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19章殿上口舌之战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19章殿上口舌之战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让我上殿!”赵朴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微微吃惊。

宋朝养王爷,好似养猪一般,给予丰厚的俸禄,优越的生活,可是却不给予参政权。电视剧上,八贤王说话一言九鼎,左右着朝局的走向。可现实中,宋朝的亲王只是寄生虫,除了寄生之外,没有什么用途。唯一的用途大概就是皇帝挂了,又没有儿子,最后当替补。

大宋的政策太宽容了,身为皇室子弟,只要是不造反,可以活得极为滋润,可以跟大臣斗嘴,可以大声咆哮,总之皇室子弟是有特权的,不惧任何人。身为大宋亲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上朝的,也懒得上朝,只有在关系王爷的一些俸禄,或是封地,或是封号等问题上才会上朝。然后就是在朝堂上大肆咆哮一番,比嗓门大。

“上殿就上殿,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赵朴毫不在意的道。

……

第一次走上大殿,赵朴眼角余光扫视着四周,眼睛中闪现出了玩味。

在后世,开封已经大大不同于宋朝的开封了,建筑格局发生了,许多的宫殿早已经损毁,留下的只是残骸,显示着曾经的辉煌。而此刻,却是真实的见到了大宋的皇宫。

议事在讲武殿,大殿内的灯光比较明亮,少却了北京故宫的那种豪华、奢侈、威严,更多的是平民化、简单化。在大殿两旁分别站立着两排人,赵朴绝大多数都不认识,只认识几个,那几个正是皇室成员。

认识的人很少,只是跟那些皇室成员打人一些招呼,就站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很快,宋钦宗上殿了。各个大臣纷纷上奏疏,说着一些事情,多数都是围绕着这场战争。

“官家,如今金军兵临城下,断去了外界的联系,粮草无法转运进来,米价、菜价、肉价等等都是急速上涨,超过平日间五倍。请官家颁下旨意,平抑物价。”这时,一个户部的官员开口道

“物价必须平抑,只是具体如何,可有章程!”

“官家,微臣已经送上折子,三天有余,可还是没有回信!”户部官员道。

“三省官员,必要尽兴,各位相公也要快些制出章程!“宋钦宗说着体面话。

六位丞相连忙请罪。

接着,又是兵器配置,军队编制调整等等,可谓事情极为繁杂。赵朴一开始听着,还有些兴趣,可是渐渐的腿有些发麻,眼神有些发困,不自觉的打起了盹,陷入迷迷糊糊中。

“陛下,微臣要弹劾仪王越过祖制,编练新军!”这时,一个仿若是闷雷般的声音响动了。

赵朴身子不由的微微打颤,睡意顿时散去了七七八八,抬起头看着这个弹劾的人。从服饰上看,是一个御使,只是年纪也太大了,至少五十岁了,此刻正如同老虎一般的吼叫着。

“陛下,仪王殿下,为人无用兵之才,却妄自编练新军,臣怀疑仪王有不轨之心,妄图谋反!”有一个御使道。

“昔日,赵括纸上谈兵,丧权辱国;如今,仪王殿下妄论军事,必现兵败之耻!”

“新军,靡费甚多,不必编练,只会让某些人兴风作浪!”

一个个大臣,你一言我一语,立时开始口喷唾沫,疯狂的攻击赵朴,一个个似是而非的理由涌动而出,似乎在片刻间他成为了三观不正,思想阴暗,大宋的败类。

似乎不将他砍了,大宋就会灭亡;似乎不将他骂上几句恶,就显得缺乏正义感。

风言奏事,在大宋成为了文人的传统,也是文人攻击政敌最强手段之一。控告某某官员,不需要充分的理由,只要是大街上的风言风语,就可以成为呈堂证供,成为判罪的最佳手段。

在风言奏事之下,许多的官员吃了亏,最后悲剧的致仕,或是贬官。而即便是所告不实,最后也不过是警告处分,或是由中央官员变为地方官员而已。可以说风言奏事,成本很低,风险很小,收益却是很大。

而在风言奏事之下,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死在了风波亭,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大悲剧。

不过,赵朴没有急着反驳,赤膊上阵是最傻的手段,也是最无奈的手段,自然会替他说话,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荒唐,仪王殿下贵为亲王,万金之躯,本可以安逸生活,可是为了我大宋江山,不惜招募新军,为国出力,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怎么到了章御使口中,成了乱臣贼子!”这时,前排的一个大佬开口道。

“白时中,你这个奸臣。你这是误国!一个娇生惯养的王爷,如何领兵,不是赵括是谁?”

“仪王殿下,仅仅新军不足千人,即便是练废了,也务关大局。而赵括统军四十万,全数覆灭,差些让赵国灭亡,两者岂能等同!”这时,一个英俊潇洒的中年男子开口道。

美男子呀!赵朴心中暗叹道。这货正是极品美男子,少女少妇的杀手,勾勾手,绝对有大批的女子投怀入抱。不由低声向一旁问道:“他是谁?”

“他是太宰李邦彦。”

“靠!”赵朴心中大骂道。这货长得这样俊,可为何偏偏是卖国贼。

“张大人难道忘记了五代之祸吗?”

很快,围绕着这个话题,朝堂上分为两派,剧烈的争吵起来。一派是李纲为主的主战派,一方是白时中、李邦彦等投降派。只是朝堂之上,显然投降派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是明显的略高一筹。凭借着强大的数量辗压,李纲一派大肆退让,辩论中有些支撑不住。

只是令赵朴有些吃惊的是,力挺他的竟然是白时中、李邦彦、张邦昌之流,也就是大宋的投降派。而那些要将他化为乱臣贼子,要诛杀的竟然是李纲一派。

赵朴心中不由的嘀咕,我为何这样的招投降派喜欢,难道我天生就是投降派的长相吗?投降派看着我顺眼,力挺我。

可是双方辩论着有些跑题,有新军的问题转移到了和约的问题上。

“金军兵临城下,兴建的新军,又岂能挽回局面,不如尽量的收敛军队,凝聚为一股,合力击退金军,这才是正道!”

“金军强大,比当年澶渊之盟时的辽军,强大了不知多少倍,岂能是所说击退就能够击退的!为今之计,只有以议和为筹码,拖延时间,等待勤王之师这才是王道。”

“读书人要有骨气,我堂堂华夏岂能向蛮夷禽兽屈膝,签订城下之盟!如何让我们去见列祖列宗!昔日,石敬瑭丢了幽云十六州,如今我朝若是丢了河北河东之地,又与他们有什么区别!”

“能战,谁又愿意议和?若是我朝兵强马壮,又岂会向蛮夷议和,答应那样屈辱的条约。可实际上,我朝虚弱不堪,面对金军一触即溃,几十万禁军快速奔溃,死的死,逃的逃。我朝军队太弱小了,只能屈辱签订合约。以屈辱的合约换取休养生息的机会,然后才能北伐金军!”李邦彦道。

李纲此刻愤然站出,神色刚硬的道:“议和,这让我朝蒙尘,天子蒙尘,百年之后,史书会如何评价我们?这是千古骂名!”

赵朴心中已经了然,投降派的理由是,打不过只好议和,以苛刻的条约获取休养生息的机会;而抗战派的理由是,签订城下之盟,丢不起人,丢人丢到了祖坟里!

投降派的理由是合理的,只是因为妥协没底线,最后遗臭万年;抗战派的理由也是合理的,只是没实力还不服软,注定是悲剧的。

两个党派之间,争斗不断,拼杀不断,完全忘记了金军兵临城下,再加上一个时和时战的宋钦宗,可以说将彼此的矛盾加剧化。生死攸关的时刻,还拼斗不断,太悲剧了!

赵朴失望到了极点,不在理会双方的争论,似乎一个局外人,不断的走着神。

“不要吵了,堂堂朝廷重臣,岂能向泼妇一样争吵!”这时,宋钦宗一拍桌子,厉声喝道。

“臣等有罪!”满朝臣子连绵跪下请罪,一副罪该万死,忏悔的样子,只是心中有几分悔意谁又知道。

“皇弟,不知有何话说?”宋钦宗压下心中的怒火,向赵朴问道。

“臣弟有罪呀!”赵朴立时跪在地上,袖子一抹,眼睛中流出了泪水(有生姜作弊能不流泪吗!),“臣弟本是一介纨绔子弟,斗鸡遛狗,一无是处。然则金贼兵临城下,侵占我国土,辱我百姓,践踏我祖坟,奇耻大辱呀!前古未有的奇耻大辱呀!臣弟不才,愿意效仿班超,征伐异族,卫我江山,即便是百死也不悔。可是朝中大臣竟然说臣弟有不臣之心,我冤枉呀!请皇兄撤销臣弟编练新军之责,另派人手,以免嫌疑。臣弟愿意手持长矛,成为一个小卒,征战沙场,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呜呜……”

说道这里,赵朴跪伏在地上,大哭了起来。

爱哭的孩子才有奶吃,会说委屈的才受人同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