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217章变法(三)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217章变法(三)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纠结的,不仅仅是汪伯彦一个人,还有其他臣子。

赵朴的处事风格,有些让他们难以接受接受了。变法,应该是在朝堂上提出,然后群臣讨论许久之后,才决定,可是赵朴倒是好,一切都省略了。只是七个大臣,外加他一个皇上,三天时间讨论,就拍板了。

太独断专行了!

只是不满意又如何,只能是接受。

这是大宋,不是五代十国,不是南北朝时代,不是权臣横行的时代,没有那个臣子有权力废除皇帝。可以跟皇帝闹矛盾,可以阴奉阳违,可以使用各种手段逼迫,可以架空皇帝,但是不能废掉皇帝。

不管怎么说,大宋还是大宋,皇帝还是赵朴,这个大前提不变,一切都是枉然。

总之,变法没有经过朝堂讨论,没有经过民主决策,就这样实行了。

在赵朴看来,在治世讲究民主,讲究有事情大家商量,减少失误;而乱世讲究**,讲究独断专行,较少纠纷。不知道何时该民主,何时该**,绝对是玩亡的料。当然很多独裁的君主,往往会披着民主的外衣,不是为了欺骗民心,而是为了安慰民心。

宋朝实行民主,让政治氛围比较清明,使宋朝政治、经济、文化达到了封建时代的巅峰;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党派争斗不短,**问题严重,贻误战机,“金军已经渡河,而宋庭议未决!”

赵朴看来,民主是有很多好处,但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还是应该**。

比如军事上,比如在变法上。

在这个科技落后,农耕为主,文盲率极高,地区势力强大的时代,实行精英**,好处极多。明朝的内阁制,清朝的军机处,就是典型的精英**。

在赵朴看来,朝廷的运转模式,应该是他提出大致的框架,大致的方向;几个精英大臣进行详细规划,否决一些不合理成分,使之变为切实可行的政策;然后分派任务给各个部门,各个级别的大臣前去执行,并提出修改意见就行了。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尽忠。而连基本的工作都没有干好,就去说三道四,就去骂这个,骂那个,显示自己牛逼无比,不是废物,就是吃得太多了。

…………

变法就这样开始了。

用赵朴的话说,偷偷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变法的目的,在于强军,在与抵抗住金军的入侵。而不在于搞得地动山摇,不在于弄得天下皆知,更不在于借此打击对手。

只是内阁,中书,枢密院几个机构,联合的下达了一些命令,变法就开始了。一些御史,一些言官还不知道什么情况时,变法就执行来。各地的丈量土地,各地的分配土地,修建城堡,对青壮的简单操练……

各个变法工作有条不絮的开展了。

奸党的七个大臣,开始在各地变法,重点在襄樊一代,次之在扬州,再次之则是在关中一代,再次之则是在开封,这些区域,都是曾经的沦陷区,此时的边疆区。只是涉及的面积有些宽广了,因为太宽广了,问题也不少。

而借着军情司,赵朴不短的汇集着各处来的消息,不断的调整着。

在襄樊一带,有赵朴亲自坐镇,每隔三天五头,总是要到大街上,在乡间地头,亲自察看,有些监工的味道。但是也让他见识到了真实的一面,处理了一些人之后,风声小了很多。

襄樊地区问题不太大。

而扬州,在之前有有些试点,又有赵鼎、范宗尹坐镇,问题也不太大。

而在开封、关中等地问题不少,在圣旨上,只能是写道,便宜行事为的是灵活机动,提高适应性。只是灵活的有些过头了,从各个渠道传来的信息看,情况十分不妙。有些官员,接机敛财,使军户利益严重受损;此外加上金军细作活动,局面极为复杂。

而更让他担忧的是,此时宗泽病了,使关中等地群龙无首;而张所治军还凑合,可是民政上却是浆糊。此时变法,没有促进关中、开封附近稳定,反倒是造成了混乱。只是此刻,开弓没有回头箭,想要废除已经不可能了,退后一步,不仅是万丈悬崖,更是万劫不复。

只能是采取补救措施,努力稳定局势,最后终于稳定住了局势。

而在变法中,出现的各个问题,趁机谋取私利者,赵朴毫不客气的军法从事,不是砍头,就是服苦役。

变法在曲折中前进,在摔倒中,顽强的前进。

一个月后,军户制度总算是进入了正规,问题还是不少,坑民害民行为还是不少,当总算是做到了利大于弊,做到了在百姓容忍范围内。

宋朝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总算是缓缓的开动了。

…………

一个月后,赵朴再看奸党成员时,发觉汪伯彦、张俊等人都是明显的瘦了一圈,或是头上的白发更多了。

当奸党也不容易呀!

赵朴觉得有些对不起这些老臣,可能这一个月的折腾,就折寿十年。

只是变法还要继续,既然对不起,只能继续对不起了。做坏人,就继续做到底吧。

这些可怜的奸党成员,只能是继续的当着老黄牛,不断的遭受着剥削。

而这这个过程中,一些言官,一些御史坐不住了,开始纷纷指责新法,说军户制夺民之利,军户制抑制民力等等。看着这些奏章,赵朴也是暗自惊叹,果然是文采飞扬,论据,论证,论点,也得太好了。

果然是好散文!

只是散文写的太好,也不能抵住金军的刀枪。

对于这些顽固派,赵朴毫不留情打开打击。

骂人之前,自身要金身不破;自身还有污点,如何指责他人。正所谓,论据、论证上,驳倒敌人,这是一种驳倒方式;而从人品上,道德上,打击对手,也是一种驳倒方式。

于是,赵朴开始检查,看这些御史,这些言官,屁股后面是否干净。一些污点被找出,借着这些污点,,许多的言官纷纷落马,致仕的致仕,进入监牢的进入监牢,流放的流放。

而有一些言官,真的没有一丝污点。

清官是值得尊敬的,可能思想守旧,可能政治才能低劣,可能有诸多缺点,但是至少是道德楷模,值得尊敬。借着政建不合,将他们打下深渊,似乎有些缺德,赵朴想要找借口,刷下去,可找不到理由。没办法,赵朴只能是亲自上阵,只能是舌战这些顽固派,用嘴巴干到他们。

在连番的论战后,说服了一些人;而一些依旧顽固,赵朴只能是把他们派遣到武备学堂。

人才总不能浪费,哪怕是顽固派也有利用价值。

ps:第二更到了,争取第三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