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庶女开铺:我靠美食当上商业女王 > 第119章 江湖人物

沈清欢掏出那张纸条又看了看:“宫中内库账本。”

这几个字写得潦草,但笔迹和赵公公的信比起来,倒是有几分相似。

她拉开抽屉,拿出一个木匣子。匣子是檀木所制,上面雕着海棠纹样。

打开匣子,里面躺着几张字条,都是这些日子收集来的。

沈清欢把新得到的字条放进去,正要关上,忽然想起什么,又拿出一张旧信笺。

这是半个月前从一个醉汉身上得来的。那醉汉是礼部的一个小吏,喝醉了在茶铺门口呕吐。

沈清欢让小翠把人扶进来,趁着给他醒酒的功夫,从他袖子里摸出了这封信。

信上提到赵明德在礼部任职期间,经常和徐世泽来往密切。

“赵明德......”沈清欢捏着信笺,想起那天在街上的情形。

那人骑着一匹枣红马,穿着月白色的锦袍,腰间别着一块玉佩。

他经过茶铺门口时,马蹄声惊动了正在扫地的小翠。

小翠抬头看了一眼,差点把扫帚摔在地上。

“那人长得倒是不差。”小翠后来偷偷和沈清欢说,“就是那双眼睛,瞧着让人发毛。”

沈清欢把信笺放回匣子,站起身来到窗边。夜风吹进来,带着几分凉意。

她看着院子里的一棵桂花树,树下站着两个更夫,正低声说着什么。

这是林修派来的人,专门负责守夜。

“小姐。”门外传来小翠的声音,“周掌柜睡下了。”

“嗯。”沈清欢应了一声,“你去把王婆子叫来。”

过了一会,王婆子进来了。她是茶铺的老人,在这一带住了几十年,认识不少邻里。

沈清欢让她坐下:“婆子,我问你件事。”

“小姐请说。”王婆子搓着手,“只要我知道的,一定说。”

“你可认得礼部的赵大人?”

“赵明德?”王婆子想了想,“认得。他常来这一带喝茶,就在对面的醉仙楼。

每次来都要了二楼靠窗的位置,点一壶龙井,要雪水泡的。”

沈清欢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他都和什么人一起来?”

“有时候一个人,有时候带着几个朋友。”王婆子说,“最近倒是经常和一个戴银面具的人在一起说话。”

“银面具?”

“对。那人总是戴着面具,穿着青色的长衫。”

王婆子压低声音,“听说是个江湖人物。”

沈清欢放下茶杯:“你可知道那人住在哪里?”

“这个倒是知道。”王婆子说,“就在后街的聚贤客栈,住了有半个月了。”

沈清欢从袖子里掏出一锭银子递给王婆子:“麻烦你帮我盯着点那人的动静。”

“小姐放心。”王婆子把银子收进怀里,“我让我儿子去盯着。

他在客栈当差,方便打听。”

送走王婆子,沈清欢叫来小翠:“去把林大夫找来。”

林大夫是街角药铺的大夫,年近六旬,在京城开了二十多年的药铺。

他医术一般,但认识不少权贵府上的管事。沈清欢让小翠带着两斤上等茶叶去请他。

不一会,林大夫来了。他穿着一身布衣,头发花白,手里提着个药箱。

见了沈清欢,连连作揖:“沈姑娘深夜找老朽,可是身子不适?”

“不是。”沈清欢给他倒了杯茶,“想请教林大夫一件事。

当年赵公公在宫里当差的时候,可认得他?”

林大夫捋着胡子:“赵公公?可是说徐府那位赵公公?”

“正是。”

“认得认得。”林大夫喝了口茶,“那时候老朽还在太医院当差,经常见他。

他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大总管,在宫里很得用。”

“那林大夫可知道,他和徐世泽是什么关系?”

林大夫放下茶杯,四下看了看:“这个说来话长。

当年徐世泽还在翰林院当编修的时候,赵公公就和他来往密切。

后来皇后娘娘去世,赵公公升了官,徐世泽也步步高升。”

“林大夫可知道赵明德这个人?”

“赵明德?”林大夫皱着眉头想了想,“这人和赵公公是本家,不过没什么来往。

他是靠着徐世泽才在礼部站稳脚跟的。”

沈清欢点点头:“多谢林大夫解惑。这是一点小意思,请林大夫收下。”

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荷包递过去。

林大夫接过荷包,掂了掂份量,笑道:“沈姑娘太客气了。

对了,我听说徐府最近在找一个叫周福的老管家?”

“林大夫知道这事?”

“昨儿个徐府的管事来抓药,说起这事。”林大夫说,“那周福在徐府干了三十多年,前些日子忽然不见了。

徐世泽派了不少人去找,说是死活要把人找回来。”

沈清欢挑了挑眉:“林大夫可知道徐世泽为何这样着急?”

“这个倒是不清楚。”林大夫摇头,“不过听说那周福走之前,去过一趟内库。”

“内库?”沈清欢站起身,在房里踱了两步,“有意思。”

林大夫欲言又止。沈清欢走到他面前:“林大夫但说无妨。”

“其实......”林大夫压低声音,“老朽听说,那周福手里有本账册。

徐世泽找人不是为了找人,是为了找那本账册。”

沈清欢眯起眼睛:“什么账册?”

“这个就不知道了。”林大夫站起身,“时候不早,老朽告辞了。”

送走林大夫,沈清欢叫来小翠:“去,把我们的酒库管事叫来。”

酒库管事叫张三,是个四十来岁的精瘦汉子。

他在京城混了二十多年,认识不少江湖人物。

“姑娘。”张三进来行了个礼,“您找我?”

“你认识聚贤客栈的掌柜吧?”

“认识。”张三点头,“他姓李,外号叫铁公鸡,一毛不拔。”

沈清欢从袖子里掏出一张银票:“去,让他帮个忙。

最近住店的客人,一个戴银面具的,你帮我盯着点。”

张三接过银票:“姑娘放心,我这就去安排。”

“记住,别让人发现。”沈清欢叮嘱,“有什么动静立刻报我。”

张三点头应下,转身出去了。沈清欢走到窗边,院子里两个更夫还在那里站着。

她正要关窗,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谁?”一个更夫喝道。

“是我。”来人说,“我是赵府的管事,来找沈姑娘有事。”

沈清欢眉头一皱。这个时辰,赵府的人来做什么?

她走到门口,正要开门,忽然想起什么,转身回到桌边拿起一把匕首别在腰间。

开门一看,外面站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穿着月白色的长衫,腰间别着一块玉佩。

沈清欢认得这人,是赵明德身边的老管事,姓郑。

“郑管事深夜来访,有何贵干?”沈清欢淡淡问道。

郑管事笑了笑:“我家大人说,想请沈姑娘过府一叙。”

“这个时辰?”

“是有要事相商。”郑管事说,“大人说,关于徐府的事。”

沈清欢轻轻摇头:“天色已晚,改日再说吧。”

“大人说了,若是姑娘不肯去,就让我把这个交给姑娘。”

郑管事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姑娘看完,自然明白。”

沈清欢接过信,拆开一看,上面写着几行字:

“沈姑娘,当年皇后娘娘身边的玉如意,现在在何处,想必姑娘已经知道了。

这件事牵连甚广,还望姑娘三思。若是愿意合作,老夫愿意付出相应的代价。”

落款是赵明德的名字,按着红印。

沈清欢把信收起来:“回去告诉你家大人,此事容我考虑考虑。”

“大人说了,最多三天。”郑管事说,“过了这个期限,恐怕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郑管事这是在威胁我?”沈清欢冷笑。

“不敢。”郑管事作了个揖,“老奴只是传个话。”

说完转身走了。

沈清欢关上门,把信又拿出来看了一遍。她走到桌边坐下,拿起茶杯喝了一口。

茶已经凉了,但她不在意。

“小姐。”小翠在门外轻声叫道,“要不要派人跟着那郑管事?”

“不用。”沈清欢说,“赵明德既然敢派人来,必定已经安排好了耳目。

派人跟着反而打草惊蛇。”

“那怎么办?”

“去,把我的那盒点心拿来。”

小翠很快拿来一个檀木盒子。沈清欢打开盒子,里面整整齐齐摆着几块糕点。

这是她特意做的,掺了些特殊的香料。

“明天一早,你带着这盒点心去赵府,就说是我让你送去的。”

沈清欢说,“记住,一定要亲手交给赵明德。”

“是。”小翠应道,“还有别的吩咐吗?”

“去打听打听,这几天赵明德都见过什么人。”

沈清欢说,“尤其是那个戴银面具的。”

小翠点头,正要退出去,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小姐。

今天下午有个卖花的老婆子来过,说是认识周福。”

“周福?”沈清欢问,“她说什么了?”

“说周福前些日子来买过一次花,还问她认不认识会修补古董的匠人。”

沈清欢站起身:“她人呢?”

“说明天再来。”

“好。”沈清欢点点头,“明天她要是来了,你就把她带到后院。”

送走小翠,沈清欢在房里来回踱步。她走到书桌前,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下几个名字:赵公公、徐世泽、赵明德、周福。

这几个名字串成一条线,到底哪里才是关键?

沈清欢看着纸上的名字,忽然笑了。她拿起笔,在周福的名字旁边画了个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