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洪荒之天帝纪年 > 第三十六章 通天大道

洪荒之天帝纪年 第三十六章 通天大道

作者:击楫中流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5 16:46:05 来源:小说旗

一秒记住【】,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东王公和紫光夫人出了时间部落,在不周山附近游逛。紫光夫人好奇道:“道友寻求烛九阴的精血,难道是打算走炼体之路,从而突破大罗之境么?”

东王公摇头道:“连烛九阴自己都没突破大罗,光一滴精血顶什么用?除非我向十二位祖巫每人取一滴精血,才有着可能。但就算辛辛苦苦炼体成功,突破大罗之境,再想接着进步也是难如登天。既然如此,何苦吃力不讨好?”

紫光夫人赞同道:“的确是这个理。以道友的本事,就算一时被困在大罗境不能进步,等有了方法之后,道行定然能突飞猛进,没必要分散精力。”

东王公道:“话虽如此,但一直被卡在大罗,道行不能进步,这感觉也是十分难受。”

当然,还有一点,即使他没说,紫光夫人也能猜出来。原本他领先同辈一个层次,可是如今老子已经大罗圆满,其他的大神在得了道祖讲道之后,道行亦是一路飞速上涨,眼瞅着就要追上来了,这种被别人赶超的滋味的确不怎么好。

东王公心中的确很郁闷,想当年他只凭传承炼化本源,直接便是大罗中期之境,在一众先天大神中绝对名列前茅。其余大神中化形就是中期的不超过一只手之数。

可是随后再想进步,便只能自己摸索着前进,光是从大罗中期到圆满,便足足花了十几万年之久。

然而,一众先天大神得了鸿钧老祖的传道,已经不需要自己摸索,只需照着修炼,以他们的底蕴,进步之快,超乎世人想象。

东王公十分不甘心,若在已经领先的前提下,还被别人赶超,那他拿什么去和有鸿蒙紫气开挂的六圣平起平坐?

所以虽然前路暂时已经进无可进,但东王公却并没有就此放弃,在增强力量底蕴的同时,他也在冥思如何在三尸之道外开辟出令一条道路。

紫光夫人安慰道:“道友不必心急,就算一时无法找到更进一步的途径,等道祖二讲道时,再做突破不迟。届时以道友积累的力量底蕴,定然能再次和众人拉开距离。”

东王公道:“夫人不必安慰我,贫道自有定见。距离道祖讲道还有五千余年的时间,想来应能有所收获吧!”

紫光夫人眼神一亮,道:“莫非道友已经开创出方法了?”

东王公道:“方法没有,但想法倒有一些。”

紫光夫人兴趣盎然的道:“道友可方便和紫光说一说?”

东王公道:“一点想法,夫人若感兴趣,贫道倒也没什么忌讳的。夫人可知,混元之境和大罗之境有何不同么?”

紫光夫人凝眉道:“大罗金仙跳出命运长河,自此不沾红尘因果,逍遥一切时空。就算再厉害的天机数术,也难以再通过命运之力来伤害大罗之境的大能。至于混元之境么,我倒是不甚清楚。”

东王公微微一笑,当今除了鸿钧老祖之外,他也许是唯一清楚混元大罗金仙之境玄妙的人,毕竟前世乱七八糟的东西看过不少,有一些还是很有价值的。

他回道:“大罗虽然超拔命运,在一切时空永恒自在,长生不死,但还在三界五行之中。若无时空为依托,大罗金仙便如无根浮萍,难以长久。”

紫光夫人点头道:“不错,大罗金仙再怎么厉害,也得居于时空之中。若无有世界栖身,则终究要为混沌磨灭。”

东王公道:“但混元大罗金仙却超拔一切时空,在混沌中亦可永存。大罗金仙超拔命运长河,混元大罗金仙则超拔时间长河,融过去、现在、未来为一点,真正的万劫不磨,永生不死。”

紫光夫人心神震动,道:“若真的能超拔时光,岂非真的再也杀不死了么?死于此刻的人,可于过去复活,死于过去的人,可在未来重现,天地间还有何种手段能够截断过去未来呢?”

东王公道:“至少混元境是没有这样的本事的。故而一旦成就混元大罗金仙,则基本不可能被杀死。就算一时死了,只要这世间还有他们的记载、还有一个生灵记得他们、还有哪怕一丝跟他们有关的痕迹,他们便可循着这丝痕迹从时光长河中走出来,于过去之境中复活,然后回到现在。”

紫光夫人道:“可若要彻底磨灭一个混元大能的一切痕迹,又需要何等大的伟力?就算鸿钧道祖,也做不到让整个洪荒天地彻底遗忘一个人吧?”

东王公道:“当然。魔祖罗睺死前便是半只脚踏入混元之境的大能,如今鸿钧老祖已经成圣,可魔祖的痕迹却仍然无处不在。不过魔祖终究没能凝结出混元道果,就算日后再现,怕也不是原本的罗睺了。”

紫光夫人问道:“道友取来烛九阴的精血,是想要从中找出超拔时间之道的方法?”

东王公道:“贫道常想,不管用何种方法成就混元大罗金仙,最终的目的无外乎是修成混元道果,从而超拔时间。若世间有人直接从时间入手,斩去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一步步的慢慢超拔,等到三生皆斩时,是不是直接就能修成混元大罗金仙?”

紫光夫人心神摇曳,怔楞半晌,方略带激动的道:“直接从时光超脱,此乃直指大道的无上正途,胜过世间任何法门,道友之才情,惊艳万古,唯道祖可比肩。”

东王公摇头道:“想法虽好,但难度之大,亦古今未有。”

紫光夫人道:“难在何处?”

东王公道:“最为艰难的便是第一步,我若想斩去过去,则要将我所经历的一切从时光长河中捞出来,意味着我所经历的一切,我接触过的每一个生灵,会织成一只巨大的网,将我束缚住,唯有挣脱这张网,才能进一步超拔过去之河。”

紫光夫人倒吸一口凉气,道:“若果真如此,难度之大,怕是不亚于立地成圣啊。”

东王公叹道:“不错。不提别人,单单和鸿钧老祖一人的种种交际,便足可将我束缚的动弹不得,除非有不弱于道祖的力量介入,否则终究难成。”

东王公心中感慨,这种方法,在有人成就混元大罗金仙、洞悉混元玄妙之后,其实也不难想到,但从始至终从未有人尝试过,盖因这已经变成了不可能。

要知道原时空中可是有六圣加一个合道的鸿钧,天下修炼之法莫不源于鸿钧,众生灵只要修炼,便避不开无处不在的道祖和圣人。

试问有哪一个后辈能在大罗之境挣脱与天道一体的道祖,外加六位圣人的的束缚?若有这样的能力,还用得着追求混元之境?早就超过圣人了。

不过,东王公如今的形势要好一点,至少除了鸿钧道祖,其他人实力都不如他,只要搞定了道祖,这第一步便有希望踏过去。

过去不可变,故而最难超拔,现在和未来随时可变,反而容易一些,可以说,只要踏出第一步,通天大道基本便算成了。

虽然明知道希望不大,但东王公还是忍不住要试一试。三尸之道固然玄妙,但难度也不小,真正以三尸证道成功的,也就道祖自己。

东王公并不认为自己比道祖还厉害,一定能三尸合一,修成混元大罗之境。

烛九阴的精血便是他为自己准备的媒介,以时间之力为引,或许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且烛九阴神神秘秘的,若真如自己所想,或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人又行一段时间,见洪荒天地温度仍在持续下降,动植物大面积死亡,血海无法吸收负面能量,也使得洪荒大地妖魔横行,凶煞之物四处可见,无数弱小生灵遭灾。

东王公和紫光夫人将目光转向血海,此时一众大神通者纷纷现身,跑过去劝架。

东王公倒没过去凑热闹,不是不想,而是知道以自己和太一的关系,劝阻只会起到反作用,最明智的做法便是不掺和,让其他大神通者和太一交涉。

此时血海之上现出许多身影,三清、镇元子、红云老祖、接引、准提等人赫然在列,正苦口婆心的劝东皇太一收手。

东皇太一虽然强势霸道,动不动先干为敬,但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到了这个地步,确实难以再进行下去了,否则便要成为世界公敌了。

不过这一次大发神威,将冥河老祖打的抱头鼠窜,狼狈不堪,也算达成目的了,他便也开始考虑停战。

此前东皇太一和冥河老祖一言不合便大动干戈,一幅赶尽杀绝的模样,并不是他临时起意。

东皇太一早就想找个先天大神来立威了,这冥河老祖正撞到枪口上,而且不论实力地位本事,都是洪荒最合适的人选,他如何肯放过?自然是直接放大招,把冥河老祖打的越凄惨越好。

自从在混沌中一战,他们六人联手仍被东王公一力镇压之后,东皇太一便感觉众人看他们兄弟的眼神十分诡异,那隐藏在心中的嘲笑和轻视令他直欲发狂,连带着星神和妖族都被人小觑。

东皇太一虽然好战,但并不是真的鲁莽。帝俊和太一早就想找机会挽回面子,顺带树立无上威严。

这也是帝俊默许他对血海动手的原因所在,不如此如何震慑其他人,扭转众人态度?

试想连号称血海不枯、冥河不死的冥河老祖都在他手下没有还手之力,换了其他人怕是早就歇菜了,如此一来,还有何人敢瞧不起他们兄弟和妖族?

看着周围大神们一脸的郑重和暗藏的忌惮,东皇太一心满意足,此次立威的效果超乎想象的好,他也不打算继续下去了。

空中忽然传来帝俊的声音:“二弟,够了,冥河道友到底是先天大神,不可折辱过甚,回来吧。”

“是,大哥。”东皇太一趁机变回道体,向众神拱手告辞,径直回了天界,随后炼天大阵撤去,天地渐渐恢复正常。

东王公感受着空气渐渐回暖,心下琢磨着,这帝俊兄弟虽然立威成功,但只要一日不曾击败自己,便始终是一桩耻辱。等他们修成大罗圆满之后,妖族和紫府洲之间怕是要做过一场了。

紫光夫人目光闪了闪,看出东王公有意回转紫府洲,突然伸出双手,紫光闪耀间,现出一个长三尺有余的碧紫色玉盒,道:“紫光蒙道友多番照顾,一直感佩在心,今有一桩礼物回馈道友。”

东王公讶然道:“道友何必如此客气,你我也算知交了,一路互相扶持,何谈照顾?”

紫光夫人嫣然一笑,道:“道友请收下吧。这个玉盒是紫光专为道友炼制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东王公见紫光夫人坚持,当下伸手接过宝盒,神识一探,惊讶道:“竟是那个葫芦?”

紫光夫人道:“不错。正是蒙道友相让,让紫光取了的第六个葫芦。这个葫芦虽攻防之能不强,但却可孕育一切宝物,令其再上一个台阶。我以紫微星之本源融入葫芦中,再采天地人三才之气,以星辰之火加以熔炼,成就这宗四十五道禁制的极品剑匣。道友有天地人三剑,世间至尊至贵之宝,锋芒不可轻露,当以此剑匣承之。”

东王公对这具剑盒的确颇为喜欢,不仅精致美观,而且功能强大。以此匣盛剑,效果更胜放在自己识海中温养。

他将剑匣粗粗祭炼一番,将天谕、厚土二剑放入其中,顿时流光万道,紫金之气冲霄而起,双剑和玉匣交相辉映,宛若一体。

东王公盖上匣盖,道:“此物我十分喜欢,多谢夫人赠宝。既然是夫人一片心意,那我就为其取一个名字,以作感念。”

紫光夫人似早有准备,笑着道:“此物虽是我所赠,但如今已属道友之物,不如就各取你我名字中一字,组合成剑匣之名,如何?”

东王公点头道:“好主意。就取道友名字中的‘紫’,贫道另一道号东华中的‘华’字,叫紫华剑盒,道友觉得呢?”

“紫华剑盒!甚好,既好听又有寓意,就用它了。”紫光夫人念了一遍,心中甚喜,连连赞同,就此定下剑匣之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