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民国之文豪 > 第158章 新书《丝乡》

民国之文豪 第158章 新书《丝乡》

作者:决绝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5 19:35:19 来源:小说旗

夏天天热,江浙沪一带的菜蔬挺少的, 反倒是天冷了一些之后, 各种各样的蔬菜越来越多, 这时节,青菜就是极其便宜的, 自己去乡下买的话, 随便给几个铜元,农户就愿意把地里的菜全卖了。

豆腐也同样便宜。这边的农村, 但凡有地的,家家户户都会种黄豆。

黄豆还青的时候,可以连着豆荚一起煮来吃,等黄豆老了,则可以拿来换豆腐。

若是用水泡软了,加点肉摊上最便宜的猪皮碎猪肉之类煮上一大锅, 全家还能高高兴兴开一次荤, 吃个肚皮滚圆了。

黄豆的价格是很便宜的,一把黄豆就能做很多豆腐, 豆腐的价格同样便宜。

但猪油和猪肝就不便宜了, 不过这两样,在菜里放的并不多,这么加一点, 完全就是为了孩子们补充营养。

穆琼一直觉得营养很重要,朱婉婉受他的影响,也很重视这些, 以至于孩子们吃得非常好。

郑维新带来的那些同学见到这一幕,挺吃惊的:“这孤儿院里的孩子,吃的挺好的。”

“这里看着也干净。”

“比我想象中的好多了。”

……

眼前的这个孤儿院,比穆琼在《流浪记》的写的孤儿院好太多了。

跟郑维新来的学生,有好些是学医的,其中一个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给自己盛了满满一大碗饭吃,忍不住道:“小朋友,你怎么盛了这么多饭?吃的完吗?”

那个孩子抱住碗,戒备地看了他们一眼,然后就埋头吃了起来,最后竟是将成年人都不见得能吃完的饭吃了个干干净净。

郑维新和他带来的人,看地目瞪口呆。

洪婶和戚秀芬已经分完了菜,她们同样盛了饭,然后另外拿了碗装菜,跟孩子一起吃起来,吃得也是跟孩子们一样的。

跟郑维新一道来的一个学生见到这这一幕,对洪婶道:“阿姨,有些孩子吃太多了,他们的身体会受不住的。”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洪婶道,“一般吃很多的,都是刚来的孩子,他们饿怕了,就拼命往自己的肚子里塞吃的,不过等过些日子就好了。”

洪婶说完,又吃起来,而这个时候,那些孩子都去井边打水,开始洗自己的碗筷。

他们洗完,年纪小的去午睡,年纪大的就聚在一起读书。

他们读的是一年级的课本,一边读,一边自己认上面的字,还用木棍在地上写,一个个认真极了。

郑维新等人看到这样子,心情都莫名地变好了。

他们相信,豆豆如果是真实存在的,一定能有一个好结果。

郑维新等人家里都是很有钱的,他们走之前,都捐了一些钱。

不过捐的更多的,还是那些被记者带来的人。

那些记者,都是以前来过孤儿院,想要采访孤儿院的,当时朱婉婉让他们不要将孤儿院的情况报道出去,他们都同意了,但一直记得这个地方。

如今《流浪记》完结,有人跟他们打听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孤儿院,他们就把人带来了。

他们带来的,大多都是上海的贵『妇』人。

她们基本都识字,平常能做的事情又不多,闲下来之后,就喜欢看看小说。楼玉宇的小说,她们大多从《留学》开始看,到如今已经追着看了一年,都是楼玉宇的书『迷』,也都想做点什么。

得知楼玉宇写的孤儿院真实存在,现在又看到孤儿院这么好,她们都很激动。

“孤儿院的负责人是谁?我们能见见吗?”他们中有人问道。

朱婉婉就在这边,当然是能见的,记者很快就把她们带到了朱婉婉面前。

朱婉婉这一年变化很大,不仅气质变好了,在用心保养得情况下,皮肤也变好了。

她生孩子早,本就还没到三十五,现在用心一打扮,就算说她只有三十岁也是可以的。她又天天看书,还跟一些读书人相处,气质也好了很多,再加上还有孤儿院院长这么个身份……

这些贵『妇』人,没有哪个会小看她。

双方倒也相谈甚欢,这些贵夫人还跟郑维新他们一样,给孤儿院捐了钱。

朱婉婉将她们捐献的数目一一记下,还把以前的账目拿来给她们看,表示孤儿院的账目,都是公开的,他们随时可以过来查账。

近几年,用各种名目让人捐款的事情挺多的,很多人捐了钱之后,压根就不知道自己捐的钱到底去了哪里。

现在朱婉婉这么实诚,她们对朱婉婉,对这个孤儿院的印象就更好了。

同时,还有人注意到办公室里有个书架,上面摆了很多书,其中就有楼玉宇的:“这里有很多楼玉宇先生的书,朱院长也看楼玉宇先生的书?”

放以前,朱婉婉这个时候是不好意思说穆琼是她儿子的,只会应了。

但现在……想到傅蕴安的父母应该都很厉害,自己应当多跟厉害的人相处,发展自己的人脉……朱婉婉笑道:“楼玉宇是我的儿子。”

“楼玉宇先生竟然是你的儿子?”

“朱院长你这么年轻,竟然有那么大的孩子了?”

“朱院长,能让我们见见楼玉宇先生吗?”

“明天就要开始刊登楼玉宇先生的新书了,朱院长能跟我们说说新书是什么吗?”

……

这些人在得知朱婉婉是楼玉宇的母亲之后,全都围在朱婉婉身边打听起来。

朱婉婉笑着跟她们说起来。

一天下来,朱婉婉认识了不少人,同时,上海的上层圈子里,也有很多人知道了朱婉婉。

朱婉婉凭借着这件事,阴差阳错之下,倒是进入了上海的上流圈子,认识了很多上海这边的贵『妇』人。

同时,这个孤儿院的存在,也被上海的上层人士所知晓了。

上海这边的有钱人很多,愿意捐款的人也很多,在《流浪记》完结,孤儿院的存在被人所知之后,朱婉婉陆陆续续收到了很多捐款,那捐款的数目,甚至已经可以管孤儿院好几年的开销了!

这些人眼睛眨也不眨,就能捐出几十几百元,这一切也增长了朱婉婉的见识,她再也不会像之前那样,见到几十个银元,就一惊一乍了。

那些贵『妇』人都很尊重她,这份尊重,还让她越来越自信。

可以说,事业的成功,让朱婉婉的变化更大了。

当然,那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现在的话……

在《流浪记》完结后,大众报登出了穆琼的新书《丝乡》。

《丝乡》的男主角名叫朱绸,出生于丝绸世家,他们家雇了很多人,他们收蚕茧、缫丝、织出丝绸……一条龙什么都做。

朱绸自幼锦衣玉食,长大后,先去了在当时不被认可的新式学堂读书,后来又一狠心,花五十元钱买了一张去日本的船票,来到日本。

他在日本,注意到日本的丝绸产业,竟然已经发展地比他的国家更好,大惊失『色』,最后花了很多功夫,学来了国外的技术,从国外买了很多机器回家。

他希望自己家中,能生产出比日本人生产的丝绸更好的丝绸。

他让蚕农饲养他带回来的更好的蚕种,购买手拉提花织机开办稠厂,买来国外的染料,甚至和『政府』方面商量,办了培训班教导别人怎么养蚕。

对他家所在的地方的人来说,他是一个改革者。

当然了,以上这些都是背景,故事其实是从他不顾别人的反对进行改革一年后发生的。

又到了一年一度收蚕茧的日子,朱绸站在码头上,检查送来的蚕茧。

本地的土茧用他从日本买来的手拉提花织机来织绸缎容易断,因此他之前特地买了好的蚕种分给手下的蚕农,结果那些蚕农怕养了他的蚕最后血本无归,怕自己不会养,竟是扔了他给的蚕种,照旧养他们以前养的蚕。

朱绸被这情况气到了,他觉得这些蚕农不可理喻,决定不收这些蚕农送来的蚕茧,与此同时,他的家中,反对声也此起彼伏,他的亲人,觉得他是在胡『乱』折腾,认为他这样折腾下去,会把朱家的百年家业毁了。

蚕农、朱家反对朱绸的人,还有朱绸这边的人,三方人马在码头上争斗起来,最后也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扁担,竟然正好打在朱绸的头上,把朱绸打下了水……

场面非常混『乱』,等众人回过神来下水去找,竟然找不到朱绸了。

大众报上第一次刊登的三千字,到这里戛然而止。

但就是这么一个开头,却已经让众人好奇起来了。

而之后,朱绸被一个养蚕为生的少女从水里救起的时候,竟然失忆了!

失忆梗在现代都被写烂了,但在这个时候,着实新鲜的很,尤其是……这个救了朱绸的人,最讨厌的人,就是朱家的大少爷朱绸……

失忆的朱绸并不知道自己就是朱绸,他在少女的照顾下养好伤,知道了很多朱家大少爷做过的恶事,比如强抢民女,『逼』着别人低价卖茧子之类。

他跟这个女孩子一样厌恶朱绸,同时开始了自己在底层的生活。

他以前专门在日本学过养蚕,虽然失忆了,但依旧知道不少关于养蚕的知识。他落水之时正在收蚕茧,穿的又不好,因而将他救起的少女小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专门帮人养蚕的人。

当然了,小桑会这么觉得,主要也是因为,朱家并没有大张旗鼓地找朱绸,甚至都没往外说朱绸失踪的事情。

小桑见他可怜,就收他做了家里的长工。

此时春蚕已经养好,但紧跟着就是夏秋蚕,朱绸跟着小桑开始养蚕,在夏秋蚕开始生病的时候,帮着小桑治好了蚕的病,慢慢的,还跟小桑发展出感情来。

同时,他也一直讨厌着那个不收他们的茧子的朱家大少爷。

小桑的父亲已经去世,家里全靠她『操』持,她为人很是泼辣,带着自己的母亲,死死守着父亲留下的家业,不许自己的叔伯染指,她也喜欢上了朱绸,就想招赘了朱绸。

这样她家以后,也就后继有人了。

然而,小桑的叔叔早就视小桑父亲留下的田地为囊中之物,只等着小桑嫁出去,就要来抢夺,要是小桑不出嫁,就把孙子过继一个给小桑……现在小桑要招赘,这一切弄『乱』了他的计划,他气愤之下,跟小桑针锋相对相对起来。

双方还推搡起来,然后朱绸为了保护小桑,又撞了脑袋……

朱绸想起了曾经的事情。

他回忆起了自己曾经做过的种种事情,突然意识到他当初做的改革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被人曲解了,或者干脆被人破坏了。

比如他让人分给蚕农们的蚕种,其实很多蚕农根本就没有收到。

不仅如此,还有人在四处散播跟他有关的谣言,将他说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朱家有内鬼。

朱绸带着小桑回到朱家。

朱家众人为了利益相互争斗,小桑和朱家众人的格格不入,丝绸生意遇到的种种麻烦,国内工业的落后,人们对新事物的排斥,改革者遇到的种种麻烦……

故事里的主角,遇到了很多问题,但他一直不曾放弃,他爱自己的国家,也爱丝绸。

故事的脉络,大致就是这样的。

当然了,现在还只写了一个开头而已,很多东西都没有展开。

穆琼觉得,几十一百年后,他这书兴许会被拍成很长的电视剧,引来无数观众。

穆琼正在努力写新书的时候,一心想来上海的穆永学,终于上了南下的火车,而他上火车的时候,还带着他的妻子吕绮彤,和一双小儿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