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王之友 > 217|208.0208.@

帝王之友 217|208.0208.@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1:33 来源:小说旗

耐冬也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表情。

女扮男装到这种地步……

先是平康坊浪子之名流传,到现在还有崔家三郎十几岁夜御七女的伟大传说。

如今去乡野里当叛军了,还能混到迎娶世家女的份上?

耐冬感觉到一阵冷漠。

崔季明这活法都能羡煞天底下多少男人了啊。

殷胥脸上不知道是生气还是想笑,半天道:“裴家的六娘是哪个?怎么有点耳熟……”

耐冬这才想起来:“是永王妃!不过当年兆差点被杀,流落民间再逃回来,不就是拜这位六娘所赐么?”

王禄看着圣人居然没有掀桌而起,顿时心中一阵哀痛:天呐,圣人爱的多么卑微啊,当年观云殿中也是……如今姓崔的都要再娶,他居然还能端坐在这里。啊……多么悲伤的爱情啊……

耐冬看着一直感情丰沛脑子缺根弦的王禄,竟然两眼湿润的望着圣人的背影,心头一惊:这家伙脑子里又在想什么了?!当年让他去送个药膏给圣人,回来后他三天都精神恍惚——

耐冬连忙对王禄招招手让他退下,王禄吸了吸鼻子,袖子抹了抹眼角离开了。

殷胥背对他并不知晓这些,他皱了皱眉道:“我要寄信给她!”

耐冬:“是要提醒她这裴家女的本质么?三郎或许对女子会不设防……”

殷胥:“嗯,不过我倒是不会觉得有什么人能坑到她。主要是不想让她成婚,女子也不行。”他都没跟她成婚,凭什么先冒出来一个人要跟三郎成婚啊!女人也不行!

耐冬:“……”很好很坦率。

殷胥一会儿又转过头来:“我这样写信会不会显得很小气。”

耐冬:……我什么时候变成知心大哥感情顾问的。

不过耐冬也真算是看这俩人这么多年了,殷胥心里总是没谱,犹豫来去,耐冬只得道:“我觉得不会。三郎只会觉得圣人在乎她。圣人的话有时候对她来说很重要啊。再说这么久圣人都没有寄过信给她,或许三郎收到也会很高兴。”

殷胥让他这话说的浑身舒坦,面上带笑:“嗯对,再说她也有小气的时候,我这样的想法也没什么错。”

耐冬道:“让王禄去送?”

殷胥:“如今是不是太危险了?”

耐冬道:“以如今魏军占据的位置来说,只要过了滑州,就都是她的地盘,顺水而去,若是给件看起来金贵的信物,路上就算被魏军抓住了,也可说是送给主将的急信,大抵不会有事的。”

殷胥点头走下楼台,耐冬拎着灯,身后两队黄门跟着回到殿内。

阵势浩浩荡荡在书房里摊纸,磨墨,点灯,连圣人都有些紧张,在书桌后卷了卷袖子,挑了半天的笔,最终还是从桌案上的盒里拿出了连水都没沾过的“所谓伊人”笔,两手搓了搓,看着十几个宫人忙活完了退下去,对耐冬道:“一般要如何些第一句才好?”

耐冬笑了笑:“圣人都写过几次信了,与她说话最多的人是您,这还能来问奴么?”他说罢,退出去轻轻合上了门。

殷胥也不知道自己在紧张什么,他一面怕崔季明觉得他语气不好,心里难受;一面也怕自己说话太和气,崔季明又不当回事。

他犹豫再三,第一行就写道:

“不许与任何人成婚!”

“假的也不成。女的也不成。不可以跟别人拜堂,你要是敢跟她成婚了,就不要回来找我了!”

殷胥:……是不是口气有点太强硬?

他又思忖片刻,又不肯换纸或抹掉:“我日子过的也很苦,长安荒灾,不得不搬到洛阳来了。也很忙很累。”

这话怎么又像是诉苦卖可怜了?他虽然也知道她日子未必轻松,可是既然能给她写信,就恨不得把所有苦楚都写进去,最好能抱着她大哭一场才好似的。

对待除崔季明以外的人,殷胥大抵是不肯露一点可怜样子。

要是对着她,好像忽然就能把所有的苦楚都放大了,虽不是大丈夫所为,但殷胥就想让她安慰他。

这样单方面疑似撒娇的行为,实在是不太好,可他越写越多。他没法对崔季明报喜不报忧,他恨不得卖十倍的可怜,最想得到的就是某人的心疼。

殷胥扫了纸上,大半都写了他的诉苦,忍不住老脸一红,在后头写道:“我只是没人说,忍不住想说,你也不要在意。不知道你现在在魏州如何?可有给自己修套大宅子,你心心念念的不就是想过些舒坦日子么?如今我们都近一年半未见了,你有没有再受伤?山东境况如何?下一步你打算如何?”

“现在洛阳离魏州只有七百里地了,不远,我真想哪天一置气顺着黄河直接坐船去找你罢了,洛阳的一堆烂摊子,谁愿意管谁去管。”

“我就只是想见你。”

“不许成婚。你不许跟别人成婚。”

他就是心中一腔的委屈,满心猫抓似的。这封信写的颠三倒四,他也不想再改了,折起来封进信筒里,他呆了一会儿,又拿出来写道:

“日日思君不见君,形容憔悴非昔悦。”

这话太耻了,算了还是划掉吧。

写什么闺怨的诗啊!

不过……崔季明也没读过,不知道出处罢……

她应该不会拿来嘲笑吧。

哎呀管她的!就这么写了,嘲笑就嘲笑吧!他被笑话够多了,不差这个了。

殷胥咬着嘴唇也不知道是傻笑还是觉得肉麻,将那信又小心折好塞进信筒了。

他这才将信放进去,就听着耐冬进来报:“圣人,户部侍郎钱俱泰求见。”

殷胥点了点头:“这么晚了,他居然会进宫来。叫他进来罢。这信,拿去给王禄。”

耐冬接过信退出去,不一会儿就见着宫人引俱泰走进书房来,虽然大邺规矩松,但他进宫居然穿着平日里随意的圆领长袍,殷胥也是愣了愣:“俱泰,深夜进宫有何事?”

俱泰如今一头黑色黄色夹杂的头发早已长长,他不蓄须,束着发髻,进来躬身对殷胥行礼,这才笑着抬起头来:“臣想来请圣人去洛阳城中喝酒。”

殷胥没反应过来:“如今不在洛阳城中么?你是说——”

俱泰笑道:“如今这是在上阳宫,可不是洛阳城。圣人或许不知道如今天下的变化,何不私服巡访一次,就当是休憩一下,整日困在案前奋笔疾书,眼见着圣人才十几岁就要少白头了,再这样折腾下去可不行。”

耐冬听着俱泰这跟朋友一样的口气,忍不住斜眼,殷胥倒并不生气,他似乎也颇有兴趣,抬脸道:“你打算去哪里?”

俱泰笑道:“如今大邺境内最兴盛的城,莫过于洛阳、汴州和扬州。街坊上有趣的事儿多得是,您叫着护卫随着或内宫高手随着也罢,咱们就去走街串巷如何?”

殷胥眼睛亮了亮,耐冬想要开口阻止,却眼见着是不可能拦得住,殷胥兴趣盎然,道:“叫乞伏备人,拿套燕服来,即刻出宫。不知洛阳的两市开至何时?”

俱泰大笑:“圣人不用怕玩不顺心,夜市开至黎明。”

半个时辰后,在宫内折腾了车马、护卫之后,殷胥身穿深蓝色圆领长袍,腰间如往常人家少年那般佩了两把横刀,有些拘束的走下车,和俱泰走在了洛阳南市。

百年前立国时,重建了前朝的洛阳城后,设立了城内河两侧南市、北市各有其一,大小相当于长安的大坊,然而如今,由于洛阳没有坊禁,连接南市北市的两条平行的长长道路,以及十字交叉的整整一条河岸,几乎全都成了彻夜不休的坊市。各家各户甚至推倒了坊墙,京兆尹甚至几次整顿,想重建坊墙而不成。

毕竟法不责众,推倒坊墙这事儿,街坊邻居成百上千人参与,难道都要抓进牢里去么?

上阳宫在洛阳城一角,洛阳城中河有一段是经过上阳宫正门外,那一段自然是不许开市的,然而其他的河段两侧,几乎是铺市林立。

护卫紧紧拥着殷胥,他知晓估计还有不少北机的高手隐在人群中,俱泰待他如同老友一般,一路和他说笑。

俱泰这一年入朝以来,在朝堂上的事情倒也公事公办,时不时来私下找他,就闲聊一些杂事。不得不说,他这个人言辞很具有魅力,他知道如何和别人相谈且让别人放下戒备,说话也很有趣,殷胥虽然还记得前世俱泰做下的事,但仍然和俱泰渐渐熟悉了起来。

他看着铺市林立,将道路挤得更窄,这里不同于夜间静悄悄的长安街市,明明都已经深夜,居然还四处燃着灯笼,来往人群络绎不绝。铺市中出现得最多的便是足有三层的小楼,里头似乎有深院,熙熙攘攘,他指着道:“那是什么?”

俱泰笑道:“邸店。之前长安和建康听说过也有不少邸店。不过还是不太一样,洛阳如今有好几处大客邸,亭台楼阁都有,一宿甚至要以金支付。小的话,在保康坊内密密麻麻都是,里头不知道能塞多少人。”

殷胥被人流挤着往前,道:“为何会忽然有这么多邸店?”

俱泰:“洛阳城可不比长安大,如今各地进洛阳的商贾官兵,哪能各个置办的起房子,来往频繁,只得暂租邸店。有的是租院、有的是租屋。不过保康坊内,那种一般都是汴州、怀州来做小本生意的,来洛阳国子监投行状的,进洛阳来报官的,种种皆有。”

他说罢,殷胥好似头一次听说般点了点头。

也是,他如此繁忙,下头汇报自然也不会将这种事情与他说。

这位圣人,完全不知道大邺如今发生了何等变化。

以前这么热闹,只有在特殊时节的庙内,讲故事的、卖东西的,大多都是在寺内的空场上进行,如今却全都搬到了大街上。殷胥甚至还在街坊上,看到了澡堂和刮脸修鬓角的店。或许是因为识字之人还并不是很多,这些铺子门口不但写着字牌,也画着标记。

澡堂子外还有个踩高跷的年轻男子,脖子上挂着巾子带着笑在吆喝,好似说什么沐浴洗头只要几个子。他那高跷都快比人还高,人在空中晃来晃去的喊,一群像殷胥这样刚来洛阳城的人,抬着头围观他。

俱泰笑:“不比以前,都是家中下人给做这些事情。比如这两年多出来的那些寒门官员,穷的养不起那么多下人,但手里有些闲钱,又需要体面,大抵都到这种地方来了。”

殷胥就像是个活在村内十几年,头一次进城的土包子一样,张着嘴看一老头子还撑着个牌子写着什么“刮脸世家”,撑了个木板儿似的摊子,给那些看起来更像是附近村镇农户一样的人在刮脸。

他这倒是明白,两税法已经实行了几十年了,许多附近的农户手里都有些散钱,或许不够过上怎么样的好日子,但洛阳城内这刮脸的也是贫户,收两三个子就够“享受”一把。

不同于长安城内大多是男女骑马,洛阳城最繁华的地方却是不许马进入的。崔季明都说长安清晨坊市门口的摊子上可以不下马,让店家把吃食递过来,进宫的路上潦草解决早食。而由于洛阳城不大,坊市如今扩充了七八倍不止,却仍抵不上如今爆炸式发展的小商贾,铺市被分割的很小,街道也变得行人很多,愈发狭窄。

京兆尹也是想过好多法子。

这时俱泰与殷胥正坐在沿街的一处酒楼上,俱泰说起这些。

京兆尹之前上书户部,去年与户部一同决意将沿线的所有坊市民户买下来,分割编号后,每年在南市与北市竞拍铺市一年的租权。后来发现有些富贾想要大肆购买,再高价转卖给小商贾,京兆尹又制定律法,每家户头可拥有的坊市数量不可超过十间。

而后情况便反过来,开始有小商贾拍下后,反卖给需要大量开铺的富贾。

京兆尹并不是个容易的活,长安的京兆尹几乎十年换了十四五人,而洛阳这位,竟足足做了四年多。从在河道入城处,设立极为严格的检查与收税处,到在各坊式内每隔一条街设立一处观火高塔和消火队,这位京兆尹在官场上还没听过有人替他说话,显然人际上手段差了不少,但在管理的本事上,则是逻辑清晰,井井有条。

官场一般不太能容这种人际关系不好的人,他能做四年,也是朝廷找不出能像他这样的人才了吧。

俱泰就像是整天走街窜巷之人一般,对着连串报菜名的小二,理直气壮的说了几个名菜,那小二笑着又给上新茶新酒,又笑着说是送了几道小菜。殷胥简直跟天方夜谭似的望了那小二一眼,对俱泰道:“如今都是这么做生意的?”

俱泰笑:“现在都想挤出头啊。这家比人家都厉害的是,它附近有不少官员府邸,饭食可用漆木盒装好,只要是下人来说一声,一盏茶的时间就能给装好送到府上去。你没看着楼下还有崔南邦提的诗。就靠着这些当官的给宣传,这家刚开了也就不到两年,就已经四处扬名了。”

殷胥已经在宫中用过晚饭了,他倒是没有动筷,却看着因为俱泰给的钱多,小二上的餐盘和筷子都是崭新,估计就是怕贵人有讲究。

想着大概是四年前,长安城头一次开了个几层的酒楼,还让崔季明在他面前提过好几次。

如今洛阳城却已经这般繁荣了。

俱泰随意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也不客气,不管对面是圣人,率先喝下,道:“不过圣人看着今年国库的入账,也知道如何发展的了。就这样的人口聚集,长安附近的农田还真养不起。而洛阳也是因为附近有汝州、汴州、怀州,都比较繁华可以移居,才能用小小的这么一座城,迎纳如此来往人口。”

殷胥从楼下,望着下头卖葡萄酒的袒胸毛露乳的胡商,道:“怎么,酝酿了这么久,终于打算来找我邀功了?”

俱泰挑眉:“这都是圣人的功绩,我何能邀功。只是我觉得,只不过几年,便可发展成这样,若是圣人有意为之,大邺能再富强几倍!如今关于税率、交引的事务太多,以如今的户部,恐怕难以再处理。我倒是提议圣人将这一部分最能造福天下、充盈国库的事务,单独提出来,令建一司,自有管权。”

殷胥把完了一会儿酒楼内用的杯盏,虽然价廉,看起来却有那么点情调,听着俱泰在对面开口,没有回答。

俱泰又道:“如今朝廷收买民间的矿材、粮食、布帛已经不在少数了。户部还有种种方面的事务,显然已经处理不来。如今看起来国库充盈,但圣人需整备水军,难道不都是需要钱的地方么?若能有一司单独处理,直接受圣人管理,或能够效率百倍。”

殷胥放下酒杯,这才缓缓抬起眼。他好似不会受到任何事情的冲击而改变想法,缓缓道:“此事,我不会同意。我没有苛责你的野心,也不会认为你另有所图,但此事不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