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201章边疆风云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201章边疆风云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西风咧咧,此刻已经是十二月份了。

宋金开战已经半年之久了,战局是金军节节胜利,宋军屡战屡败。然而胜利者,并没有享受到胜利果实,失败者也没有被失败打倒。战局呈现来僵持化,金军胜利了,占据了宋朝的大片土地,可是没有对占领区有效的控制,四处都是烽火,各路义军好似老鼠一般,随时出现,随时袭击,然后随时隐藏,想要抓也抓不住。

此时抵抗金军主力的,主要是各地的厢军、义军。他们不论是武器、还是战斗素质上,都是远远逊色于金军。金军几乎处于一面倒的辗压,然而各路的厢军义军,此起彼伏,几乎是刚刚消灭一股,另一股又出现了。

在一次次的战斗中,这些厢军、义军被打散,被歼灭,但却好似坚韧的野草一般,不屈不饶,抗金不断。

在一次次死亡中,在一次次战败中,他们的战力缓缓提升,渐渐的把握住了金军的战斗节奏,败仗越来越少,对于金军的杀伤加大。

此刻一场西北风刮来,天上飘落下雪花,此时的汴梁城一片雪白。

往窗外看去,此时的汴梁已经没有了往昔的繁荣,连番的战争,早已经将汴梁打的千疮百孔,荒凉至极。

“又是一个冬天!”张所的眼神中有凄然之色。

如今河南的战局很是不妙,金军铁骑横扫河南,河南的诸多州府,甚至是襄樊一代,也遭到了洗劫,一个个大城池沦陷。在中原大地上,只有汴梁孤零零的存在着,好似一座孤岛,金军已经放弃了对汴梁的围攻,而是以围困为主,以骑兵的快速运动为基础,切断汴梁与外界的联系,外界的粮食、器械之类,再也难以运到汴梁。

在战前,估计过困难,有了较多的物资储备,更是平仰物价,降低粮食价格,整顿军队,修补城墙,这才让汴梁扛住了金军的攻击,最后得以保全。

只是失去了外界补给的汴梁,好似一座孤岛,只有消耗,而无法得到补给,最后有能坚持多久呢?

可能是半年,可能是一个月?

摸了摸怀中,张所掏出了一封信,这是官家给他的信。信中详细的描述了当今的抗金局势,主张是持久抗金,花上二十年时间彻底击败金军;信中反对投降论,一味的向金军投降;也反对了速胜论,认为“天军一到,金军必败”;抗金是一个漫长的事情,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慢火炖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信中分析了当今的局势,认为如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已经沦陷,只留下汴梁一个孤岛,守卫的意义不大。此时的汴梁,已经成为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适当的时刻,可以放弃汴梁,西去与宗泽部汇合,也可以南下到襄樊一代退守,或是可以北上与王彦部汇合,但是不要坚持在汴梁,不动弹。

最后更是旗帜鲜明的写道:失地存人,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而末尾写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一切决断但由将军决断。

“宪儿,你说如今当如何?”张所心情有些烦躁,不由问向了儿子张宪。

“父亲,速速撤离汴梁吧,汴梁已经是孤城了,如今城内粮草奇缺,最多坚持一个月,粮草就会彻底耗尽。一旦粮草耗尽,汴梁将会不攻自破!”张宪开口道。

“住口!”张所的神情有些狰狞,脸色铁青,道:“汴梁是我朝帝都,这里有皇室宗庙,一旦我军撤离,宗庙将会不保,社稷将会不保,那时我就是大宋的罪人了。汴梁城池深厚,有四十里,城内防御设施严密,百姓众志成城,府库铠甲十足。只要是坚持过这个冬天,一切都会好的。那时金军向北退去,南方的粮食转运而来,汴梁的粮荒必然缓解,一切都会好的。”

张宪道:“父亲,金军不会退去的,即便是退去,只要是留下一万大军,就足以掐断汴梁的粮道,况且官家在信中已经说了,南方也困难至极,大量的流民需要安置,还要招募新军,根本无力顾及汴梁……”

“住口,我可以死,但是汴梁不能丢;汴梁在,我在;汴梁亡,我亡!”张所决然道。

张宪想要劝说什么,可最后还是没有说。

身为人子,张宪最为了解父亲。父亲军事才能有些,但只是一般般,根本没有达到名将的程度,守之有余,而进取不足。善于夸夸其谈,却拙于行事。性格最为刚烈,率先提出还都汴梁,这个意见不仅遭到了宗泽、李纲的反对,也是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反对,陛下更是不满。

于是派父亲,守卫汴梁,负责京畿路的军政大物,权力在手,这固然是信任,又何尝不是危局!

如今,汴梁失守已经是定局了,事实再一次表明,父亲当初还都汴梁的主张是何等的错误,若是陛下听信父亲的主张,还都汴梁,可能会再一次上演靖康之耻。

这让父亲难堪至极,官家的信中极为客气,可正是因为太客气了,让父亲脸上难以接受,难以接受撤离汴梁的耻辱。李纲守卫山东,导致山东失守,退回扬州时,官家倒是没有怪罪,可是朝中的言官弹劾却是不断。

最后,李纲再次被贬,沦为福建的一个团练使,一搂到底。

若是,父亲撤离,也免不了被贬,受到刀笔吏的侮辱,刚烈的父亲,如何能接受如此屈辱。

此刻事不可为,父亲已经是下了死志,决心以死殉国,效仿太原的王禀。

…………

在陕西,在一座孤城内,宗泽咳嗽着,神情有些颓废。

“晋卿,战局如何?”宗泽咳嗽着,问向了床榻的一员年青将领。这个将领名为吴阶,与其弟吴磷都是西军年青一代将领,在与金军作战中悍不畏死,战功赫赫,受到了宗泽的赏识。

吴阶道:“元帅,天降大雪,路面湿滑,金军行军不便,大大延缓了进攻节奏,我军只要是稳扎稳打,足以守住大庆关;若是时机得当,甚至可以出兵收复华州,忠州等地!”

宗泽道:“这就好,唉!我愧对官家的信任呀,官家对我信任有加,连续提拔,负责戍守关中等地。我原本以为靠着关中的险要,足以防住金军的攻击。奈何完颜娄室用兵如神,吾不及也,连连失地,失去了关中十三州。朝堂内弹劾不断,要将我擒拿问罪。而官家却说,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信任我,让我继续戴罪立功,所幸稳住了恶化的局势!”

“如今我年老体衰,又患有重病,可能不久将不在于人世,可惜北伐尚未成功,我就要身陨了!”

恍然间,宗泽想到了诸葛亮,六出岐山,无攻而返;而他戍守关中,连连失地,所幸稳住了恶化的局势。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若是大军北伐成功之日,晋卿切记要为我烧几张纸,告诉我北伐胜利了,靖康之耻,血洗了!”说道这里时,宗泽再度咳嗽了起来,病入膏肓,此刻距离死亡已经不远矣。

“我若是身死之时,不要送葬,请陛下速速派遣大将戍守关中,切莫让金军所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