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161章又要迁都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161章又要迁都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早产儿又如何?只要是老子用钱砸,砸也砸出一个大胖小子。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万万不能。赵朴就不信了,靠着大大量的金钱投入,不断的招募优良的工匠,精通机械制造的读书人,再加上爵位的诱惑,金钱的奖励,赵朴就不信砸不出一个新纪元。

在赵朴兴致冲冲的返回皇宫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金军南下了,这次规模比前两次还巨大,三路大军共计五十万,好似潮水一般,涌向了整个大宋,一路之上,势如破竹。

宋朝的官吏不是望风而逃,就是望风而降,只有那一些较大的州县抵抗剧烈。

而此时,朝廷的各个大员再次汇聚在一起,不断的讨论着。

商讨着金军南下的路线,以及宋朝的抵抗方针。此时黄潜善,因为某些原因,早已经退居第二线了。如今执掌朝政的是汪伯彦、赵鼎、范宗尹三人为主,分别执掌中书,枢密院、三司使。如今朝内的大部分奏章,只需要三人点头,便可以下中旨了,只有一些悬而不决,或是军情重事,赵朴才亲自出手。

不过即便是出手,赵朴也多以三人的提议为准,很少驳倒。

稳定,压倒一切!

赵朴有自知之明,在之前他只是一个闲散王爷,没有从政经历,可以说政治上的小白也不为过。比起这些在朝廷上混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老油条差了很多,还是尊敬三位臣子的意见为主。目前主要以实习为主,多看少说,积累从政经验。

依靠着这三位臣子,可能不会出现太大的进步,相对而言,也不会出现太大的漏洞。至于这些臣子,借机结党私营,或是从中收取好处,赵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做得太过分,只要不是威胁了他的利益,他就懒得动弹。

比如,三位大臣,曾经建议给宗泽、李纲、张所等部,派遣监军,结果被赵朴拒绝了,而军法司活动范围也仅仅是在八字军。

曾经有大量的弹劾李纲的折子上来,赵朴也拒绝了。

曾经,枢密院提出过一个个战略部署,想要如何如何。赵朴看了之后,就发了出去。只不过在末尾上写到,“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也就是说,枢密院只是提意见,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一切都是看具体情况。

在赵朴看来,如今中央已经对地方失去了掌控,唯一对地方能施加影响的,也只有名分了。

派送监军,无非是被架空,或者是争吵不断,意不大义,都会变成浆糊,与其如此不如,不派遣监军,让臣子感到信任。

…………

不过局势越来越差,金军的攻击势如破竹。

河北的一些州县相继沦陷,金军已经逼近了黄河,只要是渡过了黄河,只需要战马一天的急速奔驰,就可以威逼应天府,包了饺子。作为陪都的应天府,立时风声鹤唳,城内的百姓惶恐不已,一些富商,权贵之流,再度开始跑路。

在朝堂之上,建议迁都东南的声音,也再度响彻了起来,有种压倒性的优势。

“陛下,只要金军过了黄河,距离应天府已经有百里之遥,应天府已经现于金军铁骑之下,靠着不到四万多的大军,难以守住应天府。此时必须要迁都,不然陛下危险了!“汪伯彦劝说道。

赵鼎立刻道:“陛下,不能迁都呀!一旦迁都,军心动摇,黄河沿线的守军,河北等地的孤城,将彻底沦陷,几十万义军将彻底失望,那时大事去矣!”

“你这是陷陛下于死地,当初就是听信奸臣之言,两位先帝,呆在汴梁未离去,结果有靖康之耻;莫非你想要再度上演靖康之耻吗?”范宗尹道。

此时朝堂再度吵闹成一圈,而主战迁都的意见,已经是占据了主流。

分析了一下局势,赵朴觉得迁都势在必行,应天府地理位置不如长安,城墙防护不如汴梁,再加上兵少,守住应天府的几率很小。此时宋朝的正规军几乎是全军覆没,新组建的军队,还在操练中,战斗力低下,守城还可以,若是救援应天府,绝对是被围点打援,消灭在半路上的下场。

不过如何迁都?迁都在何方?

这又是一个大问题。

赵朴神色中闪过一丝忧愁,很多时候,迁都变成了战略大溃败,负面的影响太大了。一旦迁都,黄河防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几乎是军心动摇,用一溃千里形容也不为过。真是一个难题,进退无路!

而底下的吵闹依旧存在,吵吵闹闹,双方争夺得不可开交。

“啪!”赵朴一拍桌子,顿时间吵闹声不见了。

“吵什么吵,这里变成了杂货市场!”赵朴脸上带着愤怒,神情有些狰狞,可是眼神中却是平静,不起一丝的波澜,“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世;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此时已经没有争吵的时间了,行动!行动!快速行动!”

“散朝!”

赵朴一撩袖子,转身就走,提前下朝。

众多臣子心中闪过恐慌,这是皇帝陛下登基以来,第一次发火。皇帝陛下一直脾气很好,很少责骂臣子,于是给世人温文尔雅的感觉。可是在皇帝陛下发怒的那一刻才知道,帝王也是会愤怒的。

众多臣子都走了,而汪伯彦、赵鼎、范宗尹却没有离去,而是到了后殿内。

此时,赵朴坐在椅子上,神情冷峻,三人刚刚进去,就感到了沉重的压抑之感,这位皇帝陛下真的怒了。

“金军南下,三路出击,如今我们分析一下金军的进攻态势!”少去了嗡嗡的吵闹声,赵朴的心情也好了许多,太监们端出沙盘来,赵朴再次做军事推演,推演双方的攻防趋势,双方的实力对比。

汪伯彦看着沙盘,看着皇帝陛下的军事推演,心中不断的揣摩着新皇的性格,这位新皇不喜欢大臣们夸夸其谈,喜欢的是实际推理,喜欢的是利益的权衡,得失的比较,还有如何利益最大化。

身为这位皇帝陛下的臣子,可以犯错误,可以失城,但是不能欺骗,不能夸夸奇谈。

第一步,推演黄河防线能否守住;

第二步,推演汴梁能否守住;

第三步,推演金军深入到了那里。

在不断的反复推演中,得出了黄河防线守不住,三位大臣被这位皇帝陛下说得心服口服;而在推演之后,也得出了汴梁守住很困难,可也能勉强守住;第三步,金军深入到了哪里,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分歧不断,暂时搁置争议。

最后,赵朴总结道:“黄河防线守不住,千里防线,防御面太宽广,仅仅是守住一些要害,一些重要城池根本无关大局。金军在乎的不是攻陷多少城池,而是在乎掠夺多少金钱,消灭我军多少精锐。而那时应天府将会暴露在金军铁骑之下,此时迁都势在必行,不过迁都要避免混乱,避免军心动摇!”

“第一,迁移河南、山东等地百姓先走,坚壁清野,不留一丝粮食给金军,水井也掩埋,不给金军一口水喝!”

“第二,汴梁城五品以上文官及内眷先走,迁移至江阴两淮一带,疏散于各个大城!”

“第三,仅留五千守卫应天府,我亲自率领三万亲军,御驾亲征,犒劳三军,守卫黄河,誓杀金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