生灵业位显化的神像纷纷自发运转神职,以天地权柄影响天道规则,呼应天规。

“三书为引,**为用,九鼎为基,此三六九之势层层递进,只要排除干扰,岂有不成之理?”

东王公和西王母对视一眼,均知这会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要是成功自然一切好说,二人获益巨大,要是失败,光一个地网也难成大用。

“你在这里主持天罗成型,我去会一会圣人们,看他们这些年进步了多少!”

东王公眼神凛冽,身后三剑悬浮,不一会儿便合成一把可斩断天地规则的神剑,对着南明火山猛地划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