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苟道不死 > 第三二六章 神通复刻

苟道不死 第三二六章 神通复刻

作者:过电过敏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19: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九月,中旬。

齐云峰顶。

孟周坐在临崖石亭之中,几根白色长线顺服的游走在他双手十指之间。

随着孟周双手十指的编结,这些白色长线在孟周身前,双掌之间的虚空,渐渐盘成一个不断变大的圆盘。

比较特别的是,白色长线在进入孟周双手十指范围之内的时候,方才显出真实的质地。

在他双手十指之外,这白色长线便越来越虚淡,最后,只有几根隐约的、透明的细线黏在孟周的眉心位置。

随着孟周双手间的圆盘越来越大,白色长线投入的越来越多,就如同蜘蛛抽丝一般,从孟周的眉心位置,有源源不断的细丝虚线抽出。

这些“细丝虚线”,都是孟周这些日子以来,积存在识海魂潭中的本命活毒。

这些早被魂潭同化,享受着持续的滋养,正陷入沉寂状态的本命活毒,随着孟周的呼唤,陆续“醒”来,而后,自动组成最适合编结的绳索的结构。

此刻,距离孟周将最后一门侦查技能“七彩虹影”修炼到圆满,又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参悟,也终于到了付诸实践的一步。

在舍弃以海量灵莲分身、太岁之体为主体,构建一个庞大“视野网”这个思路之后,孟周将目光落在了本命活毒本身。

既然他可以用编结之法,以本命活毒为材,制作出本命活毒飞剑,在具备本命活毒特性的同时,也同时具备飞剑所应具备的诸多特性。

受此启发,孟周很自然的就想到:“我能否用类似的手段,用编结之法,以本命活毒为材,制成一件具备强大侦查能力的器具呢?”

那么,应该制成一件什么样的侦查器物呢?

根本不需要多想,答案便自动出现在孟周脑海。

在修行界,针对这一问题,早就有极为成熟的解决方案。

镜鉴。

若是追求效率,那么,直接可以选择一种成熟的镜鉴类法宝为原型,并将制作过程从炼器之法替代成绳结之法,基本就可以了。

到这一步,已基本可以解决孟周最初提出来的需求了。

但孟周却没有止步于此。

一方面,他觉得顺着这个思路,还有更深的潜力可以挖掘,而他也有能力可以挖掘。

既然如此,他当然不会满足于到此为止。

再一个,他希望自己所有的修炼成果,在满足各自功能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尽可能的融入到一个更大的体系中。

每一种成果,都是大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零零散散,各自独立的状态。

一直以来,他也是这么做的。

最开始,这种理念还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倾向选择。

后来,孟周渐渐地将之比较清晰的提炼了出来。

所以,用绳结之法制作出一种具备强大侦查能力镜鉴法宝,这个方向孟周认可了。

但选择一种已有的、成熟的镜鉴类法宝来满足需求,孟周就不太愿意了。

最终,孟周选择自创。

嗯,对其他修行者来说,如此选择似乎有些狂妄,不知天高地厚,可对孟周来说,却很是寻常。

对孟周来说,这个镜鉴类法宝,有个很直观的参照对象——通明月镜。

此后,孟周的努力方向,就是琢磨如何将“通明月镜”的能力复刻到这件镜鉴类法宝之上。

在这过程中,自然也非一帆风顺,毫无磕绊,孟周也曾遇到过许多问题。

只不过,这些问题,全都被孟周以极高的效率给化解了。

绝大部分问题,孟周都不需要全力动用三阶极限的绳结师能力,只凭他对丹器符阵四道的掌握,就能够轻松解决。

少部分比较核心的问题,需要全力动用绳结师的能力方才解决。

另还有极少一部份问题,在孟周以灵师的视角去审视的时候,发现压根就不是问题。

孟周也发现,只要是没有超过三阶限制,没有达到四阶层次的问题,又与灵气、灵性、灵力有关,当他以灵师的视角去审视的时候,他更容易在“原路不通”的情况下找到一条乃至多条新路。

灵师,在兼具驭灵师、药灵师、调灵师这诸多确定的职业能力的同时,似乎更擅长解决各种与“灵”有关的疑难问题,就像是一个知心阿姨。

……

当双手之间的圆盘彻底成型,孟周心中念头一动,正在他双手十指之间慢慢流淌的白色长线忽然一断。

一端紧贴在圆盘上,另一端则倒退重新回到识海魂潭之中。

孟周伸手将这白色圆盘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的仔细查看了一阵。

而后,孟周扭头看向身侧悬崖。

轻轻一挥手,手中圆盘被他远远地扔了出去。

极速旋转的圆盘在虚空中划出一道笔直的轨迹,而后,向着悬崖远处舒卷翻涌的云海坠落而去。

很快,圆盘被白色的云海淹没,消失在孟周的视线之中。

孟周没有用神识去捕捉,也没有使用通明月镜的能力去探查。

他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很快,他感应到了。

就在距离自己不是太远的地方,有一大团紧紧缩成一团的本命活毒在快速的一动。

很快,孟周便发现,“自己”前后左右都是白色的云雾,自己正被厚重的浓云白雾所淹没。

孟周念头一动,“自己”调整了一下移动的轨迹,从斜斜往下坠落变成笔直向上飞升。

速度也陡然拔升了几分。

没过多久,“自己”周边的视野陡然清晰起来。

前后左右,再没有一点浓白云雾遮挡。

湛蓝的天空,万里澄澈。

而就在孟周感到“自己”的视野陡然清明之时,就在孟周身外悬崖远处的云海中,一块小小的白色圆盘以极快的速度笔直的冲出云海,直刺苍穹。

因为速度太快,其下方的云海,已经悄然出现了一条通道。

孟周将自己的视野完全代入到这块白色圆盘之中。

它所能侦查到的,就是他能够看到的。

这个视野,前后左右,上下六方,全部都能覆盖,三百六十度无死角。

被孟周控御的圆盘如同一只精灵,在云海之上的虚空上下翻飞,忽左忽右。

随着不断的试验,对于如何驾驭它,孟周越来越有心得。

“不要把自己当成人,不要用‘眼睛看’、‘耳朵听’这样的思维去界定它。

人的知觉习惯,对它来说,没有任何帮助。

反而是一种阻碍,会限制它的发挥。”

“要把自己当成一个‘镜灵’,这圆盘就是我的身体。”

渐渐地,孟周心中生起这样的明悟。

下一刻,在云海之上自由翻飞的白色圆盘忽地轻轻一闪,隐入虚空,消失不见。

孟周的视野,却一下子拓展了许多。

哪怕“身入”云海之内,他能清楚的感受到身周都是云海,“自己”正被团团包围,但这些云海对自己的视野却没有丝毫阻碍。

他能够清晰地看到云海之外的事物。

他甚至“看到”了不远处的齐云峰,“看到”了那座临崖而建的小小石亭,“看到”了石亭中一个闭目而坐的身影。

不仅云海无法阻挡他的视野,便是齐云峰,同样无法阻挡他的视野。

他“看到”了在齐云峰另一边,正悠然漫步在山腰林荫之中的白芷。

随着他心意变化,他所“看到”的景物也在不断变化。

他不仅尝试着“看”向山的另一边,也“看”向瀑布深潭的黝黑水底,甚至“看”向岩石、山石内部,“看破”阵法的阻隔……

经过不断的尝试,孟周高兴的发现,“将通明月镜的能力复刻过来”这个要求,已基本被他实现。

嗯,“基本实现”,距离“完美实现”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比如,他虽可以“看”到地下,但深度却远不能和真正的通明月镜相比;

同样不能和通明月镜相比的,还有“看破”阵法的能力,他虽然能“看破”阵法,但最多也就是三阶上品层次的阵法,面对三阶极品的阵法就完全无能为力了;

除此之外,最大的差距还在极限视野这一点。

通明月镜的极限观照半径,经过五系侦查技能的强化,现在是一千里,可他现在的极限视野,却止步于百里距离。

“不过,问题不大。”孟周心中如此想道。

这倒不是自我安慰,虽然这个圆盘各方面相较于真正的通明月镜都差了很多,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劣化复刻”,但它却拥有一个最大的优点。

可移动。

心中这般想着,以云海之上的虚空为中心,只有百里半径的视野区域,向着远处快速移动。

随着视野快速移动,巨量的信息变化冲击入心。

这时候,孟周更深刻的体验到这个“劣化版”与正版通明月镜之间的差异。

当他自身使用通明月镜能力的时候,即便将视野扩大到他所能支撑的极限,将半径千里之内的一应事物全部观照入心,孟周都会感觉很轻松,没有任何压力,更不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

可现在,不过是半径百里的事物入心,孟周就有种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感受。

在这种状态下,即便他有能力看到半径百里内的所有事物,可他却并不能真正有效的摄取并理解它们。

他必须将视野集中在某一个具体的区域,这才能真正得到有用的收获。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倒也并不复杂。

他真身使用通明月镜能力,之所以不会受到海量信息的冲击,是因为他是“通明道体”,具备“通明道心”,还有各种已经熟练成本能的演绎能力。

当通明月镜所见被他接受的那一刻,海量信息便已经自动被他所具备的种种能力分门别类,他只需要按照他的需要,任意“读取”就好。

而现在,操控圆盘的他,只是个“镜灵”而已。

圆盘既没有通明道体的特性,也不具备自动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一切都必须由他承受。

这样的情况下,他在短时间内能够摄取到的有效信息就变少了许多。

“所以,这种状态下的我,虽然具备了最远可及百里的视野,但我并不能同时将半径百里内的一切收纳入心。

只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一个、乃至多个目标进行观察。

同时观察的目标越多,每个目标的信息精准度就会下降。”

也行吧。

孟周心中如此想。

虽然有些失望,但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就在孟周心中思忖之时,快速移动的视野已经远远的离开了齐云峰。

没过多久,移动的视野距离齐云峰已经超出了千里,彻底超出了孟周本人的知觉极限。

但半径百里的视野,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就像是一个无形的探照灯,在虚空中快速移动。

半径百里范围,便是这探照灯照射的区域,也是孟周能够“看”到的区域。

孟周控制着这移动的视野在青玄宗乱逛了几圈,便堂而皇之的从青玄宗的山门离开。

离开青林峰区域后,移动的视野稍微了转了个弯,很快,青林坊完整的进入他的视野之中。

故地重游。

孟周看到了不少故人。

从这样一个特别的角度窥视了一下他们的生活日常,孟周便毫不留恋让视野离开了青林坊区域,进入茫茫荒野之中。

孟周感觉自己就像是游入大海的鱼儿,四面八方,到处都可去得,可同样有种茫茫然不知究竟该往何处的苦恼。

这便是这种解决方法所必有的缺陷。

半径百里也好,千里也罢,在真正进入这广阔天地之后,依然如同无根浮萍、风中柳絮一般。

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锚定物,就只能像是无头苍蝇一般昏头乱撞。

好在,孟周已经提前想到了这一点,并已经找到了解决的方案。

齐云峰顶,闭目坐在临崖石亭中的孟周,默默的施展了“双生叶”这个技能。

而就在他施展这个技能后,数万里之外的三川塬洞府中,一株灵茶树上的一枚很普通的叶片,蕴在其中的灵性有规律的闪烁了几下。

很快,在没有“葛平”介入的情况下,整个洞府的影像便清晰的投射到孟周心中。(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