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王之友 > 258|0258.@

帝王之友 258|0258.@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1:33 来源:小说旗

殷胥在沂州,此时已经将裴军逼到山东的三角形半岛上了,再加上北边有魏军交给朝廷的齐淄青三成,基本就是瓮中捉鳖了。

而他听闻崔季明丢了魏州,带着两万多骑兵冲刺到幽州后,在中原地带已经游荡了近两个多月的时候,心里头也惴惴不安起来。

她这是被驱赶出了魏州?!

几座曾经的魏军重城都被围困的不敢随意离开,她现在还能到哪里去,大军又都分布在哪里?这是出现颓势了么?她从打仗开始就似乎没有精力再往朝廷递消息,听闻俱泰和其他朝廷官员人都在魏州,现在还活着?

殷胥怕是天底下最怕她打败仗的人之一。如今裴军是抱城等死,裴森使出退缩便杀的招儿,逼的士兵只想晚点死,只得往阵前冲。他除非从登州东渡扶桑,否则怎么也没活路了。

这样一来,殷胥就难免不想在这种拉锯战中浪费时间——他确切想知道崔季明到底在干什么!都说了让她守住北线等着就好,她就八万人,于空韬单围魏州的就有十万,她能怎么打?!

殷胥叫宋晏拿了地图来,王禄又接了北机新的信报,拥着几个近臣,如今正在黄绢的地图上,标出崔季明和于空韬势力。

王禄一条条喊:“瀛洲、深州、赵州现在被季将军使计攻下,虽然距离于空韬的主城恒州已经不远了,但是恒州城墙坚固,季将军都是骑兵似乎没法强攻。幽州已经有一次征兵之后,决定再向莫州发兵。”

殷胥看着她的势力居然深入了恒冀腹地,就像是恒冀也深入了魏州一样。

殷胥皱眉道:“那于空韬如今占据的呢?”

王禄翻看着一沓军信:“魏州,如今十万大军还蹲在魏州。一部分的叛军正在攻打季将军的冀州,但是前线还没传消息有没有打下来过。”

殷胥手托着下巴,紧紧盯着眼前的地图。从地图看起来,这简直就是瞎他妈乱打。

本来两方势力有个较为明显的边界,就在边界周围,你夺一县,我围一城,而如今已经全散了,水与沉沙的明显界限在疯狂的摇晃下浑浊一片。

如果把崔季明的势力划分作魏军,那么魏军就像是在春天在墙上疯长的爬山虎,到处都是魏军打下过的势力,她也是打完不占,打废了,剥夺了防御能力扔下就走;要不然就是把利用恐吓手段,把那些叛军敲打成牧羊犬,替她看守城池。而她的蝗虫骑兵还在不断转移着地方,走到哪里,吃到哪里。

而于空韬占据的地方都是重地,可是却已经被切割成几段,现在就连于空韬想回到恒州都怕是没办法,他可能要占据魏军的地盘,在这一代发展势力了。

殷胥损失其实也不算太小,毕竟裴军的抵抗力之强,一度让殷胥以为裴森组建了个教派。如今好不容把他们逼到角落,他觉得能松了一口气,想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派兵上北线——

绝不能让她再玩这种跟走钢丝似的打法了!

她要驻守的城池极多,又不是朝廷军这样成片推进的,于是驻守各个城池的士兵加起来足有六万,而真正带着跑的骑兵,加上考风,也不过撑死四万。这样两个月的奔波下,还剩下多少人,殷胥不敢想。

他决意暂时调出两万左右的士兵,北上渡河,攻向魏州的背面。如果一旦事态不对,还可以回退黄河,登船南渡,黄河上没有桥梁,对方根本不可能过的来。如果于空韬实在是体量太大,打不动,就这样连番刺探,不断增加兵力,引得他回头,对于崔季明也一定是机会!

而就在几百里之外,康迦卫与兆领军,攻向了他们觊觎已久的邯郸,崔季明则从占据的几座城内,征了不少攻城器械和步兵,驱赶着众人一同攻向了邢州。

这可是于空韬和他原本藩镇的最后一点牵连,也是他仅剩的退路。

于空韬攻打下魏州,却好像是自己夷平一座城坐在废墟上,他也出离愤怒了,他立刻两方出兵,一边去攻打相州、一边去攻打博州,发誓要像攻打魏州一样,打下魏军的所有重镇!

他名字里是空韬,却并不是真正的没有韬略。

攻打魏州时,他知道魏州将士肯定不会弃了这座主城而逃走,于是四面围住,往死里打,绝不容忍一兵一卒的逃走。

而在攻打相州和博州的时候,则使了围城必阙之计,有意留出空缺,给将士们逃城这一假选择。

从理论上来讲,这应该有效。毕竟主城灭了,主将还在外头奔波,就算将军信念坚定,手底下的士兵看了这种状况也想逃,指不定还会引起内部矛盾。这都是于空韬乐意看到的……

然而相州博州城内,各队营帐下,文书站在前头,士兵在伙长的带领下小板凳排排坐,拿沙土地当沙盘,正在复习去年学习的孙子兵法之“围城必阙”,正在分析季将军曾经打过的几场围城战所使用的围城必阙之计,和于空韬用法上的差别。

还顺道带上一圈鄙视,分析了一下于空韬至今的战略失败,和当初围攻太原失败的原因。

这种外头箭羽投石之中的战地学习,还是崔鹏昉听闻魏军配备文书、部分士兵学习过军法之后延续的做法。文书水平最高的基本都是在主力中军之中,这里也是崔季明最经常提拔底层将士的地方,她一贯是认为不识字的武人学不会绝世武功、不读书的将领很难打连续的胜仗。

外头随着春闱大开,又开设专业性极强的六部考,薛菱即将代替皇帝进行殿试,民间到处都是私塾乡学,纸价低廉、雕版印刷刚开始兴起,当官一时成为民间追求,识字率大幅提升。崔季明手下的军中也是如此,再勇猛杀敌的将领,真要是大字不识,不能参与到她开的军策会议之中来,升迁也是要受限制。

四月中旬,于空韬在两座城池后头的缺口留了七八日,也不见着有任何人想从缺口中突破离开的痕迹。而崔季明也不知道是有意无意,和康迦卫一同打邢州的使用,用的也是这个计谋,给好学的魏军士兵提供了活生生的范本。

围城必阙,围缺粮的城才能好使。好比邢州这个背后为于空韬提供粮草的重城,早就被吸得成了空壳子。邢州除却西边是太行山,其他三面的城池都已经是崔季明的。她为了实现大环境下给人后路的心里攻势,甚至有意放掉北边的赵州,让驻守恒冀大本营的将士攻打下了赵州。

然后再在围城之时,将北边让出来。

于是邢州这些早就缺粮的将士,看着北边就像是看着冉冉升起的太阳!

往北就是自家恒冀军,就是恒冀的主力好不容易夺下的赵州!到了赵州,再回恒冀主城还远么?进入了大队伍就不再是被围困的孤城了!

这才是对于孙子兵法这一招的正确运用,是如何给人以“还有退路”“还有希望”的错觉。如此说来,她让出空缺,让于空韬不计一切的攻打魏州,都是这个计谋的衍化罢了。崔季明不单是给自家上了一课,也是扇在于空韬脸上,好好给他这个从底层靠□□踏血上来的武将上了一课。

于空韬本来是可以回头救邢州的,只是他转身一走,他围的两座城池就冲出来疯狂打他屁股。本来还不想管,但已经追打到令人恼火了,撤退的士兵本来就士气就够低下了,又由于伤亡率而慌乱起来。于空韬不得不回头打咬他屁股咬了一路不撒口的魏军。

魏军就带着他们,一边打一边往城里跑,又生生把整支队伍往自己这边拽。

于空韬显然已经看出了他们的计谋,下了死命令尽快离开。只是这种打法太烦人,他虽然稳得住不烦躁,但手底下好多将士都被魏军的死缠烂打逼的要发疯,回头不顾军令去打他们。

就这么来回耽误几日,邢州发现自己给于空韬提供了这么多粮草,居然等不到近在咫尺的他们回来援助,彻底失望,主将决定向北开城撤离。

这一下,就把崔季明头疼的攻城战,打成了她最爱的平原冲击战。

他们再跑,也是有不少步兵存在,更何况崔季明的轻骑兵,不论是士兵还是马匹,都已经训练的耐力惊人。逃亡者本来就慌张,怎么可能跑得过那些浑身肌肉、吃苦耐劳的瘦马,结局是显而易见的。

崔季明彻底坐稳了邢州。

如今的局势,于空韬已经有些……无语凝噎了。

崔季明是有城不占,而他是十万将士无城可躲。

虽然恒州还在,他还联系了东部一些原属于沧定的城池来协助攻打魏州,虽然前路还有希望,但这连番两个月打的于空韬已经有些喘不动气了。

好似当初他攻打下魏州的时候,站在一片残破的几乎没法修补的城墙之间,坐在废墟上忽然懵了——他到底在干什么?

崔季明到底是什么人?

他有时候在想,老天爷是是不是看不惯大邺,让它几年被撕扯的四分五裂。这个国到底是不是要气数已尽?

失去长江以南,中原被叛军所占的国家,还能长命?难道不就是风雨飘摇苟延残喘了么?

就这样,老天爷还踹了个不止一个武曲星从天上下来给大邺。

怪不得朝廷敢让一个叛军出身的人,当行军大总管。要是别人,也未必干得出八万和几座城池,向几倍的对手发起全面总攻的事情。

他睡梦中都是自己再一次带领无数将士惨败,从太原一路灰溜溜的回到恒州。

然而于空韬其实是多想了,至少崔季明没有让他带着将士回去的打算。

就在攻下邢州之后,崔季明觉得手底下这个围城之势彻底形成了,她没必要再游走了。虽然是无数一群狼瓜分一只巨象,却未必做不到。

离开魏州的俱泰,出现在运河上的船队之中,董熙之为主将,带着朝廷官员和季子介托付的那位一直要拔刀上战场的艳妾,顺着河道回到魏州附近。

崔鹏昉带兵出相州、张富十带兵出博州,康迦卫和兆回头带太原将士,崔季明则绕至了贝州,联合了清河崔家的私兵和贝州的将士,彻底向于空韬发起了总攻。

一场这种体量规模的战役,其中大小遭遇战更是数不尽数。

于空韬的士兵虽然士气溃散,但由于崔季明也不想让于空韬活着再离开这里,他们变得无路可退,打起来也尤为拼命。除眼前的战场外,崔季明也不是高枕无忧,西北有恒冀内部的一些小军团有气无力的从背后戳两刀,东北有刚刚从恒冀下独立的小藩镇,想要分一杯羹。

虽然是五方侵吞,但这仍然算是崔季明目前为止打过的,涉及版图最大、率领将士最多——也伤亡最多的战争了。

这种没有城池攻受的平原对抗战,几乎是血肉抛洒整片田野。

幸好不涉及攻守城,也就不涉及百姓。他们甚至打到了耕地边上,春季忙着播种的百姓还在无所谓的看着他们有人从马上掉下来,只是光着脚跑出他们的箭矢范围,躲回家中,等着他们打完之后,夜里再偷偷摸摸捡几件死人衣裳回去。

他们冷漠,崔季明反而高兴。古代的野外作战,本来就是不关百姓的事情,若是一个国家打到百姓都要拿刀拿枪,那战争输赢背后涉及的代价就太重了。不论他们输赢,这些人该种地就种地、该生活就生活——至少她觉得这点挺好。

她的骑兵又借鉴了不少突厥、靺鞨人打仗的模式,奚与契丹比她想象中还要强力,双方骑兵厮杀起来,血性毕现,谁都不肯先逃先退,几乎白热化到了极点。

魏军的将士和叛军的许多将士,其实对于战争面前还像个孩子。

他们打过不少的攻城战,打过不少的小范围作战,但那都是小儿科了。中原百年无战事,这些兵大多都是中原出生,他们的爷爷也都没听说过这种战役。

面对着几万人之间的对冲,他们似乎这才知道自己手中的一把刀可以杀这么多人,才知道一场战争是可以毁灭如此多东西。他们好像是刚刚从襁褓中坐起的婴儿,这才看到战争的残酷——

而后一边疯狂滋生战意杀意,内心却还停留在懵懂状态。

崔季明早多少年就见识过这些,只是她作为主将,自家士兵和叛军士兵的顽强和拼死都超过了她的想象。她到了后头,已经不知道是怎么打的了。

她唯一可以庆幸的是,这是一场有目的有曙光的战斗,付出了代价,回头看来,至少也不会后悔。至少她永远明白自己为了什么打仗,她也清楚自己为什么明明应该镇守北线不动,为何要主动将这场战争变成这样。

矛盾激化,伤疤揭开,再疼也都离平静不远了。

她不能再接受北地的战局恶化,更不能再让叛军继续分分合合,持续下去了。中原的户数和产粮已经低到不知几年才能恢复了,于空韬又野心勃勃引突厥入境,突厥自己在北边也不安生,再这样下去,会不会造成更可怕的局面,谁都不知道。

她希望中原不消停的战事,结束在和两年前一样的春天!

就在崔季明不知道发起多少次大小攻击,她自己觉得自己也有些不正常了的时候,南边忽然一支大军渡过黄河而来,局势一下子忽然倾倒,她几乎快被勒死的情况下,猛然能够呼吸了一口气。

朝廷军的北上给这场战役画上了句号。

殷胥得知北边的厮杀后,派了四万多人,从洛阳调可以方便马匹登陆上岸,一艘容纳千人的巨船入黄河,帮朝廷军到达黄河对岸。当他骑在马上,到达黄河北岸时候。在他眼里已经够残忍的裴家战场却被衬托的像是小儿玩闹。

他第一件事想的就是——崔季明在哪里!

这样的战场上,她现在到底在哪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