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东汉小霸王 > 第二百八十二章 敦煌副本

东汉小霸王 第二百八十二章 敦煌副本

作者:周墨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20:38:21 来源:小说旗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古代人一般用汉语字面意义来解释“敦煌”地名,如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而夏、商、周时,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在敦煌地区发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

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后大月氏强盛,兼并了原来的羌戎。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

西汉初年,匈奴人入侵河西,两次挫败月氏,迫使月氏人西迁徙于两河流域(锡尔河、阿姆河)。整个河西走廊为匈奴领地,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余万”。汉武帝继位后,于建元二年(前138年),首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月氏、乌孙夹击匈奴。汉元鼎二年(前115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汉代丝绸之路自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继出玉门关和阳关,沿昆仑山北麓和天山南麓,分为南北两条道路。南线从敦煌出发,经过楼兰,越过葱岭而到安息,西至大秦(古罗马);北线由敦煌经高昌、龟兹、越葱岭而至大宛。汉唐之际,又沿天山北麓开辟一条新路,由敦煌经哈密、巴里坤湖,越伊犁河,而至拂林国(东罗马帝国)。汉宋之际,丝绸之路是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敦煌也由此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此时,在距离敦煌数十里之外的祁连山脚下,风雪正盛。可就在这人迹罕至的山脚下、风雪中,却飘来了一阵嘹亮的歌声。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你唱的这是什么歌啊?”

“呵呵呵~你有所不知,这首歌正是匈奴民歌~而这歌里所唱的祁连山,就是咱们身边那座山!”

西域,祁连山脉脚下,三名裹着厚斗篷牵着骆驼的男子正在风雪中朝着酒泉方向前进。

“嘿我说老曲,这地方的鬼天气也太冷了吧?你的心态可真好,就这还有心思唱歌?”

走在最后方的一个人出声说道。他年龄偏轻,但却是这三人中官职最高者。

那名叫老曲的汉子朗声一笑,说道:“我老曲常年在这西域一带行走,早就习惯了这里的气候变化!倒是你们,最好不要在这里大声说话,很容易犯瘴病。”

后面那个年轻人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腰间:“呵呵呵~放心,我们有主公让张神医专门给调配的‘清心丸’!专门用来克制瘴病。”

“哈哈哈~主公倒是想得周到!”

三人又走得一阵,中间那个一直没开口说话的汉子忽然道:“前面就是酒泉县了吧?也不知道张头他们到了没。”

年轻人紧了紧身后的斗篷,答道:“张头应该已经到了,毕竟他是第一个接到主公命令的。但我们这一队应该是张头之后第二名把?嘿嘿~我倒要看看那老驴这次怎么说!”

原来这三人正是蛛网分布在西域周围的密探们。之前张承在得到孙策指示之后,第一时间就向周围的几个精英小队下达了集结的命令,并且他自己也第一时间动身前往酒泉县。这一次,张承不但亲自坐镇担任队长,而且还带着郝昭这个副队长。此外,另有四支队伍从周边向酒泉县的方向聚集而来。

眼前这支三人小队,是之前蛛网安排在陇西的一股暗桩。小队长就是走在最后的年轻人,此人在蛛网中代号“骆驼”,另两位成员则是“老曲”和“面瘫”。

而这次张承所选择的集结地点酒泉县,此刻就安静的躺在三人面前。

“呼~终于到了!好想念张头上次带的啤酒啊!”

长出了一口气,小队长“骆驼”不自觉的露出一丝笑容。

酒泉,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就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丝绸之路的重镇。其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自东而西有祁连主峰、讨赖山、大雪山、野马山等。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是前往敦煌的必经之路。

酒泉一带之前一直是乌孙、月氏、匈奴等民族活动的范围,汉人少有涉足此地者。直到西汉王朝建立后,酒泉、敦煌一带仍被匈奴右贤王属下的浑邪王所控制,称匈奴右地,并不断袭击中原。元狩二年夏,汉武帝发动了第二次河西战役。河西之战彻底摧毁了匈奴的有生力量,河西地区自此纳入了西汉王朝的统治范围。

汉武帝收复河西地区,建立酒泉郡后,在敦煌设立了阳关和玉门关两个军事关隘。西汉收复河西地区后,先后设立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史称“河西四郡”。东汉时期,酒泉境内设酒泉、敦煌两郡,隶凉州刺史部。然而此时的凉州名义上虽然归属马腾管辖,但这西域边陲马腾也少有踏足,只是在这里驻扎了一小股部队而已。

此时的酒泉县城里,几名行商的男子正在卸下自己肩上的货物。他们这次所贩卖的,是出产自江东的丝绸、麻布还有一些常规药品。

酒泉县地处西域,人员复杂民风彪悍。再加上当地驻军又很少参与民间纠纷,所以导致酒泉县街道上行走的商人也好,游侠也罢,亦或是土匪响马,都人人腰上跨刀。有更夸张的还会全身披甲,招摇过市。不过也亏得酒泉这种局面,所以也省去了蛛网密探们的刻意装扮。

“头儿~我看着满街道的人没一个像好人,到是咱们,怎么看怎么像三只肥羊啊。”

行商队伍**有三名身披斗篷的男子,外加几名临时雇佣的劳工。这时候说话的,正是其中一名斗篷男。

“怎么会就我们像肥羊?那边不是又来了几个么。”

他身边的同伴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街道对面,嘴角却已经挂起了一丝淡淡地笑容。

“嘿~第一组到的是骆驼他们队!”

酒泉县内的一条街道上,不一会的功夫就陆陆续续站满了一路的商人。这些商人大多是来往于西域、中原,亦或是蜀中的行脚商。他们之中有马队也有驼队,每到冬夏两季都会带着丰厚的货物穿梭于这条“丝绸之路”上。而今日,这酒泉先内的商人又再度集结起来,给这西域边塞的人民们带来了四面八方的新鲜玩意儿。

可这些当地人却不知,这看似形形色色、异常热闹的行脚商集市,那些商人们却都来自于同一个地方,准确的来说是同一个组织---“蛛网”。

“与其偷偷摸摸背地里密谋,倒不如光明正大的聚集在一起,这样反而会无限缩小我们的目标,张头这招绝啊!”

原来,今日这酒泉县内的赶集商队,竟然就是蛛网的一次集结大会!要说这张承也真是够胆大的,这难道就是大隐隐于市的道理?

集市中,一名相貌特别不起眼的男子抖了抖兜帽上的积雪,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

“各ADC、打野、上单、中单各就各位,准备分批进入黄沙副本,此次的BOSS数量不明,都记得不要葫芦娃救爷爷一个个送。”

他说完这番话,周围听到的客人们只当他说的是什么小地方的教派教义,根本没人在乎,可那些同样为行脚商的商人们,则都在厚重的斗篷下露出了一丝会心的笑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