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战之太行山上 > 第319章 铁嘴张的评书

抗战之太行山上 第319章 铁嘴张的评书

作者:歪打不留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20:44:39 来源:小说旗

看着舞台上正在进行布置,胡一舟露出了一个莫名的微笑。

“团长!这就是您给准备的新节目?”负责安保的王林凑近了胡一舟问道。

“没错!”胡一舟答道。

“那我得好好听听!铁嘴张的评书说的可不是一般的好!”王林说道。

“多长点心,别出事!”胡一舟提醒道。

“都安排好了,我就是听书也会留下一只耳朵注意周边的!”王林说道。

胡一舟没再理他,因为这时候胡周走了过来。

胡一舟打眼一瞧,胡周的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刚哭过。

“以前听这两首歌的时候,有人说这是你写的,我一直不信。但是今天,我信了!写得好,唱的也好!”胡周拍着胡一舟的肩膀说道。

“哭了?”胡一舟问道。

“哭了!咱们老胡家出人才了啊,多了一个保安团团长,多了一个军工专家,还多了一个词曲作家,并且这三个还是一个人!”胡周说道。

“不想做裁缝的厨子不是好演员!”胡一舟说道。

“什么?”胡周没听明白。

“我是说,这些歌曲都是我有感而发而已!”胡一舟不想再玩梗了。

“有感而发……说的好啊!听着《英雄赞歌》,我的脑子里总时不时的想起在上海的场景,总是想起被舰炮给炸没了的一连!他们,连抱着炸药包跟鬼子同归于尽的机会都没有啊……”胡周的脸上又流下了泪水。

“是啊!我也想他们!咱们的国力、军事科技不加强,一连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停止,而是会在战场上继续上演!”胡一舟说道。

“所以你才拼命地搞军工?”胡周问道。

“是啊!对了,等演出结束,你到我这里来,我给你们团准备了点礼物。两支榴弹发射器跟40发低速高爆破甲弹!”胡一舟说道。

“新东西?好用不?”胡周问道。

“好用,专打鬼子的装甲战车!你先试着用一下,用好了咱再卖给军政部!”胡一舟说道。

“好!”胡周很兴奋。禹王山战场上关于反坦克手榴弹的使用效果已经被反馈了回来,胡周对于这款榴弹发射器充满了信心。

两个人的说话声音很低,别人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当然了,也没人关心他们凑一块干什么,因为舞台布置好了。

舞台布置妥当,舞台的场景也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麦克风后面摆上了一张桌子,前面罩上了桌布,露出桌面,却把桌子后面给挡住了。

一把椅子放在桌子后面,一杯泡好的茶摆在桌子一角,还有一个大大的屏风被放在了椅子的后面。

屏风上,是一幅水墨画。在黄沙之间,一座孤独的古城坐落在那里。城门前面,依稀有许多的兵马在围困。

铁嘴张进入保安团之后,就被胡一舟安排进了文工团,平常也给战士们说说书,战士们都很喜欢他。

铁嘴张的身手不错,身材保持得也很好,一身粗布的灰色长衫穿在他身上格外的合身。

铁嘴张稳步上台,走的四平八稳,等他走到桌前坐下之后,拿起水杯喝了一小口润了润嗓子。

“啪……”一声惊堂木一拍,这就是评书要开始了。

“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随着铁嘴张的念诵,一首开场诗揭开了这段评书的开篇。

“下面可能有人问了,你这上来就开始念诗,到底想说点什么?您甭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对了,这说之前,我想问问大家,知道陌刀是什么刀么?不知道啊!这个陌刀,又叫斩马刀,重十五斤,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刀柄的下面用贴钻。这个刀大概这么长……”铁嘴张站起来给大家比划了一下陌刀的长度。

“好了,咱们废话少说,言归正传!咱们这本书叫做《郭昕传》”

“话说咱们国家在历史上,有个唐朝,大家都知道吧!唐朝的时候,咱们国家可不是现在这个样,那时候咱们国家国力强盛,军队也厉害,国土面积也大!大到什么程度呢?最大的时候,整个西亚中亚都是咱们的领土。往南边,越-南也是咱们的领土!”

“咱们说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大唐的西疆。就在敦煌往西一直到咸海那一块地域,大唐在那里设置了两个治所,一个叫北庭都护府,一个叫安西都护府。咱们要说的这个人物,就是苦守安西四镇四十五年的大将郭昕(xìn).”

“这个郭昕啊,是大将郭子仪的亲侄子。唐肃宗末年至唐代宗永泰年间,吐蕃不断侵入大唐西部边疆,郭昕奉命巡抚河西、安西等地,继尔朱某之后,担任安西四镇留后……”

随着铁嘴张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个从少年到白头,领着军队苦守祖国领土的唐将形象慢慢的在战士们的脑中呈现了出来。

郭昕如何受命去巡视安西;安西四镇如何跟中央失去联系十几年;郭昕如何领着孤军苦守安西四镇;跟中央政权取得联系后,皇帝如何封赏郭昕却没有一个援兵派到安西;面对吐蕃国的不断征战侵略,郭昕如何带着这支孤军坚持作战……

一桩桩,一幕幕,在胡一舟的写作跟铁嘴张的演义下,给战士们刻画出一个誓死守卫国土一寸不让的形象出来。

时间过了半个多小时,故事进入尾声,只听铁嘴张继续说道:

“唐宪宗元和三年,也就是公元808年。郭将军所守护一生的安西四镇,只剩下一座孤城。郭将军跟他手下的士兵,也从健壮的青年,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年。原本几万人的军队,也只剩下三千人了。”

“这一年的冬天,大雪漫天,吐蕃国王又派了十万大军前来围城。这时候,吐蕃国王派出了一队使者来到了龟兹城外。”

“郭将军,大唐已经无力派出一兵一卒来援助你!唐皇早就放弃了这一块土地,你为何还要坚持下去?你已经坚持了四十五年了!四十五年的坚守,你对得起大唐了!我们吐蕃国王感念你的的忠诚,只要你放下武器向我主投降,我王许你黄金万两,一生荣华富贵!郭将军,投降吧!我们有十万大军,龟兹城弹指可破!”

“面对着吐蕃使者的劝降,郭昕无动于衷。他摘下自己缺了一角的头盔,捋了一缕白发放在面前:哈哈,四十五年了啊!时间过得真快啊!我都是个老人了!”

“贵国使者,你回去吧!你告诉你们国王:我,郭昕,生为唐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生命里就没有投降这两个字!我,郭昕,站在这里!这里就是我大唐的土地!我,郭昕,守在这里,就是在守护我的国家!”

“你们有十万大军又如何?只要我郭昕还在,龟兹城就是我大唐的领土!你们想拿走,就从我郭昕的尸体上踏过去吧!”

“郭将军戴上头盔,拔出他那把带着无数缺口的宝剑,回头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老兵们。那些老兵的甲胄都破破烂烂的了,有些勉强用绳子拴着掉不下来,有些干脆就没有了。他们的武器也是残缺不全,他们的头发也是雪白一片,他们的身体也是瘦弱不堪。”

“但是!那三千老兵的胸膛挺得依旧挺拔,他们的武器依旧紧握,他们依旧是那一支随时可以为国去征战的大唐军人!”

“郭将军看完自家的战兵,又看了一眼城下的贼兵,高喊一声:弟兄们!四十五年来我们生死与共!今天,可敢与我郭昕一起为国死战?”

“战!战!战!”

“哈哈哈哈……郭将军长笑一声,对着城下的贼兵喊道:’我是唐人郭昕!谁敢与我一战?我是唐人郭昕!谁敢与我一战?我是唐人郭昕!谁敢与我一战?’”

台下的士兵已经是泪流满面,他们都为郭昕这种誓死扞卫国土的事迹所感动;他们都为自己的祖国曾经有这么一个人物而自豪。

“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

“啪……”铁嘴张结束了他的评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