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王之友 > 38|37.037.@

帝王之友 38|37.037.@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1:33 来源:小说旗

言玉,原名殷识钰,出生百日便被中宗封为昭王。

昭有光亮之意,诗谓: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这个封号也饱含了中宗可谓过分的期许,然另一方面,昭亦有光华易逝的隐意,又常为短命而才华惊人的少年帝王加封,中宗也没有想到,他与袁皇后关系几近破裂后,最宠爱的儿子太过‘短命’。

中宗正疼爱这个儿子没有多久,与他多有疏离的崔惠却哭着来找他。

他自从重新登基后,身边几乎没有半件事由他自己完全做主,唯有崔惠的入宫是他与皇后撕破脸皮争来的。中宗究竟是爱崔娘与袁皇后截然相反的顺从,还是爱他自己唯一的“自由”的证明,怕是自己也说不清。

“袁皇后怎可能容得下我这个儿子,妾宁愿他没有什么昭王名号,只要安安稳稳长大。”自从入宫后几乎面无表情的崔惠,何曾露出过这般痛楚且依赖他的表情,说道:“求圣人护他平安!”

中宗早已被架空多年,朝政都由皇后一手把持,他惫懒且多病,可如今为了这刚出生的昭王,不得不去争。于是小昭王不过半岁便“早逝”,中宗将他藏在掖庭宫后的废弃宫殿内,由几个最亲信的黄门看护,任何人不得靠近。

于是小昭王从小,便过的如同生活在冷宫一般,没有见过生母生父,也没有享受过半分皇子待遇。中宗看着平安的小昭王,自认为他做的算是不露半分痕迹,却不知这早早便是崔娘与皇后的计划。

袁皇后在宫内紧握着崔惠的手:“我那两个儿子之间斗得你死我活,圣人又将对五郎的喜爱表现的如此大张旗鼓,他们怎么可能容得下他活着,从五郎一出生,他们便时时刻刻等着杀他。”

袁皇后:“我知道你一直也不愿进宫来,这个孩子是你的心头肉,虽不得相见,但我可让他安稳长大。你且对外控诉是我动手,我那两个儿子知道我的手段,才会安心。”

“朝臣若是听闻此事,岂不是……”崔惠却是个没主意的。

“我妖妇之名传遍天下,无数血债扣在我头上,还差这一点么?”袁皇后却笑了:“天下母亲,对孩子都是同样的心意。如我越是想要阻止太子与二郎的争斗,他们越像是锦鲤见了食饵般翻腾,日后还不定是你死我活。”

袁皇后当时已经年近四十,她是家中嫡女,入宫可以说是中宗唯一的女人,她这辈子也没有跟女人争过。

自从中宗再登基,她都是在与天下那些最位高权重的男人们争。争权,争名,坐于朝堂,争手中能改变他人命运的能力,也争她因女子身份而被诟病的尊严。

争了这么多年,袁皇后见过太多肯为了贫苦流民天下苍生奔走下层的士子,但也就是他们,理所应当对天下女子鱼死网破拼一条活路的事情视而不见,甚至去奴役逼迫自己的妻女。

他们口中要拯救的天下苍生,似乎并不包括女人。

她确确实实明白纵然大邺日渐开明,可女人们总是背负着太多,见了年纪轻轻性格娇弱被迫入宫的崔惠,更多的不是反感,而是怜悯与互助。

不过袁皇后更是觉得崔惠无法有任何威胁,小昭王比太子小了将近二十岁,比四郎邛都小了十几岁,三个嫡子在前,昭王还没懂事儿,皇位就已经定下,前朝也不是没有庶子,她权势在手,万没必要防一个婴童如大敌。

中宗以为小昭王的存在是他与崔娘之间的秘密,却不料小昭王仍然时不时收到袁皇后送去的点心玩具,只是从未见过崔惠。

袁皇后本是可以由着这小昭王长大,等日后她的某个儿子皇位稳定,或许能将其放出来,却不料太子与二郎被年纪最小的殷邛设计而杀,中宗抓不到证据,却心中恨透了殷邛,连接着更恨上控制他半辈子的皇后,认定殷邛完全继承了他母亲的“恶毒”。

他因为长期酗酒和愈发严重的病症而头脑不清楚,竟在殷邛几乎要成为储君时,他命内臣写下遗诏,要立年仅六岁的昭王为储,并学习理政监国。废袁皇后为庶人,立崔娘为后,监理六宫。

写的时候都手抖的内侍几乎是出了门,离开醉醺醺的中宗,便将此事告知了袁皇后。

袁皇后几乎是拊掌而笑。

好一个废她为庶人,她倒是想看看中宗怎么废她。她根本不在意,只是这荒唐的遗诏,若是让已经耳目遍布朝堂的殷邛看到,那小昭王与崔惠怕是都只有一个死字。

纵然是今日没有看到,殷邛登基后,宫内人员变动,各个宫室都要大修清扫,掖庭宫也不例外,以殷邛的铁腕,宫里头的墙头草们未必会再弯向她这个太后了,小昭王的存在被殷邛知晓也是必然的事情。

袁皇后却没有想到,这遗诏没有让殷邛知道,却被中宗偷偷交给了与他关系亲近的崔翕。崔翕是万万不肯接,他的亲家贺拔家是袁皇后的助力,他在朝堂上对皇后态度也算是中立,与中宗的亲近只是因为少年时期棋友、弘文馆同窗的关系,这算得上友谊,却不可能让崔翕背上崔家承担这份风险。

可中宗却涕泪横流,非要崔翕这么一个志洁清举,脾气硬的有点精神洁癖的隐相发誓,要他护得小昭王安稳长大。

崔翕简直是被赶着鸭子上架,中宗如同撒泼一般的逼他发了毒誓。就算不是崔家人,只要是天下的君子,许下誓言就一定会完成,崔翕头疼不已,也一定会信守这个承诺。

他毕竟是崔惠的兄长,自然是有些消息隐隐知道小昭王还活在宫内。

连他都能知道的事情,中宗不可能将这么大的秘密瞒住那位袁皇后,崔翕便托人将此事透露给崔惠,稍一逼迫,崔惠便说出了和皇后商议的事实。

这么一合计,崔翕便心中有数。他虽固执又直接,可就这么个脾气,他坐到尚书右仆射的位置,也是通透的可怕。

他带着那封遗诏进宫面圣,面的是二圣临朝的皇后袁圣人。崔翕并没有用那可笑的遗诏来当作谈判的砝码,而是直接坦荡呈上去,言明愿成全袁皇后的恻隐母仪之心,将小昭王送到南地去。

皇后对崔家更多的态度也是远远的欣赏,毕竟崔家几百年的世家,前朝北魏时就出了多少清流官宦,崔翕早些年支持太子,也只是一位隐相对于储君的稀松平常的支持。

太子死后,他并没有赶着去捧殷邛,只是他唯一的儿子之前就做了殷邛的伴读,这层关系在,殷邛也不会对崔翕动手。这么一个不犯错又极富盛名的权臣,上头将会是一个被各个世家捧出来却又心狠手辣的殷邛,袁皇后当然希望他能在位稳住新帝登基时或大或小的动荡。

这场谈话也变的尤为平等起来。

对于小昭王,看在眼底下可以,袁皇后对于自己的眼目和能力很自信,这种“母仪”“恻隐”的行为,都是建立在她自信的基础上,可若是小昭王被送去南地?抱歉,她的心也没有这么大。

“可以是可以……只是小昭王此生,都不能和那皇位有半分可能。”袁皇后的意思很明显,这是她表现出的最大的仁慈了。

而崔翕显然来之前,心中也有了计划。

当袁皇后说出“昭王此生还是不能有后的好”时,他几乎是片刻没有犹豫的就同意了。

于是中宗与崔惠的孩子,就被这样两个毫无关系的男女决定了人生。崔惠得知此事,心中更多的是恨自己当年没有摔一跤让这孩子几个月时胎死腹中,也不用从出生来就受这样的命运。

这几乎就是让小昭王能“安稳长大”的唯一办法,崔惠心中万千情绪,她也根本就没有能力主宰自己孩子的命运。

袁皇后便提前安排四名与小昭王年纪相仿的小黄门入宫,那从小贴身照顾昭王的,是袁皇后近身十分忠心的老黄门。小昭王六七岁,虽然开始读书启蒙,可却还不明白那老黄们以细绳系于他身下是什么意思。

系绳之法,是西汉时期曾出现在宫中的一种渐行性阉割之法。以细绳系住x丸,血液不通,日渐坏死,时间一久自然脱落,依然不影响便溺,长大后身上也不会有异味。只是先汉时期也发现这种方法并不能根绝男子**,仍然有可能祸乱宫廷,便废除不再用。

大邺盛行的切除阉割法,死亡率极高,这种渐行的方法,显然更适合年幼的小昭王。

小昭王身残后长到七岁,殷邛那边已经为自己的登基铺路了。

殷邛另一边无法忍受愈发荒唐的中宗,命宫人内侍毒杀中宗,以便他更快登基,袁皇后知道此事不能等了,便杀死一名与昭王身材相貌近似的小黄门,将外人从不知道长相的小昭王混于其中,然后将这四名小黄门分散开来,再了无痕迹的送出宫。

纵然是送这么一个小黄门出宫有所谓最基本的盘查,谁又能想象到这会是六年前已经“夭折”的小昭王。

殷识钰似乎还不完全明白发生了什么,他纵然聪慧也无法从那小小宫室内窥得当年格局,崔翕将其藏在回南方的亲族之中,将其名字各去半边,化作言玉,成了崔家的小小奴仆。

但当初的崔式才刚成婚,对于父亲的行为极为抵触,他几次想要杀死言玉,崔翕却直说“这孩子活着,是为了我忠君之名,一辈子的名声,还是想保到最后。但要他养废,却有太多的办法。”

殷胥坐在矮床上,听得乞伏道来此事,恍如隔世。

他前世对于此事连半分都没有了解,唯有俱泰掌权后大肆渲染殷邛当年登基时的不堪行径,他对于殷邛如何杀兄弟后弑父一事有所耳闻,他一直认为那是俱泰为了抹黑殷邛的一面之言,如今从乞伏嘴里听来这一番话,主角虽是太后、昭王,可字里行间仍能窥出殷邛当年的手腕,殷胥心中更受到冲击。

“臣只知道小昭王当年被送去南地,却不知道他成为了崔季明的近侍,又颇受贺拔庆元和崔式的重用,王禄见到昭王后,心生恻隐,掩盖此事,才致使如今的局面。”乞伏满面自责道。

自言玉成为崔家的奴仆的一年后,崔季明才出生,她一出生没多久,崔翕隐退,崔式也左迁至建康。

言玉早在十四五岁之前到底被崔家送到了哪里,外人俱是不知,之后他才被送到了崔季明身边,成了他的近侍。

只是为何家中奴仆这么多,言玉却被选来贴身伺候她?崔式本不是要杀他,怎容得他受了重用?难不成是崔式想把他放在眼皮子之下看着?可既然如此,为何崔季明也被告知了言玉的黄门身份……

他低声问道:“王禄就是当年四个小黄门之一吧,所以他只消一眼就认得出言玉。”

乞伏点头:“正是,臣知晓此事,正是因为当年袁皇后派去照顾小昭王的那位老黄门,是龙众当年埋在宫内的眼线之一,他之前便领了王禄做徒弟,并推举王禄幼年入龙众。只可惜他并没有活到今日。”

“宫内的黄门有几个活到寿终正寝的,怕是当年宫内的眼线也死的差不多了吧。”殷胥低声道。

“当今圣人一直在密切寻找龙众,而龙众当年被中宗下了死令,绝不许为当今圣人所用,所以如今我们招揽眼线的行动也更隐秘些,宫内虽然有眼线,但是联系不算多,羽林之中倒是有不少眼线。”乞伏这时候的态度却很坦率了。

殷胥思索了一下大概也明白,中宗怕是从重新登基后,因袁太后派遣龙众杀临安王,他为了保住自己最后一招棋,防着太后,直接就对龙众弃而不用。却没想到他这么一防就是一辈子,龙众到他死前也没有再启用。

只是他或许最后才将龙众的密言告诉了言玉……

“王禄跟小昭王感情深么?”殷胥却忽地问起了这个。

“他们相识时间并不算久,算起来也就一年多。但王禄是个很温柔的人,他跟小昭王似乎一直玩的很好,一个是刚进宫稀里糊涂的小黄门,一个是从未见过同龄人的殿下,臣虽不知道当年,但玩的好似乎是在情理之中。”乞伏说道。

不过王禄恐怕又联想到如今昭王受崔家重用,心中怕崔家想要利用昭王身份闹出大事,他隐瞒言玉存在之事又必定会牵连到整个龙众,便想狠下心杀言玉,直接用言玉的死结束这件事。却不料这言玉看着优雅文弱,却有能重伤王禄的的武功。

不过,看来王禄最终在昭王和龙众的众多老人之间选择了后者。

乞伏看着殷胥表情微有触动,又补充道:“别看他长得人高马大,他心思敏感,从小就很会照顾别人的想法,他长大后,龙众的很多徒弟都已经离开,他不但没有离开,宫内的月钱每次都寄出来给眼瞎后无法做事的老秦。”

殷胥没有说话,他跟王禄接触并不算太多,但殷胥确实能感觉出来王禄的性情。

“你们中,已经有人瞎了么?想来他原来也是凭借一双招子做事的,如今瞎了怕是连生存都难。”殷胥叹道:“那天,我看出来了,你的衣服面料虽好,却相当不合身,几次进宫穿的都是浆洗干净的旧衣,龙众这些老人们日子过得如此不好么。”

乞伏抬起头,他万没有想到殷胥当时看出了破绽却并未戳破留了面子,又加上王禄受了重伤,他才刚刚联系上另一个刁徒,龙众其他的老人至今不回信,心里头无力感陡升,如今话音都有些微微的颤抖:“臣恳请殿下……放弃龙众吧。若是昭王得到龙众,看到如今我们的样子,也一定会弃我们于不顾的。”

“龙众如今落到这个田地,说白了还是殷姓的责任。”殷胥揉了揉眉心:“我对你们都已经失望的不能再失望了,不若把现在的状况都说了吧。”

乞伏抬起头,半天才缓声道:“当年老秦也是暗杀的好手,如今却……还有那矮虎子如今在……”

屋内传来乞伏缓缓诉说的声音,那位跪坐着的年轻皇子眉头越皱越紧,乞伏却他脸上看到隐隐的愧疚与恻隐,他的表情从冷峻也渐渐便成了温和的无奈。

半晌后,殷胥才幽幽叹了一口气:“我到底是为什么,回头来赶着接上你们这一摊子啊,你们也是,为何不早说,这些情况瞒又有什么用。”

这口气隐隐却是将龙众划为了自己人。

乞伏心中一软,看来这位殿下,虽表面冷漠戒备,内心却有点……温柔啊。

他将殷胥的反应,转达给老秦、珠月和矮虎子三人时,面上的表情也堪称是看儿子给自己倒洗脚水一般的温情。

四人围坐在长安城南巷内一处深院内,灰扑扑的砖瓦,叶子发蔫的盆栽也是灰绿色的,连带着那二层回廊上垂下来的红色纱帘都仿佛带着一层厚厚的灰。这便是珠月养姑娘门的宅子了,院内一圈的屋檐只留下一小片天光,他们四个人愁云惨淡的聊天时,长安浑浊的雨水也从那一点天井倾倒下来,冲刷着这间院子的灰色。

珠月托着腮往外看去:“所以乞伏你打算如何?”

“杀昭王。”

“谁做?”老秦和珠月几乎同时问道。老秦自然看不见,珠月对于同时开口的巧合抿着笑瞥了他一眼。

矮虎子深深叹了一口气:“陆双从西域回信了。他不愿意回来,可回信也是好的。如今昭王已往西域去了,杀他,只有陆双能做了。”

乞伏望了一眼那雨水,才道:“那就写信给他吧。顺着咱们自己的道儿传过去,也要好多天,昭王很有可能遁走西域,晚了就追不上了。”

矮虎子点了点头,这便手里头捏了个细笔,在一张薄绢上写下字,字迹却是深蓝色,沁入绢中。

“还要写,办之前王禄没有办好那件事。我们总要有些行动来弥补之前种种。”

珠月撩了一下头发,也不管自己如今这个年纪做来这动作是否可笑,道:“陆双如今在西域,乞丐的活计做的不错。他当年是你们几个爷们手把手教出来的,谁料得到剩下的两个,只有他这个第一,以及王禄那个倒一。陆双要再杀不掉昭王,咱们怕是也都没机会了。”

“我会将此事干系写的清楚。”乞伏面色沉沉:“昭王不杀,便是给大邺埋下刀尖!”

老秦如缝上的嘴这时候才扯开一条缝,他或许因为双眼不能目视,心中怨怒也是最多的:“这刀尖,是他爹亲手给他埋下的,扎了也怪他生的时运。龙众百年,四代人,这回到咱们老了,也是头一次,将刀往姓殷的脖子上砍了!”

这话一时无人接,只听雨顺着屋檐砸在石砖的院子里,仿佛跟带着怒一样跳下来,决心要摔个粉碎似的,那一颗一颗水珠子在地上摔开八瓣的声音震成一团,响的惊人。

过了好一会儿,珠月才开口道:“这才什么时候啊。东宫六子,胥才行九,以后……有咱们杀殷家人的时候。”

**

石城镇的确算不上大,对于崔季明这种小时候生活在建康,大了又见过长安的人来说,石城镇最有吸引力的便是杂了。与长安规划的井井有条相比,石城镇街道上都是各种乱七八糟的铺子门头,挂着的各类横标与用风力旋转的“灯箱”,地面满是黄土,旁边摊子上摆满了各类油炸点心和肉食,还有交易瓷器地毯与兵器马匹的店铺。

崔季明正看着俱泰在前头唾沫横飞的跟别人砍价。

他这么个人儿走在长安街上必定会被不少人围观,可石城镇仿佛见多了各种怪人,稀松平常。店家正弯着腰跟俱泰争辩这炸糕用了多好的料,最终显然是俱泰胜利了,他一手捧一个陶盘,递给崔季明一份,看着熙熙攘攘的道儿上骆驼走过去一阵黄沙,崔季明连忙背过身两三口吞了。

“我多少天没沾油了,真是馋的舌头都能勾到他们家锅里去。”崔季明嘴边塞得鼓鼓囊囊的,她吃的太快,俱泰才吃了一块儿,连忙想把自己的递过去。

崔季明咽了咽口水,还是矜持的拒绝了。俱泰似乎很了解她的贪嘴,在贺拔庆元宽容的让崔季明出来逛的时候,主动担任向导,吃遍了小小的石城镇。

俱泰出来了之后显然也很放松,他在长安的时候总感觉下一秒都要滚下去磕头,这会儿却是很自然随意的跟那店家和食客闲聊。等到俱泰吃完,两人开始准备逛回石城镇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官驿,却看着俱泰跑了一家卖皮毛的店内,买了一双厚羊毛的鞋垫给她。

崔季明愣了愣。

“看你这几日脚似乎被磨得挺厉害,走路都疼。”俱泰简单道。

哎呦这眼力劲啊!崔季明高兴的连忙收下,正儿八经道了个谢。

“你哪儿来的钱啊?宫里的月钱带出来的?”崔季明无意问道。

“带出来了点,我又从咱们队里那些跟着的汉人商人手里买了点不重要的杂物,一路上只要有官驿,我就拿出去了一点卖给别的商人。”他说的容易。

崔季明这些日子里,的确是蛮喜欢跟俱泰说话,他虽然有意无意的讨好她,但又表现的不扭捏不客气,可能是长时间做下层人,心思又细又很懂分寸,说话做事让言玉也都挑不出毛病来。

她踢了一脚黄沙,旁边木头和土混作的小矮楼上,窗户里探出几个跟跳进粉盒子里打滚般的浓妆姑娘,还有些青灰眼窝胸前下垂仍红衣开领的老妓-女,对着崔季明招手摆弄。

她看了一眼,跟烫着嘴般倒吸一口气,猛地转过脸来看俱泰,岔开话题:“这一路上,有你的老家吧,你打算什么时候回老家?”

俱泰竟然在跟那老□□挤眼睛,听崔季明问道,不太在意的答:“我老家远得很,倒是以前在拔换住了好些年。做些小生意,后来你也是知道的,北道边上,突厥势强,回鹘南下,北路基本都毁了,我也是从家里逃出来的。路上妻儿又被杀,运道也不好,再被吐火罗人当新奇玩意儿给逮了。”

崔季明愣了一下:“妻儿?你多大了啊?”

“我快三十了。”俱泰抬起头,额前那又黄又黑的乱发搭在伤口上。

“……”崔季明真没看出来,俱泰个子太小,平时走路蹦跶蹦跶的,跟个猴子似的:“我以为你二十不到呢。那你岂不是孩子都挺大的了。”

“最大的要是活着都十一了,最小的才几个月。我们当时从拔换走的时候,除了我,一家都给屠了。”他说的很稀松平常:“我家里十三个女人,九个孩子,不算奴仆,二十二个人全死了。”

虽然这个时候崔季明应该是满面悲伤的道歉,但她第一想法竟然是……

卧槽又是一个种马!

做点小生意,能养得起这么一大家子?

不过既然俱泰被那吐火罗人进贡到宫里来,想来现在也被没收作案工具了。

看着崔季明一脸震惊,俱泰不好意思的揉了揉头发:“以前做生意做的还行,算是有些钱,也养得起,我们那边都这样。”

“真没看出来,你还是浪里好手啊。”崔季明真心夸赞。

二人这么晃荡回官驿去,自高祖时期西域铁勒各部臣服,便在南路、北路两条丝绸之路上立下近百个官驿邮驿,用于使臣的停歇与军报的传递。

既然传递军报,这些驿站也都各有私兵、物资丰富、戒备森严,普通人是不可能进入官驿的,纵然是贺拔庆元带着库思老一行来,也只有部分将领官员进入官驿居住,大部分人还是会驻扎在城内外。

崔季明走入官驿大门时,却看着自个儿小屋门口,言玉刚从屋里走出来,眉头紧皱显得有些忧虑,看到崔季明才松了一口气,朝她招手。

“我要去办些事情,国公爷让我去送封信。”言玉走过来看着她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