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310章公元1229年,赵朴十九岁

这个时代,思想太过束缚了,挣钱手段也比较单一。

政府缺钱了,不是增加税收,就是滥发纸币,或是在盐铁上做文章,这些招数都很不高明,使用多了,容易得内伤。

落在赵朴眼中,太过呆板了!

赵朴脑袋中,有无数招挣钱的手段,只要开动一下金手指,钱财哗啦而来。

他是皇帝,大权在握,只要不搞天怒人怨的事情,几乎是畅通无阻,若是耍流氓,玩国家资本主义,绝对是大宋最大的寡头,最大的托拉斯。

实际上,宋朝的皇帝们,总是耍赖,不耍赖似乎就不是皇帝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滥发纸币,宋朝时发行纸币交子,本来是跨时代的产物,只可惜出生的时间太早了,有些不合时宜,很快夭折了。

交子诞生,是为了弥补铜不足,替代铜钱的一部分功能,在早期相应的交子,可以兑换到相应的铜钱,购买力比较坚挺。只是可惜很快的,在准备金严重不足,又大量滥发,导致纸币贬值,信誉下降,最后名声烂到了大街上。

而秦桧提出再度发行纸币,的确可以缓解财政紧张,只是自身伤害太大了!

而他不需要走这些歪门邪道,只要凭借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就可以获得巨大收益。

“陛下,慎之!”秦桧咬着牙道。

“穷则变,变则通,通者活!”赵朴淡淡道,“卿家,不久之后,将要办理迁都事宜,卿家为礼部尚书,要多多操心!”

秦桧道:“微臣记得!”

…………

次日。朝堂大会。

朝堂,是大臣对抗君王的舞台。在朝会上有人提出了迁都杭州,一些人反对。一些人支持,激烈的争吵开始了。连绵不绝。而赵朴也不动声色,静静的看着吵架,好似看耍猴一般。朝堂便是如此,给那些大臣发泄的机会。

而赵朴则开始打瞌睡,脑袋迷糊了起来。

当吵闹的差不多时,一些大佬出现了,开始定主调。

而这时。赵朴差不多醒了过来,开口说话。

“众位卿家,此战我等以鲜血,挡住了金军的进攻。自从之后又是一个南北朝,又是划江而治,总算是可以喘口气,休息一下了!但是局势并不客观,金国强盛。我朝弱小,随时随地,,平衡局势就可能被打破,我等可能就沦为俘虏!”

“战事如此。局势危急,不容我等有一丝疏忽。如今唯有奋发图强,唯有坚定抗金,才是我们的出路…………“

朝会就是假大空。

似乎觉得文臣们争吵太无聊了,赵朴又开始发表长篇大论,宣传持久抗金思想,至于底下文臣们爱听爱听,领会了几分,这就不管他的事情了。

正所谓,大臣们用争吵,用鸡蛋里挑骨头,来折磨皇帝;而皇帝则是用言语,无上权势,折磨他们。

最后,在赵朴和一些大佬的刻意引导之下,大的基地总算是定下了,迁都杭州,实现二京制,杭州为东都,襄阳为西都。

然后,搬迁事宜,就开始进行了。

时间不足不觉,到了1229年,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而赵朴也是变为了十九岁。

宋金之战,已经打了四年之久。

新的纪元开启了!

…………

而此时,在边境上,还是发生着零星的战斗,只是这些战斗都是小打小闹。总体上,双方都是保持着克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金军无力南下,灭亡宋朝;而宋朝也无力北伐,灭了金国,只能是保持着对峙。

公元1229年,这是一个相对和平的局面。

而在前线战局相对缓和时,一些平时隐而不露的矛盾激发而出,惨烈的内斗开始。

在金国,宗辅等皇子派、宗翰的功勋派、金国皇帝一派等,各个大小派系,激烈的博弈,争夺权利。此战中,宗翰的威名达到了巅峰,横扫东南,更是掠夺下大量的财富。而相对的其他几路将领,收获不是太巨大。

而宗翰性子上桀骜不驯,此次立下战功之后,更是张狂至极。其他几路派系,看到宗翰权势日渐扩大,开始联合在一切,合力对抗宗翰,剪除其枝叶。

而金国皇帝,为了压制宗翰的权势,也开始消减宗翰权力。

而与此同时,宋朝的内斗也开始了。

在战前,有各种的矛盾,只是都被皇帝陛下压下了,再加上金军兵临城下,一个不慎,脑袋就搬家了,也没有时间精力,去玩内耗,这些都是暂时搁置了。只是随着金军退去,战局缓和,矛盾剧烈爆发了。

一些人将矛头对准了汪伯彦,弹劾的奏章一大堆,“伯彦逾年在相位,专权自恣,不能有所经画”,说得是王伯博专权,行政不作为;“伯彦,为人骄横,结党私营!”说的是汪伯彦,心眼小;“伯彦,为人狭隘,贪财,少谋”…………

看着这些奏章,赵朴点点头,有些言过其实,但还是有些道理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只是有些言辞,说得有些过了,竟然将汪伯彦,称为奸臣,似乎有他当丞相,大宋必亡。

“汪伯彦,的确是不合格,当丞相了。只是又有谁适合呢?”赵朴自问道,又翻开了有些奏章,奏章中提议,李纲再回来,当丞相。在辽东一战中,李纲奇袭金军后方,大肆破坏,功勋显著,又有民望。

只是,赵鼎真的不适合!

让李纲当一州知州,一路指挥使,可能最适合;可若是宰执天下,入住中枢,则是害人害已。

“李纲言过其实,汪伯彦无才无能,范宗尹太过圆滑,赵鼎耳根子软,张浚书生气太浓,秦桧倒是最适合,只可惜人品不行!”赵朴细细数落了一下,朝堂内各个宰相,还真的没有一个适合。

李纲、汪伯彦、范宗尹、赵鼎、秦桧等,都是有才能之人,只是掌控一方权柄,或是一部尚书还可以;可若是入住中枢,他们的才略、人品不适合。

“看来,将内阁正式化,代替中书省、政事堂势在必行了!”

过去,内阁只是一个临时性的机构,而现在要正规化收纳入体制中。

ps:

更新迟到了,这些天更新总是不给力,主要是构思后面情节,内容删减了很多,一次次修改,为的就是不让小说变得太水,太无聊。

感谢那些一直支持本书的书友,谢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