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苟道不死 > 第一一一章 三川塬

苟道不死 第一一一章 三川塬

作者:过电过敏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19: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刚穿来此界之时,孟周对修行界的所有印象全都来自前主的记忆。

彼时,青玄域、青玄宗对他来说,都只是道听途说、东拼西凑出来的传说故事,连一个大概点的轮廓都无法形成。

因为前主在修行界的活动轨迹,基本都在翠玉湖周边一带。

孟周在青林坊待了半年多,原本还只是一片混沌迷雾的青玄域,在他心中也逐渐清晰起来。

而随着这些日子接连有外域来客参加和信楼的拍卖会,便是对青玄域之外的一些事情也自然而然的有了更多了解。

单说青玄域,幅员十万里,青玄宗所据三阶灵脉青林峰基本位于青玄域的正中央。

十六座二阶灵脉,散布于这辽阔的十万里之内。

青玄宗从自身的影响力,力量投送效率,以及一些客观环境等因素出发,以青玄宗为中心,将整个青玄域分为三层。

三万里范围内的区域都被默认为腹地,三到六万里这片区域为中环,中环之外便是外围区域。

青林坊众修就在青玄宗脚底下生活,受此潜移默化,在考虑青玄域内各处灵脉之时,思维中便都自然而然的会有这样一层的意识。

孟周也不例外。

他脑海中的青玄域地图,便按照这种方式分为了三层。

在腹地范围内,有二阶灵脉四座,基本均匀的分布在青林峰四方。

当然,也可以说是三座,因为其中一座名为翠玉湖,现在已经被升级成了三阶灵地。

而在三万里到六万里之间这片区域,二阶灵脉却足有九座之多。

反倒是看上去面积更大的外围区域,总共只零星分布有三座二阶灵脉。

这是因为青玄域范围内有三条巨大的三阶煞脉,全都在外围区域,而在三阶煞脉周围,还多有二阶、一阶煞脉分布,大量强大妖兽生息其中。

若说腹地范围内的一二阶煞脉基本已经被当成了养殖场、提款机。

其最大的作用便是产出源源不断的妖兽肉,以及兽皮、兽骨、兽血等原材料,还有一些只有在煞脉中才有出产的灵性植物和灵性矿采,基本已经被以青玄宗为首的修行者们开发成了一个个成熟的资源产地。

中环区域的修行者力量依然能对范围内的煞脉妖兽取得绝对的力量优势。

那么外围区域的情况便恰好相反,仅有的三座二阶灵脉,经常遭受到妖兽的侵扰袭击。

既有零星的常态化骚扰,一些失群的妖兽或者飞行妖兽进入灵脉范围内,也偶尔有成规模的妖兽潮。

不过,因为参与的妖兽都是一二阶妖兽,且这种妖兽潮都是因为许多煞脉妖兽繁殖过多自发向外扩散而造成的一种结果。

二阶灵脉只是不幸被波及,而非妖兽群体对修士群体的刻意针对,所以,这三座二阶灵脉虽然情况相较于其他二阶灵脉的局面惨了些,倒也能够稳定维持。

不过,这也是极限了。

孟周在青林坊就听到过这样一则传言,说是四十多年前,青玄宗已基本完成了青林峰的大开荒,内部局面也已经梳理得差不多,剩下的只需要时间就能持续收获。

当时青玄宗就已经有计划将一部分力量投射到青林峰之外。

最开始,青玄宗的目光便放在了外围区域。

在范围更加广袤的外围区域,二阶灵脉、一阶灵脉的数量都比中环区域还多。

只是这些灵脉基本都与一条条煞脉交错纠缠,全都被经营成了妖兽的巢穴。

其他势力力量不够,对此局面自然无可奈何。

可青玄宗不同啊,高端战力有结丹境强者,可以集中调动的各类资源以及筑基强者和其他势力也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直接组建一支由结丹和筑基组成的开拓队伍,迅速清空出一座二阶灵脉想来并不会有太大难度。

可这个计划第一次试行,就遭遇重挫。

大量一二阶妖兽被迅速灭绝,那种大规模灭绝所带来的绝望恐慌直接传递到了三阶煞脉中沉睡的三阶大妖身上。

这种恐慌感直接让三阶大妖做出应激反应,掀起了跨煞脉之间的联合大兽潮,而且,三阶大妖还主动冲在了第一线。

青玄宗因为见机得快,并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但那次收场,无疑是相当狼狈而草率的。

自此以后,结丹强者与三阶大妖之间就像是有了默契。

结丹强者不下场大量收割一二阶妖兽,三阶大妖也不会出手针对低阶修士,那种跨煞脉的、带着明确目的的联合大兽潮也再也没有出现过。

也是这次变故之后,青玄宗变得更加稳健。

用了四十年时间,专心经营青林坊,将其打造成青玄域有口皆碑、最值得信赖的二阶灵地。

……

孟周第一时间将外围区域的三座二阶灵脉排除在选择以外。

他只想安安心心的发育潜修,可不想隔三差五就被妖兽敲门。

翠玉湖不能去,那里现在可是青玄域最复杂混乱的地方。

筑基后期修士,假丹高手,乃至结丹大佬,掺和不起,掺和不起。

腹地除翠玉湖之外的另三座二阶灵脉也被孟周排除,原因也很简单,距离青玄宗太近。

既然决定安稳发育一段时间,度过筑基后最脆弱的幼生期,那自然要尽量离青玄宗这尊大神远一些。

有多远就离多远。

他已经通过“孟庄”这身份,将精、气、神的修炼之法全都搞定,灵石也不缺,他现在就只缺一个品质足够的二阶灵地。

这和其他修士既要修行,还要琢磨着赚灵石,还要为下一步的修行方向、修行法不断寻摸探索的劳碌命完全不同。

所以,真正可供孟周选择的,也就中环区域的九座二阶灵脉。

孟周并没有经过多么艰难曲折的心路历程,便做出了选择。

“三川塬。”

若要对青玄域范围内的二阶灵脉排个序,三川塬即便不能排在倒数第一,那也至少能在倒数前三中稳稳的有一席之地。

哪怕是同一阶灵脉,其品质也有高有低。

灵脉虽然天生天成,但地理地貌对灵脉品质的影响也是众所周知的。

要么有山有水,要么有谷有泽,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藏蓄更多的灵气。

反之,灵气就会很浅、很浮。

而三川塬就是这样一座无山无水,无谷无泽,只有一片平坦的如同棋盘的黄土地。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青玄域所有二阶灵脉中,这里的局面反倒是最让孟周感觉安心的。

不像莫家还在之时的翠玉湖那般,表面上风平浪静,表面下却暗流涌动,一座小小的二阶灵脉,不知道藏着多少机心谋划。

不仅有假丹强者存在,说不定还有结丹大佬潜藏。

三川塬则不然,别说结丹大佬不会在此落足,便是假丹高手也是没有的,因为这里撑不起他们的心胸。

便是筑基后期修士,也是寥寥,因为但凡对结丹还抱有指望的,都不会在此消磨时光,这里没有他们想要的前路。

不过,与之相对的,筑基初期、筑基中期的修士数量却一点都不比其他二阶灵脉少,甚至还要更多一些。

这和三川塬的特色有关——作为一个二阶灵脉,三川塬当然有其独到之处,不可能真的一无是处。

许是天道的一种平衡补偿,有所失便有所得。

独特的山川地貌,造就了独特的三川塬。

身为一座二阶灵脉,这里几乎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有特色的灵材灵矿,无论是一阶还是二阶。

但另一方面,幅员六百余里的三川塬,却有着最肥沃的土壤,最雄浑的地力,非常适合开辟大面积的灵田药园。

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解决水的问题——不是普通的灌溉凡水,而是蕴含相应灵气品质的灵泉灵水。

这在无水的三川塬,解决办法就只能借助于法术。

一阶的小**术,二阶的**术,唤来蕴含灵气的甘霖。

有很多不善争斗的修士会选择来三川塬当一名修行农夫。

修为低的,加入一个势力,每日用微薄的法力提供几滴雨露,赚些少得可怜的灵石灵米;

修为高的,选择就更多。

据孟周了解,青玄域内有不少筑基散修都有来三川塬种田的经历,虽然效率低,但这却是没有根基背景的筑基散修积累灵石最安全稳妥的一种方法。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方法的收益太过低效,绝大多数筑基散修在赚到第一桶金后,都会离开三川塬,去谋取更好的发展。

因为这种频繁的来来去去,对待外来筑基修士,三川塬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氛围。

只要不主动参与进更深的利益及权力的博弈之中,安分的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任何人或势力会主动与一位筑基种田人为难。

也并不会真的很关心他是谁,打哪来,到哪去。

这些因素,都是三川塬吸引孟周的一点。

……

三川塬在青林坊西北方向,距离有五万里左右。

好在沿途除了一座幅员近千里的二阶煞脉需要注意一下,其他区域对他来说全都是坦途。

为了赶在下一次修炼之前赶到三川塬,孟周为自己的这趟旅程作了一番周全的设计。

每天,他会消耗两颗中品灵石,施展宗师级飞遁术赶路,这就是五千里。

而他每日因此消耗的时间,却还不到一个小时。

“这样的极速,已经超越了前世绝大多数战斗机的速度,唯一的问题我现在的法力无法支撑我长时间使用它,只能用烧灵石来换里程。”

而其他时间,则是孟周用强横的二阶炼体施展一些武道轻功方面的技法,达到接近三百里每小时的时速。

这个速度也不算慢了。

前世,哪怕在规格最高、最安全的路段,孟周都没有将时速飙到一百五十公里以上的记录。

那会让他有种彻底失控的慌乱感。

而现在,他仅仅凭借肉身就达到了这样一种和飞也差不多的感觉。

而且,他的持续时间是非常长的。

除开必要的缓解休息,绝大多数时候都在保持这样的速度狂奔。

飞遁五千里,奔跑五千里,日行万里。

为此,他还特意花了半天时间,去二阶煞脉中蹲点伏杀了一头二阶下品的野猪妖兽,补充过于剧烈的消耗。

日行万里,两日行了两万里。

第三天,孟周如同水中游鱼、空中猛禽,以极快的速度,极灵活轻盈的身法,在空中贴地疾速掠行。

忽然间,孟周福至心灵,身形忽地一闪,下一瞬,便已现身于百米之外。

再下一瞬,又已出现在百米之外的百米之外。

这和他之前看着二阶炼体的强横体魄以及武技轻身技法达到的一步百米完全是两回事。

后者他掠过空间每一处的痕迹都是清晰可见的,他每一步掠空所需消耗的时间,从脚离地到再次落地借力这之前需要的时间,远比他双脚接触地面所用时间更长。

而现在,他身在空中部分的过程像是被省略了。

在他人眼中,他就像是前一刻还在此处,下一刻,双脚便已落在了彼处。

这虽不是闪现瞬移,但其所取得的效果,却与之相差无几。

“极致的速度,并不是炼气法力的专属,炼体气血,同样可以追求速度的极致。”

孟周心有所悟,这是他凭着强横的二阶体魄,以及早已领悟到圆满层次的武技身法为基础,领悟到的一种二阶身法。

孟周心中很是喜悦,这还是他第一次领悟自创一门技法。

不过,仔细一想,这对他来说,似乎也真算不上多稀罕的事。

按照正常惯例,自创一门技法的难度,显然比自创一门根本修行法的难度低很多。

而后者,孟周都已经不是第一次干了。

那前者,被他干出来自然也就不新鲜。

“寸步,就叫寸步吧。”

随着孟周念头确定,个人信息中,原本新增的一项带着问号的信息变得确切起来。

“寸步入门20/250”

从第三天开始,孟周便没再使用飞遁术,灵石的消耗也省了下来,完全凭一双肉脚丈量数万里大地。

而就在这一天结束的时候,孟周一边大口啃食着野猪妖兽肉补充身体消耗,一边盘算今日行程。

“超过七千里,不及八千里。”

孟周却并没有因此沮丧,但从数字变化看,似乎也没比之前施展轻身技法快多少。

其实不然。

耽误的时间主要是因为施展寸步对身体的消耗远比施展轻身技法大,这一天中,他大半时间,倒是用在了休息,进食,补充身体消耗,恢复体能之上。

他真正用于赶路的时间,也就四分之一左右。

而通过这近八千里的磨砺,原本还只是刚入门的寸步,现在已经晋入小成。

第四天,孟周这一天的行程再次达到万里左右。

第五天,中午左右,孟周对寸步的掌握,完成小成到大成的积累。

每一步迈出,便在两三百米之外。

他也终于赶在这天的夜幕即将彻底遮蔽天地的时候,在一片苍茫荒凉的土地上,远远地看到了一片昂扬着生机绿意土地。

从今日开始,越是接近这里,孟周就越是感觉到荒凉贫瘠,不仅没有一处凡人栖居之地,就连一些以生命力顽强著称的生物或者昆虫身影,都所见不多。

若非对脑海中的种种信息深信不疑,孟周都要怀疑走错了方向。

丹田中丰盈的法力流转周身,鼓荡在经脉间。

目的地在望,孟周自然不需要再顾惜法力,此刻的他已经腾空而起,向着远处的生命绿洲飞遁而去。

没多久,孟周就进入“绿洲”范围之内,并没有出现任何阵法或者人员的阻拦。

倒是有一些在田间地头施展小**术的练气修士驻足仰头观望,恭敬中又带着羡慕的神色。

刚进入这片区域时,灵气还很稀薄,也就够练气初、中期修士修行使用,直到向中心区域继续飞遁了一百多里,灵气品质才堪堪达到二阶品质。

而也就在此刻,一个看上去四五十岁年纪的中年修士从斜刺里御空飞来,对孟周遥遥拱手道:“道友请了,在下三川会知事,姓李,不知道友如何称呼?”

孟周止住身形,拱手回礼:“李道友请了,在下姓庄。”

李知事从刚现身开始,就没有停止对孟周的打量。

孟周因为刻意收敛了气息,展现在外的只有练气后期的修为。

但他又这么明明晃晃的用筑基修士才能使用的飞遁术飞行在空中,显然也并没有隐藏自己筑基身份的意图。

李知事心中判断,这应该就是一种习惯,很多散修都有类似的习惯。

这已经不是有心藏拙的问题,纯粹就是一种行事风格。

其实,这也是孟周的刻意设计,里面隐藏着一个小心机。

现在,正是他修为突飞猛进的时候。

而在他的计划中,他会在三川塬蛰居很长一段时间,实力相较于现在,必然会有多次的、巨大的提升。

既然如此,他就从来这里开始,就刻意将自己的实力模糊化处理,让人不知道自己现在真正的实力到底是什么水平。

这样一来,将来若是不得不展露一些实力,也不会让人感觉突兀。

李知事对孟周有了一些粗浅的印象,便直接问:“庄道友此来我三川塬,是路过,暂住,还是想要长居于此?”

孟周明白对方用意,也不与他循序渐进,直接道明来意:

“听闻三川塬这里适合潜居静修,我想寻一片二阶灵地垦殖,顺便安心修行。”

李知事闻言,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庄道友,您果真是想要觅一片二阶灵地吗?”

孟周知道对方喜从何来,在三川塬种田,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水。

而最主要的方法便是一阶小**术,以及二阶**术。

可**术乃是二阶中品法术,正常情况下,只有筑基中期修士才可修行。

所以,一般的筑基初期修士,依旧只能使用小**术。

只不过,凭借筑基层次的法力以及超越练气修士的眼界,以及对法术的理解运用,施展出来的小**术规模远超练气修士。

但,这也决定了,他们最多只能大面积种植一阶上等灵米灵茶或者一阶上等灵药园之类,以量取胜。

唯有可以施展出二阶**术的修士,才能经营二阶灵田,种植更有经济价值的二阶灵物。

三川塬不缺二阶灵田,未开发出来的准二阶灵田更多,缺的是有着筑基中期修为、却还愿意来此种田为生的修士。

所以,听到孟周需求之后,李知事根本没有探问更多,似乎生怕孟周跑了,直接拥着孟周一路又飞遁了近两百里,来到一座规模并不算大的城镇之中。

孟周在空中看了看,比暖云谷、红松岭的集市自然要规整、也要庞大许多,但远不能与同为二阶的青林坊相比。

整个城镇范围,还不及青林坊中心区那一片区域。

往来的行人也不多,而且,基本都是练气修士。

在李知事的带领下,两人直接飞掠过那只是象征性的城墙,直接来到城镇中央一片区域。

这小小的细节,让孟周彻底明白,筑基修士,就是这三川塬金字塔最顶尖的存在,是拥有许多特权的。

在青林坊,筑基修士也要规矩行事。

而在这里,筑基本身,就是规矩。

孟周心中揣摩着这些,已随李知事落在城镇中央的广场上,登上一段台阶,进入一座宽敞大殿。

入口处,立着一块巨大石碑。

三川会。

对于三川会,孟周事前就已经有所了解,这一路行来,李知事则与他介绍了更多。

三川塬作为一处二阶灵脉,其内部关系,远比暖云谷更加复杂。

自然不乏类似于暖云谷真符馆、百艺堂之类的大势力。

但无论这些势力内部如何激烈博弈,对于愿意来三川塬安分种田的修士,却都是热烈欢迎的。

特别是能够经营二阶灵田、还愿意来三川塬经营二阶灵田的筑基修士,更是三川塬所有本地势力的座上宾。

这是超越一家一姓、某一势力之上的,能使整个三川塬集体受益的。

因为他们最清楚三川塬这个二阶灵脉在青玄域所有二阶灵脉中的尴尬位置,这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支柱产业,自然要经营好,更要服务好。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诞生了“三川会”,这是由三川塬所有有资格上桌的势力一起组建的,大伙一起出人出力。

其核心目的,就是接纳、吸收、安置、服务于如孟周这样的修士。

蹲守到孟周的李知事带着他直接来到三川会总部。

李知事一边招呼人去准备茶水点心,一边将孟周引入一个更适合谈话的房间,直接询问起更具体的需求。

“庄道友,不知您以前可曾有过种植灵植的经验?”

孟周睁眼说瞎话,点头道:“当然,不然我万里迢迢跑这里来干什么,闹着玩吗?”

李知事点头,这个理由很简单,也无懈可击。

他又问:“您是灵植师吗?”

说到这里,他身子都不由得前倾了一些,脸上带着更多的期待。

孟周摇头道:“不是。”

顿了顿,他觉得这话说得太死,“现在还不是。”

灵植师,不仅要掌握小**术、**术之类的法术,能够让灵植生长,更重要的是能够治疗灵植病虫害,高明的灵植师还能够针对一块具体的灵田设计出最适宜种植的作物,以及设计出预防病害、虫害的完整方案。

只会施展**术给作物灌水的,不是灵植师,只是农夫,当然,许多修士更习惯于称之为灵植夫,只不过,一字之差,内中差别的却大得很。

李知事先是有些失望,听了孟周最后补充的那一句,又有些疑惑,“庄道友这话怎么说?”

孟道友微笑道:“等我安定下来以后,我也想试着在闲暇之余琢磨一下,自己懂些灵植师的手段,总比请人强吧……哦,这里请个正经二阶灵植师应该不便宜吧?”

李知事颔首:

“是啊,不便宜,很不便宜。

实在是咱们能提供的二阶灵植师实在有限,而有需求的道友又实在太多,灵植师本身也要修行,不抬高门槛,还不得跑断腿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说到这里,李知事摇了摇头。

现实如此,便是三川会积极协调,也只能如此,总不能不要灵植师们修行进步吧?

那样都不需要等到第二天,三川塬的灵植师就得跑个精光。

“有不少道友就是觉得请灵植师出手的代价太高,干脆直接将发生病虫害的灵植整片整片毁掉。

所以,庄道友若是愿意钻研探索此道,并能有所成,那也是好事一件。

不仅于你,于整个三川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而后,李知事又详细询问了孟周更具体的需求。

孟周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

“我这刚来,对这里的土性缺乏了解。

所以,第一年还是以尝试为主,先了解一下这边灵田的性子,这才好做决定。

你也知道,很多二阶灵植从种下去开始,都要三五年才能见着收成。

现在就这么贸然决定,不妥不妥!”

李知事点头,这也正常。

他想了想,道:“庄道友,你看这样可好,就在距离城镇五十里外有一座二阶庄田。

其中,二阶下品灵田有两百亩,另有二十亩二阶中品。

那是一位道友曾经营了二十多年的熟田,三年前他离开后无人接手,这才荒了下来。

不过,这两年我们每年也有安排人做一些基本的维护,和熟田也没多大区别,复垦非常容易。

我现在就将那片庄田安排给您,我不管您今年能将其复垦到何种程度,只需要您能在明年底之前将一半的下品灵田复垦出来就行。

三年后,总共二百二十亩灵田必须完全复垦出来。”

孟周想了想,问:“我要是现在就过去,有住的地方吗?”

李知事闻言,脸上泛起喜色,忙不迭点头道:

“有有有,当然有,不仅有,还大得很呢。

修炼静室也有二阶中品品质,在您突破到筑基后期之前,都不需要担心灵气供应不足!”

说到这里,李知事已经起身,对孟周道:“我现在就带您去实地看看如何?”

孟周点头起身。

很快,两人便再次一前一后掠空而去,没多久,就来到了五十多里外的目的地。

此刻,已经是晚上,银白的月辉之下,一栋占地足有数亩的幽静庭院坐落在下方的大地之上。

不过,那庭院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破败。

这个印象的最大源头是其中一个巨大的、干涸的人工池塘。

李知事见孟周似乎在盯着那干涸的池塘发呆,无奈解释道:

“三川塬的环境就是如此,要维持这样一座池塘,必须经常施展**术为其增添活水。

可除非有人来此长住,谁有那个精力天天来给这里注水?

如这样处于半闲置、需要经常维护的庄田还有很多处,我们有那个心,也没那个力啊。

我们已经很努力的维持这里的原貌,尽量做到新来的道友随时都能入住,但这一点上,实在有些无能为力。”

孟周点头表示理解,直接降落到院中。

而修炼静室就在那个干涸池塘旁边的庭院之中,单是一座静室的面积,都比整个张家小院更大。

孟周不由得心中感慨,其他且不说,这一点完爆整个青林坊啊。

便是青林坊居住区那些二阶洞府,用地也不可能如这里这般奢侈。

孟周走入静室之内,稍稍感受了一下,就满意的点了点头。

灵气的品质确如李知事所言,妥妥的二阶中品,在筑基后期以前,都不用担心灵气不够用。

即便他修炼时消耗的灵气远超其他修士,也只需要再在静室内布置几个有着聚灵、屏蔽、禁锢之效的符阵,就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

并且,将所有动静都遮掩在静室之中。

走出静室,孟周对李知事点头道:“不错,就这里吧。”

李知事大喜,心中只觉庄道友处事爽利干脆,不像他接待的其他筑基道友,单是为了确定一个庄田位置,就要他带着在整个三川塬兜兜转转十天半个月。

更过分的是,有的越转便对三川塬的环境越感失望。

然后,头也不回,转身就飞走了。

要不是三川会有严格规定,无论什么情况,对这类道友都只能笑脸相迎,好言相待,他真的有忍不住与对方大战一场的冲动。

没这么消遣人的!

如庄道友这般干脆的,这还是第一例。

这代表了什么?

这是对他李某人的信任呐!

想到这里,李知事觉得对庄道友的事应该更上心一些,忙道:

“庄道友初来,这庄田的情况如此,还有这偌大院落也需要打理,庄道友可需要招几个练气仆从?

无论女修男修,我都了解不少,可需要我推荐一些?”

孟周摆手道:

“谢谢道友好意,庄某初来乍到,远行数万里,现在最紧要的事是调整状态,熟悉这里的局面,暂时没精力考虑别的,这些事情还是等以后再说吧。”

李知事点点头,“好,道友若有其他用得着李某的地方,随时联系我。”

最后,他已经准备告辞,却又似想到什么,神色郑重了几分,问道:“庄道友对三川塬的规矩可都明白?”

孟周神色也同样变得郑重起来,道:

“知道一些大概,不过,李道友不妨捡一些要紧处与我说一说,我也怕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不可靠。”

李知事道:

“这静室、这院落,这庄田,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归道友支配,但复耕时限却不能迟于我此前告知您的那个时间。

不过,道友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和计划,自主决定种植何物,这一点我们不会有任何强制要求。

而且,您一旦有了决定,可以直接告诉我或者去三川会知会一声。

到时候我们会尽可能协调来一位二阶灵植师来现场看看,并给您一些实际的指导建议。

另外,我们也会提供灵种和幼苗,并尽可能协调一些练气修为的灵植夫助手将这些灵种亦或者幼苗种下去。”

孟周知道,这既是三川会给予的帮助,同时也是防止有人看上了三川塬免费提供的这些资源,实际上却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情况出现。

就是监督着庄田的暂时所有人在他们的注视下一步步向前,也必须向前。

这是双方能够长期友好合作的前提基础。

根本没有掌握**术的孟周,此刻却是没有一点心理负担的听着李知事讲述的这些,甚至还不时点头附和。

李知事顿了顿,又道:

“灵植自从下种之后,灵田的管理基本就要由您亲自负责。

不过,我们会中有规定,若是一定时限内没有降雨记录,一次会传讯提醒,二次会登门警告,三次会直接驱逐,收回灵田。

嗯,不同的灵植对降雨的需求不同,所以,具体标准还得庄道友决定种植何物之后,并经由灵植师现场确认后才能知道。”

孟周点头,“这很合理。”

李知事笑着点头,“三川会从头到尾提供包括免费场地以及其他妥帖的服务,还有灵植师的技术支持,我们不收取任何灵石。

但等其中产出开始收获时,我们需要抽取其中四成,作为这一切的回报。”

修改了一下分成比例,从五五分成,变成四六分,三川会取四成,种植者得六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