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233章起来,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

今天,以检阅学员会操,将开幕仪式推上了**。

武备学堂的学员,一部分是招收而来的书生,一部分则是军中精锐的战士。武备学堂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那些书生军事化,提升军事水平;一方面也是让那些武人,变得有文化。

没文化的军队,是没前途的军队;而没有军事化的文人,而是可悲的文人。

总之,赵朴试图让两者好似面与水一般,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不分你我。

而最好的融合法,就是训练军纪、操练阵法,摸爬滚打在一起,正所谓男人有四大铁,一起同过窗户,一起坐过牢,一起嫖过娼,一起扛过枪。

一个月的时间,很是短暂,培养出精兵、强军注定是不可能了,只能是“仪仗队”,花架子有余,中看不中用。

仪仗队有很多缺点,却胜在好看,很是花哨,可以满足百姓的热切需求——百姓多数是军事盲,或是半桶水,他们不懂真正的军事,他们评价强军的标准,很表面化,肤浅化。

于是,赵朴想着法子的做“面子工程”,于是便有了十大古阵齐上阵的场景。

一谈起古阵法,后人总会想到: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四门兜底阵,五虎群羊阵,六丁六甲阵,七星北斗阵,八门金锁阵,九字连环阵,十面埋伏阵。

后世谈起这些古阵法时,总是吹呼的神乎其神,玄妙无比。

其实,这十大古阵法根本不存在,都是后世的文人杜撰而出,有的只是圆阵、疏阵、数阵、 锥形阵、雁形阵、玄襄阵等。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古代十大阵法,也是存在的,只是没有小说演义上。那样神乎其神。

一字长蛇阵,就是军队排成一条线。向敌人包抄;

二龙出水阵,就是军队,变成两条线,分别围追堵截;

天地三才阵,就是三个方阵,彼此互为犄角,互相掩护;

四门兜底阵。就是一个方阵,内部包裹着无数个小方阵;

五虎群养阵,则是摆出无数个锥形阵,追杀敌人;

六甲六丁阵。则是无数个不同种类的小阵,组合成一个大阵;

七星北斗阵,有些疏阵的味道;

八门金锁阵,则有些像宋朝的平戎万全阵;

九字连环阵,则是层层防御的大阵;

十面埋伏阵。是不断的小股袭击,引起对手恐惧害怕,不算一个阵法,反倒是像袭扰战,游击战。

而不管是什么阵法。叫什么名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简单,实用,一点也不复杂。

在宋代,军队的文盲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有许多高级将领也是文盲。许多士兵连起码的向左转,向右转也搞混了,连起码的齐步走,也走不出一条直线。操练时,五天一会操,十天才一会朝,一些军队半年也未必会操一次。

这些注定了所谓的阵法,很是简单,尽量精简化。

太复杂的阵法,对于将领和士兵的素质要求很高,在文盲率高又会操低的军队中,根本玩不转。一切都是尽量简化,或是战斗是干脆一拥而上,干群架。

即便是强大的女真,也是使用极为简略的阵法,或者干脆不用阵法。

当然,一些文人总是喜欢玩复杂的阵法,在设计阵图,进行排兵布阵时,繁之又繁,看起来华美无比,似乎孙子在世,李卫公重生。可是到了战场上,阵法坚持不到一刻钟就散乱了,部队逃散,彻底败亡。

因为阵法太华美了,太复杂了,除了这个布阵的文人明白是什么回事,手下的中低级将领,都是一头雾水,理解不了,自然也玩不转。

阵法,没有那么深奥。

阵法,其实便是将部队纪律化,分配好职责,排好攻击顺序,排好攻击位置,最大程度合理配置兵力资源。

而将阵法运转到了极致,就形成了极致的美感。

而此刻,百姓们就被十大古阵运转时,形成的美感忽悠住了。

样式一致的铠甲,一样的装备,刚健自然,雄浑有力。

“看,那是我儿子!”

“那是我外甥,也加入了武备学堂!”

“皇上亲自检阅会操,我这是第一次见到了皇上!”

“皇上,是武备学堂的祭酒,我的儿子也成了天子门生!”

“金军杀来了,我儿要北上驱除金贼!”

在外围,围困的群众们激动不已,指点着操场上的某个学员自豪的说着,或是看着高台上,皇帝陛下的声音,激动不已。

这一天,百姓们见到了太多的意外,经历了太多的惊喜。

一般军队也有会操,只是多在封闭的军营,检阅时也多是朝廷重臣为主,杜绝外人见识。而赵朴却是将军队部分透明化,让平常老百姓们,见识到了武备学堂的精锐、纪律森严。似乎在借着这次阅兵,显示着威,为的是鼓舞颓废的宋朝军民士气。

百姓也见到了皇上,虽然隔着很远的距离,但还是看到了。

在阳光下,皇帝陛下好似金甲战神一般威严,神秘、难以揣测。

终于转了一圈,阵法变化完毕,学员队伍由四面埋伏阵,再度变回了一字长蛇阵。而蛇身子一转,也是随之变化为了方阵。

整个过程,整齐划一,运转流畅,刚健自如。

“会操结束!”这时,那个负责会操的将官上台,单膝跪倒在地,送回了令旗。

赵朴结果令旗,道:“会操结束,唱校歌!”

这时乐队响起了配音,各种乐器齐鸣,乐声中带着悲壮,好似一个国家在哭啼,一个民族在流泪。

听着乐曲,赵朴的眼睛潮水了,喝道:“预备,起!“

“起来,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刀箭前进,冒着敌人的铁骑前进,前进,前进,进!”

一次次来回传唱,好似哭啼,又好似呐喊。

学员们齐声唱着这首歌,声音悲壮激昂,心中恍然间升起一幅幅画面:北方大片领土沦陷了,汴梁也失守了,大宋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面临着灭亡的危局;在这一刻,一个个士兵,以血肉之躯,冒着刀箭,冒着敌军铁骑,向着敌人冲锋,发出最后的吼声。可能会死亡,但是却用血肉,铸成了新的长城,守卫住了山河,守护住了子孙的生存空间。

悲壮慷慨!

一开始仅仅是学员们传唱,渐渐的负责警戒的士兵也开始传唱,而后来外围的百姓也开始传唱,那些刺客也传唱着。

唱着一遍又一遍,泪水渐渐模糊了双眼。

这一刻,只要心中的血未冷,便会感动。

恍然间,一直置身于事外,似乎一切皆不关心的清风老道也开始唱起来,心中闪现出一丝丝悲壮,一丝丝国破山河碎的凄凉。

老泪横流,大哭了起来。

…………

而此刻,在人群中,一些人也哭了起来。

他们是金军的死士,是隶属于金国的情报司,在首领素衣的策划下,要发动对宋国皇帝的刺杀。原本打算着,在摩尼教教刺杀发动时,吸引了金军的大部分注意力时,他们再度出手,一举刺杀宋朝皇帝。

只是事情,出现了意外。

在赵朴的激情演讲之下,摩尼教的死士变得狂热,变得热血了起来;而此刻,金军的死士,在歌声中,也是变得感到,痛哭流涕起来。

歌声中的悲壮,也勾起了这些金国死士的伤心和热血。

那时,女真还在受奴役,受着金军的剥削,打女真盛行,任由欺凌,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直到后来,女真崛起,一步步血战,才有今天的地位。

世人只知道金国今天之强盛,谁又记得女真昔日之潦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