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帝国从零开始 > 第9章 纸币与带动经济

帝国从零开始 第9章 纸币与带动经济

作者:封侯书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6 03:12:31 来源:小说旗

这个世界这么封建,基本处于农业奴隶社会的原始阶段,在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上当然是一片空白,所以哪怕是聪明如冯洋和对钱最敏感的郑好、也一时没搞明白万安的意思。

他们不会知道当一个社会的创造价值大肆提高、财物拥有量增长迅速时,货币其实也需要跟着增加总量,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物价稳定。

否则的话,一旦货物多而钱的总量少,则必然造成东西跌价,以前十斤粮十枚铜钱,搞不好就成了十斤粮一枚铜钱。

但若是钱的总量多而货物少,其实也不行,这个时候其实就相当于到了有钱都买不到东西的时候,则必然导致物价飙升,以前一枚铜钱就能买一斤粮,可能那时候十枚铜钱都买不到一斤粮。

总的来说,钱也只是一种货物,它的多少和其它有价值东西的多少、需要稳定一个比例,否则就会导致经济跌宕。

若是货物多而钱的总量少,必然导致东西贱卖,老百姓辛苦种田一年,可能都换不到一枚铜钱,但若是货物少而钱的总量多,则必然导致有些东西成为普通老百姓买不起的存在,一旦一斤米需要十枚铜钱的话,有钱人还能勉强买得起,没什么钱的普通人又能拿什么买?

这个时候,就得有一种能够持续衡量东西价值的货币出来,这种货币并不能是金银,因为金银在有的地方十分泛滥,在有的地方却十分稀缺,所以最好是能有一种能够每年稳定制造的货币,然后根据每年需求、造多或是造少,用来平衡整体经济。

不过经过万安的引导,冯洋和郑好也终于依稀明白了万安的一些意思。

早就有点想明白的郑好更是激动的不行:“大人,您是否有了其它的可以代替钱的东西?一旦您手里的钱用光了,就用这种东西当钱用?”

“用别的东西当钱用?”

冯洋和跛子顿感茅塞顿开,齐声道:“原来如此!”

万安哈哈一笑:“你们终于明白了,在我的领地上,我就是绝对的主宰,别说是金银铜这些货币,就是一块石头,只要我承认它能买东西,它就能当钱用,一旦我手里的金银铜钱用光了,我完全可以增加一批别的样式的钱嘛,到时候它照样流通,和多了一批金银铜钱有何区别?”

郑好追问道:“那不知大人准备用什么来当钱用?”

万安从袖口处掏出了一张泰山金纸:“就是这个。”

“泰山金纸?”

万安解释道:“若说这世上有什么东西具备唯一性和不可仿造性以及持续创造性,那必然是泰山金纸。

若是将它制成一小张,在上面写上无法涂改的数额,我就是把一张纸写成和一万枚金钱等额的价值,那又有什么关系?”

郑好越听眼睛越亮:“这确实是个好办法,造纸术只有大人这里有,别人想仿造也仿造不出来,一旦用这个当钱花,大型交易时就不需要整车整车的拉钱币来买东西了,只需要装上几张这个‘钱’就可以了,而且这个可以无限量制作,不会像金银铜钱那样有用完的一天。”

“郑好你果然是个做生意的材料,连这点都想到了。”

万安道:“确实如此,用纸币交易比单纯的金银方便许多,而且它藏在身上也没人知道,避免了财物外露的危险,越是大型交易时,商人们必然越是喜欢它。”

回到椅子上坐好,万安决定道:“既然你们都搞明白这其中的奥妙了,冯洋、郑好。”

“属下在。”

“你二人即刻将各镇子的特产统计出来,然后让他们以镇子的名义,向外界采购他们本镇子所没有的东西,由得商人们自己去进货售货。

先期时,依旧让他们以金银铜钱来交易,我这边会加快研发无法仿制的纸币,然后你们就可以规定商人到各镇子进货时,只准用纸币付款,促使商人们积极兑换纸币,最终达到用纸币代替金银的目的。”

“明白。”

“商人运货的道路必然不会好走,可下令各镇长,在奴隶们闲暇之时、组织他们修修路,并设法扩大生产,等年底统一查询时,我会给予前五个挣钱最多的奴隶镇子以奖励,其中出力最多的奴隶可免去奴隶身份,其余奴隶亦有粮食、肉类等奖赏。”

“是。”

“冯洋,自今日起,我正式任命你为泰山城城务官,主管泰山城及周边一带的日常事务。

至于华山城、嵩山城和衡山城的城务官嘛,分别由冯鼎山、郑云起和赵四牛担任,让他们好好做,若是能将这三个城池管理妥当,将来我自有赏赐。“

冯鼎山乃是冯洋的长子,郑云起则是郑好的亲弟弟,赵四牛则是原泰山城里的一个官员,他们三个之前都是跟着冯洋处理泰山岭内杂务的,办事能力相当不错,万安对他们比较看好,所以此次才会重点提拔。

唯一让万安觉得有些不爽的就是泰山岭内人才太少了,所以如此重要的职务中、他不得不安排两个给冯洋和郑好的亲戚,这很有可能会使得这些人渐渐形成派系,导致严重后果。

为此,万安才又提拔了一个赵四牛起来,该人本是一个奴隶,后来被选做了原泰山岭六十个镇子中的其中一个副镇长,因他做事机灵,懂得权衡利弊,因此被万安看中,选进了城主府做事。

说白了,那两位都是贵族子弟,而赵四牛则是草根出身,为了不至于让泰山岭成为贵族的一言堂,万安必须得让赵四牛这个和其他人截然不同身份的人加入进来。

对于万安的安排,冯洋和郑好自然是十分高兴。

虽然城务官只管城里,管不到各镇子,但毕竟位高权重,在这种节骨眼上只要好好做事,将来必然能立功劳,这可是冯家和郑家发展壮大的好机会啊!

见到他们的反应,万安说不上是高兴还是发愁,尽管他知道郑好他们目前还是很忠诚的,他实在不该提防他们,但他同时也知道一旦泰山岭内的贵族和官员多起来了,再过个几年,必然会各种明争暗斗,甚至保不齐就会有人贪污**。

哪怕是赵四牛这样的奴隶,一旦他将来当上贵族,不也会成为冯洋和郑好这样的人吗?

很多人可都是会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啊!

万安心中暗道:“就好像我自己似得,随着我的地盘越来越大,大公的地盘若是没有增长,则必然会渐渐被我吞噬,一旦我这样的贵族多了,大公就危险了,手下贵族一旦不再忌惮领主,则很有可能互相攻伐,到时候受伤害的还是底层老百姓。

华夏历朝历代的土地兼并不都是这么来的吗?

往往一个朝代的头几任皇帝总是明君,哪怕是各种作死也不会被人当做昏君,因为老百姓的日子好过,就不会去怨恨皇帝,可一旦到了后面的皇帝,哪怕是如明朝崇祯这样努力的,不也成了灭国之君吗?一旦贪心不足的土地兼并到了并无可并的时候,必然就会崩盘。

看来得加快发展经济了,然后敦促老百姓读书识字,让更多寒门士子加入进来,抵消这些贵族的壮大。

好在现在泰山岭只有几个男爵和一个封地子爵,几乎全部领土都是我的,所以我倒也不用太过操心,到时候要实在不行,我就搞个‘遥领政策’吧,只给他们封地的税收,却不给管理权和招兵权。“

万安却又突然意识到自己操心的太远了,而且自己只是个小小伯爵,居然开始操心皇帝该操心的事了,心中不禁又暗笑道:“我可真是想的长远啊,不过这样也好,早点计划,免得将来手忙脚乱,毕竟我可是想和大公一样当旗手的人呢!”

……

之后几天,冯洋和郑好带着一帮官员差役将泰山岭内一百三十个镇子的土特产给汇总了起来。

随即经过讨论,他们给各个镇子定下了采购单,下发到了各镇子,并附带从城主府中调拨了一笔钱给各镇子。

在这之前,他们也给泰山岭内各大小行商送去了采购表,将各个镇子要采购的别的镇子的特产写在了上面。

行商们见到这个表,马上意识到了商机,当即纷纷召集人手,采购马车、货车、独轮车、麻袋等,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进货热潮。

行商们这么一搞,泰山岭内一共两万三千余平民便被雇佣走了大半,分到了各个镇子去进货,一下子就把因为外地商人退走而萧条下来的长方镇、红树镇等镇子平民们的就业问题给解决了。

附带的,卖货车、马车、独轮车、麻袋的商家和各镇子、城池的饭馆、酒楼的商家直接就先一步发财了,当这些平民开始活动起来后,这些商家每天要招待的来往客人简直不要太多哦,乐的掌柜们整天笑嘻嘻的。

被这一小部分商家进购蔬菜瓜果、米面的商家和农户便也跟着赚到了不少钱,当即纷纷加大了种植力度和售卖力度,争取以后能多赚点铜钱。

有那比较聪明的平民、则没有选择去当搬运工,而是在各镇子的沿途空地上搭上了凉棚,卖起了凉茶和饭菜,一天哪怕只招待几十个人,那也能赚个几十枚铜钱呢,比种田强得多,关键人还轻松。

诸如此类的事例,在之后几天中、在整个泰山岭中简直数不胜数,总而言之一句话,随着行商们一动,整个泰山岭都动起来了,并且还不等行商们开始挣钱呢,一些产业链上的别的商人和平民便已经开始尝到甜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