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东汉小霸王 > 第二百七十二章 科举

东汉小霸王 第二百七十二章 科举

作者:周墨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20:38:21 来源:小说旗

除夕春节,建业城度过了如梦似幻的三天。这三天不仅对百姓而言是一个梦,就算是一些士兵甚至将官都坦言:这是自己之前做梦都想不到的生活!

既然过完了假期,东吴的各位大佬们也要回到自己驻守的岗位上去了。孙策一个个将这些左膀右臂们送出建业城,他一一交代了东吴在接下来一年时间的主要任务,那就是修养生息。为了以后能更好更健康的发展,他们必须要停下脚步来搞一搞内政了。

由于开春之后曹操将会和袁绍之间有一场大战,因此江东北面的防务工作也将跟着降低一个档次。孙策还专门把鲁肃调回了建业。

“子敬啊,这一次的九品科考你可得帮我,你路子熟,再加上二位张大人的威望,我想江南的饱学之士必定趋之若鹜哦。”孙策和鲁肃蹲在城墙上,一人手里拿着块饼边聊边啃。

今天如果按后世算,那还在大年初四呢,可是江东的众位文臣武将们却已经开工了,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我们的小霸王。

“主公,我昨夜已经连夜看了二位张大人的折子,您这个办法很……很牛啊!”

鲁肃憋了半天,最后用“很牛”来形容这个科考选拔制度。

“那些当地的世族有没有什么反弹的情绪?”

孙策怕江东也跟曹魏那边一样,有世家豪族出面阻挠。但意外的,鲁肃一脸奇怪笑容的看着孙策说道:“主公,您还不知道?就在您对步家动手,又从徐州把苏家带来江东之后,那些原本的老牌家族都人人自危,生怕主公一怒之下把他们都换了。呵呵呵,所以咱们江东不存在会有利益集团干扰新政的事儿~”

孙策没想到自己处理孙权和步家,还能捎带着把其他家族敲打一番。

“额……那更好,省事了。嗯……这样,这第一次实行的新政不知效果如何,我们就在建业集中考试,这样也方便管理。科考的选拔时间暂定三年一次,以后效果好了我们在酌情增加考点和考试频率。子敬,这次的常规主考官就由你和张长史来负责,而我就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有特殊才能人才上面。我们俩双管齐下,同时进行。”

“那么主公,我一会就去安排宣传的事宜,并且在城中心等地贴出布告。”

孙策点了点头:“嗯,最近几日咱们就着重安排此事,第一轮考试将在一个月后进行!”

两人又坐在城头说了一阵,直到啃完了两张大饼,这才各自回去安排人手了。

而接下来的几天里,建业城的科考消息犹如一阵旋风席卷了整个江东。甚至徐州、荆州、交州的士子们都在讨论此事。

此时,富春县。

“王兄,你听说了吗?建业将在二十日之后举行一个叫科举的考试新法!”

“当然听说了!这件事在整个江东都传疯了~怎么?贤弟也想去碰碰运气?”

“呵呵呵,那是自然~如此好的晋升机会,我辈读书人怎么可以错过?而且,少将军何许人也?正是我们吴郡的同乡!我们作为少将军的嫡系,怎么能落后于其他郡县的士子啊?”

“哈哈哈哈哈!贤弟说的对!此时正是我江东猛虎如日中天的时候,如果这趟顺风船搭不上?那可要后悔一辈子呦!”

“王兄说的对!那明日我们就同去建业如何?”

“好!不见不散!”

丹阳县,一座小茶棚里。

“诸位诸位!静一静!这布告上说啦!此次科考不限于读书人!这次的考试项目还有个人武功、数术、建筑、农业等!只要是有一技之长,觉得自己能比别人做的好的,都可以去参加科考!而且咱们少将军说了,江东如今求贤若渴,对于特别困难的士子,还给予报销路费的特殊福利!”

茶馆内,一位老夫子举着布告,正在给附近的乡亲们宣读。

“胡先生,这意思我们这些庄稼人也能去参加科考?也能做官??”

一名一看就是位农民的百姓举手问道。

那被人称为胡先生的老夫子点了点头答道:“没错,布告上是这么写的。而且别说是农民,就算是手艺人、商贾都能参加,只要你有绝活!咱们少将军就收!”

听到这句话,底下的百姓们又热烈的讨论起来,小茶棚的气氛也逐渐高涨。

而茶棚的一个角落处,一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男子却显得异常冷静,并没有跟其他百姓同样兴奋。

“九品科举制?有意思~看来这小霸王并非浪得虚名,他也终于意识到江东的短板了吗?”

那人手中也拿着一份告示,却是看的比其他人都要通透。

“呵呵呵……在家里捕了这么久的鱼,是不是也该出去活动活动筋骨了?”

自言自语的说了一阵,那斗笠汉子扔下一枚铜钱,悄无声息的离开了热闹的茶棚。

群山之内,太末。

“哈哈哈哈哈!娘!少将军颁布了最新消息!准备开武举了!我这就收拾东西,去一趟建业城!到时候儿子如果中了举,就可以接您去大城市里享福啦!”

一个五大三粗的黑炭汉子瓮声瓮气的对一名妇人说着,能看出来,他的确很开心,也许是终于能从这大山中走出去了吧?

“好好好....我儿终于也要有出头之日了,谢天谢地!快,快去给你爹他上柱香,还有,给少将军也上柱香!要是没有他,我们娘俩恐怕早都饿死了!”

老妇人说完,那名黑炭汉子立刻嗯了一声,转身就跑进了自家后院里。说来也奇怪,这家山民看着就是汉人的模样,但却居住在大山之中,而且,那家里还供奉着孙策的长生牌位....

祭拜完了孙策和他爹的牌位,那大汉竟是哭了起来。

“呜呜呜呜,娘!儿子终于能让您过上好日子了!说到这读书儿子虽然不行,可要是打架,我一定给您拿个武举回来!”

“哎~~~娘信我儿!呵呵呵,来来来,娘给你装上几块饼,你一会就出发去建业把!”

“好嘞!”

吴郡,钱塘,全家。

“子璜,你真的要去参加将军的那个科考?你若是想做官,只需家主的一封举荐信即可啊?何必费这周章?”

“父亲,现如今少将军鼓励寒门士子与豪族共同竞争,如果此时我在以家主的举荐信去做官,可不是要被所有人看轻?父亲放心,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儿子有多少本事父亲还不知道吗?儿子这次就是要去堂堂正正的博一个前程回来!我要让少将军看看,我们世家豪伐并不都是靠着裙带关系做官的!”

“好....有志气!是我的儿子!呵呵呵,那为父这就让下人去为你准备行李,明日一早就送你去建业!”

“不,父亲!这次儿子要自己上路,而且现在!马上!”

“好!来人啊!牵一匹快马给大少爷!”

“父亲,那儿子这就出发了!您就在家里等我的好消息吧!”

历阳港渡口。

一名正在等船的青衣士子忽然拍了前面的人一下。

“咦?这不是曼才兄吗?莫非,兄也是去建业赶考的?”

“哦?敬文兄?幸会幸会!这么说,咱们的目的一样喽?”

“哈哈哈哈哈~~~江东如此盛事!怎能少了你我二人呐?”

两名青衫少年郎意气风发,此刻也都登上了开往建业港的渡船。

类似以上的情节,在江东很多地方都同时发生着。那些平日里怀才不遇的,又或是家境贫寒的,都像是看到了人生曙光似得,纷纷扑向了建业城的方向。一场轰轰烈烈的科举考试,就要拉开属于江东人的一个新时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