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249章法不诛心,还是莫须有杀人?

“唯有帮助金军,进入武备学堂,一举擒获赵朴,这才是大功一件!只是……操作起来,有些难度!”许高下定了决心,既然要当贰臣,那就当到底。只是如何引导金军进入,却是困难至极,甚至是连一点头绪也没有。

此时防守武备学堂的,主要是皇上的近卫和武备学堂的学员,这些人都对皇帝陛下忠心耿耿,想要策反他们投靠金军,几乎是不可的。这些将士,宁愿战死,宁愿做那个昏君的陪葬品,也不愿意弃暗投明。

策反之路,行不同。

而下毒,麻翻那些皇帝的近卫,也不可行,近卫们身上都自带着干粮,水壶,根本无法下毒;

派刺客刺杀,也不可行,皇帝身边戒备森严。

想了许多的办法,最后得出的结论,都是不可行。

“莫非,真要等金军入城,那时我再弃暗投明吗?”许高想着。

只是,同样是投名状,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差别大了。

这一刻,动了这样心思的人很多,许高只是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但是这些想法,也只能是想一想,而无法实践。毕竟,当贰臣也需要本钱,他们只是读书人,让他们去传递一些情报,出一些坏点子,耍一些阴谋诡计尚可。

可若是让他们刺王杀驾,让他们干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则有些歇菜。

………………

战斗此时已经停歇了下来!

激战后,将士们都是有气无力的喝着水,或是吃着干粮。而这时,一个武备学堂的学员莫名消失了,向着后面的大臣休息的地方走去。地点正是,礼部侍郎许高所在地。

这个学员身形一闪,进入了房间内。

“你是谁?”许高被吓了一跳。不由问道。

“我是武备学堂学员,贾宝!”

“所为何事?”

“徐大人,可认识这个东西!”说着。许高从怀中取出一个长命锁,长命锁的正面是一个“雪”字。背面则是一个“日”。

若是外人看来,这只是一个最为平凡不过的长命锁而已,没有玄机可言。可是落在许高眼中,却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由问道:“日出东方!”

贾宝道:“乾坤变化!”

许高道:“宇宙无极!”

贾宝道:“圣人出时!”

许高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贾宝道:“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当对完暗号时,许高心中闪过惊慌,可是脸上依旧强制镇定道:“你是金军的探子,不。是秘使!”

物件对上了,口号也对上了,这个武备学堂的学员,竟然是金军的探子。传说,武备学堂对于身份审核极为严格。许多人因为身份不合格,对刷下来了,而这个金军探子,竟然在那样严格的情况下,瞒过了审核。进入了武备学堂。

“说我是探子也罢,秘使也罢,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攻克武备学堂,引导金军进入!”贾宝道。

“这个……不好办?近卫军、武备学堂都是忠于赵朴,根本无法策反!”许高有些无奈道。

贾宝点点头道:“近卫军、武备学堂学员,都对宋皇极为忠心,即便是偶尔有某个将领投降,手下的兵卒也会不听,多数会斩杀叛逆,为皇帝效忠!不过,有我金军内应的协助,只要打开武备学堂的大门,攻入其中,此战必然胜利!”

“只是部众,分散在各处,一时间难以集中,根本爆发不出威力!你只要协助我,将部众集合起来,协助我打开城门,引导我军进入,你便是大功一件!”

“在近卫军中,竟然有你们的部众!”许高有些惊讶,近卫军是保护皇上的,审核极为严格,竟然有金军的部署存在,不简单呀!

“这是自然!”语气中有些傲然,可贾宝却有苦说不出。

自从扬州大战,几千金军被歼灭之后,这个新上台的皇帝,引起来密卫首领素衣的严密关注。于是,动用人脉,使用各种手段,渗透入八字军内部。只是八字军内部的反制措施,极为厉害,在军情司的调查之下,有太多密探暴露,只有极少数隐藏了起来。

而能够进入近卫的不足三十人,这三十人好似沙子一般,被分散在各处,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在这次战斗中,更是有二十多人英勇捐躯,为大宋的皇帝“尽忠”。

此时此刻,能收罗的密探不足二十人。若是再加上混入武备学堂的十名学员,也意味着只有三十名金军战士,可以从内部策应。内应的人数太少了,一个不慎,策应可能就彻底失败,可能就会全军覆没。

只是战斗到了这一刻,不拼也得拼。

而此刻,他打算靠着这个贰臣许高,将部众集合起来,然后在关键时刻,打开大门,引导金军进入。风险固然大,可是收获也是巨大的。

许高无奈的道:“好,我答应你!”

贾宝冷笑道:“希望你不要耍花招,不然…………哼哼!”

“大宋是一艘破船,坚持不了多久,我不会随着他一起下沉的!”许高坚定的道。

说行动就行动,在许高的帮助一下,那些分散的二十个金军内应,快速的集合起来,等待着金军下一次发起进攻的时刻,就突然袭击,打开大门,引导金军进入。

…………

一切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却被窃听了。

闻金,古代的窃听器,一端插入墙壁,因为金比较软,能够和沙砾等墙缝中的物质结合紧密,再把耳朵放在闻金上,就可以听屋中人的说话。

而在修建武备学堂时,就将这个窃听器安装妥当,为的就是方便窃听。

不久之后。一个身影离开了这里,向皇帝内卫首领赵大禀告。

“什么,这可是大事!”赵大一向沉稳。可是此刻也坐不坐来,一旦金军破门而入。攻破武备学堂,那就是天塌了下来。

赵大急匆匆的去离去,终于在内堂,找到了皇帝陛下赵朴。

“陛下,微臣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要禀告!”赵大道。

“发生了什么?”

“陛下……”看了看躺在床上的玩舞月,赵大犹豫道,“不传六耳!”

“不是外人。说吧!”赵朴摇摇头道。

“陛下,此等密事,我还是回避吧!”王武月善解人意,不由劝说道。

“那我先出去了!”

赵朴起身走出内堂。进入一个房间内,而赵大紧随其后进入。

“说吧,有什么事情!”赵朴道。

“陛下,大事不妙…………”说着,赵大将金军内应。勾结朝廷大臣,意欲叛乱的事情说了出来。

“他们还是行动了!”赵朴微微叹息道,“军宣司,说近卫军似乎有金军内应,而武备学堂内也有金军的探子。已经有了怀疑对象,只是一直不确定,迟迟没有下手。如今,在危机关头,他们终于动手了!”

赵大心中道:军情司,竟然也知道了。

不得不说,宋朝将内斗发挥到了极致,将大部分精力都是玩在了阴谋诡计上,将大部分智慧都用在了算计人上,这固然使宋朝武力下降,对外抗打击能力低到了极限,但也让宋朝将各种内忧扼杀到萌芽状态。可能在拼斗武力上,宋朝大大不如金国;可是在耍阴谋诡计上,金军拍马也比不上。

明朝有特务组织锦衣卫,东厂,专门监管众多臣子,结果弄得锦衣卫、东厂臭名远扬。

而在宋朝也有专门饿特务组织,名为城皇司。只是这个组织极为低调,低调到了世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

总之,在大宋情报工作一向不缺乏人才。

于是,赵朴成立了两个情报组织,一个是军情司,主要负责军事上的情报;一个是内卫,主要负责监视诸多的大臣。一个对内,一个对外,相互制约,相互平衡。而在许多的情报领域上,两个组织相互重叠。

若说军情司,至少算是一个军队机构;那么内卫,则没有这个机构存在。

内卫,不属于朝廷的编制内,只是属于赵朴的私人武装,私人情报组织。而赵大,曾经就是仪王府内的侍卫,是属于家臣性质,因为亲近,又因为他有几丝才能,于是赵朴边让他执掌内卫。

“那些金军探子谋反好对付,可那些大臣谋反,该如何?”赵朴问道。

“陛下,自然是杀了。对于这等乱臣贼子,自然是速速出手,擒获他们,杀一儆百!”赵大杀气腾腾的说着。

“那证据呢?此时逮捕他们容易,可是他们抵死不承认,我们那他们如何。最好是在发动的那一刻,人证物证俱全,那时再出手!”赵朴道:“商君有言“法不诛心,唯论言行”不能因为臣子有不臣之心,就下旨诛杀这违背法制,会留给世人诟病!“

“陛下,也不能留给臣子钻空子,留下叛逆的机会!”赵大继续道,“陛下,乱世用重典,乱世杀人,不需要依法办事!此时逮捕,最好不过;一旦战斗激烈时,他们反戈一击,极可能造成恶劣影响,最为重要的是,我们不知道金军内应是多少,十几人,还是上百人。一旦上百人同时发动,足以造成颠覆性恶果!”

赵朴心中吐槽:这不是**裸的玩诏狱,玩莫须有杀人吗?法不诛心,若是诛心,那就是明朝的诏狱了,那是明朝才玩的手段,而我玩不起,若是玩起诏狱,只会导致大臣们离心离德,或是引起莫须有杀人。

可是,赵朴隐约觉得赵朴说得有道理。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在实力相差无几,甚至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顾忌较多,下手迟缓,这是取死之道。

从容而动,后发制人,那是实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成竹在握。可是此时,他根本具备这些条件,虽然守住了防线,抵抗住了金军的防御,但是局势却是极端不利,勉强支撑,全是靠着一口气。

一瞬间,赵朴头上冒出了冷汗,看似是一个小事情,可是却意义重大。一步之差,天地之别。

“陛下,速速下决定吧!”

“好,速速前往逮捕…………不,只是将他们控制起来。找个房间,将他们关起来,隔离审查!”赵朴只能是采取折中之法。先下手,将他们诛杀,名不正言不顺,会留给人诟病;那就暂时隔离开,难以参与这才战斗,事后再解决。

“是,陛下!”赵大转身要离去。

赵朴道:“等一等,有了法子了!”

一瞬间,赵朴想到了两全其美的法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