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王之友 > 332|327.0327.$

帝王之友 332|327.0327.$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1:33 来源:小说旗

崔季明攀着他道:“我这是为你好,你居然凶我。”

殷胥还能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么?崔季明明明是自己浪的没边,心里天天想,夜里入睡后,他老是被她伸进衣襟内的手惊醒,迷迷糊糊攥住她的手给拽出去,没一会儿可能就是两只手贴上来了。

殷胥气笑了:“你不用为我好,我好得很,忍得住。”

崔季明没想到居然被他识破,也有些羞恼于殷胥的巍然不动,道:“我怕你给我攒着算帐,等我伤好了,是不是也离被你弄死没多远了。”

殷胥努力将这个紧紧抱着她的熊给扒下来,放着崔季明躺下了,崔季明手挂在他脖子上不肯撒开,殷胥无奈,只得伏身,随手合上床帘,也趴下来:“我都说了不会再那样了。”

崔季明想拧一拧腰让自己往上蠕动一些,却刚动了动腰就觉得疼。殷胥看她一皱眉,就无奈笑道:“你说说你动两下都难受,还作什么。”

她不死心,非要伸手去解里衣的系带。殷胥阻拦不及,就看着崔季明耍出这等手段来。她腰上绑着一圈又一圈的棉纱布,衬托的肌肤更有光泽,那纱布的上缘不过到她平坦的腰腹与丘陵之间的边缘。某人似乎觉得长了殷胥没长的玩意儿,就值得骄傲,挺了挺身子,手段粗劣的故作诱惑把领子往臂弯里滑。

殷胥无奈的扶额,也说不清楚自己是想看还是不想看,明明也算是见过好几回,却仍然耳朵泛红。

崔季明去拽他的手不让他挡眼,使出浑身手段,道:“要不你跟之前那样嘛……管你用什么,我躺着不动就是了。”

殷胥自然知道她贪图舒服。

他把她衣领拢了拢,道:“你这会儿倒是不说是为了我了。帮了你,我还能有的好过么?你却是不像想我了。”

崔季明一脸无所谓:“哎哟,那我也帮你就是了,怎么着,觉得我水平不过关?要不我先来?”

殷胥连忙把她摁住了,崔季明眼睛亮晶晶的瞧着她,殷胥手撑在被褥上,显然被她说动了,神情相当的犹豫……

崔季明直接开始上手,殷胥自恃克制冷静的那条最后防线也被她突破,捏住她的手,微微躬下身来,放弃抵抗道:“先亲亲吧……”

崔季明连忙起身作势要吻他,殷胥将她摁回了被褥里,垂下头去咬了咬她的唇,也顺着脖颈,顺着那绷带,轻轻吻了下去。

就在建康百废俱兴的时候,洛阳也不并不是那么风平浪静。

往日上朝,殷胥的位置空着,薛菱垂帘在右,太子博跪坐在左手边。

薛菱的风格更直接,又显得很有计划性,一小部分老臣忆起了当年他们看到的折子上,薛菱写下的“全是放屁”的批语。而且因为圣人似乎在临走前连着几日与太后夜谈议事,留了十几封折子给她,薛菱也在依照着二人商讨的计划,一步步在殷胥不能亲临的洛阳,开始了细微又关键的改革。

殷胥曾经就现在大邺看似朝气蓬勃的状况,认为大邺有四个严峻的不足。

一是官制规章不足。虽然科举诞生了小一百年,然而如今发展出的样子却有很多纰漏。从这一次春闱,殷胥算是确立了士子们的分类和职能,也规范了录用和考试,但是关于地方官员的考核与奖惩,各类官员的培训与晋升规范,调动与解职的条例和律法仍然有大量空白。以及权利命令从洛阳发往各地的审查、执刑和反馈,这些都缺乏机构来监督。

二是台谏的弹劾能力不足。台谏合并也是殷胥登基之后的事情,只可惜台谏目前仍然隶属于中书门下,不够独立,而且还兼领众多杂务,起不到监督圣人与众多臣子的能力。殷胥想要用其来弹举类似于官曹涉私、刑赏谕制、贪污受贿种种官员行为。但台谏是一把双刃剑,皇权若是完全掌控,台谏就名存实亡;势力过强,又容易再度激化冒头的党争问题。殷胥自己都不敢轻易触碰这个难题。

对于上头这两条,殷胥虽然也鼓励薛菱为此提出意见,但这段时间薛菱肯定是不敢碰的。

她着手的是殷胥交给她的后两项任务。

一是“济贫”。名字叫济贫法,但却并不是只是给贫民补助,这是殷胥希望朝廷能够完全替代旧的寺庙职能,而且能发挥的更广泛更好,既是能稳定社会,减少商贾横行下隐藏的冲突;也通过和户籍挂钩的福利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历朝历代心腹大患的隐户问题。

殷胥提了个方向,薛菱却落实成了几大律法。

包括有最基本的“养贫法”,基本是对鳏寡孤独,残疾重病的扶助,可以住每一县的居养所,月得米豆,六十岁以上老者可获得朝廷的赏银,七十岁以上更是可以得到柴钱、并且统一配布各季节衣物。至于重病者则被安置在各地的“施药局”,家境极贫孤独者的治病费用由朝廷承担。

前头说的“施药局”就涉及另一项很早就开始实施的政令了。施药局有基本种类的配药,约是市价三分之二的成本价,分布各县之中。而就在这一年,薛菱下令,各县城与官道交汇处,开设医官院,通过医考且在地方施药局、医官院实习满三年者,将享受九品医官官职,也能一步步晋升到州中的医官院或中央医官院,甚至进入太医局。

前者是为了应对如今社会变革中,难以平衡的贫富差距,后者更是为了朝廷掌控药材的采买生产与流通,也保证了大邺境内郎中数量与药品质量,不但能防止商贾插手药材行当引发动乱,也能有效控制几年前那样伤寒爆发,尸骨遍野的事情再发生。

还有鼓励生育,生子得米粮,不论男女养至三岁得银钱的法政。也有赡养背抛弃幼儿,帮助抚育贫户多子的慈幼局。

只是要完完全全贯彻下去,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和精力,薛菱只是着手,完成,可能甚至需要数十年。

二是“兴业”。

市面上早已诞生的“艺业户”,薛菱决定将其作为朝廷部门管理。艺业户本来是因为这年代女子收入高、所得工作门类广而诞生的。各家将女子送入艺业户学习针线、厨艺、染织、数算等等,而后为女子介绍工作,艺业户不收费用,却收女子前三年收入的几成。

朝廷要建立的便是更全面的,不限男女的“艺业户”,从冶矿、酿酒、厨艺、木工等等一应俱全。基本都是为了市面上各行急需人用的产业提供人才,也为了防止他们招收教习后欺压或克扣。朝廷建立艺业户,再这些艺业户出去的男女交回学费的同时,也监督这些民户再各行各业的收入,抑制大商贾手下奴婢制度复兴。

最后一项,殷胥想到这一点,还是因为跟崔季明的探讨。

毕竟殷胥对待如今的商贾市场信心十足,崔季明盘腿在榻上,嗑着瓜子儿却给他结结实实泼了一瓢冷水。她认为大商贾越有资源越能合并,越合并就越能有资源,朝廷对于朝廷买卖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商行却没想过防这一点。朝廷是有不少官营的工场,也有很多交引的手段来抑制部分重要资源的流通,但或许也应该自己在如今的市场上闻风而动,不去划外头的边界,却可以掌握中心最容易引发动荡的部分。

这话从崔季明口中说出来,确实让殷胥一惊,然而也十分有道理,一度让殷胥认为崔季明最近好好读了几本书。

朝廷有很多的部门,如管外贸经济的市舶司,管铺市买卖的楼店务,管政府购买的招标局,还有大批全国各地的半官营半进入市场售卖的大型磨坊、船厂与染坊等等。

目前铜钱已经不足以流通,随着冶炼的发达,金页与块儿银开始进入市场,朝廷确实有必要适应现在的大邺,开设一些系列能监控市场的部门。

这些事情如此繁杂,样样都牵扯众多部门,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完成。在殷胥去应对南伐战役的时候,薛菱也在洛阳不停的将一件件大小的事情落实下去,更要监督下去,让它不因传达远、辐射广而变形。

这么多任务,朝堂上众多臣子也开始急了,一开始薛菱还是让崔南邦代为执笔,后来发现不能这么绕弯,只能自己也开了个小书房用来会面臣子,商议事情。一开始还隔着帘子,后来每天外头排着几十个臣子,薛菱头都要大了,还管她什么帘子!她连正装华服都不穿了,找人制了一套女翰林们那样的轻便又不失女子样式的衣袍,趴在桌案上,忙的想哭。

重要的是,群臣虽然佩服她是女子却手段直接见识广,但时不时也要提起殷胥来,似抱怨似的道:“如果圣人还在事情就不会这样了。”

薛菱真想掀桌子:当初被他虐的瑟瑟发抖,谨小慎微,这会儿他走了你们又一个个思念起来了!有本事你们把他拉回来啊!老娘想养老,想悠闲的抱抱孩子猎猎鹿!我特么还不想干了呢!

然而薛菱忙于朝政,自然有些事情也疏忽了些。就是户部在俱泰之后,内部因为扩员与大量新人进入,引发的党派分裂和争斗。一批人支持俱泰的政策,支持殷胥的大力改革,希望能放宽市场,自称亲皇派,另一批则是认为大邺不依赖农税而大量依赖商税,即将滑向深渊,必须恢复旧时代风貌稳定天下的保守派。

本质都是因为政令,为了国家。但当人分拨之后,开始了摩擦与争斗,事情就不会那么简单,那么平和了。竟圣人大权在上,崔南邦也可不是站队的人,这两派最早并没有闹出贬官、人命的风波来,私底下牵扯到户部的大量政令,却实施的越来越困难。

这两派之中,有一人是宋晏、马蔺道当年的进士,也算是名列前十,进入户部后,随着俱泰水涨船高,他也被俱泰一手提拔。本来是亲皇派的一位重要人物,却转头进入了保守派一党,一方面激化了两党矛盾。

此人姓竹,在户部内部争权夺利,互相构陷到薛菱都注意到的时候,他却醉的潦倒,闯入了如今洛阳最有名的一座道观之内,扑在了绯玉女冠的裙前,泪流满面:“裴姐姐,我好苦啊。”

裴玉绯翘着脚,瞥了一眼眼前也算是长身玉立,戴有黑色幞头,一身青衣的年轻男子。纵然哭着,抬起头来却也是清俊至极,眸若点墨的一张脸。他伸着手,攀住裴玉绯的腰,埋头下去,丫鬟轻轻的合上门,捂着嘴笑嘻嘻的拎着灯跑走了。

裴玉绯推了推他的脸。

竹姓男子纹丝不动。

裴玉绯有点恼了:“别哭了!像什么样子!”

他就是不肯抬起头来。

裴玉绯火大了,一脚踹过去:“竹丫头,你给我起来!我这新制的裙子,你知道有多贵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