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131章现实是残酷的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131章现实是残酷的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到了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一开始,他就是王爷,只要不造反,可以轻轻松松活到最后。只是金军南下,靖康之耻,打破了他的美梦。想要当一个王爷而不可得,弄不好就是猪狗一样被牵着弄到北方上京。

为了不做猪狗,他选择了反抗,向宋徽宗建议,阻止太学生,还有后来出使金营,就是为了摆脱命运,摆脱那悲剧的时刻。最后总算是撬动了命运的齿轮,他参军了,加入了种师中的队伍,最后甚至有了自己的一只队伍,有了嫡系军队。

在与金军的两次交锋中,也是略占上风。

到了如今,更是当上了皇帝,君临天下,不管是父亲,哥哥留下的烂摊子,有多么烂,总算是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高领导人。

不过局势不容乐观,别的方面不说,就是朝廷最高领导层,和战不定的态度,就令人极为担忧。议和派,头脑清晰,看到了宋金之间的差距,但是恐金症太厉害了,未战先怯;而主战派,没有看到宋金之间差距,不知己不知彼,盲目求战,有没有具体的,可操作的抗金计划。

此时朝廷上下高层不统一,下面也必然是思想混乱,进而影响整体战斗力的发挥。

赵朴心中很失落,这就是我的臣子,主和派不行,主战派不行。依靠主和派,绝对是亡国的料,依靠主和派,也绝对是亡国的料。

不过心情只是失落了片刻,赵朴就是随着振奋了起来,不行也是正常的,君臣要培养默契感,他这个君王要成长,这些臣子也要成长,不要指望一个孩子一夜之间长大,也不要指望一个君王一夜间成为明君,更不要指望手下大臣个个都是管仲、乐毅。

何为明君?谁来了都能用,管你是忠臣、奸臣、小人、君子、伪君子,谁都能用;谁走了都不怕,张良走了不怕,萧何走了不怕,诸葛亮走了也不怕。

原本是想要借着这次机会,了解一些这些大臣的底细,从而量才而用。如今看来,最为重要的是,统一思想,打击议和派的盲目性,打击主战派的悲观性,在场的十几个人一条心,齐心协力,统一思想。

…………

赵朴站了起来,脸色冷然,眼神从各个大臣脸上扫过,开口道:“我很失望,很是失望!”

一连两个失望,顿时将在座的大臣弄懵了,不知这位皇帝陛下要说什么。李纲心中闪出一丝高兴,莫非是这位皇帝陛下,对这些投降派不满意。

“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诸公都是朝堂要员,是大宋的脊梁,一言一行,都是代表着朝廷的威严。你们不是书生,你们不能随意清谈,随意乱说。因为朝堂的指令从诸公手中发出,可能一个错误的指令,就让万千百姓流离失所,可能一个错误的军令,就让几万将士洒血疆场!”

赵朴语气颇为沉重,眼神中闪出一丝泪珠。

这时,他有些明白何为书生误国。明明不会大战,却要充当韩信,结果死亡无数;明明不了解金军,也不了解自己底细,可是偏偏要夸夸其谈,胡乱下发指令。这是会害死人的!

“诸公,有的主和,有的主战,在这里吵吵闹闹,又有何用?是战,是和,不在于我们,而在于金军。能战方能言和,不能战,想要言和而不可能。澶渊之盟,是因为宋辽均势,谁也难以奈何了对方;宋夏议和,是因为宋夏均势,再打下去,彼此都难以承受。只有拥有强大的军力,那时我们才能有话语权,想要议和,想要北伐,皆在掌握之中。可是如今,八十万禁军覆灭,三十万西军覆灭,想要求和,金军答应吗?金军铁定不会答应!”

“不要想着送上几封信,说上几句好听话,金军就会议和,金军不傻,不会犯低级错误;也不要想着送些美女,送些金银,就可以,求得和平,这是不可能的。想要议和只有一个手段?”说道这里,赵朴的语气有些阴森森。

李纲不由的打了一个寒战,而宗泽则是皱起了眉头,其他大臣也是紧张不已。

“只有一个首段,那就是函授靖边!”赵朴冷酷的道,“把把绑了,送给金人做礼物,想来金军会议和吧!”

随着这句话,在座的各个大臣,都是坐不住了,纷纷跪倒在地:“请陛下恕罪!“尤其是那些主张议和的大臣,更是战战兢兢,这是诛心之言。儒家讲究,天地君亲师,将一位帝王绑走,送给敌寇,这是遗臭万年的罪名呀!

不由人敢这样做!

若是真的那样,天下士大夫口诛笔伐,足以淹死人。

看着跪在地上的各个大臣,此时赵朴总算是找到了一丝的优越感,也不起身说免礼,而是继续道:“能战方能言和,诸公如今考虑是战,是和,没有意义,。一只强军才是保证,不然一切都是枉然!”

听到这里,主战派大臣心中喜悦,而议和派则是心中惶惶。

“李右丞,不愧是国士,竟然提出十议,如今我也一一回应!”

“一议国事,李右丞说,为了今后考虑,要重于防御,果然是老城某国!”

“不过还是不够!当年契丹强盛,太祖太宗皇帝极为忌惮,后来北伐辽国,一败涂地。辽国后来更是屡次犯边,我宋朝无奈只能赔款,以屈辱为代价求和。那时有太祖太宗的英明,有着海内强军,只能是与辽军战成平局。可如今,金国灭了辽国,实力强盛于辽国,这是一长;而我没有太祖太宗的英明,今天的禁军、西军也并不如太祖太宗时代强盛,而诸公也没有太祖太宗手下大臣名臣悍将,这是一消。此消彼长,这是宋金差距,这是我们不能不面对的现实!宋金军事实力差距巨大,这是我大宋屡屡战败的原因。”

听到这句话,李纲心中苦涩,想要起身反驳,可还是忍住了。

“李右丞主张防御,在要害之地建立藩镇,在黄河以及长江、淮河之南设置帅府,修固城壁,整治器械,教练水军,练习战车,使敌人进无抄掠的收获,退有被拦截打击的忧患。这样敌人虽然有时出没,但一定不敢因此而深入内地。这种处处设防,不说财力损耗巨大,兵力投入巨大,最为根本的是根本防不住金军,处处设防,只会是处处失守!”

这时,赵朴才让人起来,“诸公请起!”

这些大臣才纷纷起身。

赵朴一拍手,几个太监从门外抬进来一个沙盘,上面清晰的标注着长江以北,长城燕山以南广大地区。

“请看沙盘!”拿着标杆,赵朴开始普及军事知识。

赵朴军事知识是半桶水,而在座的各个大臣半桶水也不够。可就是这些半桶水不够的大臣,在这里夸夸其谈的说着国家大事,挥斥方遒,说着如何如何打仗,如何如何不知秋防,立时让人产生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

不,连纸上谈兵都不如。

赵括,至少是军事世家出身,老爹是赵国名将。赵朴自身武力值也不低,对于军中之事,知之甚为详细,只是遇到了妖孽级别的白起,最后才输了。可即便是输了,最后也是把秦国打得元气大伤。

可在座的各个大臣,简直是军事文盲,不懂军事常识,不懂士兵需求,不懂如何指挥作战,又懒得学习军事,更是喜欢指手画脚,外行指挥内行,最后最会是损耗了大批的钱粮,死了许多将士,充当运输队长。

如今,他只能是普及军事知识,不求他们成为名将,只求他们知道一些军事常识,不犯一些常识性的军事错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