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东汉小霸王 > 第二百四十五章 小霸王科举法

东汉小霸王 第二百四十五章 小霸王科举法

作者:周墨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20:38:21 来源:小说旗

书房内,孙策先是拿出了此前收集到的三样“钥匙”;一根玉簪、一柄小剑、一块罗盘。

周瑜第一次见到这三样东西,先是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接着略带怀疑的问:“这三样东西却有玄机?”

孙策神秘一笑,又从怀中掏出了拓印出的三套地图。

“这就是其中奥妙~将这三套地图重叠摆放,再拿到强光下照射,就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孙策边说边做,将三套地图重叠摆放,之后又掏出了自己的强光手电来。

“啪~”

手电打开的那一瞬间,一道强光直直照射在书房的一面墙壁上。

这一刻,昏暗的书房内被这一道强光所映射的墙壁反射的亮如白昼。墙面上,是一副栩栩如生,且缓慢流动的精美画卷。众人看了个目瞪口呆,因为那映射出的画面里,树木仿佛正在被微风拂过,水也似乎还在不停地流淌,就像是自己身临其境了一般。

孙策兴奋的说道:“拿到这地三样宝物之后我才发现,这个地图必须得这样映射在墙上方能完全看清,如若不然我们看到的地图永远是个反的。”

吴老六是干这行的行家,他看着墙上那美轮美奂且密密麻麻的详细地图,忍不住走上前去用手抚摸着墙壁,口中喃喃道:“我盗了半辈子的墓,还从没见过如此精妙绝伦的机关!...神乎其技,神乎其技也!~~~”

孙策得意的一笑,随即喊道:“蒋济!”

蒋济微微愣了一下,这才猛地从震惊中恢复过来,随即麻利的在书房取出文房四宝,开始对着墙上的地图仔细临摹起来。

趁着蒋济临摹的功夫,孙策指了指地图说道:“地图上显示的这三处位置分别是,敦煌、崖州岛、长白山。我有一个想法,今天就说出来大家讨论一下。恩....敦煌这里,我准备派蛛网张承和郝昭去。郝昭常年居住在西北,对那里的情况比较熟悉,如果再加上张承的心思缜密,此处应该问题不大。”

接着孙策又指了指长白山,将目光投向了赵云。

“子龙,这长白山就非你莫属了。我会借为曹操提供水军援助为由,让你和潘璋领水军五千,沿海岸线一路向北,之后我会给岳父修书一封,暂借岳父的北海安乐港驻扎于此。只不过....何时将安乐港还给岳父...就要看我的心情了~”

孙策这是准备借了安乐港一借不还。

“到时候潘璋领两千水军协助岳父与袁绍决战,子龙则可趁机入长白山行事,那样也不会遇到什么阻挠。”

“是,师叔放心,子龙对那里情况非常熟悉,必定能完成任务!”赵云胸有成竹的昂头许诺道。

“好!”

孙策一拍桌面,又将手指向了最后一处位置----崖州岛。

“要说最难也是变数最大的....恐怕就是崖州岛了。那里很少有人涉足,基本上都是未经探索的原始地带。看来....只能我亲自走一趟了!公绩和吴老六跟我走,家里这一摊子就交给公瑾和老贾。这次行动限时一个月,到时候不管成功与否,都要回建业报道!还有,宝贝固然重要,可也没有人命重要!诸位要谨记一条,不可犯险!”

“是!”

屋内众人齐声应诺,算是初步确定下来这次行动的人员和时间。而接下来,蒋济把地图临摹了三份,分别交给了蛛网、赵云,和孙策。

“这份地图还要等蛛网送到西北的张承手中,我们就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准备一下~~~好了,散会!”

做完了安排,孙策这才跟周瑜在院子里溜达了起来。

“公瑾,现阶段我们和北方的岳父之间还处于蜜月期,你看咱们是不是将防务的重点暂时放在荆州那边?”

周瑜点了点头:“我也有此意,现阶段正是我们东吴休养生息的绝佳时机。江夏那里现在有子明坐镇,我也可以继续在豫章发展咱们的水军,至于其他城市....我看合肥现在建设的不错,可以当做一处战略要地,派精兵把守。伯符你觉得,何人能担此重任?”

孙策笑了笑,开玩笑啊,合肥谁来把守?那绝逼是张辽好不好?没有谁能比他更合适了。

“只要文远在,合肥之地万无一失~~~”

周瑜笑了笑:“呵呵,看来你非常看重那个张文远啊。”

孙策骄傲的一仰头:“那是~~~文远镇守合肥,高顺屯兵广陵,我们北方的战线万无一失。接下来,在发展民生和内政的同时,我准备将重点转移到东南亚一带。那里物产丰富,气候也非常适宜种植水稻,可以当做我们东吴的后院粮仓。而且马六甲一带的海域也要尽归我们东吴管辖,那里的好处现在看不出来,但是在以后,那可是一处宝地啊!”

周瑜不置可否,孙策的这些想法之前就对他说过,只不过现在要真正开始实施了而已。

“不过伯符,我们哪有那么多人手去管理你所说的东南亚呢?”

孙策神秘一笑道:“嘿嘿,这个就要靠我开会时给两位张大人所说的九品科举制度了。”

其实孙策在这里所说的“九品”科举制度,是将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和在隋朝才出现的“科举”制二合为一,并且自己还做了一些修改,这才形成了他现在脑中的“九品科举”这个雏形。

孙策所改变的这套“九品科举制度”,是建立在陈群的九品中正制的基础上,只不过该制度原先的“中正官”被孙策略作修改。原本的中正评议评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的,才能被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中正评定的品第又称“乡品”,和被评者的仕途密切相关。任官者其官品必须与其乡品相适应,乡品高者做官的起点往往为“清官”,升迁也较快,受人尊重,乡品卑者做官的起点往往为“浊官”,升迁也慢,受人轻视。

孙策之“九品科举法”,那是将科举考试和地方推荐融为一体。首先,当官之人必须是品德不坏、真正有才能之士。其次,除过那些士家子弟和官二代以外,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寒门士子也第一次有了直接晋升当官的通道!

孙策所开之“九品通道”,分别为:农业、建筑、冶炼、算数、机关、航海、治世文章、兵法纵横、个人武力。

这里的每一项又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种等级。

孙策的这一新鲜理念一经发布,直接犹如一颗原子弹爆炸在江东这片土地上,让最底层的寒门士子以及隐居多年的有志之士纷纷看到了希望。它摒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用人标准,首次把一些杂学和手艺也归拢在用人的考察范围内,可以说是一次非常胆大又新鲜的尝试。

至于孙策所制定的这套划时代的“九品科举法”,还被后人亲切的称为“小霸王科举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