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王之友 > 224|218.0218.@

帝王之友 224|218.0218.@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1:33 来源:小说旗

这样一年多,对于行归于周来说也是艰难的时期。

在李治平死后的一个多月,行归于周在建康组建了新的朝廷,延续了当年三公议事的形式,改为五公。

但这并不是像朝廷那样五人分权,而是五人议事,投筹表决事宜后,由二十人的阁殿大学士来撰写文书、提供意见,而后直接交予新组建的六部。

中书和门下的存在被他们舍弃掉,诏令的发出需五人共签意见,只要有三位及以上对于此政令表示可行,此政令就算是通过。

这五人分别是:黄璟、郑湛、裴敬羽、言玉、王师德。

同时南地将朝廷立为周,改年号为天授。同样开科举与举荐制度并行,除却三日一小朝五日一大朝外,五公几乎都会待在建康之中。

一年前,与大量召徭役工匠,修建南周的新宫殿相对比的,南周朝廷的威慑力却并不强。各地早已分裂自拥,单这五公的家族就有各自的‘封地’,除却这五人以外的其他家族仍然自立节度使,拒绝向南周朝廷缴纳赋税,也拒绝接受朝廷政令。

言玉早早拉拢各小世家,占据最大的荆楚一带,对于这种境况只做壁上观。

黄璟不同于郑、裴、王是原来关中、关东氏族,他认为朝廷可以做出妥协来允许这些节度使自治,要他们纳少量的贡奉,朝廷也对他们有些保护协助,彼此合作。

郑、裴、王三家,都是当初在山东河朔要自立节度使的人,这会儿组建了朝廷,也占到了上头的角度,对于节度使三个字敏感的不得了,非要把那些节度使打成叛军,三家兵马联手对占广州的南汉节度使、占闽南的闽福节度使、占桂州的静江节度使同时出手。

其实五公各自的封地往南周朝廷纳得税也很少,说白了,不就是因为这三家节度使不入朝、不受管制还力量强盛么?

然而能在行归于周的眼皮子底下立足这么久,对方也不是等闲之辈,这三地节度使颇得地方民心,有些还和蛮族联手,死守地盘。郑裴王三家联手,不顾黄璟的反对与言玉的冷眼旁观,誓要吞并。

打这三条地头蛇,足足打了半年多没有打下来。

南周大军虽然也很强力,但打进去对方就会立刻死灰复燃,东躲西藏,当地百姓都给本地兵帮忙,把南周大军耍的团团转。

黄璟终于看不下去了,郑、裴两家也觉得这样根本不可能打下来,打下来也管不住,只得决定撤兵,此时十几万兵力已经消耗过半。幸而是三位节度使也被打的够呛,终于决定和朝廷合作,虽内部自治也愿承认朝廷。

郑裴王打那么急,也是有原因的。王家在山东河朔的势力被武将瓜分,郑、裴两家虽占据了黄河以南,但却逐渐紧缩内耗。而夹在南周朝廷与山东势力之间的刘原阳水军却疯狂发展,眼见着一座大营建立,成为了两边势力之间的天堑。一切都没有向计划那般进行,山东显然成为了管束不了的断肢,他们当然心头着急。

言玉却在这半年完全抛弃掉自己的投筹权,对于朝廷所有的政令他的态度就是:“听不见听不见”“不知道不知道”“啊什么风太大了你再说一遍”,其他四位不是没对此表达过意见,言玉表示反正你们不差我这一筹也能做事,我爱咋地咋地。

他只专心发展自己的岳楚。

岳州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他的封地内又有适合屯水兵的洞庭湖。再加上岳楚一带早早被他占下,几乎没有经历什么战乱,土地肥沃,大量垦田,粮食产量早早高于几次流民冻灾的江南,成为了南周的鱼米之乡。再加之水系发达,商路可通行,言玉窝在岳楚,开均田大量招揽贫农,竟一时繁荣甚至超过战前。

而就在东周朝廷军攻打三节度使不成撤走之后,言玉秘密支持与他接壤最多的静江节度使,大量运粮帮助对方救济民众,并提出想购入桂州的铜矿、葛麻。静江彼时最缺钱,岳楚与他们相邻却没有来攻打他们,静江节度使自然愿意与言玉合作。

言玉进一步提出,广州市舶司商贸发达,若是能建立合作,从荆楚至岭南一路合作,大家都能发财致富何乐不为。于是在他多番游说,以物资支援为诱惑,又授两地新的农耕之法,他惯常一副两袖清风的打扮,如此好心,如此谋求共同发展,广州与桂州的两大节度使均同意了与他的合作。

南周朝廷知晓此事,大为震怒,认为言玉是压根不把朝廷放在眼中,下诏命他还朝。言玉既不辞退五公之位,也不还朝。一脸“有本事你丫来打我啊”的样子窝在岳楚。

朝廷还真的没法去打他,他跟与朝廷成仇的几位节度使联手,真要是开战,估计他还不用动手,记仇的静江和南汉节度使就先上来咬朝廷了。

而朝廷内部也是岌岌可危,这个像玩具模型一样的朝廷,几乎问题层出。四公其实每个人单拿出来都差不多有管理一个朝廷的能力,然而就是因为这样的投筹制度,谁都不把南汉朝廷当自家,谁都惦记着自家的封地,更想掏朝廷来帮自己。

以前朝廷还有个皇帝让他们掏空,如今朝廷都是他们自己的,还这样掏,没两下就觉得这事儿不对劲儿了。

再加上如今只有四公,其中若是再有两人否决,诏令肯定进行不下去。为了实现这些诏令,四公私底下不知道退让交易过多少回了。这些拖慢了诏令速度也就罢了,再加上六部官员很难实行下去诏令,派遣的官员到各地根本就是被晾在一边,南边的朝廷简直就像是纸糊的一半,连豆大的雨滴都能一下打一个洞。

很快的,在这样风雨飘摇的时节,北边传来了北叛军攻打太原的消息。

而南边也并不轻松,在秋季,如此之巧,静江节度使醉酒从船上掉下溺死湖中,南汉节度使则不知道怎么染了伤寒,病死了。

言玉以协助维|稳为名,直接派军进驻这两地,再加上早早在合作过程中结识了许多内臣,他几乎是不费任何力气的扶两位节度使的幼子为观察使,而后派人杀死反对派,派军围剿不服的军队,在岭南本就不明显的冬季到来之前,言玉的手里握住了从荆州到广州之间广阔的领地,并修通了从岳州到广州连接六州的官路。

这会儿南周朝廷真是吓得垂死病中惊坐起。

言玉已经要占据了南地的三分之一了,这是要上天啊!

身在洛阳的殷胥也知晓了南周的变故,只是他这时候没有多余的经历去管南地,手也伸不了那么远,北地已经正式宣告了入冬,他也要正式下诏令决定御驾亲征了。

而能够御驾亲征的主要原因,还是太原守住了。

从手头的几句公文之中,殷胥没法切身体会三个月守一座孤城是怎样的感觉。

而身在太原的兆也很难说清楚。

从九月中旬北叛军大军围城,第一次发动的便是一场足有两天三夜的攻击,城内的士兵早早知道这是一场艰苦的恶战,所有的将领对于弩|箭、巨石的使用都有了详细的规划,而最让人庆幸的便是,肃宗在去世前那一年,将机枢院制作的巨型弩机安在了长安、洛阳以及北方几座重城的城头上。

这几年机枢院几乎是三天两头造出新东西来,后来到建元皇帝登基后,朝廷有了些闲钱,就开始给北地重城大量更新军备,太原毕竟是北都,此次攻城战役中,不但有了互相提醒对方动态、玩具似的拉炮小烟火,更出现了惊马用的黑色火药。

虽然用起来麻烦危险,威力也并不大,但对于这种人肉攻城战中也算是相当能震慑对方了。兆又觉得不够,将本来就形制简单的黑火|药拆开,在其中加入毒物、铁蒺藜,从城墙上扔下炸开后,铁刺毒物四散入人群,造成伤亡。

而此次带兵的是恒冀军首领于空韬,他与当年被崔季明斩杀的于仲世同出一族,从势力被灭到如今又占据恒冀,他比于仲世更多了一丝狠绝。在他后退必斩杀的情况下,几十万兵力就像疯子一样攻向太原。

当人马尸体如山一般堆积在城门外的时候,于空韬却仍然没有一丝的退缩。这样的状况整整持续了两天三夜,城内包括康迦卫、晋国公这样的主将都登上了城池,几个城门之间来回跑,一时间军心大振,谁都知道了这是一场苦战,但谁也都没有绝望。

死在自家的城墙头上,与主将、国公身在一处,这不是什么令人难受的事情。

于空韬在两天的攻城最后一天,他手下疯了一样拿身子去撞城门,那刀劈砍城门的攻势下,竟然还真的破开一道城门。于空韬心中大喜,立刻去阵前观望——

而在这道城门破碎之后,一道似乎是几日赶工出来,却布满木刺铁钩的新城门牢牢的伫立,其中还留有了上百个圆洞,供城内的士兵将长|枪|刺出来。

那些满身是血的士兵,以为自己终于破开城门,终于可在这场堆人头的战争中夺得胜利的时候,发现眼前还有一道城门——该有多么绝望。而身后不知真相的兴奋士兵还在将前排的他们推向内城门的木刺,几乎是转瞬间几十人被刺穿在内城门之上。

这时候士兵终于感觉出不对劲了,他们回头往后吼说城门有问题,而后面的士兵已经被头顶的弩|箭和巨石砸的精神不正常,活着的听闻城墙破了的声音,不要命的就往里挤。

除却一批被刺死在城门上的,又活生生多了一批被踩踏而死的。

而城门上最上端几个拳头大的洞,这时候却被抛出燃着火的黑色球体,北叛军看着那黑色的煤球一样的东西从头顶落下,惊得魂飞魄散。

那是这几天要他们命的黑|火|药!

窄窄的门洞中,拥挤的人群下,几个黑|火|药砰的炸开,它爆炸力度并不强,不至于影响到城门,然而其中的铁片却飞出去四射入人群,它纵火的功能也发挥到了极致。

从守城第一日就开始缩减粮食,准备长期备战的士兵们隔着一道门,闻到了火烤油脂的味道。

对于他们这些几日几夜没合眼,连水都喝不上几口的太原将士来说,这味道又令人汗毛倒立又引人……食欲。

于空韬看着这状况也被吓得心有余悸,他立刻命人撤退,在城墙外整顿士兵,扎营暂休。

而城内也并不轻松,于空韬带来了投石机,城墙好几处都有比较严重的破损,不单兆受伤,康迦卫、甚至连晋国公都有不同程度的受伤。而不过是第一场战役,几日前在帐下说“笑谈今日苦难”的主将,就有两人已经不在了。

在这样一场战役下,与外头恒冀军几乎要炸营的状态不同,太原将士已经冷静下来了。

这样的状况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好怕的,还能惨到、难到什么地步去?他们已经能适应了这样连轴转的战役,不少年长的士兵,好似又回到了三五年前突厥不断侵犯北地的夜晚。

在太原城内死,有战友为自己收敛尸体,有百姓为自己披上白麻,有什么好怕的。

死了反倒觉得像是去偷懒了,毕竟活着坚持守城,可比眼一闭艰难多了。

而后又是几次攻城战役,每次都持续两三日,于空韬也想了种种办法,命人遁入流经太原的汾水,才发现水关处早已有无数对外的铁刺铁枪备好,水关守军就算是没有人攻打的时候,也有了排班替换制,早早有了备战准备。

几次攻城,换了好几个城门,想出好几个法子。

每次太原都有新的还击方式。

有时候是大开城门康迦卫骑兵从没人攻打的城门突袭道北叛军后部,然后搅乱一番急速回撤。

有时候是弩|箭前头包有火药团,飞出去一片引火,射中目标后还能再炸开。

而同时雁门关赶来的骑兵,人数也并不多,但就像是一群山林兵匪一般,不停的夜袭北叛军的驻地,也不杀人,偶尔放火,就是吓你一跳,半夜从床上窜起来还没拿上刀跳起来,他们就走了。

如此折腾,真的是要人命。

若是旁人,或许一个月不到就撤退了。但于空韬不是一般人,他能选择重兵攻打太原这一点就足以看出他的决断。他是死死咬牙,就是一口牙碎了也要啃下太原,而太原也是一边守城一边让士兵当泥瓦匠修着城墙,此刻粮草也不够,就快到了极限。

兆在连接献计、过半将领死于战役的情况下,被提拔为晋国公手下最主要的副将之一。此时的他,已经坚持一个多月每天只吃一顿饭食了,两颊凹陷,整个人黑不溜秋的,除了一双时刻警觉的双眼,已经和其他士兵看起来没啥两样了。

入冬来的快,于空韬足足打了三个月,雪花都开始飘落在了太原城墙头,由于食物还是要优先供给墙上奋战的士兵,不少百姓饿死,竟然有不少人拆了死人的衣服,在城中为将士赶制潦草的冬衣。

于空韬看着自己手下的兵也要不成样,想着只要再坚持半个月,一定能拿下太原。

而这时,皇帝御驾亲征,决定从顺黄河攻打滑州、卫州的消息已经传来。

这还不是最让他吃惊的。

他有一部分兵力在内部也在攻打滑州、卫州,就是想从魏军手中夺得黄河上游,然而魏军却一直死死咬住,魏军主将季子介是个最难啃的硬骨头,他都想要放弃准备和魏军合作时,朝廷却用三天时间就打下了滑州、卫州,占据了黄河上游。

说好的硬骨头呢?!为什么遇见朝廷的部队就怂了!

季子介你丫拿出守我们恒冀的魄力来啊!跟朝廷正面肛啊!

于空韬的内心简直就是崩溃的。

更重要的是,朝廷先头部队进入卫州、滑州,而季子介居然为了填补自己的损失,转头去攻打他的冀州。而旁边的沧定就是袖手旁观。

于空韬寄信给自己的同盟沧定军,沧定军却说自己一大半兵力都被他带走了,如今自己正在抵挡幽州的攻击,抽不出手来帮他。

于空韬就不信了,季子介手里一共四五万的兵,他还要驻守黄河,肯定不能抽走全部的兵力打冀州,就那么一两万人,沧定还能抽不出人来帮忙?

而后他很快就得到了密信,说是季子介从朝廷购入的粮食、兵甲,分了不小一部分给沧定,说是——沧定想打魏军也不过就是为了这些,要真是打起来,沧定吞不下他魏军,魏军还击也很累,不如这样合作,他季子介绝不对沧定出手。

这季子介简直就是搅屎棍再世!占据了最中心的位置,就可劲儿搅开了!

而郑家也占据黄河,为何没跟魏军开战?

这时候于空韬才听闻,说是裴家女嫁给季子介之后,没三个月就郁郁寡欢病死了,裴军以此为名想向魏军出兵,而郑家却因为宋州被攻打后,失去了和运河的联系无法通商、北边黄河上游又被朝廷打下了。郑家过分依赖运河,如今内部根本没法支撑过冬,郑军为了不让自己的士兵死在这个冬天,又畏惧北边御驾亲征的朝廷,只能暗戳戳的向裴家出兵了。

郓州和兖州是郑军与裴军各自的主城,距离并不远,就在裴军派兵压至魏军前头时,郑家出兵打了兖州。

裴家郑家一直没有怎么开战过,此时一戳就戳人肚脐眼,吓得裴家才攻下济州,就不得不回撤部分兵力跟郑军开战。

而看似崔季明这搅屎棍最轻松,她自己的苦只有自己知道。郑、裴两家能开战,其中也有裴玉绯私下的功劳,但裴军并没有全撤走,还在占据济州想攻打他。北边的军队在清河协助下,与冀州的部分守城将领内通,打下了冀州这座主城,但却遭遇了恒冀军的疯狂反击未必能守得住。

和沧定还有着脆弱的合作关系,郑家也随时可能会调转方向来攻打魏军,几处开战,兵力有限,崔季明就像是个团团转的救火兵,魏军的藩镇就像是一块牛皮,被朝各个方向拽到变形。

就这样,崔季明还要往回退,给某人的朝廷军退出几座城池。

上个月听闻殷胥要御驾亲征的消息,崔季明几乎是能从床上跳下来,她也不知道是激动还是担忧,是想骂他胡来还是觉得他这样的胡来有她的原因。

只是她怕是还没能来得及见殷胥一面,魏军这张牛皮,就先被扯烂了。

殷胥亲自指挥中军,已经将大帐摆在了距离魏州两百里之外的卫州,正打算先与郑军开战,攻打下濮州。崔季明那时候刚从冀州回来,在魏州只打算留一夜处理手头堆积成山的事务,第二天早上再奔去博州的。

而当她听闻,殷胥到了卫州的时候,连她也淡定不下来了。

不行、她如今是叛军头子,跑过去不是找死么?!都说好了……都给自己预想好了,要带着几万兵马,要旌旗飘飘一身金甲再去见他的啊!

可是老子为什么管不住自己的脚,是她的脚控制不住了才会往马厩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