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100章再见鲁智深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100章再见鲁智深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连续打了两次胜仗,八字军缴获较多,不仅获取了大量的粮食,更是获取了大量的驮马和战马。共计三千匹战马,五千匹驮马,六千匹驽马等,合计一万四千多匹。

看着这些马匹,赵朴心中松了一口气。

马也有四六九等之别,最好的马用来做仪仗,次之的马供侦骑,再次的用来给骑兵,最次的马用来拉车。

有的马善于短期冲刺,但是不善于长期奔跑;有的马短期冲刺不行,可是耐长跑;有的是富贵马,必须用上好的粮食喂,伙食一差就拉稀;有的是平民马,即便是吃着草,照样是健步如飞;有的马匹善于在山岭之间行进,有的善于在平原行走;有的马匹天生善于托起重物,有的战马则是不善于托起重物。

总之千里马,良马只是相对的。

世界上,没有最好的马,只有最适合的马。

那种在各个方面都是冠军的马匹,注定只是梦幻。不同的战马,有着不同的侧重。根据不同马匹的特点,马的习性,安排不同人物,这才是利用马匹的最好策略。

不过宋军毕竟不是金军,对马匹的了解很是陌生,粗略的懂一些,可是细致的就有些困难了。军中懂马的人才很少,只能是跟着感觉走。只是感觉很多时刻是错误的,结果很多马匹在错误的岗位上工作,又是照顾不当,病死的马匹不少,生病的较多,很多马匹即便是没有生病也处在亚健康状态。

这让赵朴不得不感叹,马比人还难伺候。

不过,马匹难伺候,也得细心伺候。

在古代,没有卡车,没有火车,马匹是陆地上最为主要的运输工具。而评价一只军队的机动能力有多强,往往看这只军队的马匹有多少。

在赵朴看来,宋朝的军队很悲剧,机动能力太差了,遇到强大的敌人跑不了,遇到弱小的敌人追不上。结果是运气好打了击溃战,运气差就是大溃败,几乎很少出现全歼灭战,宋军也很少成建制的歼灭敌军,一切都是因为机动能力太差了。

在分兵后,赵朴不断的昼伏夜行,不断的走山区,而不走小路,为的就是防止金军发觉,一旦金军发觉,大队人马汇聚而来,那就悲剧了,绝对是被全歼的料。

在赵朴看来,一只军队实力差不要紧,没有那只部队一生下来就是百战百胜,也没有那只军队一辈子不打败仗。只要是严密的军纪,严格的训练,再加上打上几次战斗,见过几场血,新兵变成老兵,一只强军也自然而然成就了。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保存实力为上。

一只军队跑路不丢人,在敌我悬殊的情况下,为了保存实力,并得到上级允许,跑路时可以理解的。跑路丢人,丢人的是跑路速度太慢,最后被敌人咬住了尾巴,打成了歼灭战。

实际上,有许多军队就是在跑路上,没跑掉被敌军歼灭,而不是在战场上被歼灭。

因而,赵朴十分重视机动能力,机动能力至关重要。

为了提升全军的机动能力,在两个方面下苦工,一个是不断的训练士兵负重越野能力,尽量将两条腿变成飞毛腿;另一方面,是训练士兵的骑马奔跑能力,不要求他们如女真兵那样,在马鞍山如履平地,只要求骑上马能快速前进。

在死了几百匹战马之后,总算是摸索出一些经验。马匹的生病率,亚健康状态,总算是得到了抑制。

而此刻,八字军总算是显示出强大的机动能力,较多的马匹可以做到人手一匹;若是紧急情况急行军,速度更快。若是特殊情况,一人三马,那速度更是离谱。

就这样,大军浩浩荡荡开播南下。

…………

此刻,河东地区的金军主力已经尽数南下,一部分攻击陕西切断向西逃窜的道路,一部分则是直接进攻太原。驻守在河东的金军,多是辽地投降的溪人军、契丹军、汉人军,这些金军战斗力本身就不强,有分布在河东的各个地区,好似花椒面散在水缸一样,早已经被稀释开。

而河东之地,义军遍地都是,这些义军数量不等,质量上参差不齐,不断的扰乱着金军,大大的牵制了金军。

在这种情况下,赵朴才可以率领着八字军,浩浩荡荡南下。因为金军精锐不在,这些杂牌军又太分散,只要他谨慎小心,又不陷入绝地中,这些金军杂牌军根本奈何不了他。一旦金军杂牌军袭击而来,数量少,战斗力差,那就吃掉;若是金军杂牌军强大,兵力众多,那就躲开。

总之,八字军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而南下的路上,制造出如此浩大的声势,也是为了吸引河东义军。

河东的义军成分复杂,各个首领也是心思不一,战斗力也参差不齐,他们身上有各种的弱点,可是一个优点却是无法抹灭的,他们活动在金军后方,严重破会了金军占领区的稳定。只要他们存在一天,金军河东就不稳一天,可以极大程度上牵制金军。

八字军要南下了,可是河东的义军,却是不能不管,总之要资源利用最大化。

即便是做炮灰,也要做最有价值的炮灰。

…………

赵朴坐在马上,四周是护卫,此时传来一个消息,昔日的故人要相见。

“那个鲁智深要拜见,感谢上次救命之恩!”

“他来了!”赵朴点点头,“知道了!”

很快,鲁智深来到了赵朴的马前,在马上躬身施礼道:“拜见殿下!”

“一别之后,鲁义士可好?”

“不好,很是不好!”鲁智深哀声道,“山河破碎风飘絮,河东尽数是虎狼纵横!”

赵朴点点头,不置可否。

鲁智深道:“殿下,人无头不走,蛇无头不行。如今汴梁危机,河东自古多义士,无数义士汇聚为三十六路义军,共计三十万之众,原意奉元帅为盟主,救援汴梁…………”

自从那次离开之后,鲁智深、杨志等人就开始思考“投名状”的问题。后来在一个落地秀才的指点下,总算是有了头绪。名不正,言不顺,名分很重要。他们想要投靠这位仪王,没有投名状,没有礼物怎么成。

礼物是什么?

自然不是金钱,也不是美女,更不是战马器械等,而是各路义军纷纷投奔,接受这位仪王殿下的领导。

于是鲁智深等人开始纷纷活动,不断的联系相互熟悉的义军首领,决定共同奉赵朴,这个仪王殿下为义军总首领。在不断的活动中,在鲁智深等人才传销之下,共有三十多路义军首领,愿意接受赵朴领导。

赵朴点点头,有些满意,总算是摸到了门道。

此刻,赵朴总算是有些黑社会东哥的气质了,三十六路义军不管实力强大与否,至少是影响比较大,涉及了大半个河东,收揽了这些义军,意味着河东地区一半的游击队归他指挥,甭管这些义军战斗力如何,至少不再是八字军孤孤单单一万多人,只是客军,如无根之水,苦逼至极。

“不知,各路义军人马有多少?”

“各路义军分布在何方?”

“义军首领品行如何,战斗如何?”

“还有那些义军不愿接受朝廷领导?”

赵朴开始询问这些义军的势力,鲁智深支支吾吾的回答着,其中多数带着夸张的成分,而真实的实力却让人担忧。这些义军部队林林总总,有着五十多万。五十多万,这不是虚数,而是真实的数字。

只是人数多,并不代表战斗力强,其中夹杂着太多的老弱妇孺,真实的战斗力并不怎么强。打游击还可以,若是硬拼,只需要一万金军就可以轻松横扫五十多万义军。

“河东多义士,你们辛苦了!”赵朴道,“这个盟主我很愿意当,只是我要南下了,在河东停留的时间不会太长!”

“王爷,前面的黎城,恰正是三十六路义军会盟之处,不如王爷稍后停留一番,顺便派遣官员,前往会盟。”鲁智深道。

“也好,今夜我军疲惫,正好在那里休息一番!”赵朴看着天色,点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