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256章傲物则骨肉为陌路!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256章傲物则骨肉为陌路!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在明末,清朝侵吞中国的过程中,曾在全国各地遭到了汉族等各族人民的武装抵抗,满清军队为报复汉人的激抗,发生过多次屠杀抗清军民事件,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惨杀。除此之外,清军还曾经在广州、赣州、湘潭、大同、四川、南雄、潮州等地也进行了屠杀,导致中国人口锐减。

那一次次屠杀中,固然有八旗军的屠杀,也有绿营军为主的屠杀,而绿营军的主体就是汉人军。

在许多屠杀中,往往是汉人杀汉人。

而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更是有三百万的伪军部队,比侵华日军数量还多。在侵华战争中,固然有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屠杀,可也不乏中国人对中国人的屠杀。

而外族,入侵华夏时,往往是采取以华制华的政策,而实质就是鼓励汉人杀汉人。

“在乱世,尤其是在外族入侵时,贰臣多之又多。如何对待贰臣,如何打破以华制华,对未来极为重要!政策不能太硬了,那样会扩大打击面,将一些中间派,犹豫派,推到敌人怀中;可是政策也不能太软了,这样会使投机分子增多,不利于稳定!”赵朴道,“在对待贰臣的政策中,可以为了灵活性牺牲原则性,也可以为了原则性而牺牲灵活性,重要在更好的抗金,更好的取得胜利!”

“这些不能交给那些士大夫,那些人党争太厉害,一切以党争为主,大宋的利益往往被丢在一边,比如李纲。此人有些才能,若是在治世也是一个人才,虽然有诸多小毛病,也无伤大雅;可是在乱世。在生死危亡的时刻,他却是极度不合格,还是坚持党争。先是与种师道斗,后来更是与张邦昌斗。他倒是斗得不亦乐乎,更是获得了美名。只是我大宋就惨了,因为文武不和,夜袭失利;后来更是因为文臣不和,朝堂动荡。”

“也不能交给一些武将,毕竟武将在战场上,与金军厮杀。更是与那些贰臣仇怨不断,是生死之仇。而这个任务,多数见不得光,时常食言而肥。时刻要顶着奸臣的骂名,只能是交给你,你是我的家臣,唯有你适合!”

赵朴悠然道。当了君王就是如此,必须要做一些不喜欢的事情。哪怕是极度厌恶,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去做。

“是,陛下!只是……”赵大深心中又是庆幸,又是惶恐,但是不能拒绝。“只是,可有具体的章程!“

“这个交给你,上面有大致的概括,还有诸多的不足之处,需要弥补!”赵朴从桌子上取过一个奏章递了过去。

这个奏章上,写道:对贰臣,应该文武有别。文臣中,那些助纣为孽,为金军出谋划策,侵害百姓的文臣,罪不容恕,以离间为主,借助金人的手铲除,或者使金人心生疑心,不再重用;而对那些对百姓伤害不大,民愤不大的文臣,主要是招降为主,但是招降后的官职不可高于宋朝之时的官者;对贰臣中,有才能的,则是加以重用;而对无才有德之人,则是给予高官但不给于实职;对于无才无德之人,则是打击消灭为主。

而对武将的政策是,在两军交战前,投诚的汉人军,财产不动,军队一半改编;在交战过程中,投诚汉人军,则是财产没收一半,军队全部改编;而交战后被俘的汉人军,则是以俘虏待遇,只能是充当苦力。

对待贰臣的政策,以招降和离间为主,以刺杀为辅。要积极主动的出手,而不是被动的等待贰臣投降。

张邦昌的例子,只能是出现一次,第二次能否出现,一直是个谜团。

赵朴可不指望,投降金军的文武大臣们,个个都是人在曹营心在汉,那不现实;也不能指望文武们,个个都是张邦昌,亲自投降,哪也不现实;能做到当金国的官,却是三天打鱼,两天撒网,整天磨洋工,那就不错了。

别整天玩空心思,想着如何杀汉人,那就不错了。

历史上,范文臣、洪承畴、吴三桂等,为何世人称他们为汉奸,即便是提倡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天朝时代,也是汉奸名声依旧。从来,没有人敢于给他们颁发“大一统勋章”,赞美他们为国家统一做贡献。

就是因为他们干的事情,太缺德了。

在乱世,清军势大,那时投降者无数,因为各种原因投降,情有可原,只能说无骨气,甘心当奴才,却称不上汉奸之名;可是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等,投降了金军之后,一点香火之情也不记挂,杀汉人杀得比清军还卖力,挖空心思的杀汉人讨清军欢心,可谓是无耻之尤。

若仅仅是战场上厮杀,那也算了,只能说各为其主;可是这些家伙屠杀起汉人百姓,一点也不留情,比清军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趁他们为汉奸一点也不为过。

汉奸者,人品低劣到了极点,践踏了人性的底线。

不论是哪个时代,那种思想占据主流,汉奸之名,都是洗刷不掉。

历史上,金军南下时,两个汉奸挽救了金军的命运。一次是黄天荡大战时,韩世忠、梁红玉夫妇曾以8000兵力在此围困金国南征大将兀术10万大军达48天之久,最后一个秀才献计,疏通老鹳河突围而出,结果金兀术跑了,全歼战变成了击溃战;

另一次,岳飞北伐到汴梁附近,金兀术正打算撤军时,一个书生跪在马前劝谏:“奸臣在朝堂,武将岂能久战,太子(兀术)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于是金兀术没有走,继续守着汴梁,不久之后,风波亭事件发生了。

这两个读书人,身为汉人,却连一点香火情也没有,杀起自己人来,比外人还狠辣,这样的货,在哪个时代都是受到鄙视,都是被人看不起。

能够少出现这类人,赵朴就是烧高香了。

总之不怕贰臣,就怕汉奸。

对待贰臣,还有招降的可能;可是对待汉奸,一律杀无赦。

ps:

何为汉奸?

一直有争议!

汉奸字面上的意思是指“背叛汉族的人”,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原指汉族的败类,后来被引申为背叛中华民族。如出卖疆土、里通外敌、毁灭文化,暴政奴役,屠杀同胞,向他国输送经济利益,阻碍、压制本国民主、文明进程,欺骗、愚弄本国人民,挑动国民内斗转移矛盾等。大多情况下泛指出卖中国国家利益的中国人,也即通敌或叛国的中国人。“汉奸”在《辞海》的解释是“原指汉族的败类,现泛指中华民族中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或引诱外国入侵中国,出卖祖国利益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