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王之友 > 147|0147.@

帝王之友 147|0147.@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1:33 来源:小说旗

苏州的保圣寺,是萧衍在位时兴建的大寺。经过山门后,有茂林修竹,天王殿更是气宇轩昂,檐壁与长安城内的佛寺不同,有明显江南佛门的风格。

空宗的著名高僧道卓选在此地开坛传法,实在是有点讽刺。毕竟他早年思想继承先北魏昙鸾,空宗是典型的鲜卑佛门变种出来的宗门,却选在江南佛门传法……

崔季明到了苏州才与崔家的侍卫们汇合,对方关于崔季明去找端王一事怕是心知肚明,却也不敢说什么。她在崔家买的苏州宅内休整,待开坛一日,她一身暗红色衣袍,两耳挂有小佛像,手腕带有佛珠,独自翩然前往。她打扮十分贴近鲜卑人,显然是做了足够的功课,年已近八十的道卓由只有三十岁不到的门徒搀扶着,在保圣寺内的坛上对各家来的贵人微微稽首。

道卓见到崔季明时,神情变了变。

崔三此次前来,本就是代表着崔翕,道卓少不了礼数。但崔季明做鲜卑打扮,带的佛像与佛珠都有典型的先魏之风,说好听的是懂得空宗本源,致敬空宗的祖师昙鸾以示诚意;然而从另一方面,今日除了各地散僧信徒,也有许多南地汉姓世族人物将到场,她如此扎眼的打扮,好似在嘲讽如今在南地发展的空宗,到底还是胡人的玩意儿。

这话想怎么说都可以,道卓可是明白自己传法是为了什么,笑着与她对了几句佛法。崔季明只做昙鸾的“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回答,活脱脱一个跟随贺拔庆元信佛的鲜卑人。而晚来一步的殷胥,恰听到她如此装模作样却成功忽悠一大批人的回答。

端王的到来,却使保圣寺一片哗然,连崔季明都适时做出了一脸的不可置信。

连主持道卓也未曾得知他的消息,有些吃惊却也连忙让人备下上座。毕竟野僧俗客都可登门,总不能亏待了这位端王殿下。微妙的是,端王打小在三清殿内修道出身,如今在朝堂上一直支持圣人发展道观,一度有意打压佛门,却来参与了此次开坛。

而在场其余上座宾客则惊的是,这位端王殿下并不还朝,一直在外神出鬼没,与如今垂帘共政的薛妃联手,在朝堂上虽不能说是呼风唤雨,却也不可小觑——如今竟要插手佛门一事么?

殷胥扫了一眼挤满人的空场,背后是天王殿的高阁,远处是湖水与几座佛塔,能有矮木台跪坐的不过是少数人,外头还为了几圈的各地僧人。

他落座在一个谁也不挨着的尴尬位置,耐冬站于他身后,他一身宽袖长衣,又束巾带,穿的算不上华丽,颇有南地士人之风,却也有意显露出极为高傲的样子,并不与任何一人言语。

但在场的几位世家宾客,却不能不跟他言语,一个个上前稍微见个礼说了几句话后,才跪坐回各自的位置。

殷胥扫了一圈,他甚少接触南地官员,竟也没有几个认识的。

然而很快的,就在渺渺青烟从场内的香炉上飘起时,一位他见过的贵客也来了。殷胥跪坐在原位,看着来人,微微瞪大了眼睛。

他见过这张脸,也听说过某个名字,却从未将二者联系在一起。

眼前的中年男子双眼狭长,束幞头着武官常服,身量瘦长,腰间只挂有一把横刀,眼睛从在场所有人的面上划过去,他先在崔季明身上微微停留一瞬,望向殷胥时,才愣怔片刻皱了皱眉。

殷胥至今还记得江畔的深夜里,磅礴的雨水砸在这个男人的帽檐上,顺着两侧往下汇作水柱,他的横刀劈开草叶,佯装着呼唤崔季明的名字。

他条件反射的向崔季明望去,而崔季明却朝细长眼男子微微点了点头,行礼道:“三郎见过黄将军,我竟没想到台州水军如此遥远,黄将军也来慕空宗之名。”

殷胥一愣。

这个当年奉命寻找言玉的人,居然是台州水军主将黄璟?前世台州未曾遭遇过几次战乱,黄璟也甚少入长安过。只是后来俱泰上台后,对各地军权洗牌过,黄璟连同黄家众官员曾不少受牵连,黄璟好似被革职后染恶疾而亡。

而去年兆来南地刚刚打压过黄家官员一事,黄璟也不少受牵连,他在军中的不少亲信遭到贬官,他的影响力也不如前些年了。

崔季明表现的也并非是熟络,只像是认识,黄璟向殷胥走来,行礼问好道:“臣竟不知端王殿下也笃信佛门,今日是道卓大师将佛法传授几位弟子,并在其中选出继任之人,必定是一场精彩的论法。”

殷胥起身,微微点头回礼道:“我并非笃信佛门,只是心有所向,抱有疑问。听闻空宗门下宽容坦荡,必然连我这种外行人也能包容。”

黄璟笑:“自然,端王殿下又慈航普渡之心,便是佛门的贵客。”

殷胥点头客气的坐了下去。

心中惊得却是,曾经的黄璟,单看对于言玉的态度便知晓,他与崔翕应当也是不合。

如今与裴姓交好,且前世同李党入朝的永王兆,却对黄家又有过迫害……

殷胥确实曾想过李党或许有谋反之意,他们身处南地,或许有与各姓合谋的意味,然而如今看来,门阀之间却好似有利益之分,并非是一同行事啊。

然而来保圣寺,殷胥却是来表明自己的态度的。

他从长安离开,来往南地的这一段时间,才知道中宗对于佛门的一时支持,对天下有怎样的影响。对于僧尼的管理功令渐弛,以致寺僧浮滥,他查阅各地佛寺的卷宗,才发现单是这十年来冒出的庙宇足有近大小五千座!

空宗是理论简单的宗门,与中原曾经的其他宗门派别差异很大,由于入门极其容易,又能有具体的方法来普度众生,引得无数百姓信服,门下僧尼数量激增。

殷胥从前世登基以后,向来信不过各地汇报上来扯淡般的千万级整数,各级文书中对于数字非常草率的态度,也使他相当不满。但如今他没有权利像前世那样,规定文书中的数字必须细化准确,面对当今很多潦草的记载,他只能通过部分数据和考察,自己来算。

这一算,才是能吓掉人半条命。

废除奴婢制时,并未包含各地庙门,他是不想与僧尼发生冲突,想要看一看社会上的反应,再决定下一步。然而就在这一年内,各地佛门增加的奴婢数量,就约有十五万!

殷胥首先想到的便是,这虽可能是因为各个佛寺大多富得流油,但各地门阀是否有在银钱与权势上扶持佛门,再将奴婢与土地转至佛寺名下,广建庙宇掩盖事实。

然而由于地主佃户对于田租契约的登记,实际也是为了方便朝廷掌握如今土地的流动和所属。就在殷胥有意设下的小圈套内,各地土地所属的状况,也终于暴露出了冰山一角。

殷胥与户部侍郎刘坚庵曾命人核对过中原与江南地区的土地所属,却并未发现有过哪家郡望有几十万亩的过度占据土地。他还曾好奇为何与他预想中决然不同,如今再想来,怕是各姓察觉到他几年前在朝堂上提起的契约一事,提前将土地产权转至佛寺名下。几千座庙宇怕是并非为了传播佛门,而是用来纳地的!

再加上南北各地,怕是三十万不止的庞大僧尼人数,如此多的税户在佛寺名下,殷胥怎能不忧心!北地有鲜卑的影响,佛门昌盛也就罢了,南地如今竟也如此——

他见识的越多,才越是明白,这个国家并非是被俱泰一个人所毁,四处都是百年逐渐繁冗的沉珂。开国时曾经功效显赫的律令与法政,早就因为这百年来无人修理打磨,自发的变成了臃肿无用的模样。

更何况高祖显宗时期,也有许多不敢触碰的问题,暂且打了个补丁想等待后人来解决,而之后的中宗与殷邛两代皇帝,都看着这补丁还在就暂且放下了心来,补丁下的伤口怕是已然化脓了也不想看。

从各地军镇的愈发独立,到旧政绩考察机制的流于形式,处处危机四伏的大邺面前——他却还只是个在朝堂上的王爷。

而如今的空宗盛行,便是连拦在他改政前的第一道门槛。

殷胥最近几个月也都在想要了解空宗为何如此大肆盛行在民间,纵然有世家对于建设庙宇的支持,但其本身的通俗易懂,迎合了大多数民众想要跟风且祈求实用的心理。空宗总是告诉信众,人生艰苦,如婴儿落地也是呱呱鸣泣一般,活着的道路也是苦不堪言,人生本是苦谛——

这种说法,容易理解,也能引起大多数百姓的共鸣。

一如现在道卓在坛上**,内容大抵是在说生老病死是人生颠扑不破的苦论。

于是空宗在传播时,便强调往生净土才能得到幸福,人生错在了东方秽土,一出生便是苦难。在保圣寺的渺渺青烟,平湖竹林的围绕下,道卓讲述的事情纵然涉及佛法的深论,但句句不离实用。

空宗为信众僧侣,提供了如何脱离苦难的方向,操作更简单了。

只要念诵“南无阿弥陀佛”或有求必应的“南无观世音菩萨”,向接引佛致敬,忍耐此生,诚心向佛,便可在来世将你引至佛光普照的幸福净土去。

阿弥陀佛能让你来生有归宿,观世音菩萨能让你今生有寄托,纵然是乡野村夫,念佛一事也总是做得到的,空宗自然大行其道。

但对于殷胥或不论大邺哪个帝王而言,空宗都是不受欢迎的。

它纵然能在灾祸时稳定百姓,但空宗鼓吹者西方极乐,极乐中可没提到皇帝,甚至还提及那里处处平等,没有皇帝。纵然殷胥觉得这种事情对他自身而言无关紧要,但大肆宣扬的平民宗派中,却想要在来世的世界里颠覆政权;且天下几十万僧侣从不向皇帝行正礼,自称出家后再不是臣民,这在名义上,便是对皇权的挑战。

更让殷胥觉得空宗难以接受的是,儒家虽在大邺不比汉时为独尊,但仍是时代主流,而空宗不敬帝王在先,僧侣不随父姓在后,君臣父子的纲领也被破坏。汉人的伦理建设几百年之久,这个空宗处处充满了西化的味道,无一处能和当今大邺相合。

他自然想抑制空宗的发展,最好的办法便是下令灭佛,封掉大部分佛寺,对于僧侣数量和条件加以限制,但以如今殷胥的势力,这样铁血的政策是不可能实行下去的,几十万还俗的僧侣和奴婢,如今的大邺又难以消化。他想要一些暂时能压制空宗的办法,比如扶持道门,比如扶持佛门新宗派。

嘉尚就是因此被他从长安拎过来的。

这个养鸡又织布的大和尚,有名师在前佛法必定精深,又有游学天竺波斯的经历,又有可以宣扬的功德苦劳。最重要的是,他活的像个百姓,他也怕是最知道百姓想要什么。

如今嘉尚正坐在一片野僧之中,做布衣打扮,听道卓**,低头思索。

而早在半个多月前,殷胥已经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嘉尚缺就缺在没有源远流长的宗门来做靠山,毕竟汉人们最爱数祖先,算谁家爷爷更牛逼,要是没有个上数三四代师父都佛法精深的背景,怕也是难走。

殷胥给他找了个后路,他选择了一派在岭南地区历史悠长,佛法包容却并不兴旺的小宗门,佛心宗。而嘉尚要做的便是与佛心宗搭上线,归入其中并学习空宗实用易懂的优点,创造一套殷胥可接受、大众可接受,日后的皇家也可接受的佛法。

他能站在佛门历史的顶端,能宣扬自己的佛伦且将其发扬,甚至能避免未来一场灭佛运动的进行。或许嘉尚心中也会有自己的目标或底线,他可能会拒绝或同意,但殷胥相信,在他听罢这一场空宗的**后,会给殷胥一个答案。

他若不愿,殷胥另找旁人,一切都不能阻止他插手佛门的决心。

他若愿意,殷胥便马上就要将佛心宗捧至高处,引得轩然大波才能扬名万里。

他思索着这些,才能在台上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时,没有困得抬不起眼来。显然包括殷胥在内,许多人都不是能坐得住的类型,道卓讲完一番,暂作休憩。连殷胥这个可以跪坐两个时辰不驼背的人,都忍不住起来动了动膝盖。

他还想着去看一眼刚刚昏昏欲睡的崔季明,却发现她竟不在场内。

殷胥偏头扫视了一圈,也未见得崔季明的身影,而另一旁的黄璟,竟也不是个像长相那般严肃阴郁的人,他也在四处观望,好似寻人。

殷胥有些担心崔季明,怕她到哪里跑去睡了,一会儿再开讲,她的位置空着便不好看了,于是起身朝保圣寺院内的众多庙宇走去。

而此刻的崔季明,却在一处偏殿的侧院内,淡漠的皱了皱眉:“距离今年的建康会面,还有个三五日,你何必先来拦我,还怕我到了建康后会临时反悔?为了自个儿能顺利升位,你倒是连谨慎也不要了。”

眼前的青年人一身布衣,面上有苍白的病容,穿的却单薄清贫,两手背在身后,轻声道:“此事容不得变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