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反派真不是我 > 第二十七章 动荡的两年

反派真不是我 第二十七章 动荡的两年

作者:星辰雨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0:05 来源:小说旗

“多谢神侯。”客气说了一句,深深看了一眼任千行,官御天转身离去。

现在他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去查证千行的身份,其余的都要往后排,包括他脑中的三尸脑神丹,摆脱威胁等等。

官御天一走,古玄看向了依旧倒在地上的任千行,抬手一道真气发出,打入其体内。

顿时,任千行身体动了一下。

“刚刚的话,你都听清楚了?”古玄漠然道。

任千行的身体又动了一下,从地上爬了起来,脸色平静,恭恭敬敬地行礼道:“晚辈任千行参见神侯,回神侯的话,晚辈都听到了。”

“嗯,既然听到了,那你是如何想的?”古玄面无表情道。

“晚辈多谢神侯为晚辈找到了父亲,如此大恩,没齿难忘,晚辈今后愿一直侍奉在神侯身旁,听候神侯的调遣。”任千行没有任何犹豫,低着头恭敬道。

古玄点了下头,似乎颇为满意的样子。

这任千行很识时务,不错、不错。

这也是他为什么将一切都如实让他知道的原因,就是清楚任千行太识时务,知道了一切后,反而能省去他不少麻烦。

而且任千行会想尽一切办法的往上爬,在他有把握反噬之前,他会做一条老老实实的狗。

有这条狗在,再加上古玄他的实力地位,他就能牢牢的将官御天掌握在手中。

儿子,正是官御天的弱点。

官御天城府很深,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很有能力的一个枭雄。

这看似与上官金虹很相似,但用儿子在生死攸关的大事上、绝对威胁不了上官金虹,所以古玄直接不用。

对官御天则是可以,原着中,他正是死在自己一手倾心培养的儿子手里,还不怨不悔的成全儿子。

所以,以他的身份实力,只要能掌握住任千行,官御天就翻不了天。

比上官金虹、乃至逍遥侯都要更好控制。

还有一点,别看现在官御天比之上官金虹还要弱一点,但那只是现在。

一旦让其练成先天罡气,按照古玄估算,他就会一跃成为真正的宗师巅峰境高手。

真实战力在宗师巅峰境里,也会成为顶尖的那一层次。

修为和真实战力是不一样的,修为很强者,真实战力并不一定就很强,同样的修为,真实战力可能相差很多。

官御天,绝对是个顶尖的人才,一旦练成先天罡气的他,大宗师下难逢敌手。

也是他目标中,几乎最强的一人。

如若不是如此,怎能劳烦他甘愿多出一些麻烦,将任千行带到护龙山庄?

没有再与任千行说什么,如今的任千行不过二十来岁,只有先天之境,还不值得他重视。

带着他,向京城方向而去,要先将他安排在护龙山庄,才能继续去完成他的目标。

几天后,将任千行交给段天涯,让他仔细看着点,古玄就继续踏上独自之旅。

一连一个月左右,古玄都在忙碌此事。

在锦衣卫和护龙山庄强大的情报能力下,一找一个准,而只要被他找到的,就没有能逃脱的。

他如今的实力,在这个世界上、太过强大,绝对站在最顶尖的那一层次。

哪怕他战斗经验不如那些枭雄,也没有关系,直接以绝对的力量横扫就行了。

让他们连跑都跑不了。

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努力,大明境内,他所看中的目标,都已经合作成功。

连他此时的心性,都不禁有些喜意。

别看他合作的这些人物,如今都很低调,被正道压得不敢冒头。

但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是最锋利的一把刀。

砍向正道、以及其它地方的刀。

陡然,已经返回护龙山庄的古玄心中一震。

如今,暗中掌握了这么多的邪魔反派,他自己、好像又成了最大的反派。

哪怕真不是,他是为国为民,是正义的一方,但也不得不承认,的确很像。

脸色有些古怪,不过很快,就镇压了下去。

经历的越多,正派反派,正恶在他心中虽然还是很重要,私下里,却也不再将两者分的那么清。

只要在自身表面形象上,经营好就可以了。

虚伪、阴险、狡诈等等,不管怎么说都好。

表面形象,一定要好。

这就是人,就是人生。

接下来的时间,古玄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大动作了。

一边看着新政推行,一边盯着隋军北伐之事。

两件事都颇为顺利,在按照他的预想之中进行。

没了武林势力阻挠,在如今还算强大的大明朝廷推动下,没人能阻止。

隋军北伐,杨广的雄心果然不止是一个高句丽。

百万大军北上后,直接被他一分为二,三十万对付高句丽,另外七十万被他派去征伐突厥。

如果让他成功,两个异族势力灭亡,蒙元也将会损失不小。

而杨广将会在汉人中得到巨大的声望,还有大量的马匹。

到时说不定还真能让他成就更大的伟业。

可惜,各方各面的原因,包括他自己的原因。

他失败了。

败得很惨,惨的一下子让他大隋帝国伤经动骨,元气大伤,内部人心晃动,各种异心悄然而起。

百万大军几乎损失殆尽,两百万的民夫同样死亡大半。

隋国境内,哭泣声几乎遍布全国。

不过杨广的雄心壮志,怎么可能会因为这小小的一次打击便没了。

返回国内后,没多久,就下令开始准备,来年再次北伐。

反对者被他压了下去,加上一些有心者推波助澜,这道旨意就那么被执行了。

大明在这其中,正是有心者之一。

隋国北伐失败,大明真正开始插手隋国内部了。

一脚踏两船、找一条后路这种事,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有人做的。

大明自然是安全可靠的大船、后路,所以联系上一些人并不难。

正德六年,大业八年就这么风云变幻的过去了。

正德七年、大业九年,杨广再次组织百万大军北伐。

天下的目光,也再一次汇聚。

然后在无数有心人的推动下,杨玄感造反,杨广只能被逼撤军,返回平叛。

此时,隋国境内已经叛乱四起。

同时这一年,大明内部也不平静。

因为趁此机会,大明也开始了新政的第二步。

废除举人及其之上功名者不交税的政策,原本因为一些举人家境不好、所以免除税收的政策,变为直接给予一些钱粮,而不是不交税。

这仿佛是巨大的陨石掉落进了湖里,砸的大明立即开始动荡。

大明最大的问题就是收不上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一条政策。

虽还没有大明末年时期的那么严重,但此时此刻,也已经很严重。

无数的地主商人,都把自己名下的土地,移到功名者名下,来逃税、不交税。

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利益团体。

大明此时想打掉这个利益团体,面对的困难,比第一个新政彻查土地、摊丁入亩还要大许多。

大明朝堂上的官员哪怕已经被清理过一遍,都有大量的反对声,更何况是民间?

古玄、朱厚照的精力都放在了国内,几乎没去理会隋国情况。

还好,在多年的准备下,这条新政还是被强行施展了下去。

至于其中朝堂上、民间、江湖上有多少人因此人头落地?

连古玄都没去统计,只知道很多很多。

每一次改革都伴随着大量的牺牲,这一次,古玄算是真正切身体会到了。

期间,他亲手杀的宗师,都不下十几个,可想来自那个利益团体反抗的可怕。

这一次,他掌握的那些枭雄,也算是出了力,杀了不少官绅亲密或培养的高手,让新政得以实施。

当然,他们也从中获得了好处,增强了自身势力。

而且他们做的也并不明显,表面上看去都是为了他们自己,而不是为了大明,所以也没谁发现什么异常。

正德七年、大业九年,这动荡的一年过去。

第二年,仍然还是动荡的一年。

(谢谢支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