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王之友 > 222|218.0218.@

帝王之友 222|218.0218.@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1:33 来源:小说旗

崔季明入谱牒的时候并没有来本家,这是她第一次踏入本家,看着他们对外的态度,崔季明忽然觉得崔式明知她是女儿身,还甚至让她上了族谱,这行为多么大胆啊。

清河本家住的人太多了,不比建康的崔府富贵宏伟,大多数东西都是半旧的,院落内的廊柱很多地方都掉了漆,只在形制上还看得出当年的富丽堂皇。

崔季明一身暗红色的侧翻领长衣,外头披着黑色外衣,背着手,就在趾高气昂的下人的带领下进了院子。他们还总觉得她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四处的房屋、影壁都有过不少前朝前代清河崔姓名士写下的诗句。崔季明扫过去,不单有像崔浩、崔鸿这种显赫一时的名人,还有长安房的祖上崔挺、以及她的祖父崔翕……

她背着手,慢悠悠的绕过影壁,忽然开口道:“听闻翕公死在了桐庐。”

那下人说是下人,看起来更像是建康老宅的管家那种位置,他回过头来,昏暗中怒目而视:“如今乱世,翕公被奸人所害。”

崔季明背着手笑道:“我倒是听闻翕公曾经在‘河朔藩镇’之中颇有势力,他与郑家又交好,我以为清河本家好歹也跟我们算在一条船上。”

下人听她说这些,不敢回言,将崔季明领了进去。

崔季明穿过了木制的长廊,在昏暗的灯光下从袖中拿出一块软巾,偷偷将衣领中小瓶内的液体倒进软巾之中,擦了擦脖颈和耳后,看着刺青的深青色沾在了软巾上,这才收回袖中。

她想拉拢清河本家,毕竟清河在河朔地区的人脉很可怕。然而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她在对方眼里看起来不过是随时可能会被别人灭了的地头蛇,她能拿出什么好谈么?

崔季明如今只知道,季姓这个身份忽悠赵弘敬时不管用,对付崔家却至少是个敲门砖。

她穿过长廊,下人拉开横隔纸门,几个小童打起竹帘请她进入,崔季明往内走了几步,一个锦衣老者坐在矮木桌后,对着崔季明,不过微微一颔首。

崔季明叉手行了个礼,扒拉出她尘封多年的世家子那层皮穿戴在身上,微微一笑,用正音道:“魏军主将季子介见过崔公,不知公是……”

那老者抬了抬眼皮,道:“你不必知道。不让你进府,你便要烧了这清河,若不是清河经历这一两年战乱私兵不足,怎能让你为所欲为。清河也换过三四位主将,恒冀也曾经打下过这里,敢把火烧到西栅门外的,你是独一个。”

崔季明没有答话,自顾自介绍道:“在下乃是赵煚后人改的季姓,出身河北。”

老者冷笑:“什么时候赵煚后人都是可以拿来在崔家面前现眼的身份了,莫不是娶了裴家女便觉得自个儿要登了天?裴家也是落魄,如今为求谋生,肯将女儿嫁予乡野杂兵。”

崔季明没多说。

在五姓眼中,裴家、薛家这样看起来关中大族的世家,实际也不过是二流。甚至崔家都不屑与薛、裴这样的家世通婚。

只是她的正音实在是太字正腔圆,行礼有极为有度,那老者倒是态度缓和了不少,道:“进来喝杯酒,便走吧。崔家不与你们同谋,却也不阻碍你们做事。”

崔季明跪坐在桌前,拿着酒盏,自斟一杯,晃了晃道:“公既然出面来对付我,便不会是家中太重要的人物。话虽失礼,但我不会贸然来清河本家,还望崔公下去传话,我要见清河小房的宗主。”

那老者冷笑,崔季明往前探了探身子,轻声道:“季某派人将文书递向洛阳,以起义军之名,向京师告捷。”

老者冷笑凝在了面上,侧头骤惊,瞪向崔季明。

崔季明这才推了推,笑道:“叛军横行,州府已无。去年制科听闻清河上百士子无一能获得制科名额。明年春闱,常科改制,可若是还困在清河,多年无人能入官场,单凭着在叛军之地的个把官职,清河还能荣昌几年?我只是听说,如今在北的博陵崔家,因博陵被征做沧定军主城,几次动乱再加上沧定军的搜刮屠戮,已经毁的差不多了。”

崔季明看着眼前的老者面色微变,抬袖扶案而起,道:“……你等会。”

他转身而去,从另一侧门而出,一群下人拥上,他与旁人有些着急的说着什么,几个人点头快步跑走。清河本宅很素也很大气,离开地面两尺的木廊下燃着灯笼,四周的树木山石却因为黑夜而看不清,映的楼阁回廊好似黑色海面上的仙台。

崔季明等了好一会儿,才见着一群随从从远处连接着竹桥的长廊而来,其中好似拥着一个年轻男子。待人绕过几道门廊,进入屋内,崔季明才看清。

说是年轻,其实也三十多岁,或许比她阿耶小几岁,但年轻的是气度和神态。

那男子拱手行士子礼:“某乃是清河小房宗主崔鹏昉。”

崔季明愣了一下,她以为宗主都会是崔夜用那样的老头子——

崔鹏昉的气度与崔南邦的散漫随意、崔式的圆滑不露都不太像,他好似是崔家清河养出的样本,谦逊内敛,温和善听,穿着单色的布裳,拱手道:“宗主一项都是管家中杂事的,只有能人兼任宗主,却无宗主能成名臣。还望季将军海涵,只是从未想过那位半年不到占下河朔的季将军,如此年轻。您有……弱冠?”

崔季明已十九,此时腆着脸道:“弱冠一年有余。”

崔鹏昉点头,坐在了对面,叫人撤下酒煮茶汤来,两手交握,看向崔季明,轻声道:“季将军是想归顺朝廷?”

崔季明这会儿绕开话了:“当年山东、河朔大乱起,是为了什么,您也很清楚。我也算是读过书,扯上过某些关系,公与我心知肚明,当年跟随永王起兵的目的。如今朝廷控淮水附近,山东一直不能与南方连通,不太可能成了。就算成大业也不是我们成,而是如今胆大包天的恒冀、沧定两军成。”

她这会儿显然是在隐喻当年行归于周的行动,崔鹏昉垂了垂眼。行归于周并没有扯上过季家,眼前的少年连当初的事儿都知晓,显然绝不是一般人。

崔季明道:“公显然清楚,崔家长安房是为何倒。清河作为本家,一直是立在中央不愿与任何一方合流同污。但是如今的境况,可还容得下清河这样紧闭大门屹立不倒。今日我用千人能敲开崔家的大门,来日若恒冀势强,就能用万人踏平清河的庭院。”

“这局已经乱成如此,自立不成,除了归顺朝廷还有的选么?”崔季明看着茶汤上缭绕的白烟道:“显然不是我一个人会考虑归顺朝廷。只是今天起,六镇成了五镇,滑州卫州已在我手。北边两军野心勃勃要打,他们不到头破血流不会归顺朝廷;南边两姓是当年永王之乱主谋,朝廷不会轻易饶了他们,他们不会主动选择归顺。而既然除了被灭、就只有归顺一条路可走,我作为第一个迈出这一步的人,可是会要让我自己的利益最大。”

崔鹏昉这才抬眼,眼中微微掠过一丝光:“你要如今就配合朝廷?”

崔季明笑:“您应该能想到若是能成,我能得到什么?”

崔鹏昉眯眼:“若山东河朔几藩镇消失,朝廷必定不会再立节度使,你不会比现在权力更大。”

崔季明饮茶大笑:“当个朝廷眼中钉的节度使,以朝廷如此强硬的态度,我能独活多少年?而入朝,最少是个金吾大将军,再兼任个管内观察处置?我的兵不会少太多,还能高枕无忧,前程坦荡,名声好听,当不成个卫青,也好歹能做半个冉闵吧。”

崔鹏昉正襟危坐:“你直接与朝堂通信即可,何须来找清河崔家。”

崔季明轻笑,扯淡扯得风轻云淡:“一、我觉得我出身不够,往后上了朝堂进路未必好。娶裴家女不够,做清河小房的合作者,往后能好走很多。二、我要对恒冀、沧定出手,但势力仍然薄弱,清河在河朔附近根基有多深,我不必说您也清楚。如今需缮甲兵,耕且战,我手中只有武将而无能臣,盼公能也出一份力。”

崔鹏昉:“冒这种险不是清河本家的作风。更何况你若与朝廷翻脸,我等便跟着受了连累,往后多少年未必再能有人入仕。”

崔季明笑:“万事都有风险,我出的是身家性命,您赌得是家族兴旺。不过咱们也都算是无路可走,不上这道,我身家性命迟早不保,您的家族兴旺就要到头。送往朝廷的信,分三路而行,如今至洛阳不远,再晚不过几日便能送到建元皇帝手里。只是我势力不足,不可过早暴露,成为五镇中的众矢之的。”

崔鹏昉想了想,忽然转头对身边人道:“拿地图来。”

旁边几个下人快步跑开,崔季明已经有几年没听过这种快速而几乎无声的脚步了,这都是世家下人的必修活。旁边又有童子换了新茶汤,茶汤不算太烫,刚可入口,崔季明抿了一口,看向了崔鹏昉摊开的地图。

虽然这张简单的卷轴地图上还是六镇,但已经是半个月前的更新度。清河本家看着大门合拢,却不是在这里等死。

崔鹏昉:“这一段都在魏军手中?只是我听闻你的水军,不过十几艘抢来的大船可作战,更多的都是小船?”

崔季明手指划过黄河经过洛阳后向东的这一段上游,道:“对,五镇境内黄河三分之二的流段都捏在我手里。沧定军在我下游,我就是在这儿撒尿他都要无奈接着。郑家在对岸,但靠近黄河的大城只有濮州一座。裴军靠近的是济水,济水源头都在山东境内,这条河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法通向外部。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位置,我才敢谋此大业。”

崔鹏昉沉思了片刻:“听闻朝廷在太原、幽州各有驻兵,实力不弱。若恒冀、沧定攻打这两座城,你认为他们多久能打下?”

崔季明道:“我认为他们打不下。本来太原与幽州都是城池极为坚固的几百年重镇,年年修复城墙,三十万兵全押上能吞下一个城。然而,恒冀沧定没有这种勇气。他们粮草军饷不足,攻城是为了补给,他们不敢太豁出命去,怕没攻下城来先耗空自己。”

崔鹏昉点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他们还是会打周边的州县,打完了,估计就要朝你来了。”

崔季明笑:“我知晓,所以我这不是来清河修城了么。此刻就让我称您为先生罢。先生显然心里也有想法,而我也有计谋。只是消息不够细,形势还不够准。我几日还不会离开清河,您也别再让我火烧连营似的来敲门。此事可商议,后头有更多事要商议。”

桌对面,崔鹏昉两手撑在地图上,缓缓道:“你来的太巧了。当然刚弱冠能有如此才能,是你如今占领河朔的主要理由。但你攻下的城池、出现的时间等等,都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长久谋划的。归顺朝廷的事情,你绝不是最近才考虑。你是何人之子或之徒出世的么?有高人指点你?还是你背后有人早早揣着一统的心思?”

崔季明看着话已经说的差不多,清河小房显然是不会再坐以待毙了,她轻笑道:“指点我的高人早已不在。想继承那人几十年的忠魂,回过头来才发现我不过是学了些皮毛。您不必多想,路是我一人走出来的。”

她说罢,点头行礼,朝外走去。

崔鹏昉看着地图上崔季明所拥有的藩镇疆域,越想越觉得心惊。

为何几镇共同争夺的地方,短短半年,就让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野将打下来了?单他不打濮州,不吞郓州、德州,而非要北上打相州、贝州,就足够看出她行事的计划性。

不是那种打仗如何并军突袭的计划性,而是对于自己每一步怎么走,怎么养兵,如何不跨黄河而保障不被郑裴两家围攻,又如何保证自己藩镇的疆域不会因为贪婪而过于狭长,如何才能将每一步都走稳——她都有仔细考虑。

她步步为营,河朔一带的形势,不是因为哪里好打容易打她才打下哪里的。而是因为哪里要打,哪里必须打,她才出手。

崔鹏昉猛地抬起头来,那位年轻的季将军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影壁之后。

身边小童撤掉崔季明刚用过的杯盏,刚刚的锦衣老者和其他几个崔家男子都从侧间走了出来,沉默地站在两边。

崔鹏昉松手,顿坐于地,叹:“……清河自诩天下名流,这一代,为何没能出过像他这样的少年郎。若是能有这样一个崔家子,清河或许也不至于是今天。”

崔季明走出大门,她的近千士兵在门外沉默有序的等待着她的归来,崔季明翻身上马。

纵然当年救助她的崔家旁支后来反咬一口,纵然长房与二房选择不同落得如此差别,她也想过世家内“团结”二字。不论旁人如何,如今也算是她尽力能给清河本家指一条路。

两百年前祖上崔挺年幼居丧,清河小房抚育他长大,又推举他为秀才,使他官路亨通,一时显赫。

两百年后,她虽有私心,也算是还了这个情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